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取名,得自于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感慨。全书共六卷:**卷《闺房记乐》记录沈复与陈芸情趣相投、恩爱意浓的夫妻生活;第二卷《闲情记趣》写作者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雅兴;第三卷《浪游记快》记作者“游幕三十年”,遍历大江南北的所见所闻;第四卷《坎坷记愁》记录作者屡屡不见容于家庭,被迫流落在外坎坷度日的愁苦经历;第五卷《中山记历》记录出使琉球的奇闻轶事;第六卷《养生记道》叙述作者的养生之道。按不同的专题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注重自我意识、追求心灵自由的真性情真面目。《秋灯琐忆》讲述作者与妻子秋芙诗书唱和、山水纵情的琐事,全文以“秋芙来归”开篇,以“愿世世永为夫妇”“证明佛前”收尾,秋芙始终为主角。《秋灯琐忆》的命名,透露了作者的立意也概括了作品的特点。“秋”自然指秋芙;“灯”则暗含“青灯古佛”,不仅实写当时作者的誓愿,也透露了所记内容不关功名利禄、经济世用,而与遁世逍遥有关。全篇皆为夫妻、朋友间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逸致,专注于闺中生活的细节描绘、闲情雅趣的极度渲染,不仅与“文以载道”“微言大义”无关,即使是他们经历过的社会变故、政治动乱也都一概略去,真可谓一个“琐忆”完全彻底。《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历来被爱好者相提并论。清末民初,有人将冒襄的《梅影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蒋垣的《秋灯琐忆》,并称“闲书四种”。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后将它们翻译成英文,朱剑芒主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将二者并列一处,新时期以来,也有众多的论家和出版物将二者合为一处。这种现象并非出于巧合,《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的确是两部可以并立媲美的佳作妙品。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文绘画、世态炎凉与颐情养性,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深情直率地叙述夫妻闺房之乐、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一个真情真性、有血有肉的沈复,真实可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但与一般的自传文不同,《浮生六记》不是按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按人生经历的起落沉浮划分段落,而是将一生经历划分成若干个方面,按不同的主题依次写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中国自传文学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秋灯琐忆》讲述蒋垣与秋芙妇唱夫随、欢乐谐和的闲适生活,选取赋诗、联句、下棋、作画、抚琴、会友、云游、寻禅、问道等生活片断,在一种异于常人的幸福美满中,活画出一个才华出众、超凡脱俗的秋芙。秋芙是主角,蒋垣只是一个讲述者。时间的顺序清晰可见,人生的经历却并不完整,内容的选择只在于展示秋芙的闲情雅兴、天纵之才。《秋灯琐忆》属于忆惜故旧之作,却完成于传主就在眼前之时,显得尤为特别,为中国记传文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成功范例。林语堂曾作《两个中国女子》专门分析陈芸和秋芙赞赏她们是“中国古代可爱的两个女性”。
五序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琵琶行》:唐代诗人自居易所作长篇叙事诗,描写一个歌妓沦落为商人妇的悲惨经历。,即能成诵。四龄失怙失怙:失去了依靠。这里指失去了父亲的庇爱,意即父亲去世了。,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娴女红:熟悉缝纫刺绣。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缝纫、刺绣等针线活。,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修脯:肉干。古时弟子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修”为“脩”之误。无缺。一日,于书簏书簏:竹制的书箱。簏,竹箱。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归宁:古时指已出嫁的妇女回娘家。。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窃恐:暗地里担心。窃,暗中,私下。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约指:戒指。缔姻:缔结婚姻。此处指求亲订婚。焉。此乾隆乙末乾隆乙末: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同齿:同年。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堪师者:可以作为老师的人。堪,可以,足以,能。,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夭寿之机:短命的先兆。夭,指未成年的人死去。此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漏三下:指时刻已到半夜三更。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腹饥索饵,婢妪婢妪:年老的使女。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
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
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马一夫(马泽),陕西绥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延安大学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路遥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新时期文学觅踪》《孙子兵法译评》,主编《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
精彩摘录那么,难道何小二并未失去知觉?可是分明有许多并不存在的事物,如幻影般出现在他的眼前。最先出现的,是他母亲的微脏的
夜莺与玫瑰 本书特色 ★童话王子王尔德感动世界之作;林徽因译“世上相当感人的童话”。★七个坚信爱之能量足以感动全世界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在给予中,付出的爱才是...
《财报掘金》内容简介:拒绝做“商业盲人”,从读懂财务报表开始。本书是财报专家张新民教授的又一力作,语言通俗易懂,案例鲜活有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3》内容简介: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
书信卷-傅雷文集 本书特色 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
瞿秋白文选 内容简介 这本《瞿秋白文选》由编者精心勘校,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使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瞿秋白的思想及个人所处的历史年代。这些...
《乡土中国(高中部分)》内容简介:该书是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根据其19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
作品目录A篇余慧迪 《滔天》吴忠全 《迷思》颜东 《喜酒》林壁炫 《同归》方国磊 《枯荣》疏星 《蓝玉》冯天 《囚山》包晓琳 《
江南诗学-中国文化意象之江南篇 本书特色 “文化意象”是胡晓明教授提出来的一个很有创见的诗学概念,他认为除范畴、命题、体系和词语外,中国...
长沙生活滋味 内容简介 在长沙,玩什么,怎么玩;吃什么,在哪吃;打破传统路线,全新视角推介长沙,游览古迹,追寻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源,在老街中体会市井的风土人情,品...
《徐梵澄文集》收录了徐梵澄早年翻译的尼采作品《苏鲁支语录》、《尼采自传》等,他翻译并重新修订过的《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关于古印度文明的经典,以及他写的阐...
歌德诗选(德汉对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德国伟大诗人歌德(ja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诗歌精粹选集,它带领读者...
《五杂组》是谢肇制撰写的一部笔记类的著述。全书内容十分广博,分天、地、人、物、事五部展开,凡十六卷。天部记历代天文、灾祥
《道法天然》内容简介:原名《走向原本真实之路》,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首次出版,本书为修订再版。原本的真实,作者指人生和宇
七绝名诗一百首赏析丛书:悲愤愁怨 内容简介 本丛书从题材角度分为五个部分:“咏史怀古”、“边塞军旅”、“咏物抒怀”、“山水寄情”、“悲愤愁怨”。这五个部分基本涵...
黄庭坚诗集注(全五册) 本书特色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通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著名北宋诗人、书法家。全书定名为《黄庭坚诗集注》,以...
民国国文课:重温民国大师们的文学风范 本书特色民国文化可谓承上启下,既延续了前清的儒学,又开启了新文化的序幕。在不过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名家辈出,诸如梁启超、...
《吾国与吾民(纪念典藏版)》内容简介:《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
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欧洲科幻大会2003年度最佳作家,俄罗斯科幻大会2006年度最佳作家。一九六八年出生于前苏联哈萨斯坦共和国,毕业于国立阿拉木图医学院,毕业后...
那幸福的闪电-Vol.12 本书特色 海子是中国20世纪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话剧《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