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很流行疗愈系书籍,这些书旨在为那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身心俱疲的人带来些许温暖慰藉。但是尼采却从来不试图给人安慰,不仅如此,他反倒极为严厉地鞭策着人们。今时今日,人们都为了享受无忧无虑的安逸生活而竭尽全力,可是尼采却说:“要活在险境当中!”“不要期待你的命运一路坦途,而应该希望它残酷多舛!”不期待安慰和同情,不要脆弱的意志,为了自身的提高和强化,我们需要痛苦而艰辛的生活。无所畏惧的意志,这才是尼采希望人类所具备的。当今世界,处处都在上演残酷的竞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生存下去,想知道我们的社会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那就有必要聆听尼采的箴言。
做个贪求安逸的“末人”?!还是做个气度不凡的“超人”?!尼采认为现代人因为过于崇尚安乐而变得弱不禁风,略微遭受一点困苦,就牢骚满腹,即使面对很小的挫折,也会做出夸张的反应。对于为了迎合社会、为了追求安乐而急功近利的我们,走在时代前面的超人尼采发出呐喊“成为你自己!”成为自己,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做一个高贵且有气质的“超人”!成天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有时会产生质疑“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这样活着,对吗?”如果你问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人生的苦恼是什么,那他会怎样回答你呢?尼采会回答你说“活得危险一些!”“不要指望你的命运会平坦无忧,要希望更加残酷的生活。”并且还会加上一句,“爱上自己的命运吧。”“超人讲座”就是由那些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得不提出的10种质疑,以及尼采对此给出的答案构成的。当你抱怨道“我的人生为什么就这么艰难坎坷”时,尼采会答道“轻藐那些安然无恙的生活”,当你为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时,尼采会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无法产生那种质疑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答案”。这就说明,尼采要求的绝非希望得到慰劳及同情的软弱的精神,而是要求我们为高扬自身,而要求痛苦艰难的命运的“超人”精神。在这整个社会都围困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的时代,如果你是一个在我们该怎样生活,我们的社会应该朝哪个方向改革等问题而苦恼的人,规劝你不妨倾听书中尼采所说的一番话。有待我们思考的人生问题·我的人生怎么会这么累?·怎样活,才能活得有意义?·怎么没有一件心想事成的事呢?·怎样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我不相信神,就会变得不幸吗?·人活着,就一定要有信念吗?·艺术可以改变生活吗?·死亡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吗?·活得像自己,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突破自己?
人生是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某些哲学家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痛苦,亚瑟·叔本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实,在哲学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大部分宗教也把我们的人生看作苦痛。这一点,从基督教把今世比作泪谷,佛教称人世为苦海就可见一斑。其实完全不用放大到哲学和宗教范畴,几乎每个人都一度觉得人生道路遍布荆棘。我也有很强的厌世倾向,哪怕碰到一点儿困难就会感叹人生充满苦痛。前面提到,叔本华对于活着为何如此痛苦进行了深入彻底的研究。他用一句话论述了人生的本质。人生如同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人是一种拥有无限欲望的存在。对美食的欲望,想拥有美貌异性的欲望,读好的大学、找好工作的欲望,希望子女取得好成绩的欲望,等等。欲望由始至终支配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为了满足欲望而努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觉得痛苦,但是即使欲望得以实现,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会持续很久。在没有欲望的前提下,满足感和幸福感自身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换言之,满足感和幸福感来自于欲望被实现的过程,所以在欲望得以实现的瞬间,它们就开始消失了。例如,我们很想吃炸酱面,当终于吃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感仅仅存在于这个欲望得以满足的过程中,伴随着饱腹感的出现,幸福感开始消失,厌倦随之而来。这种厌倦会持续很久,直至刺激我们欲望的新的事物出现,只有新的欲望才能消除这种厌倦感。然后,我们会再次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通过孩子玩玩具的情景便很容易理解叔本华的观点。看到诱人的玩具,孩子会产生拥有玩具的欲望,于是便央求父母买,有时候还会因此受到责备。可是,即使是又哭又闹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玩具,对于孩子来说,因此而产生的幸福感也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情。不管多昂贵、多好玩的玩具,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就会玩腻了。玫瑰色的幸福感消失,孩子被灰色的厌倦所笼罩。于是他们开始跟父母耍脾气,觉得无聊,缠着父母陪他们玩。看到电视里比自己的玩具更好玩的新玩具,便又会产生占有欲望。看到孩子们的这个样子,就无法不对叔本华的“人生如同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这句话产生共鸣。这种现象难道只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吗?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只是欲望的对象不同罢了。孩子们渴望的是玩具,而大人们渴望的则是更富足的生活、更漂亮的异性,住小房子的人则想要更大、更舒适的公寓。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慨叹自己处境的不堪,倍觉痛苦。可是,即便经历千辛万苦,*终得到梦寐以求的公寓,那种满足感也不会持续很久。我们很快就会对新的公寓提不起兴致,再次被厌倦吞噬,新的欲望来袭,我们开始想拥有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朴赞国,本科及硕士毕业于首尔大学哲学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博士。现任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担任首尔大学哲学思想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主的存在主义哲学。最近致力于钻研佛教与西洋哲学的比较。2011年,凭借《元晓与海德格尔的比较研究》获第五届“青松学术奖”,2014年凭借《尼采和佛教》获第五届“元晓学术奖”。主要著述有《田间路上的思想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纳粹吗?》《内在目的论》《关于姬儿~德勒兹的》等等。另外还有《尼采Ⅰ,Ⅱ》《尼采全集16:遗稿(1882年7月~1883/84年冬)》《朝霞》《悲剧的诞生》《反基督》《象征形式的哲学》等多部译作。王宁,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韩国文学硕士。从事翻译工作多年。译有《库勒巴尔男爵的城堡》《闹闹腾腾的蔚蓝小区》、悦读版文学名著系列、姜草漫画《魔女》等三十余部作品。
寺塔灵秀 江南名寺 本书特色 江南秀丽风光中,隐藏着一座座美丽的寺庙!经历1300余年风雨沧桑。天宁寺静静伫立在常州东南;1800余年历史的定慧寺藏于焦山之中;...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本书特色 “冯友兰作品精选”收入作者大部分重要论著,由三联书店分两辑出版。先行付梓的**辑七种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
论证:2 本书特色 本书并没有把解构朝代的手术刀霸道地操在手中,我们只是本着愚公的精神打磨着这个日益光怪陆离的社会,简单地说,我们只是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一种哲学...
后藏志 内容简介 达热那他在介绍年楚河流域的名胜古迹时,不受教派偏见的束缚,对包括苯波教在内的藏传佛教名汉派的道场、对迹、高僧大德的事迹和传说,均一视同仁在采取...
周易概论-易经讲堂-1 本书特色 学习《易经》的基本读物,初学者的入门书籍。作者于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授课,门生无数。据作者授课录音整理成书,通俗易懂。霍...
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 本书特色 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的时代,法国知识界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的磨难。他们曾经喜怒哀乐,他们曾经...
新安理学论纲 本书特色 《新安理学论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安理学论纲》讲述的新安理学是宋明时期朱子学在徽州的重要分支,程洵、汪莘、程大昌、吴儆、倪士毅、...
主体生成论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针对国内外哲学界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置起来,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对置起来的做法,针对“主体死亡论”,在中...
萨迦格言-西藏贵族世代诵读的智慧珍宝 本书特色 “为了世人有规可循,我把圣法加以弘扬”是八百年前的萨迦班智达创作《萨迦格言》的初衷。他教给世人区分智愚、扬善贬恶...
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 本书特色 《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 内容简介 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既是理解尼采思想的核心...
咬文嚼字的逻辑 本书特色 基础学科包括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
编辑推荐: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造像量度经》和《重编诸天传》的点校本为第一部分,造像量度经是清代工布查布编著,清中期以来被
李叔同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为目前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之全部文字,截止时间为1918年出家前后。本书按文章、诗词、歌词、书信、译著五部分编排。每部之中作品按写作...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本书特色 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佛心》,可以说是日常中修行的指南,生活中悟道的捷径。书中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引你如何培植和滋育上述...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曾于1976年应台湾《青年战士报》之邀公开讲解《孟子》。本书是南先生讲授《孟子》之《万章》篇的整理,南先生将之定名为...
道家的智慧 本书特色 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由于其思想中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张三丰全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是元明时丹道修炼的代表性人物张三丰的丹道修习及太极、内家拳的集成。在我国历史上张三丰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修道有成但大多...
香盈碧莲花-诗词中的燕京寺庙 本书特色 汪兆骞、郑瑞勇编*的《香盈碧莲花(诗词中的燕京寺庙)》力求穿越数百年历史风云,惊鸿一瞥,扼要呈现九十一座燕京古城诸寺庙的...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本书特色 · 大师解读大师 与冯友齐名之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数十年心血力作· 集中日三十余种注评版本之精华 全面详尽权威 领悟心学真谛· 大...
西方学术名著导读丛书:《伦理学》导读 内容简介 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取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代学术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