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明朝以多元的面相和复杂的谜团著称,多少人穷经皓首,就是为了体认和理解这个朝代的多重性格。
在明朝之前,是中国传统王朝社会近一千六百年的周流演变,在明朝之后,是帝制中国缓慢转型,逐步融入现代世界的曲折历程。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既有各种传统发展的极致,又有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变化,相互交错,扑朔迷离,形成了明朝历史多重性格的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坚实的经济后盾催生了郑和下西洋这样的惊世之举,中央帝国的子民因海洋探索和泰西教士东来而开始具备世界眼光。然而,皇族腐败,宦官专权,差役繁多,社会矛盾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也触发了第一次全国新兴市民阶层反对矿监税使的风潮。在明朝走向灭亡之际,思想界却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安靖如何变为乱局,经济如何由低落到繁荣,生活风尚如何由简朴入奢靡,对外交往如何由海禁锁国到探索世界,思想文化怎样由划一到多元……面对众多谜题,《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取用宏观视角,俯瞰明朝的方方面面,甄别史料,考察帝王将相、士绅百姓如何面对那多元而动荡的时代。我们能看到,在这充满张力的转型时代,居高位者如何创业守成,士人怎样面对礼仪教化与严刑峻法,上上下下如何面对外患和动荡,文化又怎样在这商业繁荣的时代孕育醇化——而正是这些构成了多元的明史。
【编辑推荐】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全面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从官方到民间的大量史料加以甄别,去粗取精,体现明朝的多重性格,尝试解开明朝开创、腐化、整顿、衰敝时期内的种种谜团。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全面、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王天有
1944年生,祖籍山西省临汾县,2012年12月病逝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满学会副会长、《明清论丛》主编。著有《晚明东林党议》、《明代国家机构研究》、《中国古代官制》、《明朝十六帝》(主编)、《中国历史透视》(主编)、《元明清史》(主编,国家21世纪教材)、《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明代卷》(主编)等,主持点校《国朝典故》、《逆臣录》,发表论文40余篇。
高寿仙
1962年生,河北省东光县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主任,《新视野》主编、研究员,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客座研究员等。著有《明代北京社会经济史研究》、《北京人口史...
(展开全部)
朱元璋:若守己廉而奉法公,犹人行坦途,从容自适;苟贪贿罹法,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
——引自第45页
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初衷是“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当时有山西平遥县儒学训导叶伯巨上疏力陈“分封太侈”之弊,以汉之七国、晋之八王为例,“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朱元璋览奏大怒,以为离间骨肉,叶伯巨因而被逮捕,死于狱中。朱元璋认为亲王“敬守祖法”,比文武大臣可靠。为了防止权臣擅权,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奉天子密诏清君侧的权力。又为了削夺淮西勋贵的军权,用亲王控制全国各地军镇。他虽然也申明诸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但没有制定防止诸王坐大的具体措施。朱元璋晚年曾对朱允炆说:“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朱允炆则道出了自己的忧虑:“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无言以对,问朱允炆道:“汝意何如?”朱允炆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说:“是也,无以易此矣。”这段对话反映出朱元璋晚年对分封的态度有所变化意识到强藩与朝廷的关系“不可不虑”,但此时的他既无精力也无办法去应对了。
——引自章节:第三章从创业到守成的转变
龙登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主要从事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国际华商等研究。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著...
希安·琼斯,斯特林大学环境历史与遗产系教授,前曼彻斯特大学考古和遗产系教授。她的研究聚焦于身份与政治的考古,以及围绕着历史纪念物、建筑和地点的考古,希安一直从事...
Ecohydrologyemergesasanewfieldofresearchaimingatfurtheringourunderstandingofthee...
ItwasabrightmorninginthemonthofAugust,whenaladofsomefifteenyearsofage,sittingona...
崔艳,自由创作者,自幼喜欢舞文弄墨,在散文网、中华作家网、新华网等发表短篇小说。曾做过私人杂志栏目长,现供职于某文学网站社团,任副总编辑。
虞斌:高级系统架构师,IT高级顾问,软件开发专家,有着极为丰富的工程项目背景,技术领域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手机/移动设备,到网络安...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工作基本法则解决问题也能套公式,多复杂的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理方案◎ 编辑推荐☆ 畅销日本二十余年,重印35次的解决问题“教科书”。...
《我爱问连岳5》是连岳情感专栏的第五本。这个专栏写了快十年,从来信中能见证到一种缓慢成长的力量,来信者开始更多地反思自己,更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许多人都拜访过心...
《三国志(全三册)》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仲景方剂学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的重点:一、突出【类方证治】与古人对本方应用方药的变化,主治的病证。二、突出【临床报道】与现代人对本方的实用报道。三、突出【应用】...
北京《瑞丽》杂志社 编译
内科症状鉴别诊断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作者数十年自身临床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以临床思维为中心,提出100余个涉及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对每一个症状和体征均按“...
Anengrossingmulticultural,multilayeredmysteryofonewomansobsessionwithanotherwoma...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 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本书以母女二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双视角的创作方式,探讨教育的本质。永爱——一位曾...
Thisbookexplainshowapproachessuchasnegotiation,mediation,facilitation,arbitratio...
装饰装修木工问答--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用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用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建筑装饰装修木工的基础知识做了简要...
作者简介露易絲‧賀(Louise L. Hay) 被譽為「自我療癒界的第一夫人」。 生於1926年,是全世界最大的身心靈出版社Hay Hou
☆萧伯纳作为爱尔兰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和批评家,却一生都竭尽全力将传记的话语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位剧作家对他的传记作家阿齐博尔德这样说道:“有关萧伯纳的权威...
成公亮,1940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古琴专业;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文革期间在北京中...
[西班牙]卡门·奇卡(Carmen Chica)曼努埃尔·马索尔(Manuel Marsol)卡门・奇卡(Carmen Chica),图画书创作者,同时致力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