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接元朝,论文别开生面,论武却无力自保。有人说,盛唐之后,尚有隆宋,也有人说,两宋已无汉唐雄风。其实,这正是宋朝的一体两面。
宋朝结束割据,实现统一,力图拨乱世、反归正,自此祖宗家法立定,收兵权,重文治,从此武人跋扈局面不再。开国时制定的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使宋朝治文成风,被誉为“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商业繁荣,被称为“现代的拂晓时辰”,也令宋朝面对外族侵扰时无力抵抗,节节败退,被贬为“中国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宋朝:文治昌盛 武功弱势》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反差强烈的时代。在国力衰颓的阴影中,宋朝文化科技与商品经济发展并驾齐驱,社会安定,人民各安其所,培育出近代的萌芽。在外族侵扰的威胁下,宋朝创新规制,多行变革,教育大兴,文化摆脱世家大族的垄断,普及到更广阔的社会人群,华夏文明造极于赵宋之世。开放、文明、腐败、弱势、传统、革新,复杂的关键词描绘出矛盾的时代。时光荏苒,这个不同凡响的朝代距今已经千年之远,然而它留下的精神遗产、时代印记和重重疑问,仍为今人铭记和探求。
【编辑推荐】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全面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打破传统史书叙事框架,引入宋史研究新议题,由统治之术入手探究宋代文强武弱的根源,描绘宋人生活图景,展现宋朝积弱形象之外昌盛发达的一面。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全面、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游彪
1965年出生,四川省简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现在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佛教的关系等领域。著作有《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宋代特殊群体研究》《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主要论文有70余篇。
中医怡悦情志论 本书特色 杨献智、姜海英编著的《中医怡悦情志论》分上下篇和副篇。上篇主要阐述情志变化发展及情志与五行、五脏的关系、情志的变化特点、情志异常变化的...
宁波中医药文化史 内容简介 宁波中医药历史悠久,萌芽于史前,兴起于宋元,辉煌于明代,至清代仍旧保持了不凡的业绩。宁波历史上医家辈出,陈藏器、日华子、高武、赵献可...
本书由原“SH 美化家庭杂志”资深制作成员组成,并邀请台湾知名设计师为客座主编群。美化家庭相信唯有兼具快速杂志信息与深度研究图书特质MOOK的形态,是目前比较适...
※藤田纮一郎是风靡QQ《大便书》的作者,为日本QW寄生虫研究者,素有“寄生虫博士”之称。※本书透过各种角度,针对肠道与肠内细菌的惊奇力量,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们。...
精彩摘录成长的故事,从来都是欢愉与痛苦的交杂。无论我们长得多么大了。有时候,我们还是想变小,变小了,就可以回去那个简单的
TheOrganizationinCrisisbringstogetherateamofleadinginternationalresearchersandpr...
精彩摘录我认为世间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有多种兴趣爱好的人对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谈论嗜好。因为这意味着给别人强加业余爱好,结果
作品目录关于《笑声泪痕》羊毛出在养身上-----谈色,戒表姨细姨及其它谈吃画饼充饥……· · · · · ·精彩摘录这种地方深入浅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今入选历届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2018年入选中国政法大学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
俄罗斯著名的小说和戏剧作家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1871-1919)是一位人们争论很多的作家:有人说他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有人说他是有着浓重颓废主义倾向的印象...
本书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禅修方法,介绍了明清以来禅宗中最易入手的禅修方法,即如何参话头禅。这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和《参禅法要》两篇是禅修的精...
金观涛,现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刘青峰,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解读与应用 本书特色 2016年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2005年...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类半月刊。坚持“以历史的视角解读新闻,用人文的精神关怀时代”,成功策划报道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传习录》研究有两部重要著作,因各种原因,今天仍未有超过他们的著作问世,一部是陈荣捷的《传习录详注集评》,另一部就是邓艾民的《传习录注疏》。陈...
本雅明的《神学-政治学残篇》是生命神学现代性的真正开始。这个片断文本包含着解构现代神学政治的所有思想种子。本雅明对弥赛亚王国与世俗秩序的绝对区分,使得神学化的政...
今日说法故事精选3(2007年版) 本书特色 《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通过揭露社会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书...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 拉韦特(Robert A. Lovett)讲座教授,著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
★ 继《东京日和》、《犬的记忆》之后,“日本摄影文化丛书”第三本——《爱猫奇洛》。★ 荒木经惟,一位颇受争议的摄影大师:在日本,他与森山大道、杉本博司一起被称为...
周围神经支配与关节运动韵文注解 内容简介 用我国传统文学的歌赋形式于科学技术以帮助需要记忆而又不易记的内容,是我国文学的一种应用特点,在传统医学中尤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