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与尺牍相关的知识,比如:尺牍的起源,怎么样称呼长辈和亲友,不同的季节用什么敬语,信笺、邮筒、封套等怎样制作和使用,邮票倒贴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牍范本可供参考,民国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古今中外尺牍名篇的风情雅趣,等等。涉猎广泛,考订精详,放笔纵横,锦绣满篇。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
自首辑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一直居于各大网店图书畅销榜。《文言浅说》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协会推选“2015中国好书”,为28种“2015中国好书”之一;《国文趣味》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学诗浅说》入选凤凰网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十佳好书”,入围《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提名;《中国政治二千年》入选百道好书榜。
目前已出版21种。
**辑
《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 编)
《书法指南》(俞剑华 著)
《国学概论讲话》(谭正璧 著)
《国文趣味》(姜建邦 编著)
《中国人文小史》(叶鋆生 著)
《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著)
《中国政治二千年》(张纯明 著)
《学诗浅说》(瞿蜕园 周紫宜 著)
《人间词话讲疏》(许文雨 编著)
《曾国藩治学方法》(胡哲敷 著)
第二辑
《北平杂记》(齐如山 著)
《东坡小品》(陈迩冬 郭隽杰 选注)
《古代风俗诗画》(孙民选注 王弘力插图)
《日本文明小史》(【美】布赖恩 著健者 译)
《文言浅说》(瞿蜕园 周紫宜 著)
《犹太民族史》(【英】布拉恩著 倪秀章 译)
《怎样学习〈说文解字〉》(章季涛 著)
《古汉语入门》(蒋绍愚 李新建 著)
《中国京剧小史》(徐城北 著)
《中国庭院记》(叶广度 著)
第三辑
《尺牍丛话》(郑逸梅 著)
写在前面
先祖喜爱集书札、扇箑、画幅、书法、书册、竹刻与墨锭、砚与石、稀币与铜瓷玉石,等等,而收藏尺牍是先祖一生的爱好。从明代王阳明起有一万多通。许多尺牍信札别开生面且非常有趣,如:合肥李国松和李伯琦为昆弟行,是先祖的前辈。他们经常见面,伯琦告之,国松写信异常精审,稍不惬意,便废去重写,他写于某名流的信,重写的废纸一匣子。他写于先祖的书信果然工整精到,而伯琦书信极为潦草,先祖收存了两人书写风格截然不同的尺牍。其他尺牍的作者有《孽海花》主人公的原型、苏州状元洪文卿,为赛金花撰墓碑的潘毓桂,廖仲恺的长兄廖忏庵词人,代黎元洪撰四六文稿的饶汉祥,苏州光复**任都督程德全。另有汪兆镛和汪兆铭,一个忠清,一个反清,不同道的昆仲。还有六舟、莲舟、印光、太虚、弘一、巨赞、弘伞、曼殊等佛教人士,其作者中书画家及社会名流无数,难以一一枚举。
本书于 1940 年 2 月至 12 月间,分 46 辑连载于《自修》杂志。2004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2005 年周退密老先生阅后,在书上又进行了勘误,以供再版时参考。2015 年当代中国出版社计划将此书收入“小书馆”丛书,再版以飨读者。
本书系统介绍了与尺牍相关的知识,比如 : 尺牍的起源以及缘由,怎么样称呼长辈和亲友,不同的季节用什么敬语,信笺、邮筒、封套等怎样制作和使用,邮票倒贴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牍范本可供参考,民国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名家尺牍的传承、收集、装裱和收藏,古今中外尺牍名篇的风情雅趣,等等。涉猎广泛,考订精详,老辣依旧,放笔纵横,锦绣满篇。
本书除收录《尺牍丛话》外,另附载先祖小品随笔三种。1. 《淞云小语》为寓居沪上之生活小景,劳碌感喟。如云:“壁间日历,予辄于每晚临睡前预撕之,将撕未撕之顷,乃自计今日服务之成绩,为人为己料理之事凡若干。成绩而善,料理而妥,深觉不负此一日,日历毅然撕去,了不介意 ; 若今日一无所事,消磨过去,则此一页日历,撕之良觉不忍,而缩手,而自谴,即睡亦不能安然入梦矣。”颇有催人奋进、日省吾身之意。“予谓南人失之柔,不可不睹黄河之奔流 ; 北人失之亢,不可不见吴山之秀美。”而“予初以为砚匣当以紫檀、花梨等木为之,则自饶古泽 ; 不意顷阅《砚林拾遗》,谓紫檀、花梨之类香燥不养砚,反不若退光漆木匣为佳”则尚不知几人能得此心传也。
2.《养晦小识》多为诗歌词章楹联之掌故。如追怀鉴湖女侠醉歌有“一首遗诗万般恨,秋风团扇忍重摩”句 ;张叔未行书联“何以至今心愈小,只缘已往事皆非”。因诵《老残游记》,而忆娄江“隆冬之际,天奇寒,汤汤流水,结为玄冰,厚尺许,舟楫被封,不能往来。于是舟子以巨槌凿之,冲冲之声,不绝于耳,然亦随击随冻。”其时未及百年,物候变化,世事冷暖 似同昨日。
3. 《绵渺小记》有云:“松花江白鱼,清炖之余 其嫩无比,佐酒下饭,莫不相宜,胜于松江四鳃鲈多多。则不但长公可笑,即感秋风起之张翰,亦徒见其不知味耳”,其古今之知见不同也。林琴南好散财济世,“我自与君同冷暖,赠袍宁为范睢寒”; 善绘事且系之以诗,“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愤世嫉俗之意气跃然纸上。近几年,先祖的各类书籍不断出版问世,深得读者的喜爱,也是晚辈继续努力的方向与动力!
丁酉元宵多丽居主郑有慧
怱怱与勿勿
书札之尾,往往有怱怱不尽等语。按怱字古通勿字,怱怱亦可作勿勿。杨升庵云:“《说文》之解勿字,为怱遽之称。”不知者睹之,骇以为别字,徒见其学之不博耳。
淡红笺示敬
前清习俗,翰林院中人与前辈书札,辄用淡红罗纹笺,否则以不敬目之。
柳亚子等不识己书
作书以正楷为zui当。然正楷太觉费时,则以行书出之。至于草书动辄舛误,尤非妥善之道。然行书亦有过于草率,使人不能认识者。诗人柳亚子作行书,往往以意为之,人不之识。或有将其简牍,逐字剪开,寄还亚子,使其自行辨认者。亚子因字句不贯串,殊难望文生义,亦不自识,朋好传为笑谈。
王伯谷情书胜拿破仑
予zui爱诵明王伯谷与马湘兰书,如云:“二十七日发秦淮,残月在马首,思君尚未离巫峡也。夜宿长巷,闻雨声,旦起不休。舆夫泥没骭,良苦。见道旁雨中花,仿佛湘娥面上啼痕耳。”作至情语,令人玩味不置。彼西方怪杰拿破仑与约瑟芬书,乌能望其项背。
红色易漫漶
笺纸zui古雅者,厥维水印,若红色之行条,一经装璜,辄漫漶不可收拾,致一片模糊,殊不雅观,作书者不可不知。
八行书笺
笺纸大都每页八行,故名八行书,《后汉书》:“窦融玄孙章,与马融、崔瑗同好。融与章书,书唯yi纸,纸八行。”因此旧例作书,必以八行为度,增损字句,殊不自由也。
惯迟作答印
某君疏懒成性,朋好贻书,往往三四通只覆其一,遂镌一章钤于书札上:“惯迟作答爰书来。”具见风趣。
用笔所书曰翰
称人书札曰手翰、大翰,盖古以羽翰为笔,故凡用笔所书者曰翰。
妾身君抱惯
相传有托人谋一位置,而彼方询其须若干酬报,遂作一诗以代答云:“托买红绫束,毋须问短长;妾身君抱惯,尺寸自思量。”含蓄出之,而措词尤复婉丽,殊可诵。
一书致二人三人之列名
—书致二人,两名并列,以较客气者列右,不客气者左之。若一书致三人,则中为尊,右次之,左更次之,此亦作书常识也。
陌上花开可缓归
吴越王妃每岁春必临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是亦简牍佳话也。
便条之要点
病尺牍之繁文缛节,日常应用,乃改用便条,盖时间精神物质,均较经济也。便条有扼要之点,不可不知。一字句须简明,不妨废除客套。一以行书为zui适宜,但勿过于草率。一既名便条,不若尺牍之郑重,可以废物利用,日历等纸背面书写亦宜。尤以名刺上书写,zui为普通,此例昔已有之。予藏有沈景修便条,即书于名刺上。名刺为一大红帖,木刻沈景修三字。有云:“庞春泉有疾,命其侄安邦携货来盛。春泉选豪素著名,无烦赘述。如高足欲添笔,尽可进而交易之。此上桂青仁兄大人日安。”字既挺秀,墨色黝而有光,的是佳品,为我友孙君宗复见贻。
郑逸梅(1895—1992),江苏苏州人。海内外知名的文史掌故大家,一生为报刊写的随笔、趣闻,有一千万字之多,人称“补白大王”。其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简练含蓄,饶有风致,雅俗共赏,为读者喜爱。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
梁实秋读书与做人 本书特色 《梁实秋读书与做人》精选梁实秋谈读书和谈做人的散文七十余篇,希望能反映一代大师才、情、趣之一端。“以一般人而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
海明威全集--危险的夏日 本书特色 《海明威全集:危险夏日》中有海明威回忆他与西班牙一些老朋友的友谊,有对于两位正非常走红的年轻斗牛士英勇气概和高超技巧的赞扬,...
刘国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收录了我国老一代经济学家刘国光的一些经济论文,共31篇。在这些文章中,他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领域一些非常关注的问题,如软着陆、通货...
十堂课,讲透中国人的浪漫底色古典文学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解读千古名作本书选取了唐宋元三代经典诗词曲作品,既有文本的细读、对勘和阐释,亦有历史语境的梳...
中华散文鉴赏辞黄(爱国卷)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鉴赏辞典》(爱国卷)精选先秦至新中国成立(1949)的132家的爱国散文147篇,作者包括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
顾骧-也爱黄昏 本书特色 经典的散文随笔,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坚贞的文化守望。顾骧先生的散文随笔无论是写入、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充盈着浓郁的诗意...
小说卷-鲁迅作品集 本书特色 ★ 鲁迅研究专家审校编订,精确还原鲁迅文本原貌★ 收录鲁迅*部小说★ 用纸高端,印刷精良,名家经典,适宜珍藏小说卷-鲁迅作品集 内...
《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内容简介:为什么面对求快求变的世界总是惴惴不安? 为什么明知习惯不良却依然做不出改变? 为什么一
诗经(古诗苑汉英译丛) 本书特色 月日本书收录《诗经》主要篇目,并译成中(白话)、英两种诗体,每篇配有精美插图。《诗经》的艺术成就,充分体现在民歌的艺术特色上。...
纪伯伦散文诗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作家,一位少有的、既属于阿拉伯民族,又属于世界的文化名人。他同时受到阿拉伯文化和《圣经》的熏染,...
FromoneofEuropesmostprominentandcelebratedpoets,acollectionremarkableforitsgrace...
诗建设-NO.9-2013.05(总第9期) 本书特色 《诗建设(9)》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新的生长,...
朴园日记 本书特色 朱朴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笼统地说,有两件事使他“名垂青史”,一件是日据时期,他主办的《古今》杂志;另一件是“中国古代书画的赏鉴专家”(...
三闲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
万寿寺 本书特色 《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第3卷):万寿寺(终结版)》:王小波年表,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1970年,云南兵团农场职工;1...
1989-2008-在天涯诗选 内容简介 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本书为下卷。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
泰戈尔诗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名著名译插图本中的《泰戈尔诗选》。泰戈尔的诗篇大多数是清新、流丽、隽永的。他用比喻熏陶读者,用形象启发读者,让读者从而进行再创造,驰...
批评与想象 本书特色 《批评与想象》是作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批评文字结集出版。他在对曹禺、王安忆、赵长天、李晓、程乃珊、莫言、叶兆言等作家的评论中,...
《玫瑰战争简史》内容简介:一场煮豆燃萁的王位拉锯战 掀起了英国历史上长达三十多年的血雨腥风 从圣奥尔本斯战役的第一滴血 到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