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邓小平》立足于邓小平生平,对他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评述,涉及其成长历程、思想内容、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领导艺术等内容,也是继《评述毛泽东》一书出版之后,作精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评述中共领袖人物的义一部著作。《评述邓小平》不仅有助于读者领略邓小平的成长历程,感悟领袖人物的风范、气质和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求学励志和启迪人十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一个人要取得进步、对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先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学问基础,还应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又要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特别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敢于和善于坚持真理和纠正错误,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评述邓小平》集史料性、科学性和通俗性于一体,是一部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的重要力作。
《评述邓小平》:**章 远涉重洋确立信仰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学习、志向、努力和社会实践等因素密切相联的。中国共产党**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邓小平,也不例外。从牌坊村私塾的启蒙教育到望溪乡初级小学堂读书,再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和县立中学学习提高,*后远赴法国留学继续深造,邓小平通过努力学习,不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学问知识,而且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为其后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一、家世简介邓小平,原名邓先圣,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里(现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一个小地主家庭。据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的《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胞弟邓垦谈家世时说:“我们家是个小地主。破落地主,只有40亩地。40亩土地,在我们那里叫两百挑。”邓先圣的祖父邓克达、祖母戴氏,本为穷苦人家,房无几间,地无几亩,但他们为人勤劳而简朴,还靠纺线织布等方式积攒家业,其后置下田地十几亩,家境逐步殷实起来。邓先圣父亲邓绍昌,字文明,其时的人们都普遍叫他邓文明。根据邓小平家氏谱图记载,那时邓家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邓绍昌先后娶过四位妻子:她们是张氏、淡氏、萧氏和夏伯根。邓绍昌**位妻子张氏,婚后不到两年就去世了,没有生儿育女。第二位妻子淡氏,生了三子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10岁时病死)。第三个妻子萧氏,为邓家生了第四个儿子邓先清后不久就病死了。第四位妻子夏伯根,与前夫生了一个女儿后其夫病死了,她便带着这个女儿改嫁给邓绍昌,她女儿的名字也随之改为邓先芙,并且又生了两个女儿邓先蓉(10多岁时病死)、邓先群。邓小平等率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2月解放重庆以后,他把继母夏伯根从广安老家接到重庆,其后夏氏一直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一起,直到2001春去世。《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垦谈到其继母时说:“夏伯根,劳动家庭出身,很能干,身体也很好,她跟我大姐的年龄差不多。她任劳任怨,大哥家的几个孩子她都带过,后来又到江西待了3年。……大哥家的几个孩子都很喜欢她,她也离不开孩子们,她对邓家是有功的,作出了很大贡献。”邓绍昌曾在成都法政学堂念过一年多的书,接受了一些新式教育,虽算不上一个知识分子,但毕竟见过世面,加之为人豁达、交游甚广和思想开明等,因而在当地称得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还当过望溪乡哥老会(清末和民国时期民间帮会组织)的首领,辛亥革命爆发时期参加四川革命党人起义,并在1914年左右担任广安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其家业更加兴盛,*多时拥有40亩田和几万株桑。《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他的父亲除了挣来的钱“可以补助家庭的需用外,还有每年几十石租及几万株桑的收入”,“所以家庭当时的生活可谓丰满已极”。邓绍昌因在广安任职时,得罪了一些政界人士.这些人使他不能在当地立足,他便逃难在重庆七八年,很少回家,但和家里人有通信联系,*后在1936年不满50岁时客死他乡,其家庭经济也随之逐渐破产。《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胞弟邓垦1994年5月回忆其父亲说:“他属于旧社会的人,有旧社会的一些坏东西,坏作风。但他对旧社会不满,对我们兄弟俩参加革命,一直采取支持、拥护的态度,从来没有反对过。”邓小平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一书中说:“我爷爷这辈人,真是没有福气,他们生于乱世,长于乱世,终于乱世,连一天的太平盛世都没有赶上。”邓先圣生母淡氏虽然不识字,但为人贤惠能干、通情达理、尊敬长辈和爱护晚辈等,把家中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淡氏对长子邓小平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说:“我的父母之爱我犹如宝贝一般。因为我自幼时资质就颇聪明,他们的爱我.自然是对我有很大的希望,希望我将来能够做官发财,光耀门庭。改换祖宗。”邓垦回忆说:“我母亲也非常爱小平,他是长子。当时因为我们家里困难很多,父亲长期不在家,当时维持这个家庭是困难的。她就是希望小平长大了以后,来管理家事。”《邓小平自述》也有记载,邓垦回忆说:“我的母亲生了我们5个孩子,同时要承担全家里里外外的繁重事务,得了痨病,吐血,1924年左右就去世了。”……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孤独的崇祯(明清卷.人物) 内容简介 《孤独的崇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编著者张德信、谭天星。《孤独的崇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内容提要:...
思想的光辉(纵横精华·第一辑) 本书特色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字之所以能做到撼动人心,源于写作者思想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不论是骂帝斥袁之章太炎,淡泊勤奋之周...
朱光潜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他的文学作品贴近生活,不仅含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军事家邓小平--我真正的专业是打 仗(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把他的军事思想研究介绍给广大读者。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
空谷足音-格特鲁德.斯泰因 目录 我听“足音”——代序及跋序幕**章 晨星 身家 密友第二章 青春 破格进哈佛 考入霍普金斯 苦恼 弃医第三章 新的视界 花园街...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 本书特色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疾殁世而名不称”,他们曾经辉煌,他们在文学史上是应该占有一个角落的,但这许多人,尤其是所谓“小报文人”,却...
强力-物理学家雪莉.杰克逊 本书特色 有的探索者飞向太空,有的则潜入海底或穿越山脉、雨林。雪莉·杰克逊也在探索着宇宙。只不过她是在小得多的范围以一种不同的视角来...
《老魔王的急诊室》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在急诊工作长达20年的作者,在文字里化身为老魔王,以轻松幽默、戏谑理性的文字风格,带领
本书描述了20世纪40~50年代的难民如何成长为美国人的故事。作者门罗(MonroePrice)是全球知名的媒介法学家、传播学者。他1938年
《春风化雨,教泽流芳》内容简介:文集记录了中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源地中国科学院大学45年的发展历程和教研思想。文集对于中国
我是刘翔 本书特色 《我是刘翔》是用**人称来写,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刘翔”语录;配有200幅精彩照片,让读者感觉到更加亲切。此外,自然也披露了很多关于刘翔鲜为人...
卿云糺缦--苏步青画传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图文串接的新颖版式,略具系统次展示了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为现代中国数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无...
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张英 张廷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张家原籍之谜、张家的先世之谜、明清之际的张家之谜、方家之谜、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张英崛起之谜、明朝灭...
自我演戏以来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自我演戏以来》内容简介: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
天崩地解-明思宗崇祯 本书特色 张明林编著的《天崩地解》内容介绍:明光宗读书较晚,文化修养也不高。在做皇帝前的39年中,他一直在压抑、孤独和苦闷中度日。...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本书特色 《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是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之一。《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选取了新中国成...
缪塞传 本书特色 缪塞才华横溢。我相信这一点。他的脸我看着始终是那么的美,但它又总让我感觉像一朵被采摘的、傍晚之前便凋谢了的美丽的鲜花。??朱斯特?奥利维埃这是...
《追逐那声音》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莫里康内与青年作曲家德罗萨于2013—2016年间的对话,呈现了大师毕生音乐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
瓦格纳传 本书特色 在瓦格纳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对他的为人和音乐仍然褒贬不一。有人称赞他洞察了人心,另一些人则谴责他为一个危险的自由思想者、一个原始法西斯分...
女王时代-那些指点江山的绝色美人 本书特色她们缔造了一个自由美好的女王时代,将女人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一千多年过去了,重温她们的故事,除了感受她们倾国倾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