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五代史演义》又名《五代残唐》,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共八卷六十回。《残唐五代史演义》题“罗贯中编辑”。但近代的学者们认为,此书不是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明代后期书商编纂的托名之作,而近几十年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把《残唐五代史演义》归在罗贯中名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浙江杭州人(祖籍山西太原),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残唐五代史演义》主要依据新旧《唐书》、《五代史》,并吸收了民间流传的“说五代史”的故事,敷演成书。小说依据史传,间以虚构,以编年的形式,主要描写了唐末黄巢起义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这段动荡时期的兴衰历史,展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末天下大乱,梁、唐、晋、汉、周相继产生,从此引发了高老鹞力胜郭家雀、王彦章命丧绝章岭、赵匡胤三打韩通等传说故事,一直到赵匡胤登基建宋为止。
唐末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强大的唐朝因安史之乱开始走向衰落,逐渐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战乱频仍,*终被农民起义所埋葬。罗贯中著的《残唐五代史演义》全书共六十回。以残唐五代兴衰演变的过程为线索,叙述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朝代的更迭,依据史传,间以虚构,它既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也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与加工的文学作品。
**回
孙待诏史记世系
第二回
唐天子开科取士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第五回
黄巢杀入长安城
第六回
郑畋大战朱全忠
第七回
敬思奉诏宣晋王
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第十回
安敬思牧羊打虎
第十一回
李晋王阅兵试箭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第十四回
鸦馆楼朱温赌带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绝海
第十六回
德威力救李存孝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杀四将
第十八回
存孝火烧永丰仓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第二十回
灭巢山黄巢自刎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驾还朝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第二十三回
朱温火烧上源驿
.................
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时朝廷昏乱,佞臣当道,有钱重任,无钱不用。因此,曹州反了王仙芝,濮州反了尚君长。唐遣令孜领兵十万剿除。世之盛衰,国之兴废,皆有定数。太平时节,国有英雄扶社稷;离乱之时,天生奸佞乱乾坤。 却说曹州冤句县赤墙村,一人姓黄名宗旦,世为盐商。娶妻田氏回家,径从巢林经过,见一小儿席地而坐,身穿黄衣,叫田氏为娘,化一道黄气冲入田氏怀中。田氏归即有孕。怀胎二十五个月,一日诞下,形容怪异,身长二尺,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宗旦见了惊疑,遂将此子丢在沟渠。时有土地将此子移在巢树上鸦鹊窠中。经过旬日,宗旦复从巢林经过,忽闻树上小儿叫声。宗旦举目视之,乃日前丢的小儿,遂取将下来。宗旦惊曰:“此子奇异!”乃抱回家,仍命田氏抚育,取名黄巢,及长,表字巨天。博览经史,精熟武艺。 是时乾符三年,天下荒旱,改为广明元年。庚子岁,巢闻长安大开武试,招募英才,即辞父母,竟赴长安。入场试毕,果中武举状元。次日朝帝,令孜引至驾前请旨。帝问:“那个是状元?”令孜奏曰:“此人是状元。”僖宗一见黄巢,身长一丈,膀阔三停,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唬得魂不附体,半晌方定。僖宗大怒,将黄巢革退不用。当驾官说:“朝廷嫌你丑貌,故不肯用。” 黄巢退出朝门之外,默然叹曰:“明诏上只说选文章武艺,不曾说拣面貌,早知昏君以面貌取人,我也不来。”本欲回家,羞见父母。大丈夫不做暗事,袖中取出笔来。只见街头一只锦毛雄鸡,望黄巢叫了一声。巢曰:“昏君不识贤,鸡倒识贤。”又说,“鸡,我若有天下之分,你大叫一声。”那鸡又叫一声。巢大悦,举笔写诗八句云: 雄鸡有五德,今朝见我鸣。顶上红冠正,身披紫锦文。 心中常怀义,大叫两三声。唤出扶桑日,重叫天下明。 巢作诗毕,进酒馆饮酒,乘兴又在粉墙上写反词云: 昏君失政,宠用奸邪,荒荒杂乱,文武无能。唐僖宗有眼无珠,见贤才不能擢用。可惜我十年辛苦,到今日不得成名。暗思昔日楚汉争锋,一个力拔太山,一个量宽沧海。他两个战乌江,英雄抵敌;诣咸阳,火德肇兴。某也志高汉斗,气吐虹霓,意欲匹马单刀,横行天下,管叫那刀兵动处,把唐朝一旦平吞。 有诗为证: 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 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 黄巢写下诗词,即收拾琴剑书箱,出了长安城,对天誓曰:“黄巢若得寸进,定要夺取唐朝天下。”言罢而去。却说巡城军官,看见反诗,抄奏朝廷。僖宗即宣令孜曰:“黄巢写下反诗,要夺朕之天下,卿何治之?”令孜奏曰:“我主宽心,乞敕画影图形,捉拿巢贼,抄没其家。”帝准其奏,即时命写榜文,各处张挂,不在话下。 却说长安城外,有一藏梅寺,寺中有个法明长老。一日领众僧上殿,见琉璃灯光不明,视之,只见里面无油,申怪徒弟。徒弟曰:“我夜夜添油,不知油到那里去了。”至晚,其僧隐于殿内。未及二鼓,忽见二鬼手提瓦罐,到殿内偷油。其僧急报长老,长老不信。至次晚,复隐于殿内,二鬼又来偷油。其徒急报长老,长老即引众行者到殿,见二鬼果在偷油。长老问二鬼偷油作何用,二鬼答曰:“今有三曹阴司,攒造生死轮回册,无油点灯,因此差我们到各寺观取油应用。”长老问二鬼曰:“册内载的是什么事?”二鬼答曰:“那册内说,一人姓黄名巢,字巨天,生得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面如金纸,有帝王之份。目下起兵混唐,在藏梅寺起手,开刀先杀一僧,名法明。他将后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长老听罢,对二鬼云:“你可救我一命?”二鬼道:“天曹已先攒造一本去讫,除非黄巢不杀方好。”鬼使说罢而去。长老烦恼,每日差一行者在山门外伺候。 却说黄巢听得朝廷出捉拿榜文,四方捕捉,遂从山路逃走。忽一日到一山,但见山头: 云霭霭,雾漫漫,水潺潺,石蹬蹬。鸟啼古木,鹤唳老松。路盘狐兔迹交加,谷应豺狼声咆哮。行人难进步,正是老僧家。 又有诗为证: 壮哉山寺石岩边,渺渺遥瞻斗柄连。 殿阁巍峨侵碧汉,楼台缭绕漱清泉。 金钟隐隐雷声吼,宝塔重重月影圆。 静听法华皆梵语,谁知此处有西天。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李自成(全四册)(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经典之作,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姚雪垠,现代著...
高阳作品(彩皮)---金色昙花 内容简介 备受广大读者欣赏的民国初年故事,全新的方向,全新的风格,揭开民初袁世凯一班人真相。本书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又一力作,...
迷宫馆事件 本书特色 绫辻行人“馆”系列第三弹 日本畅销三十年的经典作品特别有料:独家收录绫辻行人中文版序言 随书赠送“迷宫馆请柬”迷宫馆事件 内容简介 推理小...
《昆曲之美》内容简介:“中国非遗之首百戏之祖”昆曲艺术不仅是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承载着美的追求和思考,也是一个走向世界的国
花月争艳情奔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冯玉奇著的《花月争艳情奔/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他在民国时期创...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内容简介:★90后天才女作家萨莉·鲁尼继《聊天记录》《正常人》之后重磅新作 ★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经济、
春雨落长河 本书特色 “他去向了无路之地,穿过黑暗如一颗陨星。”时间横亘晚清至抗战时期,地域跨越广州、汉口、伦敦和南京。从主角郑银川这个充满抱负与悲情的年轻人的...
宋史通俗演义 内容简介 《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
蜂王飞翔 本书特色 《蜂王飞翔》出色地描绘了政治权力的腐败和构成腐败社会环境的运行机制,以及这一环境蔓延至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甚至连共和国总统也不例外。这幅阴暗...
岛上的人 本书特色 1、一部令人动容的阳光疗愈小说!与《星星上的人》一起感动欧美无数读者! 2、入选英国广播公司BBC年度十大好书,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
《水最深的地方》内容简介:“你必须面对最糟糕的情况,然后才能应付一切。”村上春树、理查德·福特、希拉里·曼特尔等作家盛赞 爱
《银椅(中英双语)》内容简介:深深的地下,邪恶的魔法之网囚禁着一位王子。纳尼亚……那里猫头鹰召开议会,当邪恶编织着魔咒……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红楼梦 本书特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没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译林名著精选-名家导读.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蒲隆、祁和平编译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名 家导读全译插图本)》是伟大的博物学家、画家西顿 所...
《德川家康13·长河落日》内容简介:《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
塞万提斯的未婚妻 本书特色 阿左林的作风是清淡简洁而新鲜的——他把西班牙真实的面目描绘给我们看,好像是荷兰派的画。——戴望舒阿左林文笔清新,疏淡中略带忧郁,如云...
《灵魂之舞》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作品精选集,收录了《鱼》《永远的嘎洛》《阿古顿巴》《界限》
《必见辽阔之地》内容简介:★ 余华推荐,新锐作家孙一圣首部长篇小说!阿乙、妮基·哈曼等一致盛赞 ★ 青春、校园、悬疑、荷尔蒙、
《不可能幸存》内容简介:★呼延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重装出版! ★湖畔奇案,“芭蕾舞者”拼接记忆碎片 ★现场勘查,“分身推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柳堡的故事·洼地上的“战役”·铁木前传·红豆 本书特色 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来中国文学ZUI重要的文体之一。它的容量和传达的社会与文学信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