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五卅事件开启了从1925年至1927年这段风云跌宕的历史,中国史学界称之为“大革命”:在逐渐倒向共产主义的激进派学生的领导下,群众性示威活动在城市中展开。其激情澎湃的程度,唯有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堪与之相比。在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精)》由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著。
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作为德国*学术奖——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得主,《世界的演变》作者奥斯特哈默的成名之作,本书从五卅运动着眼,通过对历史的简要阐述,揭示中国革命共产主义转向的必然性。
中文版序
本书的德文版*早是于1997年出版的。我很高兴看到,在时隔20年之后,它能有幸与中国读者见面。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大家在这里看到的是未经修订的原版。我本应通过注释,对书中许多内容加以修正。此外,在本书与我今天从事的工作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通之处。本书出版后,我的研究方向从中国史转向了全球史。在全球史领域,中国扮演着重要,但并非核心的角色。了解拙著《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部有关“长19世纪”的世界史——的读者想必会懂得,身为全球史学家,我所探寻并尝试论证的宏大关联是怎样的含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个历史文本,它代表了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特殊视角。该视角如今虽已变得较为罕见,但仍然值得人们予以关注。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社会学视角。这一点在书中并不十分醒目,因为本书是从对历史上的一天——1925年5月30日——的叙述开始的。其缘由如下:本书是《20世纪的20天》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其编纂者的初衷是,通过对这些特定历史日子的描述,对20世纪史的重要脉络加以梳理。当人们问到我,应当选择哪一天作为立足点来观察1949年前的中国史时,我首先想到的是1919年5月4日。但后来我觉得,选择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或许更合适。
这是中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浪潮开始的日子。然而它并非本书的核心主题,而只是后续阐述的一段序曲。本书以叙事作为开篇,后面的六个章节则以分析作为重点。在这方面,本书沿循了西方研究中国社会与政治问题的一项悠久传统。该传统早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时就开始了,它在卡尔·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的著作《中国经济与社会》(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hinas,1931年出版)中得以延续,此后又在以毕仰高(Lucien Bianco)《中国革命的起源1915-1949》(Les origines d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 1915-1949,1967年出版,英译本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出版于1984年)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发扬。所有这些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并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上,例如宗教、农业、官僚体制、军事主义等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从一个论点出发展开论述的,该论点迄今在中国和外国仍然经常被讨论,而且并非每一位读者都毫无异议地对其表示认同。它建立在一条假设之上,即论述从19世纪末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的...方法,是将革命与现代化的矛盾关系作为着眼点。我的另一条假设是:在这一时期,“革命”是相对更为重要的因素。早在1958年,我的汉语尊师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其著作《中国革命的百年》(Das Jahrhundert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英译本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于 1970年出版)中便以经典方式对这种观点做出了阐述。“革命”在中国并不简单意味着推翻旧的政治制度:先是1911年的清王朝,然后是1948/49年的国民党统治。“革命”更多是对一系列历史进程的概括性定义,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个领域,人们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进程的发展。
但是,这些进程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不规律和非对称的。因此,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在中国各个地域之间做出划分,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文中涉及的究竟是中国社会的哪些阶级和阶层。思想同样是革命这一宏大进程的组成部分,为此我特意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论述“中国政治的愿景与纲领”。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章节。特别是在这一章中,我尝试通过与欧洲民族主义的比较,来分析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性。我认为,这种做法在今天仍然是有益的。书中的阐述主要是针对1920年代和1930年代,因此乍看上去,这些分析似乎已不再有意义。但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是对中国的整体历史思维具有塑造性影响的一个时期,在其他许多国家亦是如此。当时形成的一些基础性理念直到20世纪末仍然对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
衷心感谢出版社促成了本书在中国的出版。特别感谢强朝晖女士,她凭借深厚的德文功底翻译了我的三卷本《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然后又翻译了本书。在我的书中不乏艰涩之处,这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2017年5月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茨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之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与世界社会》(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1989年);《亚洲的去魔化》(Die Entzauberung Asiens,1998年)、《殖民主义》(Kolonialismus,2006年第5版)以及《全球化史》(Geschichte der Globalisierung,与尼尔斯·P.彼得尔森[Niels P.Petersson]合作,2007年第4版)。2010年,以《世界的演变》而获得德国...学术奖——莱布尼茨奖。他的下列作品也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世界的演变》(Die Verwandlung der Welt)《中国与世界社会》(China und die Weltgresellschaft);《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Shanghai,30.Mai l925.Die chinesische Revolution)。目前,他正在从事2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卷本)。。强朝晖,职业译者,译有《中国冲击》《水的政治》等。
《爱养》内容简介:想想看,你的孩子是在什么环境下成长的呢?是轻松活泼,还是沉重压抑?孩子大都有原始动物式的本能,能觉察到各
《质性研究数据分析工具NVivo 12实用教程》内容简介:NVivo是支持质性研究和混合方式研究的工具软件,是为帮助用户整理、分析和提炼
民族考古学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本对民族考古学这一重要却少为人所了解的人类学分支学科进行全面介绍的著作。在过去五十多年中,这一学科从*初的由考古学角度研究民...
本書藉由鐘錶、鐘樓與標準時間三個案例,探討1582-1949年間,西式計時儀器及時間觀念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書首先追溯明末
启封中原文明: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入河南省20世纪考古发现的50项具有重大价值的古遗址及古墓葬发现,包括恐...
国共往事风云录-民族危亡之际-3 本书特色 《国共往事风云录》是尹家民继《红墙见证录》(三卷本)、《红墙知情录》(三卷本)推出的又一力作。真实展现了始自...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秘笈:Photoshop CC一招出牛片》内容简介:在图片泛滥成灾的数码时代,想要让你的照片脱颖而出,后期处理尤为重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典藏版) 本书特色 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
序言阿克顿勋爵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名人,格莱斯顿的首席私人顾问,对英国史学研究的发展有独特贡献,他的一句话现在已成了英语民族
《财务数据治理实战》内容简介:随着数据被纳入第五生产要素,数据治理已成为推动社会治理进程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
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他们把所见所闻笔之于书,写成日记或游记,相当真切具体地记述了东西各国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
《月亮与六便士》内容简介:本书取材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一个生活安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却突然抛妻弃子,到巴
内战与危机(1927-1937)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
中国古都故事 本书特色 古都,顾名思义,古代的都城。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朝代更迭频繁,作为都城的地点众多。本书遴选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古都十三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报告将中国法学教育与
Spanningtheyearsof1940-1965,THELASTLIONpicksupshortlyafterWinstonChurchillbecame...
辛亥革命回忆录(全8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编辑的回忆录★ 第七、八集是20世纪60年代编辑的第1...
全球通史4-征服与扩张(1000年至1500年 彩图版)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征服与扩张的历史。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深邃而迷离,透过历史的经纬,...
白话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3000...
中国古代雕刻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中国雕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流传至今,表现了历代民间工匠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令人叹服的创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