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依旧火爆,趋之若鹜的“玩家”抱着“捡漏”、赚钱的心态,花费大量金钱、精力沉溺其中,渴望一朝巨富。而收藏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却很少有人提及,该书可谓是一剂静心药,让头脑火热的人们静下心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收藏,提升个人的品位。
王世襄先生和姜德明先生都是各自收藏领域的大家,他们的话集中体现了本书关于收藏的态度。
王世襄:我不是收藏家,做收藏家必须要有实力,有钱,才能买。我的好些东西都是这捡一点,那捡一点,也许这件东西不值钱,可是我觉得它有其意义,就收下来了。……我对收藏有另外一种看法,不是说我拥有多少财富,我是要理解这东西,对这件东西有一个说法,有一个评价,从它身上可以得到什么知识,或者解释出什么。……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遣送得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长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姜德明:我不否认我爱书,有时甚至会如醉如痴,但我从来也没想过要专门收藏孤本,或以此为荣。孤本太多了,岂不显得寂寞孤单,人慢慢会变得乖癖无聊的。……爱书、藏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享受,再从这些书里得到一些知识和感悟,这才是有价值的。我收藏书,一是喜欢,二是我把从书里找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的喜欢书的朋友了解这些东西,这才是我在藏书中得到的乐趣。
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本书集中讲述了崔永元、邹静之、姜德明、吴欢家族、田家英、王世襄、老舍、冯克力、米景扬、樊建川、安思远等多个领域收藏家的故事。他们不是职业收藏家,不以赚钱为目的,搞收藏,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他们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收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不起眼”的小物件起步,埋首钻研几十载,藏品渐成规模,蔚为大观,他们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
《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
崔永元老电影收藏也是一种表达
自从离开《实话实说》之后,崔永元的形象似乎在观众的心里逐渐起了变化,他不再只是一位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同时更是一位狂热的老电影收藏者。2002年,他策划制作了大型电视专题节目《电影传奇》,重新诠释了从中国电影诞生至今的数千部影片中的208部,再现了150部老电影中的600个真实场景,还在片中扮演了400多个角色。
记得当时崔永元因病辞去已经就职7年且捧红了他的《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时曾说,那个时期他失眠很严重,整个人变得痛不欲生。心理医生劝他找个喜欢的事情做,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已经坚持多年的收藏:老电影和连环画。
崔永元在回忆那段痛苦经历时说,他心绪烦躁的时候就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老电影何以会对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特别窄,没有电视,看不懂报纸,就是听听广播,而广播没有电影这么有魅力,所以,主要的娱乐形式就是看电影。”
“老电影拯救了我”
“《实话实说》做的时间长了以后,做伤了。一到那个地方,化上妆,镜头对着你,光一亮,心里就开始不舒服,有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我也一直在跟心理医生沟通,心理医生跟我开玩笑说,你要重返人间。治病期间,我沮丧得没办法,连活着都没兴趣,对所有的事情丧失了信心。那个时候没有良药,除了心理医生的辅导和大剂量的镇静剂。”如今,崔永元紧锁的眉头终于完全舒展开了,“是《电影传奇》把我挽救了回来,是电影让我看到了光明”。如今,抢救老电影的工作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而且,他在其中还感悟到更深一层的意义,也因此萌生了开办“电影传奇馆”的念头。
在制作《电影传奇》的过程中,崔永元采访了许多老电影人,使他感触很深,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给自己多年来辛苦收集的电影藏品一个公开展示的机会,“这个想法在脑子里闪电似的亮了一下,瞬间,自己也像过了电,觉得特别过瘾、特别兴奋。我很明确自己的想法,要找一个场所,把我收集到的这些关于电影的藏品拿出来,和爱好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欣赏,分享我们共同的快乐。不过,当时没有想到要建私人博物馆,*初的想法是要建一个办公室、茶楼一样的地方,大家随便一些,欣赏老电影,喝喝茶、聊聊天就好了”。
随着藏品的增多,崔永元觉得,仅仅一间办公室,已经放不下这上千件藏品,他开始有了建造私人博物馆的想法。可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触发了很多人的神经。“建造私人博物馆很困难,场地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坎儿,这里要感谢我的朋友:万通的老总冯仑,他知道我的想法后非常感动,尤其是看了我的这些藏品之后,特别支持我,无偿给我场地并捐赠了馆内所有的装修。”同时,还吸引来很多人向他捐赠有关老电影的藏品。
对崔永元来说,馆中收藏的这些“宝贝”汇聚了自己40多年来的心血,也凝结着他从小的梦想。“我喜欢看电影,小时候想,什么时候能把这么多电影都搜集到一块儿,想看哪部拿出来一放,多牛啊!”
如今他已经为自己定下了更远大的目标,“我希望做到有麦当劳的地方,就应该有电影传奇馆,参观者喝茶聊天之余能够从这里学到点儿东西”。
……
解宏乾,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一直在媒体工作,主要负责影视、文学、戏剧等领域的报道采访。曾在《北京青年周刊》及《国家人文历史》撰写收藏栏目。
钱的故事 内容简介 钱是打上了烙印的自由。钱是一种理由,却常常并不是*坏的一种。钱是唯一的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理解的语言。在本书中,作者宏观而又细致地叙述了“...
如果这个世界是确定的,保险业都得统统倒闭!它们玩转的就是人们的“不确定心理”。高定价、高利润、高销量,三者的平衡点究竟怎
《短线高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读者能够通过学习尽快地掌握正确犀利的单兵作战技能,进而达到长期稳定赢得的境界。书中没有
短线是银-挑战炒股极限-7-全新改版 本书特色 讲述了70多种形态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并进一步将作者多年的实战经验提升为极有实战价值的股理和合成技术,已达至较高...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内容简介:本书是“狄德罗作品集”第四卷。故事从雅克和他的主人一段漫无目标的旅程开始,关于主仆二人
艾玛·沈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13年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从业经验,近五年就职于管理几千亿资金的香港著名买方资管机构。简书经管优秀作者,粉丝数一万余...
有道是十年磨一剑!本书经过十年之久的实战顿悟,终于公开出版。盘口信息反应一切股市的终端信息,盘口语言是解密这些信息的“密
2013-文玩-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本书特色 《2013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收录了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澳门中信、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中国嘉德(香港)、保...
《巴菲特基金投资6招》作者从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对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研究,《巴菲特基金投资6招》为读者介绍了选择指数基金
概率游戏:像操盘手那样做股票 本书特色 《概率游戏》涵盖股票操作所需了解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带领投资者认识市场,掌握操作技术、理念与策略。作者凌波是北京知名私募基...
《江恩精髓:形态价格和时间》第一次呈现给大众——在交易实践中如何综合运用江恩分析方法的全面视角。在对江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之
看图说瓷 内容简介 近十年来,我建立起了有几万张图片的电脑图库,它是本书文章的资料基础。文章中所涉及绝大多数“画题”都是现有中国艺术史专著和工具书里的缺门。我希...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本书特色 世界股神沃伦·巴菲特曾说,学习众多投资大师的智慧和经验是投资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基于这一理念,本书精心挑选了12位世界著名投资大...
巴菲特给股民的12个最有价值忠告 本书特色 纵观巴菲特45年来的投资生涯,他总能在成千上万只股票中,挖掘出一批高投资价值的股票;无论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他总能有...
当代文物鉴定家论丛-古陶瓷鉴真 内容简介 《古陶瓷鉴真》包括有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瓷器浅说,略谈魏晋至五代瓷器的装饰特征,从娄壑墓出...
《富爸爸女人一定要有钱》中,金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教你如何利用女人的天赋,分清“平庸男人投资”,稳住“好男人投资”,积极
就这样搞定庄家-(个股实战版) 本书特色 股市处处充满着风险与机会,而且瞬息万变,抓不住机会就稍纵即逝,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以不变应变。暴利,只有敢于**个吃螃...
波浪理论赢利实战 本书特色 《波浪理论赢利实战》由黄凤祁编著,是经典理论赢利实战系列之一。本书从波浪理论基础、量能与 指标里看各浪、完整实战策略三大部...
我的藏书票之旅(插图珍藏本) 内容简介 藏书票的世界可说是一座名人的殿堂。他们因为追求知识,请人或自行设计藏书票,作为爱书的一种标志。本书展示了数十帧西方文化名...
许之衡谈瓷器 本书特色 本丛书收集了国内近现代及当代享有盛誉的、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鉴定专家多年撰写发表的鉴定心得和研究成果,经授权分别辑集成帙,供具有一般收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