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流畅通俗的语言,以时间为顺序,以吴子复一生的艺术行迹为思路,大体介绍了吴子复在书法、篆刻、油画等方面的成就,讲述了吴子复参与结社办刊、执教艺校、设帐授徒等社会活动,是吴子复的通俗小传。本书收入《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共五万字。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吴子复/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本。
《吴子复/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一、肇基碑学 初沐西风吴子复先生是20世纪前期广东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家之一,更是现代广东书法史上开宗立派的隶书大家。其隶书熔铸诸碑,功力深厚,自成一家,世称“吴体”。正如陈永正所言:“近三十年来,‘吴体’隶书影响广东书坛至深。”1949年后,其隶书与容庚的金文、商承祚的甲骨文、秦号生的行书、麦华三的楷书齐名,流风所至,遍及岭南,他也因此成为那个年代无可争议的广东隶书界的“盟主”和广东书坛的代表人物之一。陈永正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吴子复作了这样的介绍:“早年从事美术创作,为中国较早的油画作家,深受野兽派玛蒂斯(今译马蒂斯)的影响。30年代执教于广州市美术学校,后受当时隶书大家林直勉的启发,遂专意于书法研究,旁及篆刻,晚年偶写水墨山水。”这样的叙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吴子复是先学美术后学书法。事实正好相反,早在童年时代他即已从书海发舟启航了。吴子复的书法是在清代中期以来广东深厚的碑学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清代*重要的碑学思想家阮元曾任两广总督等职九年,任职期间在广州创建了岭南教育圣地学海堂,将朴学引进广东,其倡导碑学的宣言书《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正是发表于此时,遂使广东成为碑学的主要发源地。碑派代表人物伊秉绶曾两次到广东任职,其隶书作品在广东影响深远,主宰广东书坛近百年。另外三位碑派代表人物,何绍基曾主持广东乡试,吴大潋曾任广东巡抚,黄牧甫曾客居广州十八年,均为碑学在广东的传播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广东本土也涌现出大批碑派书家,先有李文田、潘存,后有康有为、梁启超、易孺、林直勉、胡汉民等。其中康有为*具代表性,被誉为碑学之集大成者,其《广艺舟双楫》是*重要的碑学理论著作,其书法源自北碑《石门铭》,被称为“康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对广东碑学的兴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阮元到包世臣,再到康有为,碑学这股变革的学术思潮从理论的构建上得以*终完成。这时,晚清书坛几乎成了‘北碑盛行,南书绝迹’的局面。岭南书艺此时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乘时而出的(广东)书家有梁启超、罗悖曧、罗悖曩、易孺、简经纶、蔡守、王蘧、林直勉、罗叔重、吴子复诸人,他们无不在碑学思潮的影响下,各逞其能,各具风骚,在岭南书法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侯开嘉语)吴子复生活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在碑学氛围中成长起来,自幼接受碑派书风的耳濡目染,碑学的基因已经深入渗透到他的血液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吴子复都堪称现代广东书坛*重要的碑学传承者。在中外艺术史上,大凡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是在童年伊始便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吴子复也不例外。吴子复原名鉴光,又名鉴,学名琬,字子复,号法庐、宁斋、伏叟等。祖籍广东四会。1899年3月25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二月十四日),诞生于广东省广州市长寿路长仁里一户小商人兼手工艺人家庭。吴子复的祖父原先做茶叶生意,父亲则以打磨银器为业,家庭经济尚算宽裕。后来祖父的茶叶生意因不景气而倒闭,全家只能靠父亲的手艺维持生计。1906年,母亲撒手人寰,离吴子复而去。同一年,吴子复被送进私塾读书,开始接触描红习字,在幼小的心灵中点燃了向往艺术的星星之火。但不久他就对描红感到厌倦,而对街边代书先生凭空写出的漂亮字迹深觉不可思议,遂引发内心强烈的共鸣。于是,他时常流连其间,乐而忘返。通过细心观察,代书先生运笔时的提按转折都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回到家里就学着涂鸦,虽然耗费了不少笔墨纸张,却也颇有收获。虽然后来吴子复以隶书名世,但年幼的他尚无书体的概念,只是觉得哪种好看就依样画葫芦地学那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同了。1911年,他人读观城高等小学,逐渐对隶书情有独钟,*终竞至一发而不可收。第二年,一位世伯见他对隶书如此着迷,便送给他一本清代著名书家何绍基临写汉《张迁石卑》的字帖。他欣喜若狂,如痴如醉地临摹起来,并且很快就“进入角色”。不久,他听说世间还有《张迁碑》的原拓本,出于少年人喜欢寻根究底的天性,他决心寻找。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本残旧斑驳的《张迁碑》原拓本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了他手中。正是这件东汉名迹,揭开了这位现代隶书大家艺术生涯的序幕。也许祖父料定吴子复日后必成大器,对他的书法爱好非常支持。祖父与附近的南纸店相约,允许吴子复随时赊取宣纸使用,年终才一起结账。祖父的帮助,为吴子复的习书提供了有力的纸源保障,使他在挥毫泼墨之际更加投入。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吴子复尚未到弱冠之年,就已经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这群好友当中,有不少日后也成了书画篆刻名家,如冯康侯、冯缃碧、黄君璧、卢子枢等。……
狮语者 本书特色 谁敢带着流血的伤口接近狮子?谁敢在狮子饥饿时亲吻它的鼻头?谁敢毫无防护与狮子翻滚玩耍?谁能完全懂得狮子的语言?……2008年,一段视频在美国Y...
陈鲁豫-豫约幸福 本书特色 郭敬明的文字充满着疼痛、寂寞、孤单、微笑、快乐。在他的笔下,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他是一个寂寞时会抬头仰望天空的孩子,拥有坐井观天的...
《深入探索区块链》内容简介:区块链作为多种网络与安全技术的融合创新,为信息和价值在不可信网络中对等体之间的传递提供了途径,
精装帝王传宋太宗赵光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代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同母弟。太宗即位后,勤于朝政,发动统一战争,改革官制和...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4辑)》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
长歌唱罢风入松(王炜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由此在之彼岸,万卷读来林中路;惟上手而烦神,长歌唱罢风入松!长歌唱罢风入松(王炜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这个集子里收入的...
张国焘传 目录 一 故乡时光家世乱世求学中学时代二 燕京问题北大学子在五四运动中学业与学运之间三 建党前后为建党而奔走中共一大主持人在中央局从二大到三大四 在大...
傅雷的最后17年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废墟上,仍能隐约听到他情纯的声音,家书与家国思想的芦苇脆弱而优美,令人伤杯,让心明净。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以劫难磨炼...
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九卷 目录 胤禛 允祉 允禩 允禟 允祥 允禵 隆科多 年羹尧 鄂尔泰 李卫 田文镜 张鹏翮 齐苏勒 嵇曾筠 嵇璜 蔡珽 沈近思 黄炳 杭奕...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是二战苏联红军士兵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回忆录。本书记述了作者的三年战争生
威尔逊讲大科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活和发明 内容简介 科学的故事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却一直在发生着。无论是民族、王朝,还是宗教,都经历着兴盛衰落,而建...
曹操传 本书特色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魏的实际建立者。他倥偬军旅数十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打下了北方一片天下。张...
《牛顿新传(中文版)》内容简介:科学的发展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能提供正确理论分析的严格的逻辑,一个是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观察和
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八卷) 内容简介 本卷所收主要是康熙朝的人物传共60篇,传主多是康熙朝中后期的重臣、督抚、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艺术之士、少数民族的重要领袖以...
魅力总理周恩来 本书特色 《魅力总理周恩来》是一部反映周恩来总理不平凡一生的人物传记,尤其是反映他与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以及与文化界、科技界和水利界...
旧墨六记-梨园旧迹 本书特色 ★ 方孝继先生集藏名人尺牍累十余年之力,得手札约万余通,又于其中选择精华所在,汇编为集,成《旧墨记》系列★ 方继孝的藏品中有许多京...
张之洞 内容简介 13岁成秀才,15岁中头名举人,26中探花。入党清流,虽迈进封疆大吏行列,“作古后竟至囊 萧然,一家80余口几无以为生。”南疆抗法,砥柱中流。...
《背影》内容简介:《背影》收录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内容简介: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方略。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
国民党军统头目花名册 本书特色 他们既是维护国民党独裁的幕后人,又是残害革命志士的刽子手!翻开“花名册”,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国民党军统头目花名册 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