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逵(1904-1944),是20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上一位重要学者。在体质人类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和边政学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曾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是继蔡元培1926年在中国首次提出“民族学”及其界说之后,积极将德国民族学——主要是德奥传播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系统介绍到中国,并开展一定规模的实地调研的**人。他不仅继承了20世纪德国民族学对“精神”的关注,也将历史特殊论和传播论带进中国的实地研究当中。他的民族志具有深厚的文化史底蕴,其中所倡导的文化论复原了文化的精神本质,阐述了文化作为生命体存在的规律、文化与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国族的非对应性。陶云逵以经验研究与观念分析为路径,批判了对文化进行功利化和国族化的实用主义解释。同时,他也是少数能够得到当时燕京学派社会学和中研院两大学术阵营承认的学者,是双方学术沟通的桥梁,也是边政学的重要奠基人物之一。《车里摆夷之生命环(陶云逵历史人类学文选)》编选了陶云逵的重要代表作,并由编者撰写长篇导读,书后附有陶云逵生平及其著述目录。
★云逵是从德国人类学家Fisher大师门下出身的。德国学派和英国学派有很多地方刚刚是针锋相对。前者注重历史、形式、传播,从各方法的相异之处人手;后者注重现代、功能、结构,从各方法的相同之处人手。德国学者不肯相信文化不过是满足凡夫俗子平常生活的工具;英国学者却不愿相信文化是有它内在发展的铁律,是天地精华的不住外现——我不想在这里申引两派文化论的差别,只是想说云逵和我二人师承不同,因之见解也有不同。因为我们在基本出发点上有些不同,所以讨论时也更显得有趣味。——费孝通★生于1904年的陶云逵,曾留学德国;1933年回国之后,长期在西南边疆从事人文研究。陶云逵身上有着老一代欧化学者的风范,他同时有选择地汲取了德奥民族学与国内古史论的养分,融会贯通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民族志具有深厚的文化史底蕴,其中所倡导的文化论复原了文化的精神本质,阐述了文化作为生命体存在的规律、文化与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国族的非对应性。陶云逵以经验研究与观念分析为路径,批判了对文化进行功利化和国族化的实用主义解释。这种批评不仅在当时富有预见性,在今天亦同样有力量。1944年,陶云逵刚迈入不惑之年即因病逝世。他的早逝,是中国学术的不幸。我们的“现代心学”之失落,与他的过早离世有着密切关系。——王铭铭
《车里摆夷之生命环:陶云逵历史人类学文选》:第四章 婚姻制度与婚嫁仪式在第二章中,我已经把摆夷的家庭组织说了一个梗概。在那里我们看到:(一)摆夷通常一夫-妻。但多妻俗不为非。贵族多妻者较多。(二)平民入赘的习惯颇盛行,贵族中入赘的很少。(三)在理论上贵族不得与平民通婚,但若通婚这个概念包括纳妾,则事实上贵族男子往往娶平民女子为妾。娶之为正妻者则为少数。贵族女子下嫁平民者也极少见,但不是没有。反之,平民男子入赘于贵族,则有之。贵族女子下嫁平民,变为平民,生子亦为平民,但平民男子人赘贵族,则变为贵族,生子仍为贵族(但有限制,详上)。此外,(四)凡非嫡亲兄弟姊妹(即同父母),均可通婚,如汉族亲族制度名称所谓表姊妹兄弟、嫡堂或从堂兄弟姊妹均可。有叔父娶亲侄女,舅父娶亲外甥女,或侄娶姑母,甥娶姨母者。虽为数不多,但习惯上是允许的。我曾调查了三个土司的历代婚媾的系统,代他们各作了一个家谱,每个都有几件汉人所谓“乱伦”的婚姻。(五)婚姻是自主的,虽正式婚嫁,须经家长同意。实际如本人彼此愿意,父母无不赞同。只是因为有贵族与平民阶级的关系,发生些阻力。但,(六)贵族,如土司,如爱某平民之女而彼女子不愿嫁之,则土司往往有用势力迫嫁之事。惟如女子别有所恋,则急与之婚,婚后,则土司不得强迫。(七)婚前,男女社交,极其自由,性交亦所不禁(但不得怀孕生育,此则认为大耻)。不重处女贞。但婚后妇与人通,妇并奸夫受处罚。(八)结婚年龄。贵族较早,男在十七八岁女在十六七岁;平民因经济原因,颇多在二十以后者(详下)。(九)离婚。夫或妇死,均可再娶嫁。现在我从摆夷的男女社交说起,一直到结婚,以及纳妾、离婚、再醮等习俗与仪式,并社会对非法结合而怀孕之处罚方式。在必要时,贵族与平民分别叙述。**节 未婚男女之社交未婚男女之社交,绝对自由。贵族平民阶级间也无任何阻碍。男女认识的机会很多,陌上、山间、河边、路口,遇有机会,男子便可用话来挑问女子,女子不以为非礼。但是陌生男女相识的*好机会,(一)为夜间,当女子一人或二三人在住房左近的纺线间中纺线的时候。(二)为每年过新年(摆夷新年及旧历新年)“抛彩球”的时候。(三)为出入雨季节,办佛事的时候。(四)“街子”天赶“街子”的时候。夜间纺线房及过年抛彩球的情形,我都很侥幸地亲自观察到。甲、纺线房。日落之后,年长的人们多半回到住房去闲谈,或到卧房去睡觉。年龄到了十四五岁以后的女子,便到纺线房去纺线。纺线房普通是在一所房子*靠近楼梯口的那一间,有些地方若孟连,是在正房的附近另筑的一间竹茅屋。关于摆夷的房屋及其分配,下面还要详述。女子去纺线房纺线,有时一个人,有时集合两三个女伴。将火生起,为光,为暖,也用以煮茶(车里一带,仍是大陆气候,日与夜的温度差别很大。日间虽极炎热,到太阳落后便很寒)。我在那一带调查时是冬季。入夜,全坝子为浓雾笼罩。火光融融,火圜恰好照到纺线人的脸面跟纺线机。这时候,青年男子们一个或两三个,也就开始闲游了。都披着毛巾,毛巾很大(是从暹缅输入),顶在头上,拖到颈背。……
陶云逵(1904—1944),原籍江苏武进。1924年就读于南开大学,1927年赴德国,先后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攻读人类学、遗传学和民族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1934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编辑员。后应当时云南省教育厅邀请,赴丽江、中甸、维西及滇缅、滇越边境地区做田野调喳,长达两年余。抗日战争期间,寄居昆明,先后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南开大学文科研究所边疆人文研究室主任,主编《边疆人文杂志》。1943年以历史人类学教授之名接受南开大学聘书,此为全国首例。1944年1月26日,因感染回归热去世,年仅四十岁。曾昭抡沉痛写下:“此等学者,死去不需一秒钟,再生产一位,却要几十年。”杨清媚,人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学术史、宗教人类学和政治人类学,曾出版专著《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由于对费孝通与陶云逵在魁阁时期的学术对话产生兴趣,博士后期间开始做陶云逵研究,并多次到西双版纳地区做田野调查。现致力于佛教社会的比较研究。
市井江湖之流氓世家-中国底层社会与流氓群体的历史观察 内容简介 流氓世家:中国底层社会与流氓群体的历史观察。市井江湖,看天下流氓百态;草民世界,哀古来民生多艰。...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
电视结构艺术 本书特色 书研究的是影视的结构艺术。结构学的任务是影视艺术材料的建构、排列和分布。结构问题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书涉有的主要学术观点,是...
吸烟史-对吸烟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吸烟史:对吸烟的文化解读》既是一部吸烟史,更是一部文化史。“不管你是忠实的烟民还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卫士,这本关于吸烟史的画册都...
校雠通义通解 内容简介 简介《文史通义》是清朝乾、嘉时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著作。章学诚字实齐,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著名的史学家,曾经为和州永清县和亳州编写县志...
社会契约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卢梭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它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作者针对封建制度的等级特权,提...
作品目录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中的沿海和大陆外国势力的问题作为小传统的面海的中国条约口岸混合体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
传播的偏向(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伊尼斯的著作本身是不是容易读懂的。但是,只要尝试读那么一次,显然就可以知道,他是值得一读的。这样去读它,虽然要花掉一些...
如何像读书一样读人-微动作读心术-所有的秘密都在微动作里 本书特色 在大事情中,人们表现出他们所希望表现的,在琐碎的小事上,才表现出他们自己。细微处泄天机。每个...
从权力到权利-中国新闻职业精神考察与分析 本书特色 王亦高编著的《从权力到权利》的核心内容是针 对中国新闻职业精神问题进行讨论。新闻传媒机构不 是党政机关,也不...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作者全面展示了10-13世纪整个中国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风貌及其发其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不同民族和群体各自的生...
前尘事岁无痕 本书特色 《前尘事,岁无痕》是对古典名著《醒世姻缘传》的解读,也是**本针对《醒世姻缘传》的评述作品。《醒世姻缘传》以婚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惧内男...
米尔恰·伊利亚德,世界著名宗教史家,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个军人家庭。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
《写作:风物语》内容简介:这不是一本有关写作教学的技巧指导书,而是对文本阅读和文本写作的深层次的精神反思。虽然书中对语感、
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英国历史学家、作家、播音员、评论员,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斋浦尔文学节联...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 本书特色 《每日邮报》的创办者诺斯克利夫勋爵曾经有一句名言“凶杀、性、丑闻俨然已经成为了英国大众传播的每日主菜。”但对于英国大众传播真正的流...
《育儿放弃》内容简介:★她是妈妈,也是女儿,可是她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一起轰动日本的女童忽视案,直击东亚女性普遍性的育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本书特色 萧克(开国上将)将军作序忆往昔早于斯诺的《西行漫记》一年向世界介绍中国红军……只要他讲的东西是真实的,有史料价值,揭了我们...
《乐山城记:一座古城的生命史》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乐山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从整体上勾勒出乐山古城的地理状
社会组织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继大型史料丛书《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之后的又一批民国史料汇集,为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项目。《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