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
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
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导言:好诗非读不可
长年浸淫在诗歌的天地里,无论古典诗词曲,或是现代诗,以眼、以声、以脑、以心,除了实践操作,还有理论耕耘,不亦乐哉!多年以来,同道朋友们总是说我“推动古典诗歌吟诵不遗余力”,这几年友朋、学生辈索性称我“诗歌吟诵大师”,但,我更希望读者朋友你,能够称呼我“爱诗痴者”或是“诗教推动的教育工作者”。
爱诗如痴,其来有自。何以爱?在学术研究工作的严谨、孤寂中,教学备课的思索、耗神时,吟诗、诵诗成了解忧的调剂、驱烦的秘方,在诗歌声情的涌动里,自有一方愉悦与甜美。当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是重要的安定力量!在世局纷扰、经济萧条、大气违常之际,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工作者所能尽心力之处,实在有限。让自己稳定,让家庭稳定,帮助周围朋友稳定,吟诵诗歌给了我许多精神动力,即使流泪之后,也能有微笑的回眸。
在本书的撰稿、修稿过程中,《礼记·经解》篇里那句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而不愚,深于诗者也”始终在脑海盘旋,汪师雨盦、邱师燮友、黄师庆萱、陈师伯元、陈师满铭等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里多位恩师的典范形象,深深烙印于心版,让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远处眺望!
好诗非读不可,为什么?本书所选的诗作,一则莫不赫赫有名,一直是历代诗评家称颂的名篇佳作;再则以设计初衷来说,诚恳地希望中、小学生能从课文教材加以延伸,习得更多相关杰出作品。所以入选本书的诗作,大抵是现行教材的诗人之作。我们期盼让好诗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绵,让好人读诗后提升性灵,让社会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中依然显露出诗情画意,鼓舞人心!
那么,如何读呢?
从古到今,好诗不厌百回读,所谓“读”,就是“口到”的意思。朱熹和胡适都有“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说法,可惜今人学习语文每每以“老是背、背、背”而厌恶之,却不知道“背”本来就是语文学习绝对避不开的功夫(试问:世上哪一种语文学习不需要背呢),背诵也是直接面对文本详加阅读的*有效策略。只不过,我们有没有可能让“背”这件事有趣一点、有效率一点?(语文创意教学的精义岂不也在此。)然则,如何阅读一首诗呢?笔者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读者怎样能快乐地背,背了以后不容易忘。
大约自1991年开始,笔者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京剧、昆曲的学习经验体会到:曲词凡能唱诵者必不易忘。于是笔者将这样的经验融入诗歌的学习与教导中,化用戏曲的唱、念技巧,除了运用古诗词既存的腔调旋律之外,又思考古代读书人在吟咏讽诵的天地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与样貌?投入研究渐渐有了心得,产出不少相关学术论文,并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对于任何年龄层的老、少朋友都具有效果,不同点在于:前者可以理论分析、说明,后者只须直接带领诵读、歌吟、套调而唱。于是为了方便帮助读者朋友,本书所有诗作都附上录音,全部由笔者亲自诵读、歌吟,这样一来,读者无论是看书、走路,或是骑车、搭地铁,都可以背一背好诗,潜移默化并牢牢记住。
此外,诗的故事与内容理解当然也很重要,所以本书着重突出了赏析部分,文字力求浅明、清楚、流畅,让读者朋友“读不生厌”。在赏析部分中会进行延伸阅读,把相关或类似的古、今作品一并介绍进来,可以拓展读者朋友的眼界图,构成一张又一张的知识网。同时,本书配有各诗的思维导图,有助大家能够掌握一首诗的整体内容。*后,本书在注释中对诗中一些用字遣词的古今义转变、掌故生发,或是运用方式,有细致的解说与举例,企图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字、用字、造句与措辞。
感谢一起撰稿的2012上半年台湾师大中文系夜间硕士班的进修成员,大家努力的成果必然不会白费。诗,在远方、在近处、在心底,随时呼唤我们的共鸣,伴我们终老不悔!
亲爱的读者,这本书能够与您见面,是作者的福气,也是您的缘分,因为我们可以一起读诗、歌诗,进入优秀诗作的花园秘境,享受源源不绝的芬芳。天光即使灰暗、心灵偶或忧苦,正因为“好诗非读不可”,我们终究拥有画意诗情的天堂!
★名师yinling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心血力作,众多年轻读者从中受益后自发推荐。
阅读方法的系统性学习锻炼,在名师的yinling下品味古诗之美。
随书附赠名师吟诵三十二首古诗名篇的音频,随时随地扫码聆听。
★意境转化
诗情与声情精妙结合的古诗阅读。
诗文意境转化为影像画面,勾勒创作背景轮廓,充满视觉感。
★思维导图
创新性地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分析结构,诗文了然于心,过目不忘!
让想读古诗却不知如何阅读的人,八分钟,一首古诗了然于心。
潘丽珠
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学、戏曲、诗文吟诵、现代诗及散文评论与教学等。出版有《现代诗学》《经典语文教学》《千禧龙吟》《雅歌清韵》《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等著作。
你有蔓草 我有木瓜-在《诗经》里相逢 本书特色《你有蔓草,我有木瓜 :在《诗经》里相逢》选取《诗经》中符合现代人生活的经典篇目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温暖、以趣味的形...
送你一条红地毯-毕淑敏文集-第8卷 本书特色 《送你一条红地毯》精选了毕淑敏*值得阅读的中短篇小说六篇,作品一如既往延续了笔者隽永深刻的风格,以*质朴的语言凝练...
给思想一个高度 本书特色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因思想而崇高.林语堂能够解脱性灵,博采中西文化,做得宇宙文章,成为蜚声国际的文学、文化大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
《一条草鱼》内容简介:微博高热度、高口碑漫画作品。新生代漫画家哈欠丸释放国漫想象力,构筑不可思议的“鱼塘宇宙”。在人类世界
新文学评论:2014/1:Vol.3 No.1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
刘瑞龙淮北文集(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记载了刘瑞龙在淮北的革命生涯,同时也是研究淮北抗日根据地革命斗争史的好资料。内容包括:追思与怀念、文献选编、署名文稿...
周国平自选集 本书特色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独立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但无疑周...
2006中国最佳散文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
精彩摘录“像这样的制度,我可以举出几百万来,”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嚷道:“几百万!就譬如公社①。”①俄国的一种乡村自治组织
被偷换的孩子 本书特色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新小说,一本个人色彩浓厚的本生小说。被偷换的孩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
我絕不懷疑詩在那種無畏,亢奮的生命情調中所能提供的見證,乃是一種完整,自成體系的動力,循環迴轉,綿綿不斷,並且指向無窮。
锁在深处的蜜 本书特色 《锁在深处的蜜》为迟子建散文系列之一,比较完整地收录了迟子建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所写的五十余篇创作谈、书评等,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
孤独的生活:萧红自述 本书特色 虽然萧红和我们的时代相差了70年,在我看来,两者却有一种古怪的相似。我们这个时代,又轻松又残酷,这与萧红所写东西又暗合起来,不仅...
流学的一年 本书特色 《流学的一年》记录了作者骑行大半个中国的“流学”之旅。与其坐在家里羡慕别人去留学,不如收拾行囊自己去“流学”。2010年,生活在上海的异乡...
杜牧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本书特色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是中晚唐的杰出诗人。本书共选注其诗137首,文19篇,所选基本代表了杜牧文学创作的水平,选注者在原冯...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特色 我们要美丽的生灵不断蕃息,能这样,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既然成熟的东西都不免要谢世,娇嫩的子孙就应当来承继芬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内容...
亨利·米勒全集——大瑟尔 本书特色 “在这本书里所展示的新奇而醉人的、有趣而感人的东西是米勒对他的孩子们的感情。这也是他的作品中全新的一面。他一向以一个才思敏捷...
随笔集 本书特色 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是他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面人生的精神。大多数的人被他表面上的游戏味、痞子腔所蒙蔽,没有...
《逃走的伸子》内容简介:◎日本近代文学重要人物,与林芙美子、平林泰子并称昭和三大杰出“女流作家”: ◎日本“波伏娃”——宫本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