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取名,得自于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感慨。全书共六卷:**卷《闺房记乐》记录沈复与陈芸情趣相投、恩爱意浓的夫妻生活;第二卷《闲情记趣》写作者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雅兴;第三卷《浪游记快》记作者“游幕三十年”,遍历大江南北的所见所闻;第四卷《坎坷记愁》记录作者屡屡不见容于家庭,被迫流落在外坎坷度日的愁苦经历;第五卷《中山记历》记录出使琉球的奇闻轶事;第六卷《养生记道》叙述作者的养生之道。按不同的专题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注重自我意识、追求心灵自由的真性情真面目。《秋灯琐忆》讲述作者与妻子秋芙诗书唱和、山水纵情的琐事,全文以“秋芙来归”开篇,以“愿世世永为夫妇”“证明佛前”收尾,秋芙始终为主角。《秋灯琐忆》的命名,透露了作者的立意也概括了作品的特点。“秋”自然指秋芙;“灯”则暗含“青灯古佛”,不仅实写当时作者的誓愿,也透露了所记内容不关功名利禄、经济世用,而与遁世逍遥有关。全篇皆为夫妻、朋友间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逸致,专注于闺中生活的细节描绘、闲情雅趣的极度渲染,不仅与“文以载道”“微言大义”无关,即使是他们经历过的社会变故、政治动乱也都一概略去,真可谓一个“琐忆”完全彻底。《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历来被爱好者相提并论。清末民初,有人将冒襄的《梅影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蒋垣的《秋灯琐忆》,并称“闲书四种”。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后将它们翻译成英文,朱剑芒主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将二者并列一处,新时期以来,也有众多的论家和出版物将二者合为一处。这种现象并非出于巧合,《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的确是两部可以并立媲美的佳作妙品。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文绘画、世态炎凉与颐情养性,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深情直率地叙述夫妻闺房之乐、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一个真情真性、有血有肉的沈复,真实可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但与一般的自传文不同,《浮生六记》不是按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按人生经历的起落沉浮划分段落,而是将一生经历划分成若干个方面,按不同的主题依次写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中国自传文学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秋灯琐忆》讲述蒋垣与秋芙妇唱夫随、欢乐谐和的闲适生活,选取赋诗、联句、下棋、作画、抚琴、会友、云游、寻禅、问道等生活片断,在一种异于常人的幸福美满中,活画出一个才华出众、超凡脱俗的秋芙。秋芙是主角,蒋垣只是一个讲述者。时间的顺序清晰可见,人生的经历却并不完整,内容的选择只在于展示秋芙的闲情雅兴、天纵之才。《秋灯琐忆》属于忆惜故旧之作,却完成于传主就在眼前之时,显得尤为特别,为中国记传文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成功范例。林语堂曾作《两个中国女子》专门分析陈芸和秋芙赞赏她们是“中国古代可爱的两个女性”。
五序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琵琶行》:唐代诗人自居易所作长篇叙事诗,描写一个歌妓沦落为商人妇的悲惨经历。,即能成诵。四龄失怙失怙:失去了依靠。这里指失去了父亲的庇爱,意即父亲去世了。,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娴女红:熟悉缝纫刺绣。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缝纫、刺绣等针线活。,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修脯:肉干。古时弟子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修”为“脩”之误。无缺。一日,于书簏书簏:竹制的书箱。簏,竹箱。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归宁:古时指已出嫁的妇女回娘家。。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窃恐:暗地里担心。窃,暗中,私下。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约指:戒指。缔姻:缔结婚姻。此处指求亲订婚。焉。此乾隆乙末乾隆乙末: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同齿:同年。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堪师者:可以作为老师的人。堪,可以,足以,能。,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夭寿之机:短命的先兆。夭,指未成年的人死去。此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漏三下:指时刻已到半夜三更。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腹饥索饵,婢妪婢妪:年老的使女。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
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
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马一夫(马泽),陕西绥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延安大学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路遥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新时期文学觅踪》《孙子兵法译评》,主编《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
一对小兔子-胡适夫妇两地书 内容简介 胡适晚年时曾以“过来人”的心情总结过他跟汀冬秀结合四十余年而终于不弃的经验。他说:“我认为爱情是流动的液体,有充分的叮塑性...
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 本书特色 愿力产生奇迹。这个世界的确浮华、虚假,冷漠、无情。然而,这个世界美好还是多过阴暗,欢乐多过苦难,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一如既往地...
心是莲花开 本书特色 夜来香。 大槐树。 老妇人。 从平淡中感悟生命,从纯粹中体会人生,天地万物都在季老朴素的文笔中禀赋了生命的感动。 《心是莲花开》收录季羡林...
科莫兰•斯特莱克推理系列出自一位讲故事的大师之手,是当代经典推理小说系列,情节、人物和细节丰富。加尔布雷思的推理小说首作《布谷鸟的呼唤》赢得了评论家和推理小说拥...
《协同共生》内容简介: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也成为企业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能力的根本
老舍的人文地图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文化名人舒乙先生关于老舍先生的回忆文集,图文并茂,将旧京影像与文学描绘有机结合,使读者在空间里追寻老舍的文学内涵,在心中编织出老...
上海滩豪门望族 内容简介 1 剑气霜花——张静江家族百年轶事 2 龙门风雨——周馥家族商海沉浮记 3 江南儒商——刘镛家族的实业与文化 4 何园沧桑——何汝持家...
《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2013年版)》内容简介: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
先知 内容简介 《先知》是一部哲理性甚强的抒情诗集,凝聚了纪伯伦的全部心血,是他创作的顶峰,引人瞩目。他是继莎士比亚和老子之后,历史上第三位*畅销的诗人。站在连...
文海硝烟 内容简介 本书是范泉的作品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风云翻卷,波澜起伏,阴晴变幻,冷暖交替,总是与中国社会大小气候的闷抑舒畅、严紧宽松相随相各。许许多多...
我的鹦鹉老大 本书特色 《我的鹦鹉老大》并不是一本教人们如何饲养鹦鹉,或者介绍鹦鹉种类的书籍。本书通过鸟类学家乔安娜·伯格生动的笔触,将鹦鹉固执、忠诚、诙谐的特...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本书特色 感受学界大师的家国情怀 触摸百年中国的文化心灵 著名学者、季羡林关门弟子钱文忠鼎力推荐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辑,分别...
触:台湾娘子上凉山 本书特色 爱里没有惧怕。爱可以洗去烙印。张平宜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四层别墅和两个儿子,这位喜欢...
梁实秋卷-雅舍小品-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雅舍小品》是“名家随笔精华”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
心灵眼睛 本书特色 本书毕淑敏的散文作品集,她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着奇思妙想,和谐中充盈着蓬勃之美。在健康的格调、阳光的品质、耐人寻味的智慧...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当代巴勒斯坦诗坛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巴勒斯坦的声音”。达尔维什为和平而奋斗终身,通过在诗学中寻求
《情人的礼物》内容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本书收入他的著
最美国学-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传世的古诗,珍藏的佳作,改版改版再改版,经典经典太经典!一、本书参校相关的总集、别集,改正了原书中的诸多错讹。二、在每个类型前都...
汪曾祺精华典藏本3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草木春秋》收录汪曾祺关于花木果蔬、花鸟虫鱼、旅行见闻、乡情民俗的经典散文47篇★ 《四方...
寻路青春 本书特色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这是一本“记忆地志”,文笔细腻又朴实的杨照先生通过重新梳理自己的青春往事,带领读者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台湾,展现了那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