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传记。韩愈作为中唐韩孟诗派的开拓者、古文运动的领袖、儒家思想承前启后的大儒, 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该书作者李长之先生根据大量史料, 重新梳理了汉语的人生历程, 深刻阐述了韩愈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为读者全景展现了一代思想家、文学家辉煌而又充满坎坷的一生。
韩愈的精神始终是健朗的,一如他的文章是无懈可击的。这便是这个忠实于国家、忠实于朋友、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忠实于作育人才、忠实于自己创作的卫道战士之*后的写照了!《韩愈传》是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李长之倾心力作,全景展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跌宕传奇的一生,如椽巨笔,成就“百代文宗”,开一代文坛风气,在诗文中体味深情与风雅,在笔触间感悟忧伤与旷达。
《韩愈传》:
三嫂嫂·侄儿·乳母
据皇甫浞所作的墓志神道碑上说,韩愈七岁就好学,出口成章,这不能不归功他兄嫂所给的诲导。
在韶州大概没有两三年吧,韩会就死了,死时才四十二岁。以后便由嫂嫂郑氏单独负起教养韩愈的全责来。
郑氏一定是一个很果断很有才能的女性。丈夫死在这样一个边远的地方,跟前的小孩子们正啼叫得不可开交,全家大大小小有一百左右人口,假若别人处此境地,恐怕要一筹莫展,但是她毅然率领他们北上,“水浮陆走,丹旒翩然”(韩愈祭郑夫人文),不避任何艰难困苦,终于把丈夫归葬于河南沁阳。
接着是中原战事爆发,藩镇李希烈、朱滔、王武俊谋叛,郑氏又带着韩愈等避难到了宣州(现在的宣城,在安徽的东南部,也就是大诗人李白*后归宿的所在)。避难的生活当然是艰苦的,可是韩愈的治学基础,正是在这时打下。他在三十岁时所作的《复志赋》中,有追叙这时生活的话:“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重古训,已透露了他终身的事业。
他这苦学的一段,也不过在十四岁到十七八岁之间。他大概像刚刚生牙的小牛小羊,要试着啮取一切青草一样的吧,逢见书,就急切地吞噬了。他急切到这种地步,几乎忘了自己的吸收能力。任何大学问家是一定经过这个阶段的。这时他每天背记数千百字,不久就把六经百家的学问都窥测了一个大概。我们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又没有父母,哥哥又死了,假若不是他的嫂嫂善于诱导,是决不会这样走上正路的。所以他后来时刻不能忘了嫂嫂的看顾,是应当的。
和他在江南同住在一起的,还有他那有名的《祭十二郎文》的主角,名字是老成。这是韩愈的侄子,过继给他的哥哥韩会。当时韩愈的三个哥哥都死了,就韩仲卿的后代说,韩愈是唯一活着的儿子,十二郎老成便是唯一活着的孙子。他们都孤苦伶仃地为郑氏所抚育着。他嫂嫂每指着他俩道:“韩家的两代,现在只有你们俩了!”这时十二郎更小,不能懂得这句话的意义,就是韩愈自己,也是在后来回忆时,才感觉到其中的悲切(原文见附录一二)。
像我们不能忘了韩愈的嫂嫂一样,我们也不能忘了韩愈的一个乳母。这位乳母姓李,是徐州人,一直奶着韩愈,直到老死在他们的家里。她的看护保育,也同样是韩愈的一位恩人。她老人家眼看着韩愈考中了进士,做了“大学教授”(国子博士),当了河南令,娶了妻,生了二男五女,在韩愈四十四岁时才死去。韩愈曾为她写过墓志铭,(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篇铭念乳母的文章!)并且带着女人儿孙去祭祀。
在韩愈生活的**期,使我们看到了他的苦学,是他日后在文学上所以能够不朽的基础。
……
李长之(1910—1978),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入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一书,产生很大影响。同年,自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9年以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鲁迅批判》《苦雾集》《梦雨集》《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本书论述了唐代诗歌语言。全书共分两部分:一、主要说明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语词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意象特征,并与日本和歌加以比较
龙榆生(1902~1966)江西万载人。名沐勋,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生平爱竹,40岁后又自署箨公,师从黄季刚
闲花 本书特色 “大自然造物神奇,我谨致追慕之意”,《闲花 (精)》的作者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爱花草之人的心声 。作者沈胜衣以写作花木、书话见长。他考辨流行歌...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经典鉴赏-精装彩色珍藏版 本书特色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内容简介:制度变化,书生之困,有什么关系。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
《布宁诗文选》内容简介:精选布宁的诗歌和散文,集中而全面地展现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辽远、优雅、空灵的创作风格,同时勾勒了他
梅丽丝•德•盖兰嘉尔(Maylis de Kerangal),法国女作家,一九六七年出生于土伦,在勒阿弗尔度过童年,后在鲁昂和巴黎学习。毕业后在伽利玛出版社青少...
《林则徐选集》内容简介:林则徐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政治活动家,并非纯粹的文人学者和诗人,但这并不妨碍其诗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黔东南侗族祖先记忆:黄岗兄弟村寨故事传承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呈现我国丰富多彩的
祖国行长歌 本书特色 《祖国行长歌》是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七十年代出首次归国探亲时所作长诗,诗中表达了她眷恋祖国的真挚情感。祖国行长歌 内容简介 叶嘉莹先生诗句洋...
名家谈收藏(文化篇)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8年10月金秋,全球华人收藏家云集上海,召开了首届华人收藏家大会★ 荟萃国内、港...
译海寻踪 本书特色 萧乾先生在世时,文洁若总是被先生的光环“罩住”,其实她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学者,是中国个人翻译日文作品字数*多的翻译家。据统计,在长达半个多世...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媒体与经济专辑》内容简介:《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本
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爱好者研习格律入门路径何为诗韵?何为平仄?《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带你领略传统格律的抑扬顿挫之美教你掌握古典诗...
苗族卷-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上.下) 本书特色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
毕淑敏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毕淑敏精选集》是由毕淑敏精选其历年出版的散文作品中的精品编辑而成,70余篇散文包括生活、学习、情感、婚姻、生命、旅行等多...
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写给那些“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小资们的必读之书。那种“独自徘徊,寂寥又悠长”的“雨巷”式孤独,在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生于70年代后期,有人说这个年代出身的是充满物质感的一代,显然这是个武断的结论,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人积极回应智力的承传,特别是...
塞上行 本书特色 本书报道了百灵庙战役、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后西北地区的政治、民族动向,批评了封建王朝及民国政府“传统狭义的消极的民族政策”,提出了解决...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就是对书的评论,展示了历史学家王笛近四十年读史观察,也可以说是他的阅读史,就此可以窥见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发现“历史的微声”,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