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竖琴》是已故有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随笔的精选。共分六部分:一、影评和剧评。二、回忆自己过往的文章。三、回忆师友的文章。四、书评。五、序,访谈文章。六、翻译的认知。董乐山先生作为一个大翻译家,他翻译以外的文字朴实为主,言语谦逊。可以看出董先生极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还有对于专制批判态度的鲜明和决绝。这是他翻译以外*重要的素养。
《沉默的竖琴》是已故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随笔的精选。共分六部分:一、影评和剧评。二、回忆自己过往的文章。三、回忆师友的文章。四、书评。五、序,访谈文章。六、翻译的认知。董乐山先生作为一个大翻译家,他翻译以外的文字朴实为主,言语谦逊。可以看出董先生极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还有对于专制批判态度的鲜明和决绝。这是他翻译以外*重要的素养。
《浮生六记》与《香妃》·话剧电影化 从《杨贵妃》开始,费穆在舞台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特殊的作风,他的作风显著的特征,便是话剧电影化。《浮生六记》的演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具体地说明怎样是话剧电影化是很困难的,我在这里只是扼要地指出话剧电影化的几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尤其是有关于费穆个人作风的。这便是剧本的传记化与演出的抒情化。 一般传统的话剧剧本,都是按照看戏剧的原理与方式,着重于整个“戏”的发展。可是传记化了的剧本,重心安排在一二个主要人物的一生主要的遭遇上。比如《杨贵妃》是抒写杨贵妃与唐明皇之悲欢离合,《梅花梦》是记述彭玉麟的一生际遇,而《浮生六记》则是强调沈三白与陈芸姑的一生坎坷,半世蹭蹬。其中故事情节俱很平凡。可是怎样把这个平凡的故事搬上舞台变成不平凡,便须赖演出的抒情化。首先他强调了悲剧的气氛,这种气氛的造成,大部分是依靠着音乐的伴奏。费穆的音乐合作者黄贻钧,自《杨贵妃》以后,两人所走的路向都是互相吻合的,便是有一贯的中国民族作风。即使小而言之,就费穆个人风格的建立而论,黄贻钧有着不可抹杀的建树。其次,除了音乐外来的帮助以外,抒情化目的达到的*重要手段,还是费穆本身的优美的台词与动作,这使他的作品仿佛是一首清丽隽永的抒情诗。他的台词中没有什么绮丽的辞藻,而都是口语化的,可是较辞藻远为绮丽。他不免在台词中抒发个人的牢骚(比如“人情不如秋云”等),然而却博得观众的同感与共鸣。关于动作的优美,《浮生六记》中整个戏都是如此,在**幕中已可约略窥得,而感人至深的,却是第三幕母子别离一场。往往,费穆为了动作的美而忽略舞台的地位,这也是他与传统戏剧所不同的地方。 《浮生六记》的改编只应用了其中的二记——《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从一部风趣盎然的隽永小品,创出一部凄艳绝代的悲剧来,使我们不得不惊异,而且创作过程的时间又是那么短促。有人说费穆是鬼才,而我却这么揣测:我想这个悲剧在费穆的意念中一定酝酿长久了,甚至潜伏在一个艺术家的整个生命之中。其实,每一个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意念中,都潜伏着这个悲剧的一鳞半爪,只是他们缺乏诗人的敏感与艺术家的手腕。而费穆却具有了,他有较常人更远为强烈的苦闷感。于是,可能在他思维了一个长时间后,却在使人惊讶的短促时间中,创出了这个悲剧来。 我为什么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意念中颇多潜伏这个悲剧的影子呢?因为《浮生六记》的作者沈三白是一个没落的地主阶级,他的淡泊名利,与现代知识分子中一部分际遇坎坷者不谋而合。再加以在舞台上的沈三白,与《浮生六记》原著中的沈三白,多少已有些不同了,前者是一个愁人,后者却是既风趣又风雅的闲人。这样舞台上的沈三白更与现实一致了。 把《香妃》与《浮生六记》放在一起谈,是因为它们的倾向是一致的,《香妃》也是一种电影化了的话剧。可是在对比之下,《香妃》却不如《浮生六记》。 同样是利用电影技巧与手法,费穆的立足点还是舞台,可是朱石麟的却是银幕,因此,《浮生六记》的剧本称得上是舞台剧本,而《香妃》则仅是电影分场脚本了。其实,作为一个电影脚本来看,《香妃》也是不够戏剧性的,平铺直叙,情节平淡乏味,没有戏剧性发展与高潮,分幕只是表明故事的段落与换景之用,不如说分场来得确当。而台词,也是仅仅叙述一个故事,没有性格的描写与刻画,甚至连模糊的类型也分不清的。 《杂志》1943年11月号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翻译工作。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春之海终日悠哉游哉:与谢芜村俳句300》内容简介:与谢芜村是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也是一位名载史册的画家。其俳风浪漫、感性而
林徽因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
她是传说中的森林女巫之一,但千年之前被放逐蛮荒。她抽中一个初生的女孩,发出诅咒,要在女孩生日的时候,刺伤她的手指,而她从此长眠不醒……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你也...
顾城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本书由顾城的姐姐顾乡亲...
刻在墙上的乌衣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魔鬼的美德》、《真刀真枪》、《刻在墙上的乌衣巷》、《物事和投影》、《和谁对饮》等诗集。刻在墙上的乌衣巷 目录 中国80后...
《移动互联网概论(第2版)》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概论第2版》对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 本书特色 悼念张晖(代序)严志雄北京八宝山。3月19日早上送张晖*后一程,出来,天空竟飘下了雪。雪花坠落在车厢玻璃上,溶化了。早逝的生命...
哲理卷-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本书特色《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哲理卷)》由鲍尔吉·原野编写。他的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课本,被收录“现代文学典藏”。在作家...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方言及其伙伴高洋、高晋兄弟,以及许逊、卓越、汪若海、冯裤子等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
天下才子必读书-金圣叹全集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的本来面目,第三才子书《史记》的珍贵样本,先秦著名史传文学名篇、汉晋唐宋古文名篇基本全部选录,尤其选录了《史记...
《达芬奇笔记》内容简介:列奥纳多·达·芬奇是艺术家、发明家和典型的文艺复兴人。这是一种永恒的魅力源泉,因为他对自然和人造世
读书与怀人 本书特色 陈子善眼中又一位“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大公报》主笔讲述民国报界文坛轶事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沈从文为其未入《中国新文...
俄罗斯黑手党犯罪实录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俄罗斯规模*大的犯罪团伙、国家杜马中的黑手党、现代化的犯罪手段、跨国境的洗钱方法等内容。俄罗斯黑手党犯罪实录 内容简介...
《草叶集》内容简介: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惠特曼奠定世界声誉之作 美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标志 毛姆、卡夫卡、博尔赫斯挚爱之书 传奇翻译家
《冯硕仁 冯菊芬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之一,记叙了涉及冯硕仁和冯菊芬两位烈士的一生。冯硕仁,男,东海县白塔埠人
肯尼沃思·惠斯普是一位著名的魁地奇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还是一名狂热分子)。他创作了多部与魁地奇有关的作品,包括《威格敦流浪汉队奇迹》、《他如狂人般飞行》(“危...
解词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品集,是对尚德琪业余写作和职业写作的一个总结。 《解词/尚...
好人难寻 本书特色 美国文学史上经典的短篇小说集。备受广大文青推崇的暗黑文学经典。好人难寻 内容简介 奥康纳曾说:“对于耳背的人,你得大声喊叫他才能听见;对于接...
诗说 本书特色 本书系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的一种。本书由著名学者潘雨廷先生所著,多从两周政治得失、《诗经》风雅正变等思想高度出...
1847-1859卷-外国文学名著精粹全集-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外国文学名著精粹全集(名家导读版)(1847-1859卷)》是毕淑敏、史铁生、张抗抗、刘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