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一方面强调鼠疫的多重含义,另一方面又坚持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抵抗纳粹的斗争。这并不矛盾。具体所指,这是不言而喻的,倒是“读出多重含义”为难能可贵。象征如果过分贴近时代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意义就萎缩褪色了。加缪创作《鼠疫》时,想必有意模糊了象征的确指和泛指的界限,结果预留的空间与日俱增,能和读者的想象互动。因此,将近七十年过后,那段历史虽然不会被忘记,但是这种多重意义的象征,则由时间和纷扰的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鼠疫》历经大半个世纪,非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越传越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读者的喜爱,单在法国本土,销售量就高达五百万册。
《鼠疫》: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奥兰①的奇特事件,构成本部纪事的素材。通常认为,这些事件不该发生在那里,情况有点儿反常。初次领略,奥兰的确是一座普通城市,只不过是阿尔及利亚滨海的一个法国海外省的省会。应当承认,这座城市,从本身看来挺丑陋,表面看上去倒很平静,必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它同各个地域其他许多商埠的差异。譬如说,一座城市既没有鸽子,也没有树木,没有花园,既看不见鸟儿扑打的翅膀,也听不到树叶沙沙的声响,总之,这样毫无特色的地方,让人怎么想象呢?在这里,四季的嬗变仅仅在天空显现。只有清爽的空气、小贩从郊区运来的大批花篮,才带来春天的消息:那是在市场上兜售的春天。整个夏季,炎炎烈日烧烤着干透了的房舍,给墙壁蒙上一层灰突突的灰烬。于是,家家户户只能关紧了百叶窗,躲在阴影里生活。到了秋天则相反,大雨滂沱,满街泥浆的洪流。要了解一座城市,简便的办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劳动,如何爱并如何死亡。也许是受气候的影响,在我们这座小城里,所有这些事情都同时进行,处于同样状态,既狂热又驰心旁骛。也就是说,大家都感到百无聊赖,又得尽量习以为常。我们的同胞都很有干劲儿,但总是为了发财致富。他们对经商兴趣尤为浓厚,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首先经营的是买卖,自不待言,他们也同样喜爱寻常的乐趣,他们爱女人,爱看电影,爱泡海水澡。不过,他们却十分理智,这类消遣只留待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而一周的其他日子,就力求多多赚钱。傍晚他们离开办公室,定时到咖啡馆相聚,再沿着同一条林荫大路散步,或者待在自家的阳台上。年纪*轻的人,欲望强烈,但是短暂;而年纪*大的人,坏毛病也大不过参加滚球协会的活动、联谊会的宴会,到俱乐部打牌,碰运气大赌两把。想必有人会说,这些并不是我们的城市所特有的,总体来说,我们同时代的人莫不如此。如今,看到人们从早干到晚,余下的时间就去打牌,喝咖啡,闲聊,这样的生活恐怕再正常不过的了。然而,也有些城市,也有些地区,那里的人时而会臆想别的事。一般来说,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只不过,总还有过臆想,这就比什么都强。奥兰则相反,看来是一座没有臆想的城市,亦即一座纯粹现代的城市。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具体描述我们这里相爱的方式。男人和女人,要么在所谓的做爱的行为中,快速地相互餍足,要么在婚约中二人长相厮守。这两种极端之间,往往找不到折中。这也算不上独特。在奥兰如同在别处一样,大家都没有时间,缺少思考,不得不相爱而又浑然不觉。我们这座城市更为独特的,还是人临死可能碰到的难题。用“难题”二字也不甚恰当,说不舒适或许更确切些。生病从来就不是惬意的事儿,但是有些城市,有些地方,生了病会有人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顺其自然。一个病人就需要温馨呵护,喜欢有所依赖,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奥兰,气候这么极端,生意这么繁忙,景观这么乏味,傍晚时分消失得这么快,而寻欢作乐又是这等水平,这一切都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人生了病,就陷人了孤独。那么再想一想一个要死的人,简直就是掉进陷阱,被几百堵热得噼啪作响的墙壁困住,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都在打电话或者在咖啡馆里谈汇票,谈提货单和贴现。说来不难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在一个酷热干燥的地方,死神突然闯来,人临终的时候,境况该有多么艰难困窘。我指出这样几点,也许足以让人对我们的城市有一个概念。眼下说到什么,都不宜夸大其词,只应该强调市容和生活状态都平淡无奇。不过,只要生活习惯了,也不难打发时日。既然这座城市容易让人习惯,那么就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了。当然,从这个角度看,生活就不那么趣味盎然了。但是在我们这里,至少没有出现过混乱。本城的居民为人直率、友善而活跃,总能赢得旅游者应有的敬重。这座城市既无美景,又没有草木和灵魂,*终似乎让人感到安宁,在这里的人终于可以进入梦乡。不过,还应当说句公道话:这座城市镶嵌在无与伦比的美景中,坐落在一块光秃秃的高地中央,而高地则环绕着阳光灿烂的山峦,整个对着风景如画的海湾。说到遗憾可能只有一点,就是城市的格局背对着海湾,因此不可能眺望海景,必须越过山峦去寻找。说到此处,恐怕大家不难理解,我们的同胞做梦也想不到,这年春天会发生这么多变故,我们也是随后才明白,这些变故正是我们打算在这里记述的一系列严重事件的先兆。这些事实,在一些人看来非常自然,另一些人则相反,认为并不足信。但是,不管怎样,一名纪事作者无法考虑这些矛盾的说法。他的任务仅仅是说:“这事发生了”,只因他知道,这事确实发生了,事关一地全体居民的生命,而且,还有数千名目击者会由衷地认为,他讲述的情况完全属实。……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明代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本书特色《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开始于1984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为该辞典*后出版的一卷。所收诗文作家...
尼采诗集 本书特色 提起尼采,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哲学家,而且是一个大有争议的哲学家,荣辱毁誉,莫衷一是。似乎是,人们关于他的哲学的意见把他的哲学掩盖了,向他的哲...
《新周刊》新世纪十年回望 本书特色 新世纪10年的中国,实现的只是富强的崛起,还没有实现文明的崛起。“富强的崛起”只是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资料,而“文明的崛...
疯话集成 本书特色 八十年代前狷者,至今冷潮热讽。高民国社会,论民国官场,论民国文化。与厚黑教主李宗吾齐名之民国奇人。宣永光惊世骇俗之作,《乱语全书》+《疯话集...
《宁向东讲公司治理:共生的智慧》内容简介:☆清华名师、得到名师宁向东教授数十年积淀,首次就公司治理领域进行实战性输出,结合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本书特色 懂得眷顾亲情的人,往往更容易幸福。作为一名拥有多部畅销作品的作家,叶萱仍然觉得此生*好的作品是她的一双儿女,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世界...
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 目录 自序 辑一 学术随感录 一、告别“诗歌”走向“散文” 二、“文摘综合症” 三、“愤怒”与“穷” 四、关于“学术语法” ...
容忍与自由-胡适作品精选-图文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一个从不标榜自己是领袖的人,一个简单至纯的人,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巨人,这个人就是胡适。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悲惨世界(全三册)》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明里是写惨,但实则是写人性的光辉
离骚草木疏:外一种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征引宏富,考辨典核,实能补王逸训诂所未及。”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楚辞》的植物世界。离骚草木疏:外一...
散文卷-泰戈尔精品集 本书特色 《泰戈尔精品集》由我国著名泰戈尔文学研究专家白开元首次从原版孟加拉语《泰戈尔全集》中遴选新文,直译为中文。白开元先生致力...
《字体设计进化论》内容简介:《字体设计进化论》第1章和第2章从基础的字体设计原则入手,对字体创作流程、字体创意来源、字体结构
荣光时刻 本书特色 丘吉尔——叱咤风云、意志坚定的铁腕首相;卷帙浩繁、好评如潮的历史著作者;名垂青史的演说家。他是个说话坦率的人。他的热情是立足于现实的,他的惊...
《古今注》校笺 内容简介 《校笺》为西晋崔豹所撰之考据性学术笔记,共三卷《校笺》不但有助于了解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观念,考察古代的文物典章制度,还对古代类书编撰、...
雪山下的村庄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的是位于卡瓦格博雪山下、澜沧江峡谷中的几个藏族村落。它们生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丰足的精神世界与简陋的物质条件之间,与外界相隔遥远...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方言及其伙伴高洋、高晋兄弟,以及许逊、卓越、汪若海、冯裤子等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
朱光潜经典作品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增订本) 本书特色 美学泰斗朱光潜晤谈人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青年谈心洞察明理,言真意切,看透人生的迷茫与暗伤执笔随想,给青...
在他乡寻找自己 本书特色 以他乡为主题,和城与人对话。作者造访维也纳、布达佩斯、华沙等七个城市,感受这些城市的激情与诱惑、焦虑和不安;聆听摄影师荒木经惟、日本电...
漏室鸣:卞之琳散文随笔选集 内容简介 译诗随记三则——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七首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体诗,不管究竟是写给什么人的,就诗论诗,都属情诗一类。从这些情诗...
莉莉的选择 本书特色 莉莉的父亲死了,她却在葬礼致辞时全程静默。父亲就是莉莉的噩梦。她恨他,也恨纵容他的母亲。离开伤心的故乡小镇,来到波士顿,莉莉邂逅了英俊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