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春琴抄》和《吉野葛》。 商人之女春琴自幼失明,她美貌聪颖,在音曲方面才艺惊人。学徒佐助倾慕她,在服侍之余随她学艺,两人产生了感情。春琴傲慢跋扈,但佐助对春琴的种种苛待甘之如饴。后来春琴被人陷害而毁容,自尊大为受损,从此不以面目示人。佐助为了将春琴的美丽形象永存心中,也为了继续陪伴春琴,用针刺向自己的双目……"
%林少华:谷崎润一郎和他的作品
春琴,原名屋琴,生于大阪道修町药材商之家,殁于明治十九年[1]十月十四日。墓位于市内下寺町净土宗[2]一座寺院内。日前路过,兴之所至,近前探询。寺院一位男子谓“屋家墓地在这边”,将我领去大殿后面。一看,一丛山茶花树阴中排列着几座屋家数代之墓,但从中并未找见仿佛琴女之墓的存在。往日屋家之女本应有那样一位来着,而那位……寺院男子思索片刻,之后将我领去东侧陡峭的坡路台阶:“这样看来,说不定在那边。”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耸立着生国神社所在的高台,刚才所说的陡峭坡路即从寺院内通往高台的斜坡。但那里已是大阪少见的树木蓊郁的场所,琴女的墓座落在那片斜坡中间拓平的一小块空地。墓碑正面记其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写的是:俗名为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侧面刻有门人温井佐助建之字样。琴女虽然终生以屋为姓,但是,想必因为同“门人”温井检校[1]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所以在离开屋家墓地的地方如此另建一座。据寺院男子介绍,屋家早已没落,近年来偶有族人前来祭扫。但去看琴女墓的人几乎没有,没以为她是屋家的亲人。那么,这位故人是无人祭祀的亡灵不成?却又不然——住在荻茶屋那边的一位七十光景的老妇人每年来祭祀一两次,来祭扫这座墓。另外,这里还有座小墓吧?寺院男子指着此墓左侧的另一座墓说,之后肯定也为这座墓烧香献花。念经费什么的也是她出的。来到寺院男子指点的刚才说的小墓碑前一看,碑石大小只有琴女墓的一半左右。正面刻写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写道: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屋春琴门人,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此即温井检校墓。荻茶屋的老妇人稍后出场,暂且不表。只说此墓较春琴墓小,且墓碑记有门人字样,以示死后亦守师徒之礼,此为检校的遗愿。我伫立在正好有夕阳金灿灿照在墓碑正面的山顶上,眺望脚下横陈的大大阪市景观。想来这一带是早在难波津时期就有的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王天寺那边。而今,被煤烟损害的树叶草叶没有生机,满是灰尘、站立枯死的大树给人以煞风景之感。但是,修建这些墓的当时,想必这一带甚为郁郁葱葱。即使现在,作为墓地,这里也应是*为安静的视野开阔之处。被奇特因缘裹在一起的师徒两人一边在此长眠,一边俯视暮霭笼罩高楼林立的东洋首屈一指的工业都市。虽说今日大阪已经变得全然没有检校在世时的面影,但唯独这两座墓碑看上去至今仍像在交谈不浅的师徒情缘。本来温井检校家属于日莲宗[1],除却检校的温井一家之墓位于检校故乡江州日野町某寺院内。而检校之所以抛弃祖祖辈辈的宗派而改信净土宗,乃是出于纵使为墓也不想从春琴女身旁离开这一殉情之念。据说春琴女在世期间即已确定师徒的法名、这两座墓碑的位置及大小等等。目测之下,春琴女墓碑高约六尺,检校的大概不足四尺,并列在低矮的石板座上。春琴女之墓的右侧栽有一棵松树,绿色树枝如屋顶一样伸在墓碑上面。在枝尖伸不到的左侧相隔两三尺的地方,检校的墓如鞠躬一般静静侍坐。见了,不由得想起检校生前俨然侍从毕恭毕敬事师的身影,仿佛至今仍乐在其中。我跪在春琴女墓前,恭恭敬敬致以一礼。而后把手放在检校墓碑上,一边抚摸碑顶,一边在山丘徘徊,直至夕阳沉进大阪街市的远方。
※
近来我得到一本名叫《屋春琴传》的小册子,这是我得知春琴女的起因。这本书约有三十页,是用四号铅字印在生漉和纸[1]上的——以此推测,应该是春琴女去世三周年时弟子检校托谁编写师父传记分发给大家的。这样,尽管内容是用书面语写的,检校也是以第三人称出现,但素材想必由检校所授,书的实际作者不妨视为检校本人。传记上说,“春琴家世称屋安左卫门,住于大阪道修町,经营药材。至春琴父,乃第七代。母茂女出身于京都麸屋町迹部氏,嫁于安佐卫门生二男四女。春琴为次女,生于文政十二年[1]五月二十四日。”又曰,“春琴自幼聪颖,且容貌端丽高雅,无以形容。四岁习舞,举止进退,自得其法。伸手收臂之优美,舞妓亦望尘莫及。纵使师父亦自叹弗如,每每叹道,呜呼,以此材质,此儿驰名天下,指日可待。而生为良家子女,幸乎?不幸乎?且早已习得读写之道,进步颇速,甚而凌驾于两位兄长之上。”倘若这些记述出自视春琴如神的检校之口,那么置信程度如何自是不得而知,但她生来容貌“端丽高雅”可由种种事实得到证明。当时妇人身高总体上似乎矮小,她也身高不足五尺,脸庞四肢亦小巧玲珑之至。看今日所传春琴女三十七岁时的相片,轮廓工整的瓜籽脸上长着仿佛用可爱手指摘来的鼻子眼睛,那般娇嫩,看上去仿佛稍纵即逝。如此,想必是因为毕竟是明治[1]初年或庆应[2]年间的摄影,到处有星斑闪现,如远古的记忆依稀莫辨。不过,在这模模糊糊的相片上仍可看出俨然大阪富裕商家女子的气韵。同时亦可隐约觉出美丽却又没有值得一提的个性光彩的形象。年龄看上去说三十七就像三十七,而说二十七八也未尝不像。此时的春琴女虽然双目失明已有二十多年,但较之失明,看起来更像闭目。佐藤春夫[3]曾说聋人看上去像愚人,盲人看上去像贤者。原因在于,耳朵聋的人为了听别人说的话而蹙起眉头或张开嘴眼或歪起脑袋或仰面朝天,总好像有发傻的地方。而盲人则静静端坐低眉垂首,样子活像闭目沉思,所以显得特像深思熟虑。至于是否真的一概适用,自是无从知晓。但由于菩萨的眼睛、慈眼视众生的慈眼总是半睁半闭,习以为常的我们于是觉得闭眼比睁眼更为慈悲、更为难得,而在某种场合怀有敬畏感。这样,对于春琴女闭合的眼睑也感到仿佛拜见古代观世音画像那样的隐约慈悲之情——也可能同她是分外温柔的女人这点有关——据说春琴女的相片前前后后仅此一幅。她幼小的时候照相技术尚未引进,而拍这幅相片那年又偶然发生了灾难,自那以后想必绝对不再照相了,所以我们只能依赖这一幅模模糊糊的相片想见她的风貌。读者读了以上说明,心目中推出的会是怎样的长相呢?估计是模糊不清让人意犹未尽的。我想,即使见了实实在在的相片,也不一定多么清晰。或者相片比读者所空想的更为模糊也未可知。想来,春琴女拍这幅相片时她已三十七岁,检校也已成了盲人——检校在这个世上*后看见的她的模样想必是接近这幅相片的。故而晚年检校记忆中的她的形象也可能就是如此模糊不清。或者是在以空想弥补逐渐淡薄的记忆之间而构筑出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高贵女子不成?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唯美派文学大师。代表作有小说《春琴抄》《细雪》《痴人之爱》,随笔集《阴翳礼赞》等。他的早期作品以妖异的笔致展现官能之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探索根植于民族性中的美,《春琴抄》是这一时期的dian峰之作;晚期作品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的心理。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被日本文学界尊称为“大谷崎”,曾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林少华
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日本唯美派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畅销经典。
日本文学必读名著,大谷崎dian峰之作,绝美虐恋,兼具西方恶魔主义的浪漫和日本古典之美,哀婉凄清却又惊心动魄。
★翻译家林少华扛鼎力作,译笔传神,注释详尽。
《挪威的森林》《失乐园》《刺杀骑士团长》等百万畅销作品译者林少华,全新精译,文辞典雅,详细注释,无障碍阅读。
★全新典雅设计,触感装帧,精装珍藏。
硬精装,采用肌肤触感的装帧和特殊工艺,质感内文用纸,兼具视觉和触觉之美的阅读体验,精装珍藏bu二之选。
林少华:谷崎润一郎和他的作品
春琴,原名屋琴,生于大阪道修町药材商之家,殁于明治十九年[1]十月十四日。墓位于市内下寺町净土宗[2]一座寺院内。日前路过,兴之所至,近前探询。寺院一位男子谓“屋家墓地在这边”,将我领去大殿后面。一看,一丛山茶花树阴中排列着几座屋家数代之墓,但从中并未找见仿佛琴女之墓的存在。往日屋家之女本应有那样一位来着,而那位……寺院男子思索片刻,之后将我领去东侧陡峭的坡路台阶:“这样看来,说不定在那边。”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耸立着生国神社所在的高台,刚才所说的陡峭坡路即从寺院内通往高台的斜坡。但那里已是大阪少见的树木蓊郁的场所,琴女的墓座落在那片斜坡中间拓平的一小块空地。墓碑正面记其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写的是:俗名为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侧面刻有门人温井佐助建之字样。琴女虽然终生以屋为姓,但是,想必因为同“门人”温井检校[1]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所以在离开屋家墓地的地方如此另建一座。据寺院男子介绍,屋家早已没落,近年来偶有族人前来祭扫。但去看琴女墓的人几乎没有,没以为她是屋家的亲人。那么,这位故人是无人祭祀的亡灵不成?却又不然——住在荻茶屋那边的一位七十光景的老妇人每年来祭祀一两次,来祭扫这座墓。另外,这里还有座小墓吧?寺院男子指着此墓左侧的另一座墓说,之后肯定也为这座墓烧香献花。念经费什么的也是她出的。来到寺院男子指点的刚才说的小墓碑前一看,碑石大小只有琴女墓的一半左右。正面刻写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写道: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屋春琴门人,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此即温井检校墓。荻茶屋的老妇人稍后出场,暂且不表。只说此墓较春琴墓小,且墓碑记有门人字样,以示死后亦守师徒之礼,此为检校的遗愿。我伫立在正好有夕阳金灿灿照在墓碑正面的山顶上,眺望脚下横陈的大大阪市景观。想来这一带是早在难波津时期就有的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王天寺那边。而今,被煤烟损害的树叶草叶没有生机,满是灰尘、站立枯死的大树给人以煞风景之感。但是,修建这些墓的当时,想必这一带甚为郁郁葱葱。即使现在,作为墓地,这里也应是*为安静的视野开阔之处。被奇特因缘裹在一起的师徒两人一边在此长眠,一边俯视暮霭笼罩高楼林立的东洋首屈一指的工业都市。虽说今日大阪已经变得全然没有检校在世时的面影,但唯独这两座墓碑看上去至今仍像在交谈不浅的师徒情缘。本来温井检校家属于日莲宗[1],除却检校的温井一家之墓位于检校故乡江州日野町某寺院内。而检校之所以抛弃祖祖辈辈的宗派而改信净土宗,乃是出于纵使为墓也不想从春琴女身旁离开这一殉情之念。据说春琴女在世期间即已确定师徒的法名、这两座墓碑的位置及大小等等。目测之下,春琴女墓碑高约六尺,检校的大概不足四尺,并列在低矮的石板座上。春琴女之墓的右侧栽有一棵松树,绿色树枝如屋顶一样伸在墓碑上面。在枝尖伸不到的左侧相隔两三尺的地方,检校的墓如鞠躬一般静静侍坐。见了,不由得想起检校生前俨然侍从毕恭毕敬事师的身影,仿佛至今仍乐在其中。我跪在春琴女墓前,恭恭敬敬致以一礼。而后把手放在检校墓碑上,一边抚摸碑顶,一边在山丘徘徊,直至夕阳沉进大阪街市的远方。
※
近来我得到一本名叫《屋春琴传》的小册子,这是我得知春琴女的起因。这本书约有三十页,是用四号铅字印在生漉和纸[1]上的——以此推测,应该是春琴女去世三周年时弟子检校托谁编写师父传记分发给大家的。这样,尽管内容是用书面语写的,检校也是以第三人称出现,但素材想必由检校所授,书的实际作者不妨视为检校本人。传记上说,“春琴家世称屋安左卫门,住于大阪道修町,经营药材。至春琴父,乃第七代。母茂女出身于京都麸屋町迹部氏,嫁于安佐卫门生二男四女。春琴为次女,生于文政十二年[1]五月二十四日。”又曰,“春琴自幼聪颖,且容貌端丽高雅,无以形容。四岁习舞,举止进退,自得其法。伸手收臂之优美,舞妓亦望尘莫及。纵使师父亦自叹弗如,每每叹道,呜呼,以此材质,此儿驰名天下,指日可待。而生为良家子女,幸乎?不幸乎?且早已习得读写之道,进步颇速,甚而凌驾于两位兄长之上。”倘若这些记述出自视春琴如神的检校之口,那么置信程度如何自是不得而知,但她生来容貌“端丽高雅”可由种种事实得到证明。当时妇人身高总体上似乎矮小,她也身高不足五尺,脸庞四肢亦小巧玲珑之至。看今日所传春琴女三十七岁时的相片,轮廓工整的瓜籽脸上长着仿佛用可爱手指摘来的鼻子眼睛,那般娇嫩,看上去仿佛稍纵即逝。如此,想必是因为毕竟是明治[1]初年或庆应[2]年间的摄影,到处有星斑闪现,如远古的记忆依稀莫辨。不过,在这模模糊糊的相片上仍可看出俨然大阪富裕商家女子的气韵。同时亦可隐约觉出美丽却又没有值得一提的个性光彩的形象。年龄看上去说三十七就像三十七,而说二十七八也未尝不像。此时的春琴女虽然双目失明已有二十多年,但较之失明,看起来更像闭目。佐藤春夫[3]曾说聋人看上去像愚人,盲人看上去像贤者。原因在于,耳朵聋的人为了听别人说的话而蹙起眉头或张开嘴眼或歪起脑袋或仰面朝天,总好像有发傻的地方。而盲人则静静端坐低眉垂首,样子活像闭目沉思,所以显得特像深思熟虑。至于是否真的一概适用,自是无从知晓。但由于菩萨的眼睛、慈眼视众生的慈眼总是半睁半闭,习以为常的我们于是觉得闭眼比睁眼更为慈悲、更为难得,而在某种场合怀有敬畏感。这样,对于春琴女闭合的眼睑也感到仿佛拜见古代观世音画像那样的隐约慈悲之情——也可能同她是分外温柔的女人这点有关——据说春琴女的相片前前后后仅此一幅。她幼小的时候照相技术尚未引进,而拍这幅相片那年又偶然发生了灾难,自那以后想必绝对不再照相了,所以我们只能依赖这一幅模模糊糊的相片想见她的风貌。读者读了以上说明,心目中推出的会是怎样的长相呢?估计是模糊不清让人意犹未尽的。我想,即使见了实实在在的相片,也不一定多么清晰。或者相片比读者所空想的更为模糊也未可知。想来,春琴女拍这幅相片时她已三十七岁,检校也已成了盲人——检校在这个世上*后看见的她的模样想必是接近这幅相片的。故而晚年检校记忆中的她的形象也可能就是如此模糊不清。或者是在以空想弥补逐渐淡薄的记忆之间而构筑出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高贵女子不成?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唯美派文学大师。代表作有小说《春琴抄》《细雪》《痴人之爱》,随笔集《阴翳礼赞》等。他的早期作品以妖异的笔致展现官能之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探索根植于民族性中的美,《春琴抄》是这一时期的dian峰之作;晚期作品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的心理。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被日本文学界尊称为“大谷崎”,曾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林少华
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幻境之镜》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版“盗梦空间”;博尔赫斯式“书中书”迷宫 ⁕ 《幻境之镜》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药业秘史:一个
《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内容简介:本书描写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物,虔敬内敛的修士纳尔奇思,放荡不羁的流浪人歌尔得蒙,借助这对朋
问药3 本书特色 一个打扮古怪随身背着大木箱的卖药人,如幽灵般游走于城市之中,向内心有所渴求的人售卖不同的特制药物,服药之人或药到病除或无可救药,药效全凭自己一...
《西顿动物记》内容简介:西顿一生热爱野生动物。他常说“人类不再虐待野生动物,是我最大的心愿!”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动物文学之
张恨水精选集 本书特色 《张恨水精选集》:文思如放焰火一般放过去了回不转来的不可间断伯和道大概有这种能耐吧你愿意学就让我慢慢地教你你要知道应付女子说谎是惟一的条...
《赎罪》内容简介:1935年夏天,来自一个宽裕的英国小康家庭的13岁的少女布里奥妮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想象力丰富。一天,她暗中发现管
《罪全书7》内容简介: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空中尸体、农村三鬼、卤煮人手、食人疯犬……无比震撼的角
雨天的棉花糖 本书特色 毕飞宇编著的《雨天的棉花糖》其中包括:《叙事》、《地球上的王家庄》、《相爱的日子》、《青衣》、《是谁在深夜说话》、《与阿来生活二十二天》...
纹身-(1) 本书特色 插图二是赠品笔记本。“阿俊的笑容好灿烂,害得我一整天昏昏沉沉什么事都做不了!只是,他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我的心意呢?”怎么也忘不掉……怎么也...
雪屏-南门脸(上下) 本书特色 ◎ 这是一部描写天津上世纪60年代市井生活的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 作者文笔畅然,刻画人物非常到位,是部了解60年代人民生活...
《幸存者回忆录》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擅长以幻想小说讲述人类故事。在她的作品中,《幸存者回忆录》尤为出色,甚
郁达夫小说 本书特色黄乔生编著的《郁达夫小说》的小说卷收入《沉沦》、《南迁》、《迟桂花》等26部中短篇小说,大致按创作年月顺序编排。散文卷则分为三部分:**部分...
大路朝天 本书特色 《大路朝天》从抗日战争开始讲起,经过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设和拨乱反正为止,主人公的命运与社会的变化在四十年的长度里波澜起伏,明线与暗线的交错...
七日约 本书特色 这世上有一些人,会在大限来临之际,拥有额外的七天生命。七天之后,他们会再次面临选择:到底是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重要的东西,还是接受死神的...
骑士学校-领主-3-赠酷炫卡牌抽奖送Q币 本书特色 《dnf领主(3骑士学校)》的作者是雨魔。 《dnf领主(3骑士学校)》:辛巴来到骑士学校...
情人 本书特色 王菲与李亚鹏离婚后,你还相信爱情吗?著名畅销书作家柯云路告诉你:爱情,哪怕受伤,也不能错过!中国虚构类文学作品销售排行榜**位柯云路畅销作品 ...
袋鼠-D·H·劳伦斯长篇小说全集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劳伦斯是公认与福斯特、艾略特、乔伊斯等人齐名的文坛巨匠,其对情感和性爱的细腻、...
2011-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学会编著的《2011中国中篇小说年选》精选了2011年度中国中篇小说中的佳作,包括乔叶、海飞、任晓雯、走走...
祸国-全二册 本书特色 明晓溪亲笔推荐!+【仙度瑞拉】*强档连载作品!认识十四阙很久了,她是一个温柔沉静的女孩子,但是又有点顽皮和小固执。就像小说,她一定要写得...
《仙剑问情·伍:沧海屠龙》内容简介:冰冻罗浮,无边浩劫。纵然身为刍狗,遭此耻辱,也要誓死逆天!张醒言、上清宫联合四渎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