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
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
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导言:好诗非读不可
长年浸淫在诗歌的天地里,无论古典诗词曲,或是现代诗,以眼、以声、以脑、以心,除了实践操作,还有理论耕耘,不亦乐哉!多年以来,同道朋友们总是说我“推动古典诗歌吟诵不遗余力”,这几年友朋、学生辈索性称我“诗歌吟诵大师”,但,我更希望读者朋友你,能够称呼我“爱诗痴者”或是“诗教推动的教育工作者”。
爱诗如痴,其来有自。何以爱?在学术研究工作的严谨、孤寂中,教学备课的思索、耗神时,吟诗、诵诗成了解忧的调剂、驱烦的秘方,在诗歌声情的涌动里,自有一方愉悦与甜美。当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是重要的安定力量!在世局纷扰、经济萧条、大气违常之际,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工作者所能尽心力之处,实在有限。让自己稳定,让家庭稳定,帮助周围朋友稳定,吟诵诗歌给了我许多精神动力,即使流泪之后,也能有微笑的回眸。
在本书的撰稿、修稿过程中,《礼记·经解》篇里那句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而不愚,深于诗者也”始终在脑海盘旋,汪师雨盦、邱师燮友、黄师庆萱、陈师伯元、陈师满铭等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里多位恩师的典范形象,深深烙印于心版,让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远处眺望!
好诗非读不可,为什么?本书所选的诗作,一则莫不赫赫有名,一直是历代诗评家称颂的名篇佳作;再则以设计初衷来说,诚恳地希望中、小学生能从课文教材加以延伸,习得更多相关杰出作品。所以入选本书的诗作,大抵是现行教材的诗人之作。我们期盼让好诗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绵,让好人读诗后提升性灵,让社会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中依然显露出诗情画意,鼓舞人心!
那么,如何读呢?
从古到今,好诗不厌百回读,所谓“读”,就是“口到”的意思。朱熹和胡适都有“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说法,可惜今人学习语文每每以“老是背、背、背”而厌恶之,却不知道“背”本来就是语文学习绝对避不开的功夫(试问:世上哪一种语文学习不需要背呢),背诵也是直接面对文本详加阅读的*有效策略。只不过,我们有没有可能让“背”这件事有趣一点、有效率一点?(语文创意教学的精义岂不也在此。)然则,如何阅读一首诗呢?笔者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读者怎样能快乐地背,背了以后不容易忘。
大约自1991年开始,笔者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京剧、昆曲的学习经验体会到:曲词凡能唱诵者必不易忘。于是笔者将这样的经验融入诗歌的学习与教导中,化用戏曲的唱、念技巧,除了运用古诗词既存的腔调旋律之外,又思考古代读书人在吟咏讽诵的天地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与样貌?投入研究渐渐有了心得,产出不少相关学术论文,并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对于任何年龄层的老、少朋友都具有效果,不同点在于:前者可以理论分析、说明,后者只须直接带领诵读、歌吟、套调而唱。于是为了方便帮助读者朋友,本书所有诗作都附上录音,全部由笔者亲自诵读、歌吟,这样一来,读者无论是看书、走路,或是骑车、搭地铁,都可以背一背好诗,潜移默化并牢牢记住。
此外,诗的故事与内容理解当然也很重要,所以本书着重突出了赏析部分,文字力求浅明、清楚、流畅,让读者朋友“读不生厌”。在赏析部分中会进行延伸阅读,把相关或类似的古、今作品一并介绍进来,可以拓展读者朋友的眼界图,构成一张又一张的知识网。同时,本书配有各诗的思维导图,有助大家能够掌握一首诗的整体内容。*后,本书在注释中对诗中一些用字遣词的古今义转变、掌故生发,或是运用方式,有细致的解说与举例,企图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字、用字、造句与措辞。
感谢一起撰稿的2012上半年台湾师大中文系夜间硕士班的进修成员,大家努力的成果必然不会白费。诗,在远方、在近处、在心底,随时呼唤我们的共鸣,伴我们终老不悔!
亲爱的读者,这本书能够与您见面,是作者的福气,也是您的缘分,因为我们可以一起读诗、歌诗,进入优秀诗作的花园秘境,享受源源不绝的芬芳。天光即使灰暗、心灵偶或忧苦,正因为“好诗非读不可”,我们终究拥有画意诗情的天堂!
★名师yinling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心血力作,众多年轻读者从中受益后自发推荐。
阅读方法的系统性学习锻炼,在名师的yinling下品味古诗之美。
随书附赠名师吟诵三十二首古诗名篇的音频,随时随地扫码聆听。
★意境转化
诗情与声情精妙结合的古诗阅读。
诗文意境转化为影像画面,勾勒创作背景轮廓,充满视觉感。
★思维导图
创新性地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分析结构,诗文了然于心,过目不忘!
让想读古诗却不知如何阅读的人,八分钟,一首古诗了然于心。
潘丽珠
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学、戏曲、诗文吟诵、现代诗及散文评论与教学等。出版有《现代诗学》《经典语文教学》《千禧龙吟》《雅歌清韵》《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等著作。
神奇旅程:环游地球80页 内容简介 100多年以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本有趣的书,名为《环游地球八十天》,书中的主人公正好用80天环游了整个地球。这是一...
灵魂的两面 本书特色 肉身如灰尘微渺,灵魂却渴望飞升。在生活的嘲弄面前,诗人干净的眼睛瞥见了温柔的神秘,用语言搭建起通往诗心的桥梁,唱出细腻的感动。本书由树才诗...
《机器新脑》内容简介:当你老了以后,养活你的很可能是人工智能。也许你会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但正如父辈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是被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上:Ⅰ:宋词:Song lyries 本书特色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是许渊冲古代经典诗歌英译的结集,精选中国历...
《世间生活》内容简介:《世间生活》辑录冯先生六十余篇生活散文,创作时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日,跨越近四十年,其中有《珍珠
第一册易经渊旨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一)第二册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二)第三册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三)三吴水利录第四册
作品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 · · ·精彩摘录到了最后关头,面临揭晓了,会不会在此一刻,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功亏一
久违的星星 本书特色 《久违的星星》选取著名散文家周同宾有关乡情、乡愁的散文30余篇,这些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意味隽永,具有浓烈的乡野风味和泥土气息,充满清...
精译赏析唐诗三百首-中华大字版.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作,为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基本勾勒出...
《逻辑与哲学》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弗雷格的语言哲学、
我站在自由这一边-精装典藏新善本 本书特色 林语堂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熟悉西方的文化,一生都在追求身体的自由和灵魂的超脱,他的文章,充满灵气与活力,活跃着*...
邵燕祥画蔷 本书特色 《邵燕祥:画蔷》:经典的散文随笔 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 坚贞的文化守望邵燕祥画蔷 节选 《邵燕祥:画蔷》是邵燕祥近二十年来的文化随...
草堂:2017.12(总第16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一九三八年五月许广平编定的《集外集拾遗》出版后陆续发现的佚文,其中广告、启事、更正等编为附录一;从他人著作中录出的编为...
《乐理自学三月通》内容简介:《乐理自学三月通》是针对零基础音乐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乐理三月通教程。在这三个月里,你将会学会乐理
全球寻找“北京人” 本书特色 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描写周口店和和“北京人”全面、系统、真实的一部书。我们这么大一个民族,应该有这么一部书。——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作者托马斯·亚瑟·...
行走在城市的上空 本书特色 我们总是感叹年华似水,其实岁月就像一个俏皮的小姑娘,无论你是否感叹,她总是悄悄吐着舌头,以不变的节奏蹑手蹑脚溜过你的身边。有时候,时...
宋词研究入门 内容简介 宋词文献十分丰富,几乎可以说,宋代的一切文献资料都可以用来研究宋词。宋代以后,宋词文献虽然是以词学论著为主,但其他的文献资料也有很多与宋...
读者的小品 本书特色 159篇哲理趣文,中外精品熔于一炉,探讨人生与社会的诸多命题,睿智、隽永,每一篇都散发出独特的味道,一卷在手,尽可领略思想世界醉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