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也催生了波澜壮阔的变革。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全书共十四章,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激荡历史。洋务运动、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应接不暇的变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我们的近代与现代。
历史的亲历者经历着迷茫、抉择和斗争,而《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以一条足够明晰的主干来解说昨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为何发生。这本书以 “古今中西之争”为线索,以“告别帝制”为支撑点,将遍布各个层面的角力一一阐明;依据学界的知识积累与新的研究成果,在扎实的史实骨架之上,明晰、中立地描摹了近代中国的激荡历史。
这段历史带来的影响,或许比我们已知的还要深远,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编辑推荐】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全面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为师生合著,结合长者的慎思明辨与新秀的敢想敢说,选取“古今中西之争”这样一个人们至今关切的线索,以“告别帝制”为支撑点,重述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全面、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李喜所
生于1946年,河北涉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美国黄兴基金会研究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客座教授等。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留学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著有《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编)、《中国留学史论稿》、《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等书。曾数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和著作、论文奖。
李来容
生于1981年,湖北恩施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任职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先后在《南开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导师李喜所主持的《中国留学通史》第一卷的写作,曾多次应邀出席中国近代史的国际学术会议。
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一是没有一整套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反映广大民众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方针路线;二是缺少一个团结一致、才华横溢的精英领导集团;三是日益弥漫的腐败之风腐蚀了太平天国的制度和各级官吏,制度和官吏的腐败使太平天国成为弱者;四是一些具体事情上的重大失误,如偏师北伐、天京内讧等。
——引自章节:第2章太平天国与旧式农民战争的结束35
新美南吉 1913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学校英语系。从小热爱文学,中学时代开始创作童话、童谣、诗歌等。1943年去世,年仅30岁。在短暂的生涯中,...
朱生豪(1912~1944),原名朱文森,三十年代曾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
作品目录导论 第一章 草创期的基督教领袖 1.早期日本人对基督教的授受 2.新神学的风波 3.海老名弹正与植树正入的神学论战 4.小畸
本卷是《沧海明月·沧月作品集》的第六卷,收录了《东风破》、《神之右手》、《飞天》、《星坠》四篇沧月的佳作。《东风破》北宋宣和年间,大名府布衣青年燕青与宋徽宗赵佶...
伤寒广要 【日本汉方医学丛书】 本书特色 治疗学专著。十二卷。日本·丹波元坚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 本书论述用药的方法和原则,方剂的配伍与组成,汗、吐、下、...
《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1644最后的较量)(增补版)》由当年明月所著。《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1644最后的较量)(增补版)》由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
内容简介:"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
生活过得挺疲惫,不如把它想得很美~~韩寒亲自率领的“新文学最强战队”再次集结,“中国好文字”第3季《想得美》2014年春季欢快上市。本书沿袭前两部《很高兴见到你...
脑病中药新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着重阐述了脑脏的生理与病理,传统归经理论与中药归药经之间的关系,入脑经药物的主要特点以及归脑经药物作用...
The1745JacobiterebellioninScotlandformsthebackdroptothisnovel.Theplotdealswithth...
作品目录导言 洪再新西方中国绘画史研究专论 【美】谢伯轲中国绘画史的一些基本问题 【美】罗樾中国绘画中的个性问题 【美】罗樾
《中国是部金融史》内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全新力作,《世界是部金融史》姊妹篇,透过金融读懂中国三千年把金融那些事儿一次说清楚,三千年来谁著史——文明...
生命(医易)百年历 本书特色 《生命百年历》由靳九成等所著,上编阐述这三个问题;下编推出《生命(医易)历120年(1931~2050)历表》,将开启一个历法新时...
作品目录第壹章 多项式一、内容提要二、学习指导三、习题、提示与解答四、补充题、提示与解答第2章 行列式一、内容提要二、学习
● 打破错误思维奇迹思维、愿望思维、故事思维……万维钢告诉你,你以为的其实都是错的学会科学思考批判性思维、奥卡姆剃刀、贝叶斯方法……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想先人一步...
谭敬书 内容简介 谭敬书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家,曾任湖南中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授、教研室主任,是我国**位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硕士研究生...
琼·利特尔菲尔德·库克(Joan Littlefield Cook)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及心理系主任,曾获得范德比尔特大学心理学和人类发展专业博...
医方守约 本书特色 胡先容老先生将自己的书稿定名为《医方守约》是有深意的。书稿中记录了伤寒证一百三十方,金匮杂病一百四十六方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1925—1995),当代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理论家之一。自1960年代起的其一系列哲学著作,对后世的哲学、文...
Yuki(筱洁)典型80后女生。热爱生活,热爱手工。从小就喜欢画画和手工制作,旅行时总是带着相机、画笔和纸。服装设计毕业,毕业后从事纺织品设计、礼品包装设计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