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这是2016年度的杂志合订本(平装)。合订本保持了一贯的特色: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材料新颖。刊物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媒体纷纷报道。作为关注社会语文运用的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不少读者心中形成了阅读期待。此次合订本,在原来出版的杂志上进行了修订工作。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16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杂志是2015年度全国百强期刊,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材料新颖。作为关注社会语文运用的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不少读者心中形成了阅读期待。此次合订本,在原来出版的杂志上进行了修订工作。
前言
关注当下放眼未来
(序)
《咬文嚼字》密切关注社会语文生活,查报查刊,捉错纠错,勤敏于事,被誉为“语林啄木鸟”。每年战果丰硕,汇成厚厚一卷,甚是可观。但这依然是很小一部分,实际差错,数量更是惊人。曾有8家机构检查28份中央和地方报纸,挑出1289个差错,平均每份报纸56个。有一份报纸竟达184个,平均每版23个。检查者慨叹:“报刊差错触目惊心已经严峻到了令人瞠目结舌、不可容忍的程度,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严重的阶段,恐怕也不为过。”
报刊差错查不胜查,常常是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于是人们在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错,差错是怎产生的?有人归咎于媒体从业人员缺少规范意识;有的批评主管部门监管缺位,惩罚不力;也有人认为现在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大,错误在所难免。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我认为,这跟长期忽视语言文字基础教育不无关系。
中小学是语言文字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成了文章分析课,语言文字仅仅作为“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技巧”的陪衬。吕叔湘先生曾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今天看来,这种“不过关”的现象,并未见明显改变。如“像象”不分,“度渡”不辨,“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等等,从小学错到中学、大学。究其原因,还是对语言文字这一基础教育认识不足,要求不严,措施不得力。前几年,高考作文曾有过“每错一字扣1分”的规定,然而,各地在实际执行时,却一再容忍和姑息,有的变成“错3字扣一分”,有的“扣满3分为止”,有的则眼开眼闭,放任自流,甚至干脆取消了对错别字的考查。使人便误以为高考语文不再重视错别字的考查了,这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严重误导。
广大青少年,是未来的语文生活的主体,只有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在校园里倡导“咬文嚼字”精神,发扬“咬文嚼字”作风,是很有必要的。一位语文教师说:他是《咬文嚼字》的忠实读者,每收到新刊,总“习惯性地通读一遍”,受益匪浅。他还时常在课堂电子屏幕上展示刊物封底的“火眼金睛”图片,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咬文嚼字”的兴趣。还有教师反映:《咬文嚼字》中许多文章要言不烦,见解精辟,令人信服。如对教材一直争论不休的“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到底怎么读,刊物中的文章分析得有理有据,对教学有切实帮助。《咬文嚼字》公布的“100个*常见的100个别字”,每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以及刊物中大量鲜活的“纠错”素材,则被许多教师用作教学、考试材料,效果十分明显。还有许多教师受到启发,把学生带到街头巷尾,查店牌,查户外宣传语,查景点介绍,捉错字别字,挑病句。学生积极性高,学得主动,取得了课堂上无法取得的效果。
《咬文嚼字》肩负守卫汉语大堤的使命。一方面,对时下各类传媒的语言乱象,要咬住不放,做不懈的斗争;另一方面,又要放眼未来,对广大青少年这一未来语文生活的主体,更需要持久的关怀、引导,这一领域天地广阔,也是大有作为的。
当前,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网络是青少年学习语言表达、丰富语言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平台;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又对青少年的语言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咬文嚼字》如何适应时代趋势,利用网络工具,创造新的语言学习、语言纠错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新课题。
陈必祥
媒体评论
我是《咬文嚼字》的老读者。刊物创刊至今已有22年,我年年订阅,一年不落,《咬文嚼字》伴随我22年了。我已经86岁了,明年的刊物已经订好了,只要还活着,我会一直订下去。
—— 田一菊
在中国期刊界,《咬文嚼字》是惟一一本以“纠错”为特色的刊物。如今语文运用十分混乱,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工作,后果如何我不敢想象。希望社会各界,多多支持《咬文嚼字》的工作。
—— 路嘉怡
2015年的合订本,我借给一位朋友看,后来他又借给了他的一位亲戚。再后来,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好再买一本。虽然多花了钱,但我很高兴,说明是“宝书”,很受欢迎。
—— 唐慈虎
我2014年大学毕业,做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很喜欢《咬文嚼字》这本刊物,因为它很有用,对教学有帮助,我常在课堂中使用刊物中的材料,效果非常好。我乐意向语文教师推荐这本刊物。
—— 张春明
《咬文嚼字》杂志为全国知名期刊,创刊于1995年,2015年被列为全国百强期刊。
鲁迅诗编年笺证 本书特色 阿袁笺证的这本《鲁迅诗编年笺证》是目前所收*齐全,笺证*详确,同时也应是*为可靠的鲁迅诗歌读本,笺证者以其较好的学术悟...
丧钟为谁而鸣 本书特色 一九三六年初秋到一九三九年春的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线的序幕,也是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权之间的**次较量。《丧钟为谁...
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 1830-1907),以发展并提高了当时的情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马洛是一个多产作家,一生写过不下七...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本书特色 ◆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涌动的社会变革热情!◆这是一场全民公益行动,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老板、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国家...
《楚辞综论》内容简介:徐志啸编著的《楚辞综论》是《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研究内容均与楚辞相关,涉及楚辞的起源、屈原
窗外飞过一只鸟-如何成为一个观鸟者 本书特色 《泰晤士报》首席记者西蒙·巴恩斯秉持对自然的敬畏,引领读者走出门去,观察街头、水边、林间的鸟儿,放松因工作、责任而...
二十一个故事 本书特色 《二十一个故事》是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创作集大成之作,收录其写成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四年间的二十一部短篇小说。《地下室》中的小男孩因目击一...
书乡漫录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通。他们的文章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读者在品...
2017中国最佳随笔 本书特色 随笔的选本,既关注文学的人性化阵颤,又关注当下触动中国人心灵的时代精神。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
燕巢与花事 本书特色 1.从故乡的梅雨,到江户的夏日;从故乡的茶泡饭,到京都的七草粥,再到和歌山的染井樱、梨木神社的萩祭……有人爱江南的小桥流水,有人爱北方的大...
猫腻,著名通俗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庆余年》《间客》《将夜》《择天记》《朱雀记》等。其作品结构大气,文风细腻,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喜爱。曾获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类金...
坐久落花多 本书特色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随笔汇编,大体围绕写作、读书以及日常生活等题目展开。聊写作:不谈怎么写才好,单聊聊怎么写不好,从高头讲章到微博微信,有的放...
畸形的繁荣:租界时期的上海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用文学样式讲述上海租界历史的书,也是长篇历史报告文学,全书差不多涵盖了上海整整一百年的历史,图文并茂,可看性强,其...
北京的红尘旧梦 本书特色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花架雨如丝。”在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城市,我们触及到的永远是历经岁月冲刷的那一部分。更多的已成了…一笔糊涂账,消...
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雨果精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雨果的诗歌、长篇小说、戏剧、文论、政论等精选。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雨果精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雨果的...
《松驰感》内容简介:对生活以柔克刚,人生没有什么不能放下 内心拧巴、纠结、敏感、易受伤的背后,其实是缺乏松弛感。松弛感不是放
学词入门第一书:白香词谱 本书特色 《白香词谱》是清朝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
《媒介批评(第八辑)》内容简介:《媒介批评》(第八辑)的核心话题是人工智能,着重解读人工生命及其生命观,机器新闻写作,以及
唐诗全解 本书特色☆内容简介 ★唐诗的历史 带你走进一千多年前,大唐盛世的极度繁华,以及文人那轩昂的器宇,历史的变迁,还有那如梦如幻的时代。 ★唐诗中的名...
四代女人的沧海桑田大时代下的风雨烟云.《荒漠的旅程》采用双线叙事,记叙了作家刘溪家庭,和其妻子吴进的上代家庭的历史回忆,及“小莺”出国前后的个人际遇。以个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