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扣人心弦的语言文字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精美的插图和流畅的翻译,*大限度地满足和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该书集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把知性、诗性、神性高度统一,融为一体,定会给广大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升华。
圣诞快乐,圣诞快乐!美妙的圣诞之歌,让我们总会追忆那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时光,让老人回忆起自己美好的青年时光,感召着出海的水手和旅者们不远万里,赶回家里,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经典之作,安徒生插画金奖获得者罗伯特?英潘插画,翻译家周常翻译,经典之作+著名插画师绘图+著名翻译家翻译,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作品,全书图文并茂,文笔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青少年快乐阅读,久经读者检验的世界名著。
**部分马利的鬼魂 无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都得从马利之死讲起。马利死了!在马利葬礼簿上签字的有牧师、办事员、殡仪员和主要的送葬者,而所有这些签名都是斯克鲁奇一人完成的。斯克鲁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声远扬在外,凡是他选择插手的事情,没有不被搞定的。 老马利之死,就像那枚钉死的门钉一样,死死的,死了! 别多心!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的了解有关钉死的门钉方面的知识。我更倾向认为棺材钉是五金器材行业中被钉得*死的东西,它们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个比喻富有我们祖先的智慧。有时,我真的佩服我们的祖先,怎么那么睿智,发明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也期待我的这双亵渎神明的双手,没有打扰到逝者,或者没有干扰到乡下人的那些风俗。这样,您或许会允许我重点地再重复一遍:马利之死,就像那枚钉死的门钉一样,死死的,死了! 斯克鲁奇知道马利的死吗?他当然知道。他怎么能不知道呢?我不知他们一起共事了多少年,但我却知道斯克鲁奇是马利的唯一遗嘱执行人、唯一的搭档、唯一的财产分配人、唯一的遗产受益人,也是唯一的朋友和送葬人。然而,我所说的这位斯克鲁奇,对于马利之死——这个悲伤事儿,并没有那么悲伤得不行,就算是在葬礼那天,他还是表现出一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特有的样子,用讨价还价的方式办了那个葬礼,还在葬礼上大赚了一笔。 提到马利先生的葬礼,把我又带回了刚才这个故事的伊始。那就是——马利死了。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否则我们无法叙述下面的故事,也不会出现非常奇妙的情节。比如,如果我们不笃信哈姆雷特的父亲在我们的这位斯克鲁奇死之前早就死了,您会有何感想呢?您多久以后还会再看到我呢?那时,不会再有乞丐乞求他施舍,不会再有孩子们问他还需要劳动多长时间,也永远不会再有人提到斯克鲁奇在这个地方的种种劣迹。在这个地方,甚至导盲犬都认识他,只要看到他走了过来,都会一边把主人拖入大门,拖入院子里,或者绕道走开,一边摇晃着尾巴,仿佛在对主人说:“我的主子虽然看不到,也比那个能看到的斯克鲁奇强百倍,恶人!” 斯克鲁奇不关心老马利的死活,那么他关心什么呢?他做他喜欢的事情。他总会与人群格格不入,不会赐给任何人一丝同情,永远高高在上,人们都称呼他为“吝啬鬼”。 圣诞前夕,也是在一年中*好的日子里,老斯克鲁奇都会守在账房里。天寒地冻,天气恶劣,伦敦的空气潮湿阴冷,雾气蒙蒙。他会听着院子外面的声音,那些人冻得上蹿下跳,捶胸顿足,不停地踢着石头,试图让身体暖和些。这座城市的大钟,刚刚响了三下,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天还没亮。隔壁账房里点起了蜡烛,透过窗户,能看到摇曳的烛光,宛若棕色的底板上,描绘着红润的色调。大雾从每个墙缝和锁洞,偷偷地溜了进来,虽然没有外面的雾气那么稠密,但院落狭窄,让人误以为房子只是个幻影。这些浓雾仿佛是在窥探着一切似的,看看人们生活得多么辛苦,多么希望刮一阵大风,把这雾气吹散。 斯克鲁奇账房的门开了,这方便他偷偷地看着那位办事员。那位办事员在远处的一个阴冷的小房子里,那里更类似一个密闭的“坦克”。办事员正在忙碌地抄写。斯克鲁奇有个小火炉,而办事员的火炉与他的比起来,似乎只有一块儿炭那么大。斯克鲁奇从来不肯给办事员房间里添加多余的炭,他把装炭的筐搬入了他的房里,随时看着,每次办事员过来取炭,他都会目测是否超量。如果超了,他会马上制止。他会分配办事员的用炭量,让办事员使用很少的份额。他这么做的理由是,那个办事员有白色的羊毛围巾,在烛光中已够暖和了。在如何对待办事员方面,没有人能比他更有想象力了。 .....................
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的朴次茅斯。他是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二。他12岁的时候,父亲给政府当会计时,因为一笔坏账而被关进了监狱。于是,12岁的狄更斯就被送入了一个黑工厂劳动。当时环境非常恶劣,他目睹了很多贫穷人的艰辛生活——这些经历后来也成为狄更斯作品中的一些主要话题。狄更斯在当记者的时候,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当时给《纪事晨报》(Morning Chronicle)供稿。他也以“Boz”为笔名,在各种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素描。1836年到183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在出版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轰动。他接着写了很多好故事,在英语文学界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雾都孤儿》(1837-1839),《尼古拉斯?尼克贝》(1838-1839),《大卫?科波菲尔》(1849-1850)和《远大前程》(1860-1861)等。狄更斯是一位精力充沛又高产的作家。他除了出版了大量的小说之外,还出版了很多的自传,为一些期刊供稿,这些期刊包括《家喻户晓的词汇》和《一年四季》等周刊。他也写了旅游类的书籍,同时还管理慈善团体。他喜欢戏剧,并写作剧本,在1851年,他甚至能够在维多利亚女王面前表演戏剧。他游遍了全球,也经常去美国,在那里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演讲。他也是反对贫穷的发起人,特别是积极推进城市中贫穷孩子的教育和福利措施。他于1870年去世,享年58岁。早在1843年,狄更斯作为一名反映小作坊或工厂虐待童工的记者。狄更斯宣称:“自己要像一个巨大的钟摆那样,替那些穷人们的孩子大声呼喊。”在1843年12月,他写了这本很受人们欢迎的著作《圣诞颂歌》。故事描写的是一群鬼魂来看望一位叫埃比尼泽?斯克鲁奇的守财奴,让人们懂得了圣诞节的意义。狄更斯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向人类传达了善良的重要性。这本书经久不衰,令人无比感动,自该书出版以来,过圣诞节也变成了人们的一个传统节日,这本书也让人们在庆祝圣诞的同时,不忘向别人表达怜悯和慈悲。
南史演义 本书特色 杜纲编著的《南史演义》叙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着力描述几个王朝的创业君主: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其中刘裕宋...
黑白男女 本书特色《黑白男女》是刘庆邦*新的长篇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叫龙柏的大型煤矿,在秋后的一天夜间,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一次炸死了一百三十八名矿工。死者长已...
香气迷人 本书特色 一部《空镜子》让万方声名鹊起,远远超过了她作为曹禺女儿的荣光。万方的小说的确是有些看头,她总能把一段平凡的生活刻划得栩栩如生,然后在某个关键...
《多拉·布吕代》内容简介:198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1941年新年前夕的《巴黎晚报》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寻失踪少女多拉·
少年丞相世外客-(全三册)-六周年修订典藏版 本书特色 林伽蓝是一个天真,懦弱,渴望被爱又带着点小小自私的现代女孩。一场车祸,让她嫁给暗恋多年的学长徐冽,也让她...
《梦想家彼得》内容简介:“他低头往软毛中间看,一面用指尖分开软毛,他看到这只猫的皮肤上开了个小口子,就好像他手里捏着的是拉
《单纯的真心》内容简介:自从多年前被送养到法国,娜娜与故乡韩国唯一的联系,是模糊的记忆:一种饺子状的食物,木头建成的家中弥
兄弟-余华作品 本书特色 余华的每一部长篇小说,都震撼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他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余华作品:兄弟》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不光彩的小事 本书特色 2008英国女性文学大奖——橙橘奖*佳新人奖获奖力作不光彩的小事 内容简介 三十五岁的罗莎是伦敦一名事业有成的时髦女记者,男友英俊且在郑...
沉睡的女儿 本书特色 《沉睡的女儿》:他不再梦见她,他忘记她了,就像忘记了一个甜美的故事。99杯“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作品。在幻想和现实的迷雾中,你能找到作者那...
名提 本书特色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
鬼吹灯同人之:大漠迷墓 内容简介 东方端华,一个传说中的倒斗宗师东方朔的后人。 他和伙伴一起踏入盗墓者们所必须面对的深渊。在一环紧扣一环的凶险境况下,他们忙于应...
家 内容简介 “那么为什么你的脸色总是这样阴沉呢?”觉新关心地问道。剑云微笑了,不过谁也看得出他的笑是很勉强的。他说:“别人都是这样说,不过我自己并不觉得。我想...
《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内容简介:《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
《红女王(珍藏版)》内容简介:权力与爱情总难以兼得,真相与死亡却如影随形—— 1483年夏, 举国欢庆的加冕礼期间,两名幼小王子
雪小禅-倾城记 本书特色 《倾城记》: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鲜衣怒马生活享受银碗里盛雪闲情在三生韶光贱的光阴里指尖上捻花孜孜以求散发微芒雪小禅-倾城记 目录 ...
《特优生研习社》内容简介:一个欧兰国王子在调查皇姐失踪案的过程中遇上了曾在海岛生活三年的海雪,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社会契约论》内容简介:直译自1762年4月阿姆斯特丹第一版法语原文。《社会契约论》全文分四卷 第一卷: 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多情剑客无情剑(上)》内容简介:《多情剑客无情剑》一直被公认为古龙武侠作品的巅峰之作和最高成就。它不
十二把椅子 内容简介 在革命风暴到来之际,贵族夫人别图霍娃将自己一生积蓄的珍宝秘藏在十二把一套的椅子中的一把,直至弥留之际,才将此事吐露给为其作临终忏悔的神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