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媒体人、学者许子东随笔集
谈人生——“天生我儿必有用,何必要买天价房”“在中国人看来,大家抢着要的东西总是好东西。”
讲文学——“鲁郭茅巴老曹沈张钱,这才是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排序。”“千年中国诗歌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出现了*的奇葩。”
论世间——“我们喜欢看国足的人更多的并不是欣赏美感,也不是欣赏快感,而是一种屈辱感。”“蹲着也是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热辣文字,道尽我们这个时代的辛苦与美梦
书生观点,犀利表达独立知识分子的睿智思考
本书是著名媒体人、学者许子东的随笔集,共分为“人生”、“书中”、“世间”三部分,以独特的角度,点评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和文学生态。切中时弊,指出当下国人种种焦躁心态;又以诚恳态度,为当今社会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书生观点,热辣文字,有趣有料。
小序
2015年夏天,搜狐文化版约我开一个专栏,每期文字1000多字,音频6~8分钟,每周两期(后改为每周一期,字数增加)。说是“什么都能谈” ,当然主要是与文化相关的话题,栏目就叫“子东时间”。我当然知道这是搜狐对我的信任,播出后据说流量很大,读者反应也不错。感谢大家的支持。虽然是“什么都能谈”,我说的大致还是和文学、电影、教育相关的事情。一个人的兴趣范围与能力终究相当有限。感谢北京华文时代书局,将“子东时间”2015到2016年的文字稿,经过选择,印成这本小书。这也是我第二次出版非学术研究类的评论集(上一次是人民文学2011版的《许子东讲稿第三卷:越界言论》)。
我和搜狐的合约本来是到2016年底,或者还会延长。但在2016年9月,我所任教的岭南大学内部有人反对,结果这个栏目就停了下来。搜狐的同事很奇怪,说宣传部、网信办都很支持,为什么贵校……?我只知道这肯定不是校长或校管理层的意见。具体原因,我到现在也不清楚。
学者该不该写些专业研究之外的文章?可不可以通过电子媒体、网络、电视、广播等发表意见?这倒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值得一议。我想**,大众媒体和专业研究并不天然对立,有时也可良性互动。个人实践,2016年下半年,“腾讯新闻”现场直播我在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课,“基本无差评”,理想国即将出版全部文字稿。第二,学者在论文之外再写文化评论,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平衡,在忧国忧民与“自己的园地”之间平衡,在为国家与为学术之间的平衡(我所认识的同行朋友如钱理群、赵园、陈平原等,每年都会在研究著作外出版随笔游记等等) 。第三,现在学术研究事实上已经摆脱不了印刷工业与电子传媒的互动,出书签约不仅有文字版,还会包括电子版、有声书等等,一流学术刊物也会有网络版。笼统歧视网络上的文字,相当可笑。第三,当然学者也可以坚决拒绝媒体,只做传统研究,也可能很有成就。但这只应是个人选择,而不应成为行政纪律。否则显而易见,既损害大学学术自由,又侵犯他人公民权利。
这些,其实都是常识。这本小书,讲的也都是常识,只是我们正面对一个常识也会被人忘却、被人挑战的“小时代”(或者是大时代重临)。对于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我不再多做议论了。简单地说,就是“什么都可以说”,我也只能说这些,只能这样说。没说的,没说透的,没说完的,只能请大家原谅了。
许子东
2017年8月24日于香港麦当劳道
文化背后都是有政治的,这个到处都是一样的。香港有史以来**次在公众的地方出现了现代文人的雕塑——他们是文学家,而且是现代文学家,结果引起了社会的争议。
香港南区的一个区议会花钱建造了一条“文学径”,灵感来自于香港学者小思,她写了一本书叫《香港文学散步》,他们就把这个“散步”从比喻变成现实了,在南区浅水湾附近设了五个作家的雕塑。这个雕塑不是传统的头像,而是一些现代派的雕塑,由理工大学的学生比赛设计,这么一个很好的事情,没想到却引起争议。
到底是哪五位作家?为什么引起争议呢?五个作家是:张爱玲、胡适、蔡元培、萧红、许地山。香港有些人在议论,这五个都不是“香港作家”。原来,在香港文学研究当中,对“香港作家”有一个非常狭义的、比较严格的界定。“香港作家”是指你*好住在香港、写给香港人看,*后你的内容还是写香港的。但是*重要的条件是,你要是香港人,要有青年的身份证。这个定义说明香港文学研究(大概从八十年代开始成为热点),其背后有一个本土身份认同的考虑。我们通常都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学史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记载。因此,强调香港文学的本土性,背后其实也是强调香港人身份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努力。
上海前些年编了一套《海上文学》。上海不一样,可算可不算的作家,统统拉进来,连沈从文也算作海派作家。大家都知道,沈从文是著名的京派作家,非常看不起海派,但是谁叫沈从文也在上海住过呢?还是跟胡也频、丁玲三个人一起住的。但是在香港的做法很不一样,在算香港作家的时候,是能推则推。张天翼《华威先生》,香港写的;茅盾《腐蚀》,香港写的;箫红《呼兰河传》,香港写的。在香港,你问大学生或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是不是香港作家?他们都会摇头,说这是南来作家。
可是实际上,我想强调,张爱玲是对香港文学影响*大的作家。如果说鲁迅是对中国大陆文学影响*大的现代作家,那么张爱玲就是对香港、台湾文学影响*大的作家。为什么呢?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简单地说有三点。**,她是主张写常人,而不是超人,那是一种小市民的历史观;第二,她重旧白话传统——就是五四以前的旧白话传统,反对五四的欧化倾向;第三,张爱玲的作品,比较大雅而不鄙俗,我们知道她*早的小说,发表在周瘦鹃的《紫罗兰》上,她后来的全部书都给琼瑶老公(平鑫涛)的皇冠出版社去出。写小市民,重旧白话,雅俗共赏,这个恰恰是香港文学的特点。张爱玲一生到香港三次,**次是读书,第二次是1952年离开大陆,第三次是后来到香港访问,要改编《红楼梦》没有成功。有趣的是,张爱玲在香港的时候,要么没有写作,要么写作就写大陆土改,一点都没有香港。但是,张爱玲一旦离开香港,一辈子都在写香港。**次离开以后回上海,就写《倾城之恋》、《**炉香》。*后离开以后,《小团圆》还是念念叨叨地写她的香港。
张爱玲以外,许地山对香港的贡献也非常大。他在四十年代做港大中文系的主任,由于他,白话新文学才在香港获得官方地位,可惜香港人很少知道他。我上课问,你们知道许地山吗?他们说,许地山就不知道了,许留山知道。许地山的《玉官》也是香港写的。香港还有些人在问,他们在香港,为什么不写香港?拜托,《鹿鼎记》是不是写香港?它当然也是香港文学。
2015年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颁给了李欧梵,也是一片争论。据说李碧华拒绝了,不愿意在这个时期拿;金庸是身体实在不好;董桥也推。在我看来,这五个雕像也好,李欧梵做“香港年度作家”也好,都是在拓宽香港文学的定义,这是好事情。也许人们对香港文学的定义在悄悄地转变,背后也是香港人的某种身份认同在悄悄地变化。当然,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说,蔡元培来香港三年病,*后葬在香港;胡适只是在四处看看风景,*大的贡献就是推荐了许地山,因为港大要请他,他自己不来。
许子东,跨界媒体人、学者。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见字如面”“看理想”“锵锵三人行”等文化节目嘉宾,在喜马拉雅FM开设专栏节目“许子东细读张爱玲”。著有《郁达夫新论》、《香港短篇小说初探》、《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等学术著作。
《简单之美》内容简介: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方法论的理论性书籍(尽管已经尝试在大量的思考上进行一些理论归纳),也不是一本关于具体
傻瓜的投资组合 本书特色 冯内古特未曾面世的遗作,本书基本搜刮殆尽,六个短篇小说、一篇非虚构散文和一篇未完成的科幻小说,首次以简体中文版面世。冯内古特于2007...
生命的享受-中外名家经典随笔-林语堂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生命的享受》是“中外名家经典随笔”系列丛书之一,收录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
绝情书-阿伯拉尔与爱洛伊斯书信集 本书特色 阿伯拉尔流传于后世的不仅是他们的学问和才名,还有一段凄婉的旷世爱情故事。他们由师生而成情侣,由私通走向婚姻之后,却由...
《卑鄙的圣人:曹操9》内容简介: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 一页页浸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
剑胆琴心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剑胆琴心》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张恨水的作品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勇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
知识人的关怀与压力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近年撰写的系列有关中外知识人的文化随笔精选集。不同的时代格局,不同的国事天下事,不同的知识人因立场、境遇不同,自然面临着...
唐诗三百首新注-附辑评 本书特色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
《软件保护及分析技术》内容简介:《软件保护及分析技术——原理与实践》对软件安全领域的保护与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剖析,
格列佛游记-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从世界文学史中浩若繁星的著作中,遴选对人类发展进步尤其是对国人影响深远的数十部作品,本本经典。 ★选取傅雷...
菜根谭 本书特色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
十月典藏品·紫卷:散文 内容简介 《十月》走在当年思想解放潮流的前面,也走在艺术解放潮流的前面。要是《十月》只有领先于时代的思想领悟,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丰富而新...
三读集-读稗读曲读诗文 本书特色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年,除重点课题是吴敬梓和《儒林外史》外,其研究范围也涉及整个古代文学。现将发表的论文(吴敬梓专题除外)按小说...
草堂:2017.12(总第16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悦读季系列名家经典 理想篇---有梦才有远方 内容简介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可怜的人之一。本书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
睫闇诗钞 本书特色 《睫闇诗钞(繁体竖排版)(精)》是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之一。睫闇诗钞 内容简介 时过境迁,当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致憾于这场运动...
《臧克家诗选》内容简介:本书收入《难民》《老马》《烙印》《祝酒歌》《罪恶的黑手》《壮士心》《自白》《三代》《有的人》《海滨
作品集:一个人的江南地理 本书特色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作者文笔朴实平易,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个单纯的旅游者到绝美景致的体验者、思考者,用细腻别致的...
2014-理论卷-诗探索-第4辑-(全二册) 本书特色 理论卷:本刊延续丛书一以贯之、备受好评的栏目设置:书中有“诗学研究”栏目刊载了台湾诗人简政珍的讨论《从现...
诗说唐朝:那些诗人那些事儿(全四册) 本书特色 畅销书作家 西周私塾创始人西岭雪 携双重身份推出新作沿诗人的岁月沉浮品煌煌大唐的绣口诗章抚摸千花万珠下的韵律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