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旅人芭蕉、露水的一茶、芜村、梅坑、杉田玄白、子规、岛崎藤村的私小说、啄木之歌、路女日记、小梅日记、观花、镜花、昔日的歌——梦二、一页、汤川秀树的京都等。
《尘世的梦浮桥》枕书生活在京都,“来到落柿舍前”,“路过宇治的竹林”,“到梨木神社的染井旁汲水”,或者“沿着山道一直走下去”,或者“沿着御所的外墙一路走下去”,总那么相宜。发一声叹,也恰到好处。京都跟东京不一样,东京是政治的,躁动,而京都静谧,是文化的。东京的文化也熏透了政治。京都骨子里是古代的,仿佛主要由女性体现的平安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大都局限于东京,难免偏颇。
枕书现下在京都留学,闲来写出这些柔美的文字。芭蕉、芜村酷爱且通晓中国文化,而枕书的笔调还带有日本俳味儿,他们更不会感觉孤寂罢。
京都这座千年古都看上去古色古香,其实也现代化了,要真正看懂它的古,很需要点功底和工夫,尤其要谙熟中国的古代,枕书把知识、景致、情怀融为了一体。
且过下去罢,这尘世间的梦之浮桥。梦浮桥由此岸至彼岸,关乎尘世无常的生死。这也是要说的故事,那些梦浮桥中漂泊的旅人、逝去的岁月。
竹久梦二是日本极富盛名的画家、诗人,他的名字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但凡提及大正浪漫,就会想到他笔下那些孱弱哀愁、乌发妙目的美人。人们称他是“大正的浮世绘师”,将他与江户时代浮世绘师喜多川歌麿相提并论。他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也许是在早稻田读书时所拍,坐在窗边,怀抱某种近似吉他的小型弹拨乐器,双目微眄,似乎在等候着什么。轮廓清瘦,头发蓬乱,穿着小高领衬衫。纱质窗帘徐徐拂动,筛碎窗外流光。若干年后,失去爱人、从京都回到东京的梦二避居一间普通旅店,在人们的回忆中,他“长发垂肩,结着波希米亚式领带,穿高领衬衫,外出时必拄一支细杖。神经质的面庞,病人一样消瘦,显得很苍老。架子很大,孤僻,从不屑与学生同席吃饭”,许多年前的姿态如此重复,苍白、衰腐、疏离、经年不散的悲哀——时光消逝并没有带走他血液中的东西,它们在光阴之旅中互相辨认。
明治十七年(1884)九月十六日,他出生在冈山县邑久郡本庄村一户世代经营酒坊的人家,本名茂次郎。长兄一年前已去世,因此他成为事实的长子。他有一位年长六岁的姊姊松香,后来还有一位年轻六岁的妹妹阿荣。他与松香姊姊关系极厚,并终生敬爱她。松香十七岁时出嫁,梦二十分悲伤,在家中廊柱上默默刻下的“松香”二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姊姊是少年时期的梦二对美好女性的全部想象,温柔、宽容、细腻、哀楚。在后来的诗画中,他许多次提到“姊姊”这个意象。“未嫁的阿姊梳着桃割髻(少女的发式),在蚊帐内讲故事。她髻上簪着野菊花。”《春之卷》“和姊姊一起去吧!春太郎与姊姊一起走着,在二楼的位子上坐下来。”(《街之子》)松香**桩婚姻维持得并不久,离婚后仍住在母家。梦二小学毕业后曾寄住到神户的叔父家中,就读于神户初中。不久退学,与家人迁往福冈县远贺郡八幡村,跟随父亲在炼铁厂学习制图。想必孱弱敏感的梦二无法忍受这份工作,*终决计去东京。旅费与盘缠是母亲与姊姊凑出来,那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夏天,十八岁的梦二离家远行。这一年福泽谕吉刚刚死去,正冈子规活跃于文坛,东京街头流行各种新式样的木屐与造型夸张的蝙蝠伞,管道煤气刚刚开通,梦二“怀着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心情”行走在这梦想里光怪陆离的大都会中。
不过初到东京过得并不如意,进入早稻田实业学校本科后,迫于生计做过车夫,寄住在银行官员家中当看门人。十九岁时认识一位同样年长他六岁的贵族小姐小竹几久枝,他给她写过一张明信片,称呼“姊姊”,其信云:“生年仅十九载,不长不短,一直浮沉不定,如若孤舟漂泊。风来东西不定,如此不足道的生命。”
美术史家森口多里评价梦二:“竹久君的个性,总之是住在东京的乡下人的个性。那时如果他在东京住得更久些,多沾些所谓江户子的风气,大概画中人物就不会有那种孤独自我的情绪了。如果他过度沉迷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或者执著所谓的江户情绪,那么大概也不会形成梦二独特的性格。竹久君的情绪力与想象性,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人。这是明治末年到大正年间,憧憬自由奔放的青年感觉象征的一类人。以日本传统之美为基础,将异国风情自由尽情地消化,超越平俗世间审美的一类人。或者说他展现了一种完全的异国人的风情,又极为自然地移入自己的情绪,所有的一切都成为竹久君世界里的一类人”(《美术史中的梦二》)
“住在东京的乡下人”,这句话评得很贴切,但梦二自己却很不喜欢“乡下”的痕迹,包括“茂次郎”这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初换过不少笔名,“洦子”“幽迷儿”,后来定为“梦二”,亦有自嘲之句云:“若云花之江户乃为梦二,归乡则曰茂次郎”。
日人名字的汉字组合有另一种秩序,文人的笔名常有某种奇异的美感,比如“芜村”“荷风”“一叶”“春夫”,仿佛日边清梦。梦二对名字的执著也用到三位儿子身上。长子名虹之助——“虹”这个字在日本姓名中很少见。次子名不二彦,三子名草一。他写过一首《草之梦》:“露水已消散,一如遗忘的爱恋。想到的小孩子啊,川流之岸流逝的曙色,白日的草之梦。”
……
苏枕书,现居日本京都。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已出版小说《相见欢》《连生》《阑珊》《再见,如果还会再见》《长相思》等,历史人物评传《一生负气成今日》等。
阿来的诗 本书特色 “我的表达是从诗歌开始;我的阅读,我从文字中得到的感动也是从诗歌开始。”小说家阿来其实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创...
胡适文集(全6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2019年7月第1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胡适,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
《水面波紋》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詩人在香港」系列叢書*中的第四部作品。蓋瑞.施耐德(GarySnyder)在中國的詩歌讀者中大
精彩摘录公論翁然。——引自第225页
《荷兰现代诗选》主要内容:然而在20世纪,这个所谓小众的语言却促成了蓬勃的新诗创作环境和多元的内容。1986年夏天,当编者在北
《江苏丝绸史》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江苏丝绸的起源、前期、中期、后期及至20世纪90年代发展近况。第一至九章论述了江苏丝绸业自远
《大型互联网企业安全架构》内容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全球最新的安全理论与安全架构体系,并结合作者自身经验层层剖析了包括Google
浮生六记精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浮生六记》全面精彩的解读。★本书解读者与沈复是同乡,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等平台有一档原创栏目《苏州味道》,且是高德地图苏...
人生的三路向-梁漱溟卷-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
作品目录序导言圣经文学释读第一篇 圣经叙事1.圣经叙事导言:关于圣经故事,你应该了解什么?2.圣经叙事元素:如何阅读圣经故事
失踪的名画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比悬疑小说更好看的真实故事,讲述比虚构更传奇生动的人生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幸运,但任何幸运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 有...
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不但力倡以诗为词,改革唐五代以来弥漫词坛的淫靡之风,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
《红叶》内容简介:孙伏园的散文以游记见长,本书精选其经典散文作品,多为游记。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随文字游览长安古都、江南水
楚辞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上海大学重点教材建设资助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资助项目。楚辞文献研究 内容简介 《 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
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内容简介 毕淑敏的散文是随意的,在这个集子里,还有一些感于人心繁复的文章,也许和毕淑敏这几年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的硕士博士课程有关。心理学...
作品目录第一卷 赋 1 滟预堆赋 2 屈原庙赋 3 屁阳城赋 …… 第二卷 论 1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2 御试重异以申命论 3 学士院试孔子
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 本书特色 “观照,是返观自照,它使万事不离平常心,使繁华不碍转身,使祖师语皆如家常饭。有观照,你才真能会通世出世间,道器得兼;有观照,...
独白与对话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
黄永玉全集:文学编:人物 本书特色 黄永玉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在诗歌、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创作引人注目;他以自己的独特姿态,走着一条与其他文学家不同的途径,其文...
买买买的乐趣 本书特色 花钱,是一门学问。本书是《周刊文春》人气连载专栏“被伊势丹的爱包围着”的作者山内麻里子,以“现代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