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帝国统治史,始于公元前3世纪,绵延至20世纪中期。幅员广袤的世界诸帝国在这一时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影响深远的罗马帝国,勇武虔诚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年寿不永的加洛林帝国,灵活务实的俄罗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自成一体的中华帝国以及彻底开启全球化进程的西方诸帝国……它们各不相同的统治策略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作者不仅关注它们如何崛起、竞争并形成其独特制度与统治实践,而且超越对历史细节的泛泛叙述,将帝国作为一种统治形式加以分析考察。同时本书借助对各个帝国统治策略、施政传统的一系列对比,充分展示其内部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帝国统治史的理解。
·领略帝国的兴衰起落,探寻帝国追求权势的不同手段与风格。 ·本书曾获2011年世界史学会年度图书奖。这是我所能想到的阐述帝国与民族关系的*佳著作。——彭慕兰,《大分流》作者,芝加哥大学本书是对于众多帝国研究著述的矫正,注定要成为一部经典:它处理了一个宏观且具有话题性的主题,论述简明扼要,从罗马帝国与汉王朝,直至晚近世界,涵盖广泛而布局均衡。这一成就令人惊叹。——杰里米·阿德尔曼,《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本书出版恰逢其时且十分重要,书中强调了帝国的持久性,其延续时间从古代世界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直至当下。作者弱化了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并且通过强调非西方帝国实践的重要性,来去除历史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色彩。——罗伯特·廷格诺尔,《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世界帝国史》一书全面梳理了自公元前3世纪至20世纪去殖民化时期结束的世界各主要帝国兴衰史。该书并非一部对帝国历史的单纯叙述,而是以帝国的统治方式为切入点,描绘了各种不同的帝国统治形式、策略与风格。在书中,读者既可领略深刻塑造欧洲帝国传统的罗马帝国、统治特点鲜明的欧亚地区诸帝国、自成一体的中华帝国、亦可感受近代殖民帝国对传统帝国统治方式带来的巨大震动,更可从中了解在全球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帝国传统,及其如何作为潜在因素对当今政治继续发挥作用。
《世界帝国史:权力与差异政治》一书曾获2011年美国世界史学会图书奖,由美国两位著名历史学家简·伯班克与弗雷德里克·库珀合著完成。
简·伯班克教授现供职于纽约大学。她以俄罗斯与斯拉夫研究见长。著有《知识分子与革命:俄国人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观,1917-1922年》①、《法庭上的俄国农民:法律文化在乡下,1905-1917年》②,编有《俄罗斯帝国:空间、民众、权力,1700-1930年》③。在其首部专著《知识分子与革命:俄国人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观,1917-1922年》中,围绕俄国革命与内战时期由知识分子所推动促成的对于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种种解读,她进行了深入探究,该著作在学术界反响巨大。本书是她的*新著作。
弗雷德里克·库珀教授与简·伯班克教授系同事。库珀教授的研究从*初限于东非劳工运动逐渐转向对殖民主义的宏观考察。其代表作有《去殖民化与非洲社会:法属与英属非洲的劳工问题》④、《争论中的殖民主义:理论,知识史》⑤等。他*为重要的贡献即提出了“看门人国家”(thegatekeeperstate)的概念。其认为,许多非洲新兴国家在走向独立后尽管已取代殖民主义国家,但其实仅仅控制着海关、外汇监管机构、人事部门等若干个关键的“大门”,以攫取资源、分配机会和维护特权阶层的荫庇关系。由于“看门人国家”虽然通常情形下并不能真正控制基层社会,但它可以控制官僚体系和地方政府,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腐败和裙带关系横行,国家极易蜕变为“窃贼国家”或掠夺性国家。该概念因其形象而精准,故常被研究后殖民时期非洲的学者所借用。
关于研究帝国问题的学术意义与写作本书的初衷,两位作者指出,首先,考察帝国的历史并不暗示着要去褒扬或谴责它们。相反,探讨和理解历史上的帝国在各自时期所展现的发展前景,为今天的我们揭示了那些改变过去、创造现在以及可能塑造未来的措施与行动。①其次,尽管当今世界由众多民族国家构成,但民族国家所组成的世界并不稳定。所以今天仍有必要思考帝国问题,并从帝国兴衰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再次,通过考察诸帝国的统治武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借鉴,这样就可以修正各种传统的年代记叙以及分门别类,并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历史是怎样、在何时与何地出现了新的趋势。②
在该书中,作者就一系列概念进行了阐释或重新诠释,赋予它们新鲜的、更为丰富的含义。
首先,对于全书的关键词“帝国”与“民族国家”两大政体及其差异,他们进行了阐释并加以廓清。所谓帝国是一种庞大的政治单元,是扩张主义的或是曾将权威扩及广大空间,以及当其兼并新民族时仍维持差异和等级制度的政体。而民族国家则基于如下理念,即单一领土之上的单一民族将其自身组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宣称其民众的共性,帝国国家则声言其多元人口的不平等性。两种类型的国家都是混合化的,但是民族国家倾向于同化那些其境内的民众而排斥那些境外者,帝国则向外延展并通常是强迫式地吸纳在帝国统治下差异被人为地明确化的民族。③帝国是一种持久的政体形式。作为一种宏大的政治实体,帝国奉行领土扩张主义或对扩张念念不忘,以武力或其他手段将人们统合起来,在人群中维持差异性和等级关系。
帝国尚未让位于由一个民族国家构成的稳定而正运转着的世界。许多新近发生的血腥而打破安定的冲突,出自于寻找诸帝国政权的可行性替代者的屡次失败,这些冲突出现在卢旺达、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阿富汗、前南斯拉夫、斯里兰卡、刚果、高加索以及别处。在前殖民地地带上建立的诸多国家,并未实现在独立时所期盼的众多目标。大国们一面称颂一个由诸多不容侵犯的、平等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一面又调动经济与军事力量来削弱其他国家的主权。与此同时,政治领袖们与其他人试图组建若干超国家的机构来控制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诸帝国所选择的各条路径并不能预测未来,但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将我们带到这个不确定的现在的种种条件、思想与行为。且让我们来回顾下诸帝国是如何在一段悠长的时间中让历史发生的。我们已经强调了这样一些方式,各帝国运用它们在各种扩张中的或收缩中的政体内玩弄关于相似与差异的种种策略花招。我们强调了诸帝国内部各种权力关系的垂直性,当帝国领袖们试图从他们自己的周围或从各类已合并的社团中募集大量代理人,以治理遥远的领土并确保可能的对于帝国统治的顺应。我们观察了诸帝国的下列交汇点——即若干新帝国在其他帝国的周边横空出世,由诸敌对帝国所导致的帝国扩张的挫败,以及帝国权力的种种影响与在彼此领土上实行民族自治的野心。我们没有按照静态的类别来将诸帝国加以分类,我们已经看到,统治精英们如何在远方将行使权力的不同方式结合在一起。若干不同的却又相互交错的帝国轨迹,在两千多年里反复地改变着世界。
这是我所能想到的阐述帝国与民族关系的zui佳著作。
——彭慕兰,《大分流》作者,芝加哥大学
本书是对于众多帝国研究著述的矫正,注定要成为一部经典:它处理了一个宏观且具有话题性的主题,论述简明扼要,从罗马帝国与汉王朝,直至晚近世界,涵盖广泛而布局均衡。这一成就令人惊叹。
——杰里米·阿德尔曼,《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
本书出版恰逢其时且十分重要,书中强调了帝国的持久性,其延续时间从古代世界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直至当下。作者弱化了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并且通过强调非西方帝国实践的重要性,来去除历史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色彩。
——罗伯特·廷格诺尔,《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
简·伯班克(Jane Burbank),纽约大学历史学和俄罗斯与斯拉夫研究教授,著有《知识分子与革命》《法庭上的俄国农民》。弗雷德里克·库珀(Frederick Cooper),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去殖民化与非洲社会》《争论中的殖民主义》。
柴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翻译中心研究员,参与翻译《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六卷)等。
原来如此第2辑:清同治以后150年中国底本(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所采历史片段,多注明出处,不是野史,不是八卦,是信史。挖掘历史细节,刷新历史真相。200余幅...
《成功励志100篇》内容简介:本书的100个励志故事包括四个部分:美德故事、励志故事、管理故事和服务故事,有中外故事,也有华天集
保卫历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从保卫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比较全面地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於历史的所谓“颠覆”,立论客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全书共分12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两晋南北朝史-(全2册)-精校版 本书特色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
竹林七贤 本书特色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唯有真性情,才有佳故事,《竹林七贤》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七个人的一百...
直言:1978-2012中国话语 本书特色 《直言:1978—2012中国话语》是一本大众历史读物,却比普通的大众图书多一分思考与厚重。它以编年体的结构,选取了...
秦汉史话(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秦的崛起、六国削弱 秦国称雄——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剪除吕缪 任用客卿——秦加强中央集权、兴师东进 先取韩国——秦灭韩、施行离间...
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本书特色本书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五本。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今。 时间进入近代,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中国人奋起抗争,在...
国学大书院--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1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4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茶艺师教你泡好茶》内容简介:会品茶是人生的一件乐事,更是一种享受。优雅的环境,精美的茶具,适口的茶汤,处处都能渗透出高雅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方志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印★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是《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首卷“市...
清史九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
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 本书特色古“上党”地区位于今太行太岳之间。自古以来,盛行神农氏的传说,今仍存有与神农氏相关的大量祭拜遗迹。以前有人以为此皆民间附会...
明史 本书特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明史》明朝前后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历十六帝。明成祖朱棣一改明太祖闭关自守的外交策略,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交往、宣示威德以及...
丧葬仪式或被当作是人生结束之际的告别典礼,丧服和丧葬礼制体现人际关系和某些人生观的根本理念,可以认为是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十卷 二零零九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海外学者有美、日、韩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中国大陆除了南开大学之外,还有复旦大学、南京...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内容简介: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 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
《AI思维:从数据中创造价值的炼金术》内容简介:人工智能如何为商业赋能?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早已进入
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十二个王朝的最后10年 本书特色本书以新颖的视角、慢镜头加特写的倒叙方式梳理、再现并深刻剖析了中国历史上12个王朝末世的*后十年,对其政...
《华尔街之狼(修订版)》内容简介:“如果你想在华尔街交到真心的朋友的话,你还不如养条狗!”——卡尔·伊坎 卡尔·伊坎,美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