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2年,教皇为奥托一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诞生。民众满以为能乐享荣耀与和平,但事与愿违,帝国自有其宿命。八百四十多年后,在拿破仑铁蹄的蹂躏下,帝国终于行将就木。1806年8月6日,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终于摆脱了枷锁,宣布神圣罗马帝国不复存在。伏尔泰是这么形容神圣罗马帝国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事实真如他所形容的这么不堪么?帝国究竟是靠什么力量维系了八百多年呢?让我们从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奥古斯特二世强力王相传奥古斯特二世竟有360个私生子。就算打个对折,德川幕府的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也是望尘莫及(德川家齐以"精力旺盛"著称,人称"海狗将军",生了50多个孩子)。还有人说,他能用手指轻松碾碎马蹄铁,所以才得了"强力王"的称号。不过他的"强力"更多地体现在他那贪婪的欲望上。在韦廷家族看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有一种带有中世纪色彩的神圣感。尊王思想深入他们的骨髓,导致这个家族的当家们大多比较"老实"。在这样一个家族中,奥古斯特二世绝对算得上"异端"。不过他的人生经历不如韦廷家族的另一个异端分子--"迈森的犹大"莫里茨那么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奥古斯特二世只是在欲望方面空前绝后罢了。奥古斯特二世强力王本是萨克森选帝侯家的次子。《黄金诏书》规定,选帝侯国的领地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只有僧人和军人这两条出路。教会领主原本也是个美差,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受任何约束,不过这条路逐渐演变成了"独木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走得了的。除了一小部分大主教国,大多数主教国都被世俗化了,要受诸侯国的统治。于是"军人"就成了奥古斯特二世唯一的选择。13岁那年,他在父亲的监督下首次以帝国军一员的身份参战。后来,他为战争的魅力所倾倒,梦想着立下耀眼的功勋。可就在这时,他的哥哥突然去世。选帝侯的位子就这么落在了他的头上。一旦成为选帝侯,他就能以统帅的身份指挥全军了。他毫不犹豫地继承了哥哥的政策,梦想着与哈布斯堡皇室携手共进,在战场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大展英姿。法国战线的帝国军统帅是巴登边伯。于是奥古斯特二世主动请缨,要求去土耳其战线效力。在1695年、1696年,他以帝国军统帅的身份征战匈牙利战场。可惜的是他有勇无谋。在1696年秋天,他被撤了职,回到了领地萨克森。在萨克森等待着他的是两个刚出世的儿子--他们并不是双胞胎,但生日只差了两周,母亲分别是选帝侯的正妻与情妇。那年,奥古斯特二世才25岁。他对女色的追逐才刚刚开始……直到奥古斯特的祖父约翰·乔治二世那一代,通奸罪在萨克森选帝侯国都还是死罪。1661年,死刑才被改成了永久流放,但是对配偶不忠的人还是会遭到严厉的批判与指责。萨克森毕竟是路德宗的大本营。严格遵守圣经的教诲,装出举案齐眉的恩爱模样,也是选帝侯夫妇的职责之一。然而,奥古斯特轻而易举地推翻了萨克森的传统美德。而且几年之后,奥古斯特还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人们不住地感叹:"拈花惹草都算好的了……"1696年,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死而无嗣,王位没有明确的继承人。波兰王国的王权严重受限,我们甚至可以说波兰是一个"贵族共和制国家"。在古罗马时代,波兰周边被称为"萨尔马提亚(Sarmatians)",与西边的日耳曼相对应。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波兰人开始重新使用这个名字。波兰贵族以"萨尔马提亚(伊朗游牧民族)的后裔"自居,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深陷极端保守主义("萨尔马提亚主义")无法自拔,终日忙于争权夺势。大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局面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贵族们只得妥协,请欧洲列强的王子出任波兰国王。1573年,后来的法王亨利三世以"亨里克三世"的身份出任波兰国王。直至1795年波兰被瓜分为止,共有11位国王统治过波兰,其中仅有4人为"本地人"。索别斯基驾崩后,波兰又陷入了同样的局面。波兰贵族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国王选举战。候选人为法国的孔代亲王与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为了拉选票,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为了筹措选举资金,奥古斯特甚至变卖了萨克森的一部分领地。他还从犹太富豪那里强要了1000万基尔德。当然,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绝不会坐视波兰王位落入法王掌中。俄国的彼得大帝(彼得一世,1672―1725)也向奥古斯特提供了帮助。于是乎,萨克森阵营扭转了局势,成功夺魁。然而,这场胜利也让奥古斯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波兰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也就是说,波兰国王必须是天主教徒,可萨克森是路德宗的发祥地与大本营。如果奥古斯特二世是个普通人,怕是早就愁破了头。谁知他竟一口答应改信天主教--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不择手段搞到手"。1697年夏天,在皇帝与近亲的见证下,奥古斯特于维也纳完成了改信的圣礼。仪式由拉普主教主持。同年9月15日,奥古斯特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即位为波兰国王。这也让他改变信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欧洲。领地萨克森闹得鸡飞狗跳,贵族们的抵触情绪尤其强烈。见状,奥古斯特宣称:"我是在上帝的引导下决定投身于罗马天主教廷的,绝非为了得到王位与利益才接受了天主教信仰。"能说出这番话来,脸皮真是厚得可以。人们听得目瞪口呆,都顾不上嘲笑他了。细细咀嚼一番,甚至还有些莫名的感动。不愧是高高在上的贵人,就是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连颠倒黑白都能说得这么坦坦荡荡。正所谓"同澈内与外,红叶满长天"(良宽禅师的作品),奥古斯特自由豪放的人生态度,也能让后人清楚地意识到,善与恶、贵与贱之间不过是一纸之隔。他天生冷酷刻薄,又是矛盾的集合体,倍显尊贵。这不正是"贵族"应有的面貌吗?
% 菊池良生
1948年生,明治大学理工学部教授,专业为奥地利文学。
著有《图说神圣罗马帝国简史》《哈布斯堡家族的战斗--为近代拉开序幕的三十年战争》《佣兵两千年史》《哈布斯堡帝国的信息媒体革命--近代邮政制度的诞生》等。
译者
曹逸冰
北京语言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主要译著有《杂草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假设的世界》《京都导览》《音乐是什么》等。
◆查理五世差一点就实现独裁的野心,却不得不退隐在修道院度过余生。◆纵情于声色犬马的强力王做了什么,让妻子拒绝王妃的称号?◆开明的腓特烈大帝得罪了三位贵妇,险些亡国自尽。◆一条主线贯穿神圣罗马帝国整段历史,有趣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历史不再古板。◆一百五十多幅图片,包括重要的战役、人物、地图、文献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简述历史。◆着重描绘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读者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奥古斯特二世强力王相传奥古斯特二世竟有360个私生子。就算打个对折,德川幕府的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也是望尘莫及(德川家齐以"精力旺盛"著称,人称"海狗将军",生了50多个孩子)。还有人说,他能用手指轻松碾碎马蹄铁,所以才得了"强力王"的称号。不过他的"强力"更多地体现在他那贪婪的欲望上。在韦廷家族看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有一种带有中世纪色彩的神圣感。尊王思想深入他们的骨髓,导致这个家族的当家们大多比较"老实"。在这样一个家族中,奥古斯特二世绝对算得上"异端"。不过他的人生经历不如韦廷家族的另一个异端分子--"迈森的犹大"莫里茨那么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奥古斯特二世只是在欲望方面空前绝后罢了。奥古斯特二世强力王本是萨克森选帝侯家的次子。《黄金诏书》规定,选帝侯国的领地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只有僧人和军人这两条出路。教会领主原本也是个美差,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受任何约束,不过这条路逐渐演变成了"独木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走得了的。除了一小部分大主教国,大多数主教国都被世俗化了,要受诸侯国的统治。于是"军人"就成了奥古斯特二世唯一的选择。13岁那年,他在父亲的监督下首次以帝国军一员的身份参战。后来,他为战争的魅力所倾倒,梦想着立下耀眼的功勋。可就在这时,他的哥哥突然去世。选帝侯的位子就这么落在了他的头上。一旦成为选帝侯,他就能以统帅的身份指挥全军了。他毫不犹豫地继承了哥哥的政策,梦想着与哈布斯堡皇室携手共进,在战场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大展英姿。法国战线的帝国军统帅是巴登边伯。于是奥古斯特二世主动请缨,要求去土耳其战线效力。在1695年、1696年,他以帝国军统帅的身份征战匈牙利战场。可惜的是他有勇无谋。在1696年秋天,他被撤了职,回到了领地萨克森。在萨克森等待着他的是两个刚出世的儿子--他们并不是双胞胎,但生日只差了两周,母亲分别是选帝侯的正妻与情妇。那年,奥古斯特二世才25岁。他对女色的追逐才刚刚开始……直到奥古斯特的祖父约翰·乔治二世那一代,通奸罪在萨克森选帝侯国都还是死罪。1661年,死刑才被改成了永久流放,但是对配偶不忠的人还是会遭到严厉的批判与指责。萨克森毕竟是路德宗的大本营。严格遵守圣经的教诲,装出举案齐眉的恩爱模样,也是选帝侯夫妇的职责之一。然而,奥古斯特轻而易举地推翻了萨克森的传统美德。而且几年之后,奥古斯特还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人们不住地感叹:"拈花惹草都算好的了……"1696年,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死而无嗣,王位没有明确的继承人。波兰王国的王权严重受限,我们甚至可以说波兰是一个"贵族共和制国家"。在古罗马时代,波兰周边被称为"萨尔马提亚(Sarmatians)",与西边的日耳曼相对应。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波兰人开始重新使用这个名字。波兰贵族以"萨尔马提亚(伊朗游牧民族)的后裔"自居,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深陷极端保守主义("萨尔马提亚主义")无法自拔,终日忙于争权夺势。大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局面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贵族们只得妥协,请欧洲列强的王子出任波兰国王。1573年,后来的法王亨利三世以"亨里克三世"的身份出任波兰国王。直至1795年波兰被瓜分为止,共有11位国王统治过波兰,其中仅有4人为"本地人"。索别斯基驾崩后,波兰又陷入了同样的局面。波兰贵族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国王选举战。候选人为法国的孔代亲王与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为了拉选票,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为了筹措选举资金,奥古斯特甚至变卖了萨克森的一部分领地。他还从犹太富豪那里强要了1000万基尔德。当然,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绝不会坐视波兰王位落入法王掌中。俄国的彼得大帝(彼得一世,1672―1725)也向奥古斯特提供了帮助。于是乎,萨克森阵营扭转了局势,成功夺魁。然而,这场胜利也让奥古斯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波兰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也就是说,波兰国王必须是天主教徒,可萨克森是路德宗的发祥地与大本营。如果奥古斯特二世是个普通人,怕是早就愁破了头。谁知他竟一口答应改信天主教--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不择手段搞到手"。1697年夏天,在皇帝与近亲的见证下,奥古斯特于维也纳完成了改信的圣礼。仪式由拉普主教主持。同年9月15日,奥古斯特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即位为波兰国王。这也让他改变信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欧洲。领地萨克森闹得鸡飞狗跳,贵族们的抵触情绪尤其强烈。见状,奥古斯特宣称:"我是在上帝的引导下决定投身于罗马天主教廷的,绝非为了得到王位与利益才接受了天主教信仰。"能说出这番话来,脸皮真是厚得可以。人们听得目瞪口呆,都顾不上嘲笑他了。细细咀嚼一番,甚至还有些莫名的感动。不愧是高高在上的贵人,就是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连颠倒黑白都能说得这么坦坦荡荡。正所谓"同澈内与外,红叶满长天"(良宽禅师的作品),奥古斯特自由豪放的人生态度,也能让后人清楚地意识到,善与恶、贵与贱之间不过是一纸之隔。他天生冷酷刻薄,又是矛盾的集合体,倍显尊贵。这不正是"贵族"应有的面貌吗?
% 菊池良生
1948年生,明治大学理工学部教授,专业为奥地利文学。
著有《图说神圣罗马帝国简史》《哈布斯堡家族的战斗--为近代拉开序幕的三十年战争》《佣兵两千年史》《哈布斯堡帝国的信息媒体革命--近代邮政制度的诞生》等。
译者
曹逸冰
北京语言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主要译著有《杂草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假设的世界》《京都导览》《音乐是什么》等。
菊池良生
1948年生,明治大学理工学部教授,专业为奥地利文学。
著有《图说神圣罗马帝国简史》《哈布斯堡家族的战斗--为近代拉开序幕的三十年战争》《佣兵两千年史》《哈布斯堡帝国的信息媒体革命--近代邮政制度的诞生》等。
译者
曹逸冰
北京语言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主要译著有《杂草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假设的世界》《京都导览》《音乐是什么》等。
吕思勉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下)》由吕思勉著,本套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本书...
《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内容简介:当团队迅速扩大,组织能力的成长跟不上业务发展时,如何做好管理?团队成员成为管理者后,岗位核
经史子集概要 本书特色 《经史子集概要》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一的《经史子集概要(古学纵横)》,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论述...
《风光摄影与后期》内容简介:大众摄影爱好者认为拍一幅风光摄影作品似乎很简单,掌握取景技巧、会按快门,掌握一定的后期技术后,
中国1911-辛亥年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到来之际,先烈的精神资源理应得到重光与阐扬。《中国1911》的作者长期浸?于民国史之中,大处整体把握,细处细于毫...
珍藏版--山海经(全4册) 本书特色 《山海经(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
团购:中国外交史3册 本书特色 这套《中国外交史》共3册,由1840年鸦片战争开篇,止于1979年。**册《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1年》主要叙述...
《爆笑吧!上古诸神来了》内容简介: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的故事不计其数,像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巨人刑天、大
宫崎市定人物论 本书特色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
国民党军政秘档 本书特色 《国民党军政秘档》内容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官场百态描画政坛人物形象,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们争权夺利之举;抗战掠影展现抗日时期各方态度与战...
戴维·赫尔德(DavidHeld),1951年出生,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ficalScience...
《漫话核医学与骨骼健康》内容简介:本书为“走进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之一。全书由6章组成,从“初识伊人”解析骨关节系统到“原
《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内容简介:本书是俞敏洪两度游历甘肃写下的游记散文,是“俞你同行”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面对人生的何去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本书特色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
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用
《韩愈诗文选评》内容简介:本书依据韩愈生平创作历程,选择代表性的诗文,加以注释、评析。诗歌依据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后汉书 本书特色 《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材料组织与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每章以细腻...
《宝葫芦的秘密》内容简介:小学生王葆经常听奶奶讲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也幻想着自己有这么一个宝贝。没想到,他在河边钓鱼时,这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应试教程》内容简介:《(2016)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MBA、MPA、MP...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