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在,水如来——熊召政生活随笔集》是熊召政的精品散文选集,书中精选熊召政游记多篇,并有高考阅读原文和模拟试题阅读原文多篇。全书分三章,靠前章以旅行和生活中的感悟为主;第二章以游记为主,旅行和文化气息浓郁;第三章旅行游记和佛语禅悟较多,大多数讲淡然的心境,纵情于山水之间,不要太追逐利益等精神。
★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追寻触手可及的人文与自然之美,与天地精神往还。与日月星辰对话,与江河湖海晤谈。
★文章多次入选中学教材,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热门材料。
★熊召政,行万里路,耗时2年,继茅奖作品《张居正》之后,又一部力作,堪称迄今为止全面反映熊召正先生游记的文本。
目录
生命的困惑
朋友刘心宇君从日本来信说:“昨天去了趟名古屋的大喜梅林,此境地不由使我想起达夫先生之《沉沦》,在仰望蔚蓝色空谷的一瞬间,我告诫自己抱住正气,千万不要患上达夫先生当年的刺激性神经衰弱症。”
读罢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大喜梅林的风景。尽管我从未去过那里,但由那些草、树、泥土、流水以及云烟构成的能够诱人沉入颓唐情绪中的特殊景态,不知怎的,竟让我联想到了唐诗中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孤寂的一联。
刘心宇作为访问学者去日本已经半年,之前,他来我家住过一个晚上,其意一在话别,一在想听听我对他东渡扶桑的意见。我说,世俗的生活美学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和社会的融合程度——如果社会是一杯水,你就必须是一匙速溶的麦氏咖啡,其可溶度几近百分之百,反之,如果你是块永不被水溶化的石头,你就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至少在你活着的时候。心宇很快明白我的意思,他说:“是的,生活的勇气不在于参与社会,而在于把自己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我相信我的这位朋友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他的职业造就了他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江湖客形象。但是,从他的这封来信中,我依然看到了他的困惑。
日本是一个经济至上的国家,支撑人格空间的不是“义”而是“利”。带着传统的人格去那里的人,会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此情之下,人要么就是参与进去,变成经济动物;要么就是分离出来,成为现代社会中自我放逐的鲁滨孙。想做到后一点,是很难很难的。
水虽然没有能力溶化石头,但完全可以污染石头。*低的限度,它可以让石头与它同凉同热。正是这种社会的温差,使刘心宇无法守恒于他在中国大地上培养出的水火既济的气功态。
所以,面对大喜梅林,他差一点患上了与半个世纪前的郁达夫同样的“刺激性神经衰弱症”。应该说,产生这类毛病,其因还是在于社会。
几乎每一代的圣贤,都哀叹“人心不古”,促使“世风日下”的主要动力,乃是来自人类本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宋代的朱熹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老先生却不知道,这样做又压抑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创造力。既不压抑人性又能制欲,把二者统一在一个可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度”上,这个人就必定是人类的救世主。问题是,这样的救世主不可能出现。
所以,人类中的智者,就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速溶咖啡式的,力争百分之百地融入社会,使社会有滋有味;一类是石头式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前类智者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把社会搅得天昏地暗的也是他们;后者只求从精神上解脱自己,但却把一个人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或者说今天的知识分子,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两者的利弊,也试图去伪存真,把两者的优点统一起来,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内圣外王”“性命双修,儒道同怀”等口号,但从实践看,很少有成功的典例。我想个中原因,还是因为“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由于两种处世哲学的源流不同,想做兼型人便只能是一个悲剧。而且,芸芸众生对速溶咖啡式的智者,可谓众星捧月、趋之若鹜。至于石头一类的智者,则只能是惺惺相惜,在很是窄小的范围中相濡以沫。
好在这类人不求闻达,有闲情,有逸志,有深山古寺的钟声可以咀嚼,有不用一钱买的林泉风月供他消受。这话不对,现代的林泉风月都被围进了风景区的院墙,想欣赏,请买门票吧。这样的门票,我手中怕攥有百十来张了。
所以,人类的发展,是以人之个性的萎缩来换取“类”的物欲的欢乐。但是,毕竟更多的人,是处在非常尴尬的生存状态中,他们一方面渴求成功,如此,则要百分之百地融入社会;一方面,他们又想尽力摆脱世俗的挤压,争取更大的个性空间。心宇君恐怕就属于这种,他的确成功了,成了娱乐圈中的名人。但一旦远离喧嚣的世尘,独自面对一方纯净幽美的风景,他立刻就会卸下人生的“累”,并感到生命的乐趣不在于拼搏,也不在于成功,而在于一份难得的悠然。晋朝弃官归隐的大诗人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生活,该是多么令人羡慕。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感伤的词句,其意在规劝我们不必那么浓墨重彩地渲染人生的风景。坐在依旧的青山上,看看欲坠的夕阳,有人认为这是沉沦,有人则认为这是进入了人生*高的境界。
熊召政,1953年生,湖北英山县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历史札记、诗集四十余部。诗歌曾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学教材及拓展阅读篇目,更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热门材料。
开拓视野-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书之海》、《借书的境界》、《读书的哲理》、《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乱谈诸葛亮》、《夜读岳飞》、《美...
《儿童身体训练动作手册:拉伸训练》内容简介:“儿童身体训练动作指导丛书”共7册,是中国青少年体能训练师认证参考教材,并得到了
青春的绝响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的是“文革”时期上海诗人的潜在写作。选入本卷的主要有:蔡华俊、陈建华、丁证霖等人的作品,在他们创作的文字里,是他们青春和生命的印痕...
甲行日注 本书特色 《甲行日注》为《叶天寥四种》之一,是明亡后叶绍袁所写的一部日记,起乙酉秋,止戊子九月。这部日记逐日记述了明亡后作者隐迹于苏南、浙西山中三年多...
《短篇和诗歌集》收录了贝克特的《世界与裤子》《镇静剂》《结局》《被驱逐的人》《初恋》《障碍的画家》《画面》《远方一只鸟》
《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内容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
(精)瞿林东文集(全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研究,在中国史学史领...
古典文学名家名作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上下) 本书特色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别来无恙 本书特色 本书以香港电影过去20年的发展轨迹为脉络,选择其中*代表 性的佳片作为讨论对象,试图通过光影编织出一段香港电影的美好时光, 它们代表了香港电...
《太空生活什么样》内容简介:√文艺科技斜杠青年,阿丽尔·瓦尔德曼的非凡科普贡献 √从太空生活与宇宙科学的视角,让每个孩子对天
归来-鲁迅文学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本书特色 《归来》是作者王祥夫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内容包含16篇短篇小说。小说多描述农村的风土人情或是一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琐事...
荆方-青春期 本书特色 生命会老,记忆会远,青春期永远鲜艳! 一百幅精致美好的怀旧画面,一百段永不褪色的青春回忆! 《青春期》带我们去围观豪...
高山流水-中国诗歌-第26卷 2012.2 本书特色 好的诗人或许是“天赋灵气”,但好的作品,却一定是出于勤奋。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在《中国诗歌》这块园地...
苦雨斋文丛:江绍原卷 内容简介 江绍原在民俗学方面是中国的开创者之一,学贯中西,精通文献,发掘出很多饶有兴致的迷信与传说、神话与科学背后的故事,旨在揭示传统礼俗...
人生三山 本书特色刘荒田从2011年开始,实现生命的洄流,在生活了32年的美国旧金山和岭南名镇佛山两地,轮流居住。这本散文集记叙了作家候鸟般的生活,人生三“山”...
莎乐美-名著插图本 本书特色 比亚兹莱全套插图本 天才作家与天才插图大师的完美结合国内广为人知重要中译本法、英、中三语对照双色+四色印刷,品质高端莎乐美-名著插...
人间滋味 本书特色 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有时候不在于菜式的本身,而是在于那时节、那人和那情感。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
古文小品咀华 内容简介 《古文小品咀华》是古文名作的精华选本,清初吴门王符曾字锡周辑平。成书年代和《古文观止》大致相同,所选文章较《古文观止》更为短小,但文章的...
十九世纪的爱情 本书特色 《论爱情》是世界文豪司汤达的著名心理分析专著。作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爱情这一专题作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提出了独特而系统...
《坎特伯雷故事》讲述当这三十几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人世百态便从他们的嘴里汩汩流出,欲望、贪婪、伪善、虚荣、阿谀情欲、忠贞以及美好的爱情等等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