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四十余位民国时期影响力甚广、各具特点的民国名媛故事,如吕碧城、陆小曼、殷明珠、孟小冬、阮玲玉……其中既有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政界人物、也有首位闯入好莱坞的中国女星、更有才华横溢大名鼎鼎的才女佳人,本书通过二百余张珍贵图片和别具特色的文字记述,再现了众多民国名媛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爱情往事。
★民国名媛的爱情往事融合了一个时代女性成长的悲欢离合。本书精选了民国时期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代表性的名媛四十余人,主要讲述了她们的恋爱、婚姻和成长经历,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和现代婚恋观,以期给读者更多思考。 ★书中收录民国名媛的珍贵历史照片200余幅,图文并茂,使读者更充分的领略民国名媛的风姿,体会她们的时代和生活。
蒋碧薇 蒋家是宜兴大族。1899 年,蒋碧微出生时正巧东书房一棵海棠盛放,祖父为她取名棠珍,字书楣。蒋碧微出身于书香名门,天生丽质, 才艺俱佳,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3 岁由父母做主,和苏州查家公子查紫含订下了婚约,18 岁时和同乡徐悲鸿一见钟情,“碧微”是徐悲鸿为她起的名字。徐悲鸿为此专门刻了一对水晶戒指,一只上刻“悲鸿”,一只镌着“碧微”。他把“碧微”的戒指整天戴在手上,有人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便得意地答:“这是我未来太太的名字。”人家追问他未来的太太是谁,他只神秘地笑笑。 1917 年,18 岁的蒋碧微冲破封建礼教,瞒着家人与22 岁的徐悲鸿结合后远赴日本、法国。1921 年,留学欧洲的徐悲鸿夫妇在一次酒会上认识了青年画家张道藩。徐悲鸿短暂中途回国期间,留在巴黎的蒋碧微和张道藩等经常在一起聊天、跳舞,张对蒋殷勤有加。1926 年2 月,张道藩在一封长信中正式表达其对蒋的爱意,蒋予以回绝。此后, 张道藩和法国姑娘苏珊结婚。 徐悲鸿对蒋碧微的学生形象印象很深,据此绘制成代表作之一的素描和油画《吹箫图》。1927 年,蒋碧微随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 先后生下一双儿女——伯阳和后来改名徐静斐的丽丽。 1930 年,对蒋碧微来说,是一连串不幸的黑色岁月。弟弟和姑母相继去世,已经使她悲伤万分。徐悲鸿恋上才华横溢的女学生孙多慈,还刻了一枚文曰“大慈大悲”的印章,暗合两人名字在内。这段 “师生恋”使徐悲鸿与蒋碧微的感情出现裂痕。 尽管徐先生不断地向蒋碧微解释,说他只是爱重孙多慈的才华, 想把她培植成为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蒋的感觉中,徐与孙之间所存在的绝对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从此,徐悲鸿便很少在家,总是一清早去上课,下午再去画画,晚上还要到艺术系去赶晚班。蒋碧微知道,这并非完全由于教学上的需要,其中还夹杂有感情的因素,因为在那充满艺术气氛的画室里,还有那么一个人。当丈夫的感情发生变化时,妻子都会有敏锐的感觉。但为了徐先生的名誉和前程,蒋碧微没有告诉任何人,默默地承受着,只希望有一天,丈夫会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对妻子儿女的责任,迷途知返。 1933年,蒋碧微抱着重归于好的愿望,随徐悲鸿第二次赴欧洲,她出色的交际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帮助徐悲鸿成功举办了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展及个人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步。其间,徐悲鸿经过与法、德、比、意等国著名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逐渐形成融会古今中外技法的独特风格。1934 年8 月,徐、蒋两人结束了20 个月的第二次欧洲之旅,返抵南京。此后,徐悲鸿声誉日隆。 蒋碧微转向与法国时认识的张道藩加深了联系,徐悲鸿当时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而张道藩已当上了南京市政府的主任秘书。张道藩出身于书香门第,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成为“CC系”骨干人物,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常务次长、中央执行委员、内政部常务次长、“国民大会”选举事务副总干事、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等职,长期从事官办文化教育事业,参与控制国民党文宣与党务系统。 1936年,徐悲鸿拒绝蒋碧微和张道藩邀请他为蒋介石画像的请求后,遭到流言蜚语中伤,到桂林写生。孙多慈匆促离校,到安庆女中任教。抗战后,孙多慈与徐悲鸿在长沙避难时,意外相见。徐悲鸿帮助孙多慈一家迁至桂林。徐、孙两人经常去漓江写生。孙家父母不希望女儿成为“小三”,带着孙多慈离开桂林,到了浙江丽水。孙多慈在浙江认识了许绍康。正在追求有夫之妇王映霞的许绍康,一眼看上了年轻有才的孙多慈。许、孙两人结婚后,感情并不好。徐悲鸿去世后, 孙多慈守孝三年。这是后话。 在徐悲鸿离开南京期间,张道藩与蒋碧微打得火热,偏离了感情轨道。一次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时,在张道藩家的地下室里,蒋碧微开始成为张道藩的情妇。徐悲鸿想挽回与蒋碧微的感情,回到南京乞求她回心转意,但已经无力回天了。徐、蒋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痛苦煎熬,未能破镜重圆。1945年12月1日,徐悲鸿与蒋碧微在重庆沙坪坝重庆大学教授宿舍签字离婚。蒋碧微得到徐悲鸿100万元赡养费和100幅画作。 1946年,徐悲鸿与廖静文喜结良缘。而蒋碧微从此成为张道藩的情妇。苏珊在得知真情之后,多次要求张与蒋断绝关系。但是张道藩却不予理睬,后将苏姗送到澳大利亚养病。1946年,蒋碧微在张道藩帮助下,当选为“国大代表”,并获蒋介石颁发的勋章。 1949年,蒋碧微留下与徐悲鸿的一子一女与张道藩去了台湾,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但是1958年,在张道藩法国太太苏珊的干涉下,两人*终分开,此后蒋碧微独自过了20年。少女时勇敢私奔的她,盛年时长袖善舞的她,中年时怅惘于两端感情的她,晚年时一个人凄清的她,都令人唏嘘不已。 1960年底,张道藩与妻子破镜重圆。蒋碧微彻底孤独,在后来的时间里,蒋碧微把自己一生的所敬所爱、所作所为、所思所念、良心和灵魂都融入到了50万字的回忆录中。回忆录分为《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分,用平实的语言,翔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与张道藩的感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966年,此书在台湾出版时,被《皇冠》杂志誉为“中国**部女性自传”,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畅销书。 1978年12月16日,蒋碧微在台北去世,走完了79年的人生历程。
陈宁骏,笔名骏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解密总统府》《解读夫子庙》《解密中山陵》《民国政要最后的“全家福”》《民国政要及其夫人们》《民国名媛的婚姻大事》等十余本书籍。发表文章200余篇。林滟茹,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历史教师,导游,博物馆策展人,致力于文旅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发表多篇文史研究论文。
中国思想通史1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思想通史是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一起编著的,全书共分五卷。**、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
三国的逐鹿-读懂春秋.就读懂了当下-3 本书特色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3:三国的逐鹿 春秋中期,晋国在晋献公的治理下,用假道伐虢之计,吞并虞国与虢国,国力日益...
《麦克阿瑟》讲述了麦克阿瑟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其他任何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的数个第一,他是有才能
内容简介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荚军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本书特色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是出版社在成功推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作品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针对一般读者的学术科普作...
《数字上的中国》内容简介:今天,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颠覆并重塑着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在本轮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中国
《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上下):中国皇权制度自"秦制"以后两千多年中的始终延续和发展,对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面貌都有着深
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
《资本的年代(1848—1875)》内容简介:《见识丛书·资本的年代:1848—1875》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1848年至1875
正气文天祥-漫说中国历史-34-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靖康之耻、精忠岳飞、贾似道误国、正气文天祥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
本书为汪康年师友写给他函件的汇集,大都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尤以戊戌变法前后收藏最多。由于汪康年长期经理报务,中经甲午战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内容简介:假如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取得胜利,或是希特勒的德国取得了“二战”胜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是否
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民族史学家尤中教授的传世力作。全书共6章,分为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宋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和清朝时期六个...
《拆·解(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不在于其全面的系统性和严格的逻辑性,而在于其通用的实践性和简单的易用性,“个性
全球通史4-征服与扩张(1000年至1500年 彩图版)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征服与扩张的历史。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深邃而迷离,透过历史的经纬,...
《系统架构设计》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包含软件开发普通程序员向系统架构师转型的一些思路、方法和工程实践,也包括转型过程中意识形
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上.下卷) 内容简介 1940年代的中国,可谓转折的年代。1940年代之始.中国集全国之力的抗战仍在艰苦卓绝地坚持;1940年代之中,抗战...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主要研究了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全书共分三编内容,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它们也构成了史学理...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明王朝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明王朝)》为人民联盟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明王朝)》站在时代的高度,...
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 本书特色古“上党”地区位于今太行太岳之间。自古以来,盛行神农氏的传说,今仍存有与神农氏相关的大量祭拜遗迹。以前有人以为此皆民间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