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腔调》选取两宋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19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爬梳剔抉了流传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集宋代文人评传与诗词品读鉴赏于一体,讲述了这些文豪们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及艰难险阻的官道仕途,既有感人至深的趣味故事,也有扼腕痛惜的辛酸遭遇,读来发人深思又饶有趣味。 还撷取了文豪们留存于世且经久不衰的名诗佳句为解读案例,娓娓道来,即兴评价,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准确恰当,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宋代诗词鉴赏书。
1、 通过诗词解读、文人生活、历史事件相合的方式,完全再现宋朝生活的百科式读本。文字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性。
2、 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有精致优雅、也有仙风侠骨,从这本书不但能看到宋代士大夫的风骨,他们诗酒风流背面的仁爱之心,也能看到他们宽袍大袖下的铁肩道义。
3、 知名插画师燕王全力打造,再现优雅洒脱的宋时衣冠。
遵循宋朝独有美学体系,展现那时风雅于历史缝隙中寻找不加掩饰的生趣
不在意真相,只关心人性之谜
看词人缱绻其中又置身事外的处世方式
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诗词鉴赏类畅销书作者,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撰稿人及文学顾问,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冠军。出版作品有《唐朝入仕生存指南》《印象盛唐:唐才子评传》《煮酒论道:逍遥世间的绝妙智慧》《华美的大唐碎片》《馥香记》等数十部畅销书。即将出版《四时花令:古诗词中的花意诗情》。
《中国断代史系列(全套)》共16册,分别有:《中华远古史》、《殷商史》、《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秦汉史》、《魏
这是对斯大林在其最重要的一段生涯中的军政领袖作用的易引发争议的重估。“杰弗里•罗伯茨对作为战时独裁者和战后大元帅的斯大林作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沈文肃公政书(套装共4册)(精)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朝华出版社出版★ 装帧精美,原版影印,繁体竖排,纸质优良,印刷清晰★ 沈葆桢是晚清...
从国王到总理:保加利亚末代国王沉浮 内容简介 西美昂,6岁登基,9岁流亡,五十多年海外生涯,64岁把“梦想”变成现实,一夜之间掌握了大权,这不仅对保加利亚人民,...
回忆徐伯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是追忆徐伯昕的文集。徐伯昕是卓越的新文化出版家,他是当仁不让的民主的鼓手、时代的木铎。贞刚的气质,保持到*后一着...
《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HistorischerAtlasderantikenWelt)是西方古典学界、古代史权威百科全书“新宝利”(德国)(DerNeuePa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梳理记载的类人猿自然历史,发现各类人猿之间,以及其与人类之间存在相似性,由此,发出
《图释世界史》内容简介:《图释世界史》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它是世界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写给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简
故宫国宝爱难记-1931后那些追随国宝的大师 本书特色 故宫文物南迁的重大历史事件绝不只是故宫人自己的事情,正像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战、全民抗战一样,...
联合国处理土著问题史概 本书特色 《联合国处理土著问题史概》由姜德顺著,该专著侧重于从法学、国际法专业探讨土著问题,特别是对《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予以分析。本书内...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都讲透了。从独特视角反思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
四公子1-《史记》里的豪杰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孟尝君、平原君。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史上那...
团购:西域不只是传说4册 内容简介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1:初开玉门》建元三年张骞辞别汉武帝,率领使团由长安西去。一去就是十三年,汉武帝已经等不及了。河套之战拔除...
资治通鉴校补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08年1版1印,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书前印有姚奠中题诗手迹、宋谋玚与郭沫若通信★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依靠...
《世界奇幻地图》内容简介:人类地理文化史上最大的神话、谎言和谬误大全。第一本精辟分析历史上从未被整理、探索的古地图真相之谜
《中信国学大典:净土三经》内容简介:《净土三经》,即《佛说阿弥陀经》重在引导世人对西方极乐净土生起信心。《佛说无量寿经》侧
安雅堂稿 本书特色 书摘***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忄”右边为“乔”。第二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堇”第三处为上下结构上边为“沸”下边为“鬲”。书摘第、四、五、六*处...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内容简介:《革命的年代:1789—1848》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一部。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
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内容简介 宋代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建都于开封,历时167年。南宋建都于杭州,历时150年。另外,在南宋灭亡后,一部分南...
“诗话”作为我国古典诗学著作之一种体例,自北宋成体以后,又迅即发展成为主要之形式,后世遂有借用其名指代其他形式者。今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