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即位的亚历山大,仅仅十年间就建立了当时疆域 大的帝国,拥有从希腊、埃及直到阿富汗、印度西北部的广阔领土。这位战场上从未被打败的将军,在33岁时突然逝世,从此成为神话般的人物。即使在同时代的人看来,他也已经 了人类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与众神一样,是不属于这片土地的人物。
20岁即位的亚历山大,仅仅十年间就建立了当时疆域 大的帝国,拥有从希腊、埃及直到阿富汗、印度西北部的广阔领土。这位战场上从未被打败的将军,在33岁时突然逝世,从此成为神话般的人物。即使在同时代的人看来,他也已经 了人类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与众神一样,是不属于这片土地的人物。
成为守护神的亚历山大
在帝政时期的罗马,亚历山大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贵族马修斯的家中, 男性使用的戒指、银器,女性使用的手镯、戒指,以及其他所有的装饰品上,都刻有亚历山大的浮雕。此外,衣服、房间的装饰、女性外套等都织有亚历山大的图案,颜色五彩斑斓。该家族的成员科尔内利乌斯·马塞尔在赫拉克勒斯神殿举行聚餐时,首先高举碗干杯,然后把碗在所有亚历山大的狂热崇拜者之间传一遍。碗面四周以精细的画像表现了亚历山大伟大的一生。当时的罗马人有一种信仰:只要身上带有亚历山大的像,不管是金制的还是银制的,做什么都能得到他的庇佑。总而言之,亚历山大的像成为了守护神。
像这样,罗马的皇帝、政治家、贵族纷纷赞美、模仿亚历山大,并持有一个相同的态度:信奉亚历山大,从而获得好运。这并不只是单纯的仰慕,也不是没有依据的白日梦,而是具有现实性的。在当时,罗马完全征服了地中海世界,并逐渐扩大东方的疆域。在东方与罗马对峙的先是帕提亚王国,随后是萨珊王朝的波斯帝国,尤其后者是自称被亚历山大消灭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后继者的大国。此外,在小亚细亚的边境行省,平定周边各民族的战争接连不断。在东部国境与其他民族展开的战争,不断让罗马执政者想起亚历山大的东征。这也给他们提供了心理依据, 视自己为那位伟大的征服者。
在挫败中学习
坎尼之战大胜后,为何汉尼拔没有进军罗马? 读到这段历史的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其实当时汉尼拔军队的指挥部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指挥官们激烈地主张“进攻罗马”, 但汉尼拔坚决不接受。虽说攻占罗马是乘势而为,但迦太基当时没有那样的能力,兵力、物资的补充都不充分,还无法进攻强国罗马的核心地带。况且,越靠近罗马,越要巩固和周边地域的团结。这是汉尼拔冷静的判断。
坎尼大胜影响广泛,汉尼拔也满怀希望地观察它所带来的效果,也许他满心期待罗马的同盟者们会背叛罗马。实际上,在与罗马关系疏远的意大利南部地区,已有零星几座城市与汉尼拔军队联合起来。尤其是坎帕尼亚的主要势力卡普亚,它背叛罗马,让汉尼拔很是欣喜。尽管如此,其他城市没能出现连锁反应。不过,在背叛罗马的贵族指引下,汉尼拔通过夜袭,占领了重要的港口城市塔兰图姆。而且,从海的另一面传来喜讯,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和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都与迦太基结成同盟关系。横跨东西地中海形成对罗马的包围网不再是梦想。
但现实并不乐观。意大利重要地区的城市陆续叛变,不过是虚幻的梦。因为,从迦太基本土来的补给仍没有到达,对这些观望中的城市来说,缺乏后勤补给的汉尼拔军队现在还不能信赖。
那罗马方面又如何呢?我们回忆一下过去的事例,眼盲老人阿庇乌斯·克劳狄在元老院发表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演说, 再一次激发罗马人的斗志。共和政体法西斯主义国家正是在困境中才会发挥出它的优势。
罗马在战争中连战连败,苦酒一杯接一杯。但出现了连汉尼拔都理解不了的现象。以国家为己任的罗马公民越是危机时,就越能燃起爱国热情。虽说是坚强,但像这样坚强的公民也不多吧。
尽管遭受打击,但只要不认输,*后就不会是单纯的失败。可以说,罗马人时刻铭记着从失败中学习,只要失败者还有东山再起的勇气,就不会受到责备,甚至会被热情欢迎。例如,坎尼惨败的将军瓦罗带领残兵败将回到罗马时,元老院称赞他是“没有对共和国绝望的”勇士,向他表示感谢,并且同意延长他的指挥权,给他卷土重来的机会。另一方面,罗马人对懦夫和通敌者绝不同情、宽恕。这是罗马人“祖先遗风”。 qiansuoweiyou的国难唤醒了民众的爱国心,形成为祖国虽死不辞的氛围。响应征兵者不绝于途,富裕阶层把自己的奴隶提供给军队。罗马迅速重整兵力,要求一鼓作气进行反击的呼声也高涨起来。
在被煽动起来的狂热情绪支配下,发起赌博式的复仇攻势,这不就是敌人所希望的吗?元老院对此始终持慎重态度,开始重新考虑费边的“拖延战术”。和以往不同的是,元老院选出费边连任公元前215 年及前214 年两期的执政官,翌年又选举费边的儿子为执政官,父亲成为儿子的副将。不过,尽管有在失败中学习的智慧,但光是慎重,不是本领。
过去的历史全集大多是涵盖整个时代、历史分期清晰的作品,换句话说,是非常静止的历史。与此相对,就像“兴亡”这个词所象征的,我们希望本系列一定要讲出世界的动态历史。在此意义上,希望它会让读者感受到很新、很有野心的题目。
——青柳正规(《兴亡的世界史》主编)
讲谈社邀请了日本一批dingjian学者,试图写出一部日本学者——通过世界史呈现日本的立场和角度——眼中的世界史。世界太大,历史太长,每卷只能叙述世界史的一个断面,聚焦全球变迁的一个时段,不过,就是这些精心选择的断面,也呈现了世界史的一些“重大时刻”和“关键事件”,因而使整个世界的历史因果链得以理解。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
今天越复杂,越该回头看看历史!潮起潮落,盛衰轮转,帝国的时代一一过去,但是经验与教训却并没有过时。新的篇章正在开始,历史并未终结,这个时候,回望历史,或许会让现在与未来变得清晰,至少,让更多的人清醒。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日本人愿意称自己为“边境”人,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世界历史的“边民”。他们身处世界尽头,千年以降遥望东西海平线上轮番上演的海市蜃楼,心有戚戚焉。由他们书写的世界史尤其是古代史,与亲身创造人类恢弘历史的那些民族的后人书写的,带有使命与愿景的历史不同——他们缺少体感,但也正因了缺少体感而少了许多偏见。
——高晓松(著名文化人、主持人)
这是一部东方视角的世界帝国史,它写出了飞速变化的时代潮流,让你感受那种在恰当的时机勃然兴起的畅快,也能看到每个帝国在漫长的衰亡过程中,其实蕴含着向下一个出口突围的机遇——很遗憾,它们基本上都错过了。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森谷公俊,帝京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希腊、马其顿史,主要著作有《王宫大火——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波利斯》《图说亚历山大大帝》等。
本村凌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专业教授,主要著作有《阴暗的罗马史》《优雅而淫秽的庞培》《罗马人的爱与性》,合著有《世界历史5 希腊与罗马》等。
森安孝夫,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代表著作有《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东西回鹘与中央欧亚地区》,编著有《中亚出土文物论丛》《从粟特到回鹘》等。
杉山正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教授。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6年获紫绶褒章,2007年获日本学士院奖。主要著作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蒙古帝国与大元兀鲁斯》。
森谷公俊,帝京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希腊、马其顿史,主要著作有《王宫大火——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波利斯》《图说亚历山大大帝》等。
本村凌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专业教授,主要著作有《阴暗的罗马史》《优雅而淫秽的庞培》《罗马人的爱与性》,合著有《世界历史5 希腊与罗马》等。
森安孝夫,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代表著作有《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东西回鹘与中央欧亚地区》,编著有《中亚出土文物论丛》《从粟特到回鹘》等。
杉山正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教授。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6年获紫绶褒章,2007年获日本学士院奖。主要著作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蒙古帝国与大元兀鲁斯》。
林佳世子,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国际学研究院教授。著作有《奥斯曼帝国的时代》,编著有《记录和表象——史料中的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世界研究指南》《伊斯兰 书籍的历史》等。
石泽良昭,鹿儿岛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吴哥窟遗址国际调查团团长。2017年,因毕生致力于修复吴哥窟遗址,获得拉蒙·麦格塞塞奖。著有《古代柬埔寨史研究》《吴哥窟的信息》《吴哥窟 国王们的故事》等。
福井宪彦,学习院大学教授、校长,研究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近现代史。著有《世纪末和美好时代的文化》《时间和习俗的社会史》《近代欧洲史——改变世界的19世纪》等,合著有《美国和法国的革命》《地中海城市周游》等。
土肥恒之,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前近代俄国农村社会史、史学史,著有《俄罗斯近世农村社会史》《彼得大帝及其时代》《斯捷潘·拉辛》《立于歧路的历史学家们》《复苏的罗曼诺夫家族》《图说帝政俄罗斯》等。
羽田正,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伊斯兰都市的研究》《清真寺诉说的伊斯兰史》《夏尔丹勋爵的生涯》《“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走向新的世界史》等。合著有《世界的历史15 成熟的伊斯兰社会》等
◎ 译者简介
徐磊,吉林大学世界史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庞宝庆,吉林大学世界史博士,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世界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著有《近代日本金融政策史稿》《日本昭和初期财政政策研究(1926—1937)》。
石晓军,关西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交涉史以及隋唐史,专著主要有《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点石斎画報』にみる明治日本》(東方書店2004)、《隋唐外務官僚の研究》(東方書店2019)等;译著主要有日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叢書”第一卷《歴史》(大修館書店1995)、中译《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等。
乌兰,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7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进修。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蒙元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学术著作《〈蒙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另有汉、蒙、日、英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
钟放,东北师大副教授,专攻日本政治与外交、中日关系、中国对日政策和现当代日本政治制度等方向的研究。
瞿亮,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南开大学世界史博士,研究方向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译著有《安南史研究1》《像丘吉尔一样演讲》,参著《日本近现代文化史》,在《世界历史》《历史教学》《外国问题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吴呈苓,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在读。
潘德昌,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博士,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日本近代史、日本外交史、中日关系史。著有《战后日本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研究》《理解·和谐·共生——“中国归国者”问题研究》《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日欧关系史研究》等。
李文明,日本京都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毕世鸿,南开大学世界史博士,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史。著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冷战后日本与湄公河国家关系》等,另有《越南政治、经济制度研究》、《安南史研究Ⅰ·元明两朝的安南征略》等译著多部。
李秋艳,1978年生于云南江川。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毕业,长期从事中日文翻译和教育事业,现就职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下属单位。
《卑鄙的圣人:曹操2》内容简介: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 一页页浸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
宫廷政变-权力祭坛的角逐-中国大历史系列 本书特色 宫廷政变,通常指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权力而发动的一场斗争,有流血的,也有不流血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它与...
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 本书特色 白寿彝先生是新中国史学的一代宗师,在史学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学术建树,并在70年的史学生涯中,培养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理论个性...
石器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的目的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
团购:三千年来谁著史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冷成金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已创作多部畅销历史杂谈著作,作品被翻译到韩国和日...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修订增补版 本书特色 《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围绕晚清中国的政治军事大事件—...
夏商史话 内容简介 大禹治水建夏朝、鲧治水失败、禹继鲧治水、公而忘私的大禹、夏王朝的诞生、建国的前夕、从墓葬中来看、禹伐三苗、涂山大会、防风氏被诛、夏启、少康和...
《早期中国的鬼》内容简介:◎在佛道二教尚未兴起之前的中国,人们认为鬼从哪里来?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下)》内容简介:本书是龚鹏程教授主编的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读物,全书收录历代经典文章139篇,按照
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 本书特色 元代是藏族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西藏地方结束了四百余年的混战与分裂,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行政管辖之下,成为元代中国行政...
不敢相信这是唐朝:618-907盛世的另一面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时拾史事》主页君,采用微博微信体,轻松幽默讲述4...
围绕党员的身份意识、党章意识、使命意识、底线意识、高线意识、行动意识,从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严格遵守党员的根本行
《作战支援飞机》内容简介:作战支援飞机是为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作战飞机提供各种技术支援的飞机,包括侦察机、预警机、空中
《战争的面目》内容简介:本书是二战史学者约翰·基根的成名作,主要选取三个历史片段,解读真实的战争是怎样进行的。这三场经典战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本书特色 深入历史看苏联成败 世界上**个五年计划中的隐秘情节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大饥荒的多重打击,如何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历...
喋血南国-辛亥革命在广东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非常大的贡献:它结束了封建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因此,我们应该弄清楚它的整个历史过程,牢记这段意...
"大锅饭"农村公共食堂始末 本书特色 全书讲述了“大跃进”运动时期农村公共食堂是如何诞生、发展和衰落的。作者不仅收集了各个地方农村公共食堂的事例,丰富了全书内容...
本书以梁启超《新民说》为基本史料,分析20世纪初期梁氏思想的内涵与变迁,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意义。作者认为梁启超及其《新民
元史-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朝代更迭下的民俗民生,千古兴亡中的得失成败毛泽东喜爱并推荐的历朝通俗演义顾颉刚、二月河等高度评价的通俗历史巨著元史-蔡东藩中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