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在,水如来——熊召政生活随笔集》是熊召政的精品散文选集,书中精选熊召政游记多篇,并有高考阅读原文和模拟试题阅读原文多篇。全书分三章,靠前章以旅行和生活中的感悟为主;第二章以游记为主,旅行和文化气息浓郁;第三章旅行游记和佛语禅悟较多,大多数讲淡然的心境,纵情于山水之间,不要太追逐利益等精神。
★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追寻触手可及的人文与自然之美,与天地精神往还。与日月星辰对话,与江河湖海晤谈。
★文章多次入选中学教材,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热门材料。
★熊召政,行万里路,耗时2年,继茅奖作品《张居正》之后,又一部力作,堪称迄今为止全面反映熊召正先生游记的文本。
目录
生命的困惑
朋友刘心宇君从日本来信说:“昨天去了趟名古屋的大喜梅林,此境地不由使我想起达夫先生之《沉沦》,在仰望蔚蓝色空谷的一瞬间,我告诫自己抱住正气,千万不要患上达夫先生当年的刺激性神经衰弱症。”
读罢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大喜梅林的风景。尽管我从未去过那里,但由那些草、树、泥土、流水以及云烟构成的能够诱人沉入颓唐情绪中的特殊景态,不知怎的,竟让我联想到了唐诗中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孤寂的一联。
刘心宇作为访问学者去日本已经半年,之前,他来我家住过一个晚上,其意一在话别,一在想听听我对他东渡扶桑的意见。我说,世俗的生活美学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和社会的融合程度——如果社会是一杯水,你就必须是一匙速溶的麦氏咖啡,其可溶度几近百分之百,反之,如果你是块永不被水溶化的石头,你就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至少在你活着的时候。心宇很快明白我的意思,他说:“是的,生活的勇气不在于参与社会,而在于把自己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我相信我的这位朋友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他的职业造就了他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江湖客形象。但是,从他的这封来信中,我依然看到了他的困惑。
日本是一个经济至上的国家,支撑人格空间的不是“义”而是“利”。带着传统的人格去那里的人,会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此情之下,人要么就是参与进去,变成经济动物;要么就是分离出来,成为现代社会中自我放逐的鲁滨孙。想做到后一点,是很难很难的。
水虽然没有能力溶化石头,但完全可以污染石头。*低的限度,它可以让石头与它同凉同热。正是这种社会的温差,使刘心宇无法守恒于他在中国大地上培养出的水火既济的气功态。
所以,面对大喜梅林,他差一点患上了与半个世纪前的郁达夫同样的“刺激性神经衰弱症”。应该说,产生这类毛病,其因还是在于社会。
几乎每一代的圣贤,都哀叹“人心不古”,促使“世风日下”的主要动力,乃是来自人类本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宋代的朱熹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老先生却不知道,这样做又压抑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创造力。既不压抑人性又能制欲,把二者统一在一个可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度”上,这个人就必定是人类的救世主。问题是,这样的救世主不可能出现。
所以,人类中的智者,就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速溶咖啡式的,力争百分之百地融入社会,使社会有滋有味;一类是石头式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前类智者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把社会搅得天昏地暗的也是他们;后者只求从精神上解脱自己,但却把一个人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或者说今天的知识分子,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两者的利弊,也试图去伪存真,把两者的优点统一起来,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内圣外王”“性命双修,儒道同怀”等口号,但从实践看,很少有成功的典例。我想个中原因,还是因为“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由于两种处世哲学的源流不同,想做兼型人便只能是一个悲剧。而且,芸芸众生对速溶咖啡式的智者,可谓众星捧月、趋之若鹜。至于石头一类的智者,则只能是惺惺相惜,在很是窄小的范围中相濡以沫。
好在这类人不求闻达,有闲情,有逸志,有深山古寺的钟声可以咀嚼,有不用一钱买的林泉风月供他消受。这话不对,现代的林泉风月都被围进了风景区的院墙,想欣赏,请买门票吧。这样的门票,我手中怕攥有百十来张了。
所以,人类的发展,是以人之个性的萎缩来换取“类”的物欲的欢乐。但是,毕竟更多的人,是处在非常尴尬的生存状态中,他们一方面渴求成功,如此,则要百分之百地融入社会;一方面,他们又想尽力摆脱世俗的挤压,争取更大的个性空间。心宇君恐怕就属于这种,他的确成功了,成了娱乐圈中的名人。但一旦远离喧嚣的世尘,独自面对一方纯净幽美的风景,他立刻就会卸下人生的“累”,并感到生命的乐趣不在于拼搏,也不在于成功,而在于一份难得的悠然。晋朝弃官归隐的大诗人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生活,该是多么令人羡慕。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感伤的词句,其意在规劝我们不必那么浓墨重彩地渲染人生的风景。坐在依旧的青山上,看看欲坠的夕阳,有人认为这是沉沦,有人则认为这是进入了人生*高的境界。
熊召政,1953年生,湖北英山县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历史札记、诗集四十余部。诗歌曾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学教材及拓展阅读篇目,更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热门材料。
许倬云谈话录 本书特色 身跨两代与今天,长程历史乡关何在。王小波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许倬云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许倬云谈话...
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诗人。出生于比利时的那慕尔,二十五岁时来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布...
2004年中国文论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早面世的理论批评年选,以代表性的作者和代表性的论文,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全书从文学的现代性...
书当快意 本书特色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祖国、对祖国的名山...
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头疼欲裂地从佛罗伦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苏醒,埋在各种管线与一堆医疗设备里。他完全想不明白理应身处哈佛大学校园的自己怎会来到了意大利。在...
抱一把胡琴 本书特色 台湾百年散文作品系列。花*少的钱,用*短的时间,享受中国当代文艺的*新成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本书选收季薇、夏菁、王鼎...
爱情.限量版 本书特色 它是用一颗纯洁无瑕的心灵,谱写出的*唯美的“爱情观进行曲”;它积累了生活能量、释放了回忆种种,像是在对过去的自己告别,又像是在为明天的到...
吴小如,本名吴同宝,原籍安徽泾县茂林,1922年9月8日出生于哈尔滨。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小如1932年随父迁居北平,1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路翎代表作--旅途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路翎代表作--旅途前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
清文观止 本书特色 《清文观止》收录了两汉时期脍炙人口、代表性的众多名作,曾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清文观止 内容简介 新版前言《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本书特色 集三十载研究之功建十卷本学术业绩——《朱自强学术文集》出版国内迄今规模*大,涉及研究领域...
三松堂全集 第二版 附录: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共十五册 )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1印★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爱.如蓝色的火焰-纪伯伦爱情书简 本书特色 亲爱的玛丽,这些日子是充满幻想、声音和光影的日子;我的心中燃烧着火焰,我的双手也燃烧着火焰,无论在哪里我都能...
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内容简介 这本书写的不是故事,不是小说,也不完全是战场日记,而是一位有良知的日本老兵(陆军少尉)历时24年写成的关于侵华战争的自传...
团购:梁实秋雅舍全集6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实秋是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含《雅舍小品》《雅舍随笔》《雅舍杂文》...
编辑推荐: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权威学术评传索解诗人孤寂隐世的生活轨迹和神秘的内省世界美国《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图
世纪神话 本书特色 八百多年后的善能显然是将八百多年前的善能作了楷模的,只是这故事讲得让人似懂非懂。李木子听得专注,却疑疑惑惑,很有些为善能的高深折服的样子。他...
周作人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周作人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
中国诗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诗之源起、三百篇为中国诗学之渊薮、楚辞代兴与春秋战国诗学之中断、两晋诗学极盛与中兴以后作者之玄思、齐梁陈诗风绮靡与六朝...
纪实文学:缉毒狂飙 本书特色 麦德林贩毒集团拥有令人闻之色变的贩毒基地,为其祖国赢得了“毒品王国”的“美称”,五大毒枭黑道称雄; 他们将毒祸殃及邻国,古巴的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