《弘一大师选集 年谱图录选》对弘一大师的生平做了简洁全面的梳理。方便对大师思想有兴趣的研究者们对大师生平的了解。本书还收录了130幅珍贵的大师照片,对大师一生的轨迹更是生动详实的佐证。图文并茂,有很强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让读者和弘一法师零距离接触,系统而深层地了解法师一路走来的过程,感受法师的宁静与超脱世俗的大智慧
1880 年 庚辰 清光绪六年 一岁10 月23 日,农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粮店后街陆家树胡同2 号,籍贯浙江平湖。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又号漱筒。叔同行三,系侧室王氏所生。父名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官吏部主事,后引退持家,经营盐业和银钱业,成为津门巨富,晚年成为天津较早的银行家。李筱楼乐善好施,创办“备济社”,向贫民施舍粮食棺木,又兴办义塾让贫儿上学,在津门一带博得“李善人”的雅号。1884 年 甲申 光绪十年 五岁9 月23 日,农历八月初五,父筱楼病故,卒年七十二岁。此年,其父因病过世,李鸿章亲临李宅为之主丧。李家大办丧事,僧众行普济法事,并做了一场焰口。叔同目睹这些场面后,召小伙伴群起效仿,自命为“大和尚”。其父去世后,叔同母子受到排挤。自此从母亲王氏学习诵名诗格言。1885 年 乙酉 光绪十一年 六岁从仲兄文熙(字桐冈,号敬甫,长叔同十二岁)受启蒙教育。1886 年 丙戌 光绪十二年 七岁开始学《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后读《百孝图》《返性篇》《玉历钞传》《格言联璧》等。其母还教之以短诗。1887 年 丁亥 光绪十三年 八岁从乳母刘氏习诵《名贤集》。又从常云庄受业,读《孝经》《毛诗》等。开始攻读《文选》。叔同日诵五百,过目不忘,进步飞快,常受其师常云庄赞赏。此后又读过《唐诗》《千家诗》《四书》《古文观止》《尔雅》《说文解字》等。十三岁学篆,因常陪同大娘郭氏——李筱楼之大姨太前往无量庵,学会念诵《大悲咒》《往生咒》。家中有京戏班子唱堂会,因好奇而学习唱戏。十五岁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等诗句吟诵。1895 年入天津辅仁学院学习。自夏天起,开始学习算术、外语等西方教育内容,接受“新学”。1896 年 丙申 光绪二十二年 十七岁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喜读唐五代作品,尤爱王维。兼习辞赋、八股。又从唐敬岩学篆隶刻石。唐静岩书钟鼎篆隶各一小册,李叔同为其刊行,并题签,署名“当湖李成蹊”。是年天津有减各书院奖赏银归洋务书院之议,叔同以为“照此情形,文章虽好,亦不足制胜”,遂请人教算术、外文。此间广交津门艺林名士,著名教育家严修,大文豪孟广慧,大书法家王吟笙,大画家陈篙洲等诸多学者、书画大家皆与其交往甚密,使之得到广泛的艺术熏陶。是年以文童身份进入天津县学,开始学习八股文。1897 年 丁酉 光绪二十三年 十八岁奉母之命,与天津卫芥园俞家茶庄的茶商之女俞氏成婚。俞氏长叔同二岁,端庄淑静。李家大办婚事,其兄从家产中拨出三十万元供叔同家用。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同时,买德国钢琴,开始学习拜厄的《钢琴基本教材》及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1898 年 戊戌 光绪二十四年 十九岁是年清光绪采纳康梁维新主张,下诏定国是。叔同赞同康梁变法主张,慨叹:“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相传自刻“南海康君是吾师”印以明志。是年奉母携眷迁居上海,赁居法租界卜邻里。与“沪学会”的许幻园等结识,加入“城南文社”,所作诗文为同人之冠。刊《李叔同先生印存》一书,收作品一百三十九方。1899 年 己亥 光绪二十五年 二十岁“城南文社”许幻园慕其才,让出许家城南草堂一部分,叔同全家遂迁入。是年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为“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曾合影留念。1899 年春季,在许幻园盛情邀请下,携全家迁入沪南青龙桥许家城南草堂,幻园为叔同所居院落题名“李庐”。是年,叔同长子葫芦产后即夭折。1900 年 庚子 光绪二十六年 二十一岁正月,作《二十自述诗序》,为四言诗作序以自省。春,北上开封以童生身份参加了考试,考取第三名。与书画名家组织上海书画公会,任伯年、朱梦庐等皆为会员,每周出《书画报》一纸。11 月10 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子李准生,作《老少年曲》自勉。相继刊印《李庐印谱》《李庐诗钟》,出版《诗钟汇编初集》。1901 年 辛丑 光绪二十七年 二十二岁春,曾回天津,拟赴河南探视其兄,后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道路阻滞,未能成行,遂在津滞留两月有余,回上海。叔同此次北上留有多首诗词佳作,如《南浦月·北行留别海上同人》《轮中枕上闻歌》《到津愁不成寐》等。五月写成《辛丑北征泪墨》在上海出版,所记多为此行往返见闻和感受。九月,考入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特班,改名李广平。受业于蔡元培。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后来的著名人士。秋,曾赴河南开封参加乡试,未取。……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5),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卞之琳代表作--三秋草 本书特色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中国现代文学百...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 本书特色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记》作者以乡愁这个看似飘渺、感性的情感为题,寄托于有形的在茶、瓷器与自然山水中...
郑观应档案名人手札精 内容简介 根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有关郑观应的档案资料,由澳门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合作编纂的《郑观庆档案名人手札》成世了。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
只求在最美的年华 遇见你 本书特色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江南烟雨,沉醉了多少在风雨中漂泊的文人墨客的心?诉不尽...
名人春秋-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大字本 本书特色 《<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名人春秋>(大字本)》为《作家文摘》20年来关注各个领域名人的精彩之作,聚焦他们...
英子文友书简·英子作品集 内容简介 英子,即已故的著名中医王任之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学医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抗战初期,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40年加...
一九三三-一九九一-杂忆与杂写 本书特色 《杂忆与杂写》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鬼文化感兴趣的年轻读者、作者粉丝鬼魂,是延伸的人性,是曲折的人心 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鬼世界的爱恨情仇 ...
《痴儿西木传》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德国三十年战争时期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主人公西木是个孤儿,从小被一个农民收养,思想
《理财就是理生活(手绘版)》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多个大众对理财的常见误解,如“理财就是省钱”、“理财就是钱越多越好”、“等我
留学时代 本书特色 周作人编著的《留学时代》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收录的是周作人、蒋梦麟、许地山等25位学人关于留学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第3版)》内容简介:世界上有1/3的人是内向者,他们是那些更喜欢倾听而不会夸夸其谈的人,他们是那些谦逊低调
臧棣诗选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 本书特色 正是血脉上与乡村的联结以及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乡村成为我们生命中永远的结。而当乡村那种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式的面纱在商业化时代、...
《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涉及的材料、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认证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内容简介: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
丹·布朗(Dan 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连续4...
《大型互联网企业安全架构》内容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全球最新的安全理论与安全架构体系,并结合作者自身经验层层剖析了包括Google
黑酋 本书特色 东北扫黑大案纪实,一个刑侦队长的亲身见证。他没有了自由。看守所黑漆漆的大门深沉而凝重。当它豁然洞开的时侯,聚集在外面的人群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那...
《朗读者(青少版)》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