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简单生活大师译丛”系列书的一本,是16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随笔选译。作者以随笔的形式探讨自身及周边的社会问题,反映出作者的思想、道德观及生活习惯,读者可从中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并自检自身性格的优缺点。本书译文优美,体现大家水平。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
众生相,芸芸众生,林林总总。他从古希腊一直观察到
16世纪,从法国一直观察到古代的埃及和波斯,其文章
波澜壮阔。他博学多才,引古证今,鉴古知今,对许多
人类共同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
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
们对人生的理解。在这一部书中,零金碎玉可以找到
不少,只要挑选对头,就能够让我们终身受用。我认
为, 《(蒙田随笔集)》是一部有用的书,很有用的书。
——季羡林
“蒙田的随笔不管挑哪一篇来读,你都会觉得趣
味盎然,他对随笔这种体裁已驾轻就熟,对读者的兴
趣已了如指掌,所以你在那里将领略到他那种不拘一
格的文章精髓。”
——毛姆
序
本书的作者说,“我本人是这本书的原材料”。他在书中
所反映的思想、道德观和生活习惯,其实和我们的古代圣人
是共通的。他的许多主张,我们今天仍在实践着。这也叫古
今中外“心心相印”吧。当然我也相信,读了这本书以后,
大多数读者不会跟在蒙田后面,摇旗呐喊,拥护封建君主的
统治,除非完全扼杀了独立的人格,人云亦云,才会千军万
马挤上毁灭人性、毁灭文化的独木桥。
这个译本是《蒙田随笔》的选译。我初次接触蒙田的随
笔,拿到的是一个古文的原版,说实话只能看懂十分之一;
后来找了一个较新的版本,这次可以读懂一半左右了,但是
仍谈不上翻译;*后找到了古文今译的现代版本,才拿来作
为翻译的依据。所以,这个译本只能算是《蒙田随笔》的古
文今译本的中译本。在译毕交稿之前,我参考梁宗岱先生译
过的一些篇章作了修改。梁先生理解的深刻,文笔的优美,
令我望其项背而兴叹不已。
常常听见有一定外语程度的人说,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和
精力读原文,也不愿意读译文,译文再好,总觉得缺少了那
一点点味道,我很同意这种说法。翻译真的是很难啊,做翻
译实践的人要努力再努力,强调语言‘‘可译性’’的专家们是
否也多想想“味道”这个问题呢。
杨帆论“悲伤”①
我是*不受这种情感控制的人,虽然人们决意对它另眼
相看,仿佛签了字画了押一样,我还是既不喜欢也不认同。
人们认为悲伤是智慧、道德和良心的表现:多么不智和恐怖
的包装啊!意大利人比较有道理,他们所说的“悲伤”同时
表示惹人厌恶的事物②。因为,这始终是一种有害的、不理
智的态度,斯多噶派认为它懦弱和可鄙,所以禁止门徒有悲
伤的表现。
据传,埃及国王普萨梅尼特被波斯国王冈比兹打败并俘
获以后,看见同样被俘的女儿身穿女仆的衣服,在去打水的
路上从他面前经过,他十分镇静,一言不发,两眼直直地看
着地面。他身边的朋友此时无不泪流满面,哀叹不已。稍后,
又看见儿子被押赴刑场,依然面不改容。但是,当他远远看
见在俘虏队伍中有一名亲信的时候,却情不自禁地拍打脑袋,
表现出极度的痛苦。
这种情形可以和我们*近见到的一位亲王相比较:他在
特朗特得悉哥哥的死讯,他哥哥是全家的支柱和光荣,稍后
又得知他的另一个弟弟去世的消息,他前后遭受两次打击,
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几天以后,他的一名部下不
幸身亡,这*后的不幸事件把他击倒了。他信心顿失,痛不
欲生,怨天尤人,以至于有人得出结论,说这个打击才真正
触到了他的心中之痛。实际上,这是因为他的心里已经装满
痛苦,再多一点点就冲破了抵抗力的堤坝。我说,我们或许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评断前面的故事,事实是冈比兹问过普
萨梅尼特的想法,为什么他对亲生骨肉的生死无动于衷,却
无法忍受朋友的不幸,埃及国王回答说:“只有后一个痛苦
可以用眼泪表达,前面两个远远超出了任何的表达力。”
谈论这个题目,或许可以得到一位古代画家的创造,伊
菲革涅走上祭台,周围的人对于这位无辜的美丽少女的死的
关切程度各不相同。为了表现他们不同程度的痛苦,画家殚
精竭虑,动用一切艺术手段,当他画到少女的父亲时,父亲
的脸被藏了起来,仿佛任何表情都不足以体现他的悲痛。所
以,在诗人们的想象中,不幸的母亲尼奥柏失去了七个儿子,
接着又失去了同样数目的女儿,她不堪失去亲人的过度重负,
*后变成了石头,
痛苦把她变成了石头。(奥维德)
以表现大难当头并且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时,这种突然
控制我们,阴沉、无声无息的愚蠢感情。
实在说,痛苦的力量达至极点的时候,可以震动整个灵
魂,使其失去自由行动的能力。结果,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
息会使我们身不由己,动弹不得,好像失去了任何的活动力,
我们的心会尽情地哭泣和呼号,我们的魂魄会不受约束地远
离而去,
痛苦终于为哀号让开了一条路。(维吉尔)
费迪南国王在布德一带发动战争,对付匈牙利国王约翰
的遗孀。前方运回来一具阵亡骑兵的尸体,这位战士在战斗
中的出色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德军将领拉伊西亚克感到可惜,
但是并不十分悲痛。他在惋惜之余像常人一样对士兵的身世
感到好奇,他帮死者脱去盔甲,发现面前躺着的竟是自己的
儿子。在众人的恸哭声中,他一言不发,没有掉一滴眼泪,
他直直地站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尸体,直至心中的悲苦突然
凝固了他的“生命力”,砰的一声倒在地上。
说得清楚自己受多少煎熬,他受的煎熬其实不大。
(彼得拉克)
想表达难以忍受的相思之苦的恋人们是这么说的:
o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运动
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
者。从1572其父去世。蒙田开始写作随
笔并持续20年之久,随笔的内容包罗万
象,散发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映射出一
种乐观、积极和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教
给我们一种生活的艺术。《蒙田随笔)是
欧洲近代哲学散文三大经典之一,本书是
《蒙田随笔)的精选版。
我罗先珂童话.俄罗斯童话集 本书特色 《经典天天读,青少年经典:爱罗先珂童话·俄罗斯童话集》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天天读”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爱罗先珂和高尔...
江淮息壤-刘立中文集之二 本书特色 刘立中先生将《江淮息壤》的文章分为八辑,有写涟水见闻人事的,有写涟水名人趣闻的,也有写涟水山水传说的,总之,一路读来好像在涟...
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八位伟大诗人的介绍,梳理出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走向,可称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诗史。胡怀琛先生从个
茶味行役 本书特色本书系“戴明贤贵州系列”之四,承接《安顺旧事:一种城记》、《物之物语》、《子午山孩——郑珍:人与诗》。这一次是借着自己的各类旅迹,再次倾诉往事...
散文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名家新作和新人力作,汇辑成册,涵盖了著名作家如蒋勋、白描、彭学明的散文随笔作品以及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品。关注现实和回望历史...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Ⅲ:法国的反动》内容简介: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
女人梦:烟雨是天涯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我看见的杨二车娜姆、香气缭绕、美如汉字、我的2001年、从卡门到特雷莎嬷嬷、真爱、被爱的感觉、一夜情好吗、我爱纽约、...
彀外譚屑-近五十年闻见摭忆 内容简介从《洋人大笑》说起 关于中国戏曲唱片的历史,近年来看到叙述*详的是罗亮生先生的《戏 曲唱片史话》和吴小如先生...
放翁诗话 内容简介 “诗话”之名,首起于欧阳修晚年所作的《六一诗话》,他自称“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多收录诗人的趣闻轶事与诗句的品评,开启了随笔式的论诗风气。...
草堂:2017.08(总第12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艺苑交游 本书特色 倪贻德有三部艺术随笔式的文集,分别是光华书局的《艺术漫谈》(1928),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画人行脚》(1934)和《艺苑交游记》(19...
邓友梅散文集——饮茶闲话 本书特色 名家散文典藏版系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精选精编30余位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集,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
修订重排本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是在初版的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
大雅久不作 本书特色 本书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
唐文选 内容简介 入选的作品,有历代传诵的名作,也有初挖掘的新篇,有的出自帝王,有的史无记名。共六十一家、一百二十四篇,其中骈文三十六篇、散文八十八篇,包括各种...
贺麟集 本书特色 贺麟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在我国老一辈哲学家中是较早系统接受西方哲学教育的学者。先生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均有精深...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内容简介 作者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建立了西汉帝国。其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沿革,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
《最漫长的思念:泰戈尔经典诗选》收入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两部诗集:以描绘儿童世界的天真纯洁为主旨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关于
林语堂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语文必读丛书》第二辑和广大青少年朋友见面了!这一辑中,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童话、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诗歌;有适合初中和高中学生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