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
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
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导言:好诗非读不可
长年浸淫在诗歌的天地里,无论古典诗词曲,或是现代诗,以眼、以声、以脑、以心,除了实践操作,还有理论耕耘,不亦乐哉!多年以来,同道朋友们总是说我“推动古典诗歌吟诵不遗余力”,这几年友朋、学生辈索性称我“诗歌吟诵大师”,但,我更希望读者朋友你,能够称呼我“爱诗痴者”或是“诗教推动的教育工作者”。
爱诗如痴,其来有自。何以爱?在学术研究工作的严谨、孤寂中,教学备课的思索、耗神时,吟诗、诵诗成了解忧的调剂、驱烦的秘方,在诗歌声情的涌动里,自有一方愉悦与甜美。当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是重要的安定力量!在世局纷扰、经济萧条、大气违常之际,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工作者所能尽心力之处,实在有限。让自己稳定,让家庭稳定,帮助周围朋友稳定,吟诵诗歌给了我许多精神动力,即使流泪之后,也能有微笑的回眸。
在本书的撰稿、修稿过程中,《礼记·经解》篇里那句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而不愚,深于诗者也”始终在脑海盘旋,汪师雨盦、邱师燮友、黄师庆萱、陈师伯元、陈师满铭等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里多位恩师的典范形象,深深烙印于心版,让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远处眺望!
好诗非读不可,为什么?本书所选的诗作,一则莫不赫赫有名,一直是历代诗评家称颂的名篇佳作;再则以设计初衷来说,诚恳地希望中、小学生能从课文教材加以延伸,习得更多相关杰出作品。所以入选本书的诗作,大抵是现行教材的诗人之作。我们期盼让好诗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绵,让好人读诗后提升性灵,让社会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中依然显露出诗情画意,鼓舞人心!
那么,如何读呢?
从古到今,好诗不厌百回读,所谓“读”,就是“口到”的意思。朱熹和胡适都有“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说法,可惜今人学习语文每每以“老是背、背、背”而厌恶之,却不知道“背”本来就是语文学习绝对避不开的功夫(试问:世上哪一种语文学习不需要背呢),背诵也是直接面对文本详加阅读的*有效策略。只不过,我们有没有可能让“背”这件事有趣一点、有效率一点?(语文创意教学的精义岂不也在此。)然则,如何阅读一首诗呢?笔者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读者怎样能快乐地背,背了以后不容易忘。
大约自1991年开始,笔者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京剧、昆曲的学习经验体会到:曲词凡能唱诵者必不易忘。于是笔者将这样的经验融入诗歌的学习与教导中,化用戏曲的唱、念技巧,除了运用古诗词既存的腔调旋律之外,又思考古代读书人在吟咏讽诵的天地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与样貌?投入研究渐渐有了心得,产出不少相关学术论文,并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对于任何年龄层的老、少朋友都具有效果,不同点在于:前者可以理论分析、说明,后者只须直接带领诵读、歌吟、套调而唱。于是为了方便帮助读者朋友,本书所有诗作都附上录音,全部由笔者亲自诵读、歌吟,这样一来,读者无论是看书、走路,或是骑车、搭地铁,都可以背一背好诗,潜移默化并牢牢记住。
此外,诗的故事与内容理解当然也很重要,所以本书着重突出了赏析部分,文字力求浅明、清楚、流畅,让读者朋友“读不生厌”。在赏析部分中会进行延伸阅读,把相关或类似的古、今作品一并介绍进来,可以拓展读者朋友的眼界图,构成一张又一张的知识网。同时,本书配有各诗的思维导图,有助大家能够掌握一首诗的整体内容。*后,本书在注释中对诗中一些用字遣词的古今义转变、掌故生发,或是运用方式,有细致的解说与举例,企图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字、用字、造句与措辞。
感谢一起撰稿的2012上半年台湾师大中文系夜间硕士班的进修成员,大家努力的成果必然不会白费。诗,在远方、在近处、在心底,随时呼唤我们的共鸣,伴我们终老不悔!
亲爱的读者,这本书能够与您见面,是作者的福气,也是您的缘分,因为我们可以一起读诗、歌诗,进入优秀诗作的花园秘境,享受源源不绝的芬芳。天光即使灰暗、心灵偶或忧苦,正因为“好诗非读不可”,我们终究拥有画意诗情的天堂!
★名师yinling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心血力作,众多年轻读者从中受益后自发推荐。
阅读方法的系统性学习锻炼,在名师的yinling下品味古诗之美。
随书附赠名师吟诵三十二首古诗名篇的音频,随时随地扫码聆听。
★意境转化
诗情与声情精妙结合的古诗阅读。
诗文意境转化为影像画面,勾勒创作背景轮廓,充满视觉感。
★思维导图
创新性地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分析结构,诗文了然于心,过目不忘!
让想读古诗却不知如何阅读的人,八分钟,一首古诗了然于心。
潘丽珠
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学、戏曲、诗文吟诵、现代诗及散文评论与教学等。出版有《现代诗学》《经典语文教学》《千禧龙吟》《雅歌清韵》《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等著作。
鲤-猫知道一切 本书特色 有时深居简出,有时逍遥浪荡;装得了高冷,卖得了嗲萌;有时慵懒散漫,有时雷厉风行;我们爱它宠它,却可能永远不会懂它……——只有猫,知道一...
《飞鸟集》内容简介:诗人冯唐执笔翻译,以圆熟的文字技巧,打造最凝炼中文译本,为《飞鸟集》找回应有的意境和韵律。《飞鸟集》中
《古桥头》介绍的是:现实是令人感到失落的,作者的诗歌具有一种现代气质。然而,他要寻找,一个有着与生俱来的感伤的人,面对日
青青边愁 本书特色 《青青边愁》是我中年的散文集,所收几乎全是我香港时期前三年的作品,有的抒情,有的议论,有的是长文,有的是小品,按其性质分成四辑,其背景在纯文...
郭沫若选集(1-4)——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本选集收入作者各个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力求较全面地反映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本选集共分四卷。**卷收诗歌...
五年文集(上下)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初涉社会,梦想变现实的尝试,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这部作品一出来就经受了翻版市场的冲击,并在成都、重庆、合肥等地大行其道...
捕风者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麦家的**个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历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散文,一些篇章和写给友人的书信是首次刊发。收录的文章包括:博尔赫斯和我、我有三本《聚...
小毛驴之歌 本书特色 《小毛驴之歌》是西班牙获诺奖的作家希梅内斯的一部散文集。虽然创作这部作品时希梅内斯已是二十三岁,血气方刚的青年,但他童心未泯,仍时常生活在...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本书特色 提及朱自清,大家都会想到《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朱自清一生著作20余种,约200万字,其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
最好的杂文-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好的杂文》的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100余篇经典之作,分为反思历史、针砭时世、文艺之思、托物言志、生活的艺术、男...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选-上下册 本书特色 鲁热维奇的诗歌创作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含意深刻,诗人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和艺术典故,或者采取以景移情,情景交融以及拟人化或拟...
《千朵集:集李義山句》為犀堂叢刻之第一種,丙申霜序發排,歲杪方成。宣紙線裝,一函一册全,文悅古體仿宋字體排版,該字體即風
风雨毛乌素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故事。石光银是因为8岁时被沙尘暴卷到30里外的内蒙古,幸亏被牧民所救,而他的小伙伴却永远被刮得没有踪影...
女人的办公室 本书特色 作者为香港*神秘的专栏作家,自称28岁香港国际律师行女律师,在香港,对她身份至今媒体多方猜测,众说纷纭。专栏女王,其2011年6月进入大...
鲁迅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本书对鲁迅作品进行精选加工,萃取鲁迅作品中的名篇,将小说、散文诗、散文、杂文中*能体现作者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个体审美特质以及个体...
青藏光芒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展现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历程的纪实之作。通过全程追访描述,再现了地球高极之上的科学攀登。重点叙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科学院为...
历代书札名篇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书札四十八篇,大都属于私人信件(除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公开信外),尤其以师友之间往来函件为多。上起战国,下止清末。在...
天堂从不曾撤守 本书特色 陈长文,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台湾地区红十字组织负责人。感性励志佳作,这个时代*需要的一本书。天堂,不只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情操,...
影像成都 本书特色 陈锦主编的《影像成都》是一本关于近当代成都的影像志,以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摄影家对成都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为叙事线索,通过影像展示独特的成...
现代一女性 本书特色 艾霞的死,恋之苦恼只是一个*后的因子,她的自杀的动机与成长,却建筑在她一年来更发展了的思想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上,是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