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的老师。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做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20世纪60年代依止安谷白云及中川宗渊两位日本禅师习禅。1983年正式成为前角博雄的第三代传人,并开始担任洛杉矶禅修中心的住持。目前任教于美国圣地亚哥禅学中心。著有《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生活在禅中》。
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的老师。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做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20世纪60年代依止安谷白云及中川宗渊两位日本禅师习禅。1983年正式成为前角博雄的第三代传人,并开始担任洛杉矶禅修中心的住持。目前任教于美国圣地亚哥禅学中心。著有《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生活在禅中》。
我们人类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在多年前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它很抽象,和我的生活似乎不大相关,然而我们的所有困难和不和谐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日常生活用语来说,这个世界分为主体与客体两个部分:我看你,我去上班,我坐在椅子上。在这些例子里,我把自己看成是主体,和一个客体一你、工作、椅子——之间有个关联。但是,我们直觉上又知道自己和这个世界是不可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分只不过是种幻觉而已。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取得这种直觉的认知。由于我们不了解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因此就把世间的东西都看成是自己问题的根源:“你”是我的一个问题,我的“工作”是我的一个问题,我的“椅子”是我的一个问题(当我把自己也看成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客体了)。于是我们就去躲避那些我们认为是问题的东西,去追求那些我们认为不是问题的东西。以这种观念来看,这个世界有个“我”,其它就是或是取悦我或是不取悦我的“东西”。传统上,禅修以及大多数冥想的训练是把所有东西的成分变为“空”,以此来解决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比如,专心修行“空”以及参公案,能把我们加在一个东西上面的局限去掉,当这个东西越来越能够被我们看穿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主体在默想着一个几乎已成空的客体,这种境界叫做三昧。如此境界是很福佑的,因为那个虚空的东西不会再来困扰我们。当我们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经常会自己恭喜自己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可是这个三昧的境界依然是二元对立的。当我们获得它的时候,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在喊着:“这就对了!”或是:“我干得真是好!一个隐藏的主体依旧存在,在观察着一个几乎成空的东西,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仍然存在。当我们觉察到这个分离的时候,就会想去处理这个主体,想把它也变成空。这么做就是在把主体转化成另外一个客体,用一个更为精微的主体来观察它。我们于是变成是在制造一个...
——引自章节:主体与客体
让我告诉大家一个名叫桃乐丝的女孩的故事。这个桃乐丝可不是《绿野仙踪》里住在堪萨斯州的桃乐丝,她住在圣地亚哥一栋巨大的维多利亚式的老房子里,她的家族已经有好几代住在那儿了。他们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还剰下好多空房间,另外还有个阁楼和地下室。当桃乐丝很小的时候,家人告诉她一件怪事情:这栋老维多利亚式建筑的顶楼有一间锁住的房间,就大家记忆所及,那个房间永远都是锁着的。有个传言是那个房间曾经被开启过,但是没有人知道它里面有什么东西。它门上的锁也非常古怪,大家对那个锁都束手无策。房间的窗子也全都挡住了,桃乐丝曾经在房子外面架个梯子,爬到窗口,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可是什么都看不到。家里的人对那个房间都已经习愤了,大家知道它在那儿,却不想对它再多费神,因此也就没有人再去提它,但是桃乐丝不一样,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对那个房间以及房间里的东西着了迷,她觉得自己非要把那把锁打开不可。大部分时间,桃乐丝过的日子和别的人没有两样。她慢慢长大,长成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梳个最流行的发型,有自己最要好的女朋友,有自己最要好的男朋友,喜欢最新潮的化妆,喜欢最新排行榜的歌曲,一切都蛮正常的。然而她对那个锁住的房间从来没有失去兴趣过,甚至可以说她的生活被那个房间主宰了。有些时候,她会上楼坐在那个房间前面,盯着那扇门瞧着,想知道门后面到底是什么。当桃乐丝再大一点的时候,她感觉那个房间似乎和她自己人生中某个失落的部分有关联,因此她开始各式各样的训练和修行,想找到开启房门的秘密。她尝试过许多不同的事情:去各种中心,去不同老师那里,寻找把锁打开的方法,她去过各种研讨会,去过让自己重生的教会,甚至试过心理学的催眠术。她什么都试过了,但是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帮她把锁打开。她的追寻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延续到她读完大学进入研究所的时候。她发展出能够让自己进人各种精神状态的技巧,可是仍然无法把那扇门打开。有一天,当...
——引自章节:桃乐丝与锁住之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黄氏女科书签1张 内容简介 《黄氏女科》是新安医学的临床妇科著作,是歙县“黄氏妇科”家传医书,现存抄本成于明弘治甲子年(1504)。全书共分为...
《追梦成长 用梦想成就自己和世界》记录了作者历时七年完成“环球之旅”梦想的历程,以及在此期间的见闻与思考,强调“通过见识的拓展,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格局,收获成...
【编辑推荐 】• 从学徒到国际星厨,从助理到五星级酒店行政主厨,中国“地狱厨神”刘一帆首部自传式美食作品• 第1位在西厨领域闯出一番天地的华人主厨,通融中西方料...
高木直子1974年出生於日本三重縣。插畫家。念國中、高中時,嚮往將來能成為一位插畫家,之後為實現自由插畫家的夢想,一個人上東京。2003年出版第一本圖文書《15...
作品目录第一章 湮埋在丛林下的城市,荒芜孤凉,名字早已被世人遗忘1 发现的瞬间第二章 诸神、血腥和国王1 拨开时间的迷雾第三章
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元史专家,曾经在我社出版《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
作者戴维·福特(David F.Ford)剑桥大学神学钦定讲座教授。已出版作品包括《〈欢呼颂〉:赞颂的神学》(与丹尼尔·哈迪合著)、《〈哥林多后书〉中的意义与真...
日本知名文化记者石桥毅史遍访日本全国特色书店,探问——书与书店的现在与未来、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书店员的价值与魅力“唯有书店才是把书传递下去的中坚力量!”———...
(日)佐藤耕一 (Sato Koichi)日本首屈一指的“目标达成专家”,现为新经营服务人事战略研究所的人事顾问,工科及管理学双学士学位。35岁成为京瓷集团人事...
国际司法裁判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国际法院的裁判制度。从国际社会整体的秩序形成角度来看,国际法院的作用很有限,加之其制度上的制约,这一作用就受到更大的限制...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24年生。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知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华人世界有成就的老报人。于一1959年在香港亲手创办明报机构,出...
Whodoyoubelievewhenyoudiscoveryoucannolongerbelieveyou,andwhodoyouturntowhenyouv...
※安古兰“最佳漫画奖”得主尼古拉·德克雷西※最具代表性的“癫狂之作”※一部巴洛克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图像小说※讲述一次荒诞至极的“诺贝尔爱之奖”竞选※粗鄙与庄重交...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他运用他所推崇的“科学...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位泰斗级人物。两人的作品及其思想经常被拿来比较。其中最深入的分析属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评论著作《托尔斯泰与陀...
袖珍宋诗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这种集选本、讲析、查检功能于一体的鉴赏辞典,由于荟萃了中国文学的精华,而又深入浅出、资料丰富,已成为莘莘学子和文学爱好者案头**的工...
田中芳树,1952年生于熊本县,日本著名作家。其作品涉及科幻、冒险、悬疑、历史等多个领域,主要代表作有《银河英雄传说》、《创龙传》、《亚斯兰战记》等。《银河英雄...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作品结...
《人为何物:进化的逻辑》内容简介:二战后高歌猛进的全球化,让许多预言家误以为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地球村”的大同世界。正当人们
米歇尔·普西(Michel Bussi)法国大师级作家。普西以学者的深入观察对人性善恶进行独特解读,加上对景致的细腻铺陈和曲折悬疑的情节布局,让他在法国文坛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