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论文,按内容分为四编:
1、“典章制度编”所收10篇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文章,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清浊官制的文章,如魏晋贵势垄断“秘著”新论,萧梁官班制的渊源、创立原因及其性质,“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等等。
2、“社会经济编”所收7篇论文,主要涉及东吴时期的地方大姓,东吴人口问题,两晋时期的品质性消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与技术水平,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
3、“历史人物编”所收7篇论文,研究对象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谢安)、改革家(文明冯太后)、思想家(嵇康)、画家与雕塑家(戴逵),以及奸臣、宦官(黄皓、宗爱、刘腾)等各类历史人物。文章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过作了实事求是的叙述与评价,揭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性格爱好与理想追求。
4、“中原历史编”所收5篇论文,内容涉及官渡之战的地望,曹魏时期南阳郡领县数目辨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城市与聚落的变迁。这些文章既有对具体史实的细致考证,也有对较长时段中原历史发展演变的宏观阐释,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历史风貌。
本书所收论文,按内容分为四编:
1、“典章制度编”所收10篇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文章,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清浊官制的文章,如魏晋贵势垄断“秘著”新论,萧梁官班制的渊源、创立原因及其性质,“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等等。
2、“社会经济编”所收7篇论文,主要涉及东吴时期的地方大姓,东吴人口问题,两晋时期消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与技术水平,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
3、“历史人物编”所收7篇论文,研究对象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谢安)、改革家(文明冯太后)、思想家(嵇康)、画家与雕塑家(戴逵),以及奸臣、宦官(黄皓、宗爱、刘腾)等各类历史人物。文章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过作了实事求是的叙述与评价,揭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性格爱好与理想追求。
4、“中原历史编”所收5篇论文,内容涉及官渡之战的地望,曹魏时期南阳郡领县数目辨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城市与聚落的变迁。这些文章既有对具体史实的细致考证,也有对较长时段中原历史发展演变的宏观阐释,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历史风貌。本书所收论文,按内容分为四编:
1、“典章制度编”所收10篇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文章,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清浊官制的文章,如魏晋贵势垄断“秘著”新论,萧梁官班制的渊源、创立原因及其性质,“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等等。
2、“社会经济编”所收7篇论文,主要涉及东吴时期的地方大姓,东吴人口问题,两晋时期消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与技术水平,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
3、“历史人物编”所收7篇论文,研究对象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谢安)、改革家(文明冯太后)、思想家(嵇康)、画家与雕塑家(戴逵),以及奸臣、宦官(黄皓、宗爱、刘腾)等各类历史人物。文章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过作了实事求是的叙述与评价,揭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性格爱好与理想追求。
4、“中原历史编”所收5篇论文,内容涉及官渡之战的地望,曹魏时期南阳郡领县数目辨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城市与聚落的变迁。这些文章既有对具体史实的细致考证,也有对较长时段中原历史发展演变的宏观阐释,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历史风貌。
《制度、经济与中原历史: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集》:一、“二品清官”产生的背景南朝出现的“二品清官”,是在魏晋时期门阀制度形成确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进入西晋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并逐渐成为占据着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在西晋门阀制度确立以后,九品中正制更加适合门阀统治的需要,举凡州郡中正的选任,定品标准的确定,上品下品的区分等等,都已脱离了选贤任能的范畴,充满了家世门第色彩,从而完全士族化和门阀化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这一变化,不仅加速了东汉以来的世族地主向门阀士族地主的历史性嬗变,形成中古时期独具特色的门阀政治,而且还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②的铨选格局,使九品中正制蜕变为维护门阀士族仕宦特权的政治工具。西晋时期,中正品第已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即上品与下品。其时列为上品者都是依靠父祖官爵和家世门第,故时人形象地将其称为“门地二品”。如《宋书》卷六O《范泰传》载其刘宋初年议建国子学时:“昔中朝助教,亦用二品。……今有职闲而学优者,可以本官领之,门地二品,宜以朝请领助教,既可以甄其名品,斯亦敦学之一隅。其二品才堪,自依旧从事。”所谓“门地二品”“=品才堪”,就是代表着门阀士族特权地位的身份性标识。世人南朝,上品“二品”依然是区分士庶的重要标志。沈约在《宋书》卷九四《恩俸传》序中说:“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西晋时期,随着门阀势力的发展,不仅中正品第有上品、下品之分,职官制度也有清官、浊官之别。如《晋书》卷四八《阎缵传》载:“国子祭酒邹湛以(阎)缵才堪佐著作,荐于秘书监华峤。峤日:‘此职闲廪重,贵势多争之,不暇求其才。’遂不能用。”可见清官的形成,*初只缘其“职闲廪重”,贵势子弟趋之若鹜,后来遂成为门阀士族的独门专利,以致寒门庶族无法染指。故而唐长孺先生指出:“西晋以后,清浊之分即士庶之别,官职亦以此为准,凡是士族做的官就是清官,寒人做的官则是浊官。……就清浊区分而言,则东晋南朝大体上也一样。”①可见官分清浊,既是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在职官制度中的深刻反映,同时也是门阀土族长期垄断某些官职,并将其视为禁脔不许寒人染指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两晋时期,尽管高门华阀已经垄断上品,并可由清途诸职起家迁转,但中正品第与官职清浊毕竟还是彼此分离的,并非完全是一码事。如晋代的门阀士族就有“灼然二品”“门地二品”“二品才堪”等不同的称谓,这是区分高级、中级、低级士族等级差异的身份性标识②。与此同时,一些职闲廪重、位望清显的官职则被称为“清官”“清职”“清选”“清华”等等,从未见过“二品”与“清官”连称的例子。……
张旭华,男,1952年9月生,籍贯河北鹿泉。1981年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高敏先生学习魏晋南北朝史,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国家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与高敏师合著)、《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大象出版社2011年)等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与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清浊官制研究》。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二 本书特色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二 内容简介...
《历史遗留的证据(中英文对照)》内容简介:中东地区绽放了人类文明最早的花朵,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延续至今。然而,多年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为配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而编写的中国经济案例,每章配套1-2个案例,全书共收录了 51
《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内容简述的是延安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延安时代对20世纪中国文化,其重要性都超乎想象。“延
《社会契约论》内容简介:世界政治学经典之作,“主权在民”思想深刻影响人类民主进程;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起源,美国《独立宣言》、
清季革命,始于甲午战争前后,由孙中山倡始。庚子以后,各派革命势力兴起,终汇成革命洪流。各派人士推动革命,无不以组织团体为
《质性研究数据分析工具NVivo 12实用教程》内容简介:NVivo是支持质性研究和混合方式研究的工具软件,是为帮助用户整理、分析和提炼
发现的世纪-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一卷(全3卷) 本书特色 唐纳德·F.拉赫编写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1卷):发现的世纪》的重点是16世纪欧洲对亚洲的认知与想象...
《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
女人们的历史脱口秀 本书特色 这不是野史,也不是正史,而是带着体温的“历史脱口秀”。36个名女人,发生过2件事:一是讨皇帝的欢心,二是给皇帝戴绿帽子。本书采用“...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 第1卷 约500年至约700年 本书特色 本卷的29篇论文,按时间顺序和地域以及专题研究编排,是“罗马世界转型”的历史指南。本卷基于可用史料尽...
总统的力量-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 本书特色 每一代的历史学家都将重新审视并修订前人的作品。本书由普立策奖获得者詹姆斯.M.麦克菲尔森编篡,齐集美国当代*出色的历史...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所谓“早期丝绸之路的基本文献”主要指:《穆天子传》、《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所收宋云“行纪”、伊希...
鱼羊野史(第3卷) 本书特色 《鱼羊野史(第3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5—6月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
考古学卷-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第二分册 本书特色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
中东路与中东路事件 内容简介 从中东路修筑到中东路事件发生,再到中东路*终收回,历经半个多世纪,这期间正是国际局势变化莫测,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步伐,中国社会发...
晚清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情理论和研究理论问题;鸦片与鸦片战争问题;太平天国和中法战争问题;洋务问题;清政府问题等内容。晚清史研究 目录 前言一、情理论和...
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讲述的是参与该战役的俄国人民的故事。这是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前进步伐**次受...
门槛上的民国 本书特色 民国的诞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年代,但结果只能用“凌乱”来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际,共和政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移植西方制度是否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