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一部地理科普类图书,讲述了作者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地区考察的经历,描写了乌苏里地区及其原始森林在当时还处于没有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原始状态,展现了一个新奇而陌生的自然世界。《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对自然现象观察得细致入微,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能够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享受自然的美。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既含有高度价值的科普常识,又有引人入胜的文学描写,是布雷姆(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旅行家)和库珀(美国著名作家)的完美结合。——【苏】高尔基拍摄《德尔苏·乌扎拉》,实现了我三十年来的夙愿。——【日】黑泽明
《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章 玻璃沟1902年,有一次我率领侦察队外出执行任务,曾经沿济木河溯流而上。这条河在什科托沃村附近注入乌苏里湾。我的侦察队由六名西伯利亚士兵组成,有四匹驮马。我执行的任务是从军事角度对什科托沃区进行考察,研究大尖山山结的几个山口——四条河流(济木河、麦河、刀毕河和勒富河)的发源地。其次,我还应察看兴凯湖旁边和乌苏里铁路附近所有的小路。这里所说的山脉始于伊曼附近,向南走,与乌苏里江平行,再自北北东走向南南西,从西面的松阿察河和兴凯湖与东面的刀毕河之间穿过。这条山脉再向下延伸,便分为两支:一支走向西南,就是贯穿整个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斯基半岛的鲍加塔亚格里瓦山脉;另一支走向南面,与一座高岭即刀毕河和苏昌河之间的分水岭会合。乌苏里湾的湾头叫作麦通港。麦通港过去伸人陆地相当深,这是一目了然的。现在离海约五公里处,能看到陡峭的海蚀崖。塘沟子河河口原来在现今的散湖和二泡子湖,而麦河河口则位于现在铁路线和麦河交叉处以上不远的地方。这片面积为22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是多沼泽的低地,由麦河和塘沟子河的冲积物淤积而成。沼泽地里还留存着一些小湖泊,说明这些是过去*深的地方。这种海退和陆地增长的缓慢过程目前仍在进行。不久,麦通港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港湾里的水现在已经相当浅了。麦通港西岸由斑岩构成,东岸则由第三纪沉积层构成:麦河河谷里到处是花岗岩和正长岩,而河谷以东则是玄武岩。什科托沃村在济木河右岸,离河口不远。它建于1864年,1868年曾被红胡子放火烧毁,于次年又重建起来。据普尔热瓦尔斯基1870年统计,全村有六户人家,男女共34人。我来到这里时,什科托沃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庄了。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两夜,对这一带进行了考察,并准备远行所需的物资。济木河长30公里,东西流向,右面仅有一条支流——北岔河。当地的居民把北岔河流经的河谷称为“玻璃沟”。这个名称来源于中国猎人的一所碓子房,这所房子的窗户上镶着一小块玻璃。应该说明,当时乌苏里地区一座玻璃厂也没有,所以玻璃在穷乡僻壤特别珍贵。在深山老林里,玻璃是一种特殊的交换单位。用一个空瓶子可以换到面粉、盐、小米,甚至还可以换到毛皮。老住户们说,过去发生殴斗的时候,仇人们都拼命闯进对方的屋子里,把玻璃器皿打碎。因此,中国房子窗户上那一小块玻璃是件奢侈品,也就不足为怪了。它受到当地头一批移民的重视,他们不仅把那所房子和小河叫作“玻璃房子”、“玻璃河”,而且以“玻璃”二字称呼整个这片地方。从什科托沃村沿济木河河谷上行,起初有一条乡村大道,过了诺沃罗西斯科耶村,大道立即变成了小路。顺着这条小路可以走到苏昌河、干沟子河、诺沃涅仁诺村。小路一会儿在河这岸,一会儿又转到河对岸,来回绕了好几次,春汛期间这条路不能通行,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清晨从什科托沃村出发,当天到达玻璃沟沟口,并且进了沟。北岔河流向西南西,方向几乎一直不变,仅在离河口不远的地方才转向正西。玻璃沟宽窄不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宽的地方有一公里以上。它像乌苏里地区的大多数河谷一样,地势特别平坦。沟两侧的山岭上长满了弯弯曲曲的柞树,山坡很陡。平地与山岭的界线极为明显。这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剥蚀。河谷原先很深,后来才被河流的冲积物填平。……
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1895年,他从彼得堡步兵士官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军界供职。1900年,他调到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工作。阿尔谢尼耶夫对地理深感兴趣,又喜欢打猎。上级见他有此兴趣和特长,遂任命他为“狩猎队”队长。名为“狩猎队”,实际上是搜集军事、经济、地理、民族等方面资料的考察队。其主要作品有:《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德尔苏·乌扎拉》《1901—1911年乌苏里地区军事地理和军事统计概要》《乌苏里地区的中国人》《穿越原始森林》等。
恒向线 本书特色 原帖拥有在天涯社区“天涯杂谈”六十多万、“猫眼看人”四十多万的点击率,备受网友关注!12年航海、20余万海里、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港口...
脱腔-阿城文集-之七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原是鲁迅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历史的讲义,共二十八篇,1924年成书,1925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
《日本文学史》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学者、评论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为切入点并统领全书,完整论述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
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宋词三百首》编者朱祖谋(1857-1931),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强邨,亦作疆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
愿望三书-林清玄散文精选-(全三册)-[全新图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社出版★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文章曾多次入选华语教...
新编唐诗故事集:风俗习惯民情篇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也是形成国人文化爱国主义的动力,千百年来它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新编唐诗故事集》是由享誉...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超验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单纯朴的生活,追求理性空灵的精神境界。他于一八四五年春在瓦尔登湖...
《2019年考研政治20年真题大讲评》内容简介:按套讲解,根据新大纲、新考点、新形势给予讲评。每套真题后边附其相应答案解析。解析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本书特色 ★ 8开,扬州古椿阁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宫邢之襄校刻红印本《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原大原色影印★ 《唐诗鼓...
故乡/鲁迅吴冠中文学艺术笔记 鲁迅 黄山书社 本书特色 《故乡》是融鲁迅经典著作、吴冠中插图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学艺术笔记。配上吴冠中基于对鲁迅文字深刻理解基础之上...
达伦·山:我原名叫达伦·奥肖内西,197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母是爱尔兰人。6岁时我们全家搬进了爱尔兰我曾祖父的农舍。我喜欢乡村中无拘无束的生活,那里的一切比城...
《写给星期五早上不听海的人》内容简介:“写给星期五早上不听海的人:无论被囚禁之人在哪儿,我都会带着流浪的波涛出现。”★聂鲁
人类名著闪耀时全13册 本书特色 ★ 汇集茨威格、卡夫卡、泰戈尔、埃克絮佩里、奥威尔、歌德等10位作家的12部经典★ 梁实秋、郑振铎、高中甫、张保红、潘子立等众...
诉讼·美国-卡夫卡文集:第二卷 内容简介 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文集》(1—4卷)增订版是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新...
红楼识小录 本书特色《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邓云乡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小物说起,将因年深岁改,...
卡列尔·恰佩克(Karel Čapek,1890.1.9~1938.12.25)是捷克著名的剧作家和科幻文学家、童话寓言家。他的作品以构思独特、体裁新颖、情节离...
唐代爱情名诗赏读 本书特色 《唐代爱情名诗词赏读》:有情人 就有情话,有情话 就有情诗唐代爱情名诗赏读 内容简介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而唐诗中的爱情诗...
本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
我的中学时代 本书特色 本书把五六十岁,七八十岁,甚至已过望九之年的当年中学生三十八人,从现实生活中拉回到几十年前,让这些当年的中学生,把已模糊和淡忘的往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