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我国杰出的爱国思想家和坚贞的民主革命战士。
本书以熊先生的生平为主线,运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从戎马生涯到潜心学术,以及由儒转佛、由佛转孔而归于《大易》,在分阶段性的叙述中,突出重点,浓墨重彩,不管他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丛生,都显现其不同凡俗,精光四射,从而完整地反映了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光辉形象。
《熊十力传》是一部新撰传记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作者叶贤恩让我为这本传记写个序,我欣然接受。因为熊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前辈,当代国学大师。由于我父亲汤用彤先生和熊先生在北京大学同事多年,因此我在青少年时也有不少机会见到熊先生,而在那时我和我的妹妹都称他“熊伯伯”,有时也称他“胡子伯伯”,当我们这样称呼他时,他总会哈哈大笑。后来,在1947年,我也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可惜没有听过熊先生的课,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记得,在1961年,熊先生由上海来到北京,住在民族饭店,我陪我父亲去看他。他们两位老人谈了一些各自学术研究的情况,对当时国家的困难也颇为关心。这是我*后一次见到熊先生。1968年5月23日熊先生去世,当时我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说他老人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各种折磨而去世。我们后辈学者都深深感到悲恸。我们民族失去了一位代表中国文化的大师。为了纪念熊先生,我和武汉大学的萧萐父等学者,1985年在湖北黄冈熊先生的家乡召开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玄圃论学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当我拿到叶贤恩的《熊十力传》时,心中十分喜悦,通读全稿之后,我对一代国学大师熊先生的为人为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叶贤恩在书中虽然也讲到熊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上作的贡献,但这部书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具体事实和材料,亲切而真实地了解熊先生这位20世纪我国大师级的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民主志士。熊先生一生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国历史上曲折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他幼年家贫,勤奋自学,勇于探索,志向非凡,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投身反清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之后,又参加护法之役。后来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痛苦中反思、觉醒,慨然脱离政界,潜心学术研究,思考“中国何由停滞不进”、“革命终无善果”的历史原因和思维教训。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刻苦砥砺,终于“贯通百家,融会儒佛”,建构其《新唯识论》独特的哲学体系,成为五四以后独树一帜,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
插图:可见马一浮与熊十力在办学思想上的分歧,自书院之创议发起不久,就已经开始了。因为拒绝延聘贺麟、张真如都是在书院开讲之前的事。当时熊十力能够来书院,恐怕是马一浮恳求之结果。三是关于丛林制度问题。这也是熊十力所不满意之事。所谓丛林,就是佛教僧众聚居的寺院。马一浮欲使书院仿效丛林教会,以为大有可法之处,其一、马一浮认为,中土二氏之学,较之儒有一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佛老二家之学超然于政制之外,不会被禁止。而儒家则因其与政治时局关系较密,往往会遭到禁止或迫害,如宋明时代之书院即是如此。其二,书院要维持独立地位,经济上必须能够自主,需变为社会性,而不能同于国立省立诸学校。开始可以倡议个人筹集,以开筚路蓝缕之功。为长远计,宜设基金会。基金来源,由个人志愿捐输,略如佛氏丛林及教会之制,不由政府支给。但政府为扶持文化,酌予资助,义同檀施。其经济完全属于社会性。马一浮进一步阐述此举的优越性,说:“向来儒者讲学不及佛氏出人人众多者原因有二:一、儒者不得位,不能行其道,故不能离仕官。其仕也,每为小人所排抑。佛氏不预人家国,与政治绝缘,世之人为但为外护,有崇仰而无畏忌,故得终身自由。二、儒者有室家之累,不能不为生事计。其治生又别无他途,不免徇微禄,故每为生事所困。佛氏无此。丛林接待十方,粥饭不须自办,故得专心求道。大德高僧安坐受供养,然其法施无穷,饶益众生不为虚费信施,世俗亦不以为非。因此二端,比儒者缘胜。今欲学者深入,纵不能令其出家,必须绝意仕宦,方可与议。”熊十力对马一浮的设想与做法不以为然。熊十力道:“吾敢欲于此时弄一大的架子乎?草创之初,不能多集生徒,吾何尝不知耶。顾吾侪始事之精神,总不能以寺院遗规为是,必须顺时之宜,得罗高下大小之材,使一般人不以是为畏途而皆愿至。……否则如少数和尚住庙。吾虽老而颠沛,敢忘沟壑,不容不舍去也,谁复能于死灰中过活耶?”看来熊十力担心的就是马一浮教人坐禅人定,使得书院“如少数和尚住庙”。事实上,熊十力始终是倾向于研究院形式,书院都已不合其意,遑论丛林寺院?
走出黑暗-白金纪念典藏版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
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传》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有争议的...
2001年发起的奥修传翻译终于在2007年11月20日在Vilas的辛勤劳动下完成!历时六年,网络上一共至少有7位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的朋友
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内容简介 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巴蜀书社 郑芳祥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目录 序凡例*...
论李伯祥的相声艺术 本书特色 李伯祥先生1938年出生于天津,5岁随父亲李洁尘学艺,6岁即登台演出。先后在济南、南京边学习边演出。他聆听了众多的相声名家,由于他...
终极审判-被推上被告席的国家元首 本书特色 揭秘16位权倾天下者的穷途末路,破解16桩政坛惊世案的幕后隐情。苏哈托、诺列加、马科斯、卢泰愚、萨达姆……这些曾显赫...
朱德传-(上.下卷) 本书特色 金冲及主编的《朱德传(上下)》记述了朱德伟大光辉的一生。朱德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个历史...
图说孔子 内容简介 身逢乱世的孩子,不甘沉沦,以济世化民为已任,主张天下大同,建设小康社会,提倡先贤举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富民教民,平均财富,博施济众,创立...
《古文就得从小学!(入门篇)》内容简介:精选浅显易懂的短小文言文,每周一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导读、背诵指导、文后练习
我的前一百年 本书特色 《我的前一百年》是一部涵盖开国将军、老一辈革命家曾思玉一生颇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传记著作。这部著作以朴实无华的笔调叙述了曾思玉经历过的土...
切·格瓦拉之死 本书特色 本书将成为一部具有细节详尽、因果明了、信息充分等特色的格瓦拉全书,它把人类解放史上*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古巴记者联合支...
毛泽东与他的亲友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与他的亲友》选取100人,是与毛泽东有亲戚关系的人,既包括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又包括他的姑舅、堂表兄弟及...
苦境-中国近代文化怪杰心录 目录 畏庐杂色——林纾的激进与退守一、出身贫寒而刻苦力学二、七上春官却终身不仕三、畏天循分亦狷狂忧国四、不懂外文却译作如林五、从拥护...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生命、一个时代、一次重要的跨文化接触。对于裨治文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争议的人物,作者批...
政学先生 本书特色 李村编*的《政学先生》聚焦现代史上“政学” 交集之处,贯穿中国传统的“文人政治”视野,颇具 敏锐之问题意识。这部随笔集中的二十五篇文章有些 ...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
蒋介石传(套装共3册)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合”“分”几十载,演绎出了多少成败荣辱、多少人生感叹!蒋介石,虽是国共争雄的失败者,但仍抹不掉其在...
醒世先驱-严复传 本书特色 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本书以详实的史料,流畅朴实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严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
鲁迅评传 本书特色 《鲁迅评传》的作者曹聚仁与鲁迅是同时代中人,且是文坛交往甚密的文友,因此对鲁迅的了解、认识和评价,具有直接鲜活的印象。本书对鲁迅的生平、脾性...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全球首譯在《解放報》的專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