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安逸/乡愁文丛》体裁为散文集,作者为知名作家张炜。《北国的安逸/乡愁文丛》记叙了作者的乡愁与往昔故事,充满了浓浓的乡情。根据内容,《北国的安逸/乡愁文丛》分别描述了作者家乡的河流芦青河,对童年故事的回忆;描写了对充满绿色的大自然的遥思,盼望下雪的心情,关于乡土的回忆;描写了故乡所在地的人事与地理,居住城市济南的泉水、钟楼和山,以及美丽的万松浦;描写了其作品《外省书》的创作过程和所表达的思想,讨论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对简朴生活的看法,讲述了安静的故事及其对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的渴望,*后讲述了一个曲折的午夜采访故事。
《北国的安逸/乡愁文丛》:
秋夜四章
我曾经是、现在依然是这样痴迷于这条河。它牵动着我的全部思绪,是我的向往,我的动力,我倾诉的源头……
芦青河在胶东西北部小平原上。我在河边,在这个可爱的地方生活了十余年。后来我就离开了,到山区,到城市……再也没有遇到比那儿更好的地方——我是指那儿的美丽自然。芦青河穿过小平原注入渤海,河两岸有平展展的原野,有密匝匝的林子。大约因为河水的滋润,一切都长得那么茂盛——还记得那一片片丛林、稼禾,浓绿浓绿,真正是苍翠欲滴!除了一些特殊的年头,这儿极少有歉收的时候,人勤劳,土地也太肥沃了。总之,河两岸出奇地美丽,也出奇地富庶。
我一个人生活在外面,常常思念母亲,思念故地。思念故地和思念母亲的心情是一样的。我是带着深深的思念,拿起了一支笔。我爱小平原,爱海,爱芦青河,爱密匝匝的林子。这片土地给予我的,将让我永远感激。
我厌恶嘈杂、肮脏、黑暗,就抒写宁静、美好、光明;我仇恨龌龊、阴险、卑劣,就赞颂纯洁、善良、崇高。我描写着芦青河两岸的那种古朴和宁静,心中却从来没有宁静过。比起美丽的自然,这儿的人应该更好一些。我常常想:世界上如果全是善良正直的人多好啊!生活在前进,有好多伟大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不断剔除那些丑恶的灵魂。我痛恨那些工于心计、使用各种手段骗取利益的人;当我在生活中产生一些卑微的念头时,我会同样瞧不起自己……
我深深地爱着河边上那些心地光明、美好、坦荡无私的年轻人。我羡慕他们。他们是我的理想和向往。我寄希望于他们,以抵御心头的沉重。“人类”在我眼里应该是这样:女的,没有一个不是伶俐秀气;男的,没有一个不是英俊端庄!他们都身心健康,挺拔向上,不由你不去爱慕,不去讴歌。那时将有一种力量驱使你,让你把他们从一个褊狭之地介绍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我十分痛恨自己软弱的笔力!我总是羞于回头,不敢细看已写下的文字,它们是如此的软弱、笨拙和幼稚……
我的创作之路大约还很漫长,但我现在首先想到的还不是创作。我在想怎样认真地、好好地生活下去,怎样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如果这样做了,就什么都有了。
现在主要是感激,再也没有什么比一种感激的心情更能帮助我、支持我的了。我感激什么?
感激很多很多,但我说不出。
1982年10月15日
从写**篇作品到现在,转眼已过了十多年。十多年来,我在文学之路上艰难地行走,其中有很多欢愉,也有很多焦虑。
我现在觉得,人活得真累。每天要做好多事情,也要为好多事情担心。我们面前的道路那么遥远,那么多弯曲和坎坷……我思索着,一边用笔记录着身边的生活,记录着我所能看到和想到的小小世界。
我曾经天真地想象着一种愉快的日子,一些很好的人,满怀深情地回忆童年的事情。我记得*清晰的就是芦青河,这条故地的河流,使人浑身灼热的河流。雨天、雪天,渔人、小船。河上独木桥,用*老的柳木做成,滑腻腻、湿漉漉。大雪蒙住河水,河冰又被水流击碎……但这毕竟是记忆,童年的记忆。童年还进入不了另一种生活,还无法理解成人们为生存而投入的搏斗。
我仍然在写芦青河,但我现在很少写童年的河了。我加入了成人的行列,用成人的眼光去看河水和小桥了。我要告诉我的朋友:那里的人告别了一种生活,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可他们远远不是在欢笑、在幸福,因为我知道那片土地已经有了太多的痛苦,并且这些痛苦今天已经难以根除。生活像一驾满载的马车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是前进了,可是留下了多么深的辙印!两个轮子有时简直像犁。翻开了地上的泥巴,露出了又一层新土。车轮在呻吟,辐条在颤动,一路就这样移动下去。那些难言的痛苦和磨难啊,他们向谁诉说?他们如何呻吟?
记下辙印,捧起泥巴,倾听颤动的辐条和车轮的呻吟,是因为太爱了——无望而无边的爱啊!
人们生活下去,永不妥协。活着很累,但大家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过,而且要活得有力量,活得充满信心。
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一天一天地迎送日月。
1984年8月10日
在墨一样的夜色里,我的思绪游荡不息。在橘红色的灯光下.我的笔挥动不止。远处的山色淹没,星光隐去。这又是一个长夜。一个很美的、很内向的夜。这样的夜晚无声无响,只有露珠在草尖上凝聚。
像是在写一封长信——它没有地址,没有规定的里程,只有遥远的投递、叩问和寻找。给远方的人,远方的心灵。他们在这个夜晚,在山的那一边,向我注视。他们目光的重量压迫着我,让我的呼吸变得轻轻的。我把一声声问候藏在了心里。啊,山的那一边,海的那一边,你们的目光;还有,云后的星光,一齐闪烁的眸子……
没有缘故的留恋与盼望,思念,焦渴,等待。你在十年或百年之后看到这片文字,会若有所思、会怦然心动吗?时光的奥秘、心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它们堆积着,诱惑着。
秋天的落叶刚刚飘下一片。这夜色温温的,掬得起如同静水。沉浸着,任它漫流。
1985年9月19日
四
当拿起笔来时,又一次觉得无言。因为滔滔不息的激流已经洗去了涌来荡去的话语,词汇如屑,飞溅了,无有踪影了。我将如何诉说,如何询问和回答?
……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56年11月出生于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猾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等20部。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被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等多种文字。
《古船》《秋天的愤怒》等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近作《寻找鱼王》《独药师》获中国好书奖、年度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亚洲周刊》2010年全球十大华文小说之首、中国好书奖、热销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等多个奖项。
尝试集 本书特色 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适应了现代社会变革的需要,它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创造了自身的辉煌。为了显示新文学的成果和发展轨迹,我们选择在现代文学史上有...
作品目录第一卷 呐喊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第二卷 坟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三闲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
把灵魂卖给猫-徐德亮的猫小说 本书特色 《把灵魂卖给猫》这本书里的小说,虽然短小,却都是精心之作;虽然叫猫小说,写的却都是喜乐悲伤的人间世。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这...
回望汪曾祺:岂惯京华十丈尘--汪曾祺地域文集·北京卷 本书特色 《岂惯京华万丈尘——汪曾祺地域文集·北京卷》精选了四十多篇优秀作品,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部分,其中...
名诗珍藏系列--涅克拉索夫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辑了涅克拉索创作的数十首经典诗歌。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俄国的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
团购:钱文忠集2册 本书特色 钱文忠集精装2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曾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术根底深厚。钱文忠撰写的小品随笔《己丑草》和《戊子草》,...
《树之生命木之心(天地人三卷)》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
那些人 本书特色 一路走来,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这些人和事当中,总会有一些什么能够留存下来,影响着我们的心智和人格,在事过多年之后再坐下来静静回味,仍然是...
能够思想的苇草 本书特色 本书节选了帕斯卡《思想录》中关于社会、人生等的哲学思考。《思想录》是帕斯卡的代表作,而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部散文杰作...
闻一多精品集 内容简介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正册:工笔人物临摹范本》内容简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和《金陵十二钗》。金陵是南京的古称,
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 本书特色 王晋康的作品厚重深刻,需要我们认真系统地解读和阐释,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使命。内容简介:《中国科幻...
高适岑参诗选评 本书特色 《高适岑参诗选评》包括了行路难二首(七古)、别韦参军(五古)、酬庞十兵曹(五古)、苦雪四首(选二五古)、苦雨寄房四昆季(五古)、九月九...
楚辞 本书特色 此本《楚辞》由吴广平译注,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一部屈原、宋玉全集校注本,全书对屈宋作品作了精要的校勘,详细的注解,通俗的翻译,扼要的点评,...
本书就唐诗总体风貌、唐诗各阶段风貌、唐诗主要流派和主要体裁风貌展开论述。集中地从精神内质到外在表现,指出唐诗各方面的风貌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三年级·上册)》内容简介: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
病了的字母 本书特色 生活没道理,思想有偏方,一部散发草药芳香的实验杂文。 陆布衣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将文章分门别类,把整本书有机地串了起来。文章中涉及的病,分...
诗论 本书特色 《诗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也自认为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本书。《诗论》是现代中国体系严密完整的开拓性的诗学专著,是朱光潜先生用西...
旧时勾当-提前怀旧续编 本书特色 本书为《提前怀旧》续编,多曾在《万象》杂志所开专栏“提前怀旧”发表。该系列刊出后在读者中有较好的反响。所写多为作者儿时经历,意...
阿来,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