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所著此书的特点,一是传承传统的史学理念,鉴往世兴衰,考当今得失,因此著史特别有时代感,总是立足于当下,阐述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二是立足于客观的情势,同情地理解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揭示历史不得不如此的必然性,不求全责备,也不拔高历史人物,因此显得客观公允。他的书是我们客观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好读物。
吕思勉著,杜贞霞主编的《吕思勉中国近代史/中国学术名著丛书》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传承传统的史学理念,鉴往世兴衰,考当今得失,因此著史特别有时代感,总是立足于当下,阐述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二是立足于客观的情势,同情地理解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揭示历史不得不如此的必然性,不求全责备,也不拔高历史人物,因此显得客观公允。他的书是我们客观地了解中国历史的读物。
自中国通欧洲陆道凡四:北经西伯利亚逾乌拉岭入欧俄,一也;自蒙古经天山北路出两海间咸海、里海,二也;自天山南路逾葱岭,三也;南经前后两印度西北行,四也。四道中,北道*荒凉,直至俄人据西伯利亚筑铁路而后大开。自蒙古迄两海间为游牧人种荐居之地,匈奴、蒙古侵略欧洲实自此道,两洲之声教文物由此相接者,希焉。葱岭以西、印度固斯以南,自古多城郭繁华之国,然天山北路,既阻之以大沙漠,川边海藏又为世界**高原,越此相通,实云艰阻。安南虽为中国郡县,而暹罗、缅甸,开化皆晚,且中国文化,古来亦迄在北方至南方渐即开明,而安南已离去矣。故中欧虽陆地相接,然其关系反至海洋交通之世而后密也。
海道自地中海、黑海出波斯湾,或自埃及出红海,为自古贾舶所由,然是时航海之业尚未大盛,至近世此道沿岸悉为土耳其所据,而西人航海之业转于此时勃兴,遂不得不舍旧有之道,而别觅新路,其究也,海路之新通者有二,一绕非洲南端入印度洋,一则经西半球东来也。此时欧洲文化亦骤进,其与我相异而足以相资之形大着,于是东西交往有如一家,而世界风云影响且及于亚东之古国矣。
西人近世之东航,实始明代。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葡萄牙人始抵好望角。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遂来广东。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乃得澳门为根据地见《中西纪事》。自葡人抵好望角后七年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其抵广东后三年正德十四年(1519),则麦哲伦环绕地球。嘉靖四十四年(1565),西班牙县菲律宾建马尼剌;神宗万历三年(1575)、八年(1580),再至福建求通商,为葡所阻,而中国贾舶往来于马尼剌者甚多。荷兰故西属也,以万历九年(1581)叛西班牙自立时,西班牙王兼王葡萄牙,恶之,禁其出入里斯本,荷人乃自设东印度公司,谋东航,先后据苏门答腊、爪哇、马六甲。万历四十八年(1620),攻澳门不克,转据澎湖,旋略台湾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乃为郑成功所夺。先四年顺治十三年(1656),荷人使至清廷求通商,清人许其八岁一至,舶数以四为限。康熙三年(1664),又求改立商约,清人不许。然荷人于好望角、麦哲伦海峡皆筑塞驻兵。自万历三十七年(1609),已得日人允许通商长崎。岛原乱后事在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日人悉禁他国不得通,惟荷人不传教独免。当时东方之商业实以荷人为独盛也。英立东印度公司事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与葡人争印度,葡人累败,其卧亚总督乃与英和,许其出入澳门。思宗崇祯十年(1637),英人遂以舰至,而葡人之守澳门者拒之。英人乃自谒中国官,至虎门,为守兵所炮击,英人还击,陷其炮台,后还所掠,中国亦许其通商。未几,兵事起,复绝。郑经尝许英人通商厦门及安平,然台湾初开,安平实无甚贸易,惟厦门时一至而已。明清之间中欧海路之交通如此。
其自陆路东来者,则为俄罗斯。俄盖《唐书》之遏罗支也。《元史译文证补•地理志西北地附录释地》上阿罗思云:“今官私文书定称为俄罗斯,详审西音似云遏而罗斯。遏而二字滚于舌尖一气喷薄而出,几于有声无词,自来章奏记载曰斡罗思、鄂罗斯、厄罗斯、兀鲁斯,直无定字。又曰罗刹、罗察、罗车、罗沙,则没其启口之音,促读斯字,变为刹察,歧异百出,有由来也。其族类曰司拉弗哀(斯拉夫),既非乌孙,亦非羌种。佛书罗刹尤为拟不于伦。其国名*晚著而族类之名则早见西书。俄史释司拉弗哀,义谓荣耀,欧洲他国,则释为佣奴。《瀛环志略》谓唐以前为西北散部,受役属于匈奴,*为近似。元人所谓林木中百姓是也。唐季此种人居于俄,今都森彼德普尔(圣彼得堡)之南,旧都莫斯科之北,其北邻为瑞典、挪威国。国人有柳利哥者,兄弟三人,夙号雄武,侵陵他族,收抚此种人立为部落。柳利哥故居地有遏而罗斯之名,遂以是名部。他西国人释之曰遏而罗为摇橹声,古时瑞典、挪威国人专事抄掠,驾舟四出,柳利哥亦盗魁,故其地有是称。是说也,俄人所不乐闻。”愚案《唐书•回鹘传》:“又有驳马者,或曰弊剌,曰遏罗支,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里……人貌多似结骨,而语不相通。”遏罗支即遏而罗斯异译。结骨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亦见《唐书》,正是白种形状。司拉弗哀盖先为遏罗支所征服,而后柳利哥君之,故犹蒙其旧称,释为橹声,语涉附会。俄人之不乐闻,未必尽由自大也。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有柳利哥者始建诺佛哥罗特,后嗣渐拓而南迁于计掖甫,居黑海之滨,行封建之制。蒙古兴而俄为所征服,地属成吉思汗长子拙赤。拙赤死后,其长子拔都实为之共主,西史称为钦察汗国。明英宗天顺中,俄人叛蒙古,时钦察汗正统已绝,支庶纷争,遂为俄人所乘,次第破灭,时当宪宗成化中,约与葡人之绕好望角而至印度洋同时也。俄人既复西疆,复思东略,收抚可萨克族以为己用,遂东侵西伯利亚,于是托波儿斯克万历十五年(1587)、托穆斯克万历三十二年(1604)、叶尼塞斯克万历四十七年(1619)、雅库次克崇祯五年(1632)、鄂霍次克崇祯十一年(1638)相次建立。至崇祯十二年(1639),遂抵鄂霍次克海,又欲南下黑龙江,而清俄之交涉起矣。
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出生于书香世家,著有《白话本国史》、《秦汉史》、《先秦史》、《隋唐五代史》、《中国民族史》等多部著作。
《空盼》内容简介:安德烈娅从乡下来到巴塞罗那上学,寄居在外婆家。适逢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的经济困难时期,外婆家的日子十分艰难
宋朝有个假皇帝 本书特色 大宋太宗赵光义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为何又说他是“假”皇帝呢?原来他为了证明自己继承兄长赵匡胤皇位的合法性,为了摆脱兄长辉煌形象笼罩下的阴...
《传奇王阳明》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同名讲座整理而成。王阳明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
《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内容简介:本书采用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社会心态的基本状况,包括:居民社会心态
石山本愿寺之战:织田信长与显如的十年战争 本书特色 战国史一直是日本史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涌现了不少以武士大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武士传记。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书系之一。作者是两宋辽金元史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凭借扎实的史料功底,以流畅生动的笔法,对公元十二世
图说天下:中国通史(下卷) 本书特色 黯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尘封的简牍丹青,神秘的地宫王陵,在这里汇聚、复原成一幅有色有色、鲜活灵动的历史画卷。中国学...
《重复做对的事》内容简介:不确定时代风险频发,人们的财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关注的不再只是增长,而是如何更安全稳定地增长。投
清前期史话 内容简介 清朝的建立和在全国统治的巩固(1636-1722)、满族的兴起、悠久历史的回顾——肃慎与女真、明朝对女真人的压迫、龙虎将军怀愤恨——女真各...
牛津欧洲史第一卷:1350-1650进入世界视野 内容简介 简介分六个部分阐述了中世纪末到近代初期的欧洲史(1350—1650):即中古后期的东欧、国家的兴起、...
《中国财税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及其影响》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政策实践,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
塞种史研究 本书特色 余太山所著的《塞种史研究》旨在探讨贵霜王朝兴起以前的中亚史,重点在塞种的活动。搞清楚张骞首次西使所经见和传闻诸国的情况,其中大夏、大月氏、...
《腹地的构建》内容简介:本书运用多个国家的丰富史料(包括中、日、美,民间、官方等级别的史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末民初
敦煌之痛 本书特色 《敦煌之痛:斯坦因在丝绸之路上的探险与盗宝》作者所以关注斯坦因,除了他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曾从中国弄走大量文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
《服务业性别优势密码》内容简介:本书在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女性营销能力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
《商品金融化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商品金融化的逻辑框架,系统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各个层面的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形成逻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包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科技等。跟世界上有的民族自称是“优...
听妈妈讲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所引用的绘画作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空间跨度从中世纪后期到巴洛克前夕。从哥特式的珍贵板画到文艺复兴时期有趣的...
史学杂稿订存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文史方向师生,高中及以上读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国学爱好者Ø 作者是山东大学历史系“八大教授”之一,...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 内容简介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以施甸布朗族村寨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为主要探讨对象,是一部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