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莱利曼的趣味力学》基本涵盖了力学的所有概念,但概念只是一笔带过。作者的*终目的是通过对某些引人入胜的力学题目进行分析,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引起读者研究力学的兴趣,探索书中未提及的力学知识。
·地球上各种看不到的撼动大世界的小力量
·畅销全球的世界经典,超2000万册
·人大附中等名校教师推荐必读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趣味科学奠基人别莱利曼帮你认识自然、帮你解惑感受到的小力量
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会给你意外的答案
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
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力学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活用
教会读者自觉地掌握这些知识
激发读者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各方面去
别莱利曼(1882—1942),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大学毕业以后就全力从事数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奠定了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的基础。别莱利曼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通俗作家:他的作品妙趣横生,而又立论缜密的科普著作,一些在学校里感到十分难懂、令人头痛的科学问题,到了他的笔下,好像都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他拥熟地掌握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能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娓娓而谈,使人忘记自己是在读书、看文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奇异的故事。
《化学哲学新体系》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原子理论体系
成语与地理科学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27个汉语成语,涉及天文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从成语的出处、示例及含义入手,揭示蕴含其中的地理...
建言浙江海洋献策科学发展 本书特色 《建言浙江海洋献策科学发展》作者许建平对十五年中撰写的与海洋有关的提案和信息进行了一番梳理,并整理成册,供广大盟员和热爱海洋...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宇观、微观和宏观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关于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的概况。大到宇宙的结构,其过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地质矿产调查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职教司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地质矿产调查》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编写的,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中等...
《看不见的世界: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中,斯蒂芬·韦伯详细地研究了最新理论的奥妙之处。在介绍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20世
ChemOffice2008实用教程-化学结构绘图、分子模拟、数据整合 本书特色 优秀的软件:集成分子结构绘制、计算、预测及数据库的建立、检索等功能全面的讲解:...
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史上的主要问题——宇宙本原与演化学说、天地构造学说、天论与天体论、天象论、...
高分子化学-(增强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高分子化学》第三版的基础上,补充更新内容,层次更深的一本全新教材,将原有的8章扩充到13章,即在原来介绍了自由基聚合...
固体地球潮汐 内容简介 固体地球潮汐是由于日、月和近地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变化所导致的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周期性形变,是联系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
霍蒙库鲁斯:趣味生物学简史(典藏读本) 本书特色 生物学史领域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0”科学门槛的全民科普读本“全明星”科学家“出演”的科学史诗大片普拉维利希科夫...
《第一推动•综合系列:宇宙极问》讲述了:宇宙,量子,信息,实在,涌现……对世界最深刻问题的探究!宇宙是怎么来的?量子是什么
物理化学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物理化学教学参考书。全书将物理化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分成66个专题.涵盖了除物质结构(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之外物理化学课程的全部内容,...
地籍测量-(第二版)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空间信息导论 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地球信息科学导...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新版) 本书特色 书中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
最美的昆虫科学馆《昆虫记》--昆虫记:歌唱家与杀手-蟋蟀、蝗虫、蝎子 本书特色 《昆虫记》是享誉世界的自然科学类经典著作,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
光学零件制造工艺学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光学材料、光学零件(包括精密及特殊光学零件)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艺及检测方法,全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光学加工技术的...
彼得·哈里森,牛津大学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目前为昆士兰大学欧洲著述史中心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吉福德讲演的...
《科学哲学的兴起》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
论实践生态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探索,试图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统领生态观,从社会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