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依旧火爆,趋之若鹜的“玩家”抱着“捡漏”、赚钱的心态,花费大量金钱、精力沉溺其中,渴望一朝巨富。而收藏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却很少有人提及,该书可谓是一剂静心药,让头脑火热的人们静下心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收藏,提升个人的品位。
王世襄先生和姜德明先生都是各自收藏领域的大家,他们的话集中体现了本书关于收藏的态度。
王世襄:我不是收藏家,做收藏家必须要有实力,有钱,才能买。我的好些东西都是这捡一点,那捡一点,也许这件东西不值钱,可是我觉得它有其意义,就收下来了。……我对收藏有另外一种看法,不是说我拥有多少财富,我是要理解这东西,对这件东西有一个说法,有一个评价,从它身上可以得到什么知识,或者解释出什么。……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遣送得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长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姜德明:我不否认我爱书,有时甚至会如醉如痴,但我从来也没想过要专门收藏孤本,或以此为荣。孤本太多了,岂不显得寂寞孤单,人慢慢会变得乖癖无聊的。……爱书、藏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享受,再从这些书里得到一些知识和感悟,这才是有价值的。我收藏书,一是喜欢,二是我把从书里找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的喜欢书的朋友了解这些东西,这才是我在藏书中得到的乐趣。
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本书集中讲述了崔永元、邹静之、姜德明、吴欢家族、田家英、王世襄、老舍、冯克力、米景扬、樊建川、安思远等多个领域收藏家的故事。他们不是职业收藏家,不以赚钱为目的,搞收藏,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他们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收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不起眼”的小物件起步,埋首钻研几十载,藏品渐成规模,蔚为大观,他们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
《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
崔永元老电影收藏也是一种表达
自从离开《实话实说》之后,崔永元的形象似乎在观众的心里逐渐起了变化,他不再只是一位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同时更是一位狂热的老电影收藏者。2002年,他策划制作了大型电视专题节目《电影传奇》,重新诠释了从中国电影诞生至今的数千部影片中的208部,再现了150部老电影中的600个真实场景,还在片中扮演了400多个角色。
记得当时崔永元因病辞去已经就职7年且捧红了他的《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时曾说,那个时期他失眠很严重,整个人变得痛不欲生。心理医生劝他找个喜欢的事情做,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已经坚持多年的收藏:老电影和连环画。
崔永元在回忆那段痛苦经历时说,他心绪烦躁的时候就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老电影何以会对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特别窄,没有电视,看不懂报纸,就是听听广播,而广播没有电影这么有魅力,所以,主要的娱乐形式就是看电影。”
“老电影拯救了我”
“《实话实说》做的时间长了以后,做伤了。一到那个地方,化上妆,镜头对着你,光一亮,心里就开始不舒服,有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我也一直在跟心理医生沟通,心理医生跟我开玩笑说,你要重返人间。治病期间,我沮丧得没办法,连活着都没兴趣,对所有的事情丧失了信心。那个时候没有良药,除了心理医生的辅导和大剂量的镇静剂。”如今,崔永元紧锁的眉头终于完全舒展开了,“是《电影传奇》把我挽救了回来,是电影让我看到了光明”。如今,抢救老电影的工作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而且,他在其中还感悟到更深一层的意义,也因此萌生了开办“电影传奇馆”的念头。
在制作《电影传奇》的过程中,崔永元采访了许多老电影人,使他感触很深,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给自己多年来辛苦收集的电影藏品一个公开展示的机会,“这个想法在脑子里闪电似的亮了一下,瞬间,自己也像过了电,觉得特别过瘾、特别兴奋。我很明确自己的想法,要找一个场所,把我收集到的这些关于电影的藏品拿出来,和爱好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欣赏,分享我们共同的快乐。不过,当时没有想到要建私人博物馆,*初的想法是要建一个办公室、茶楼一样的地方,大家随便一些,欣赏老电影,喝喝茶、聊聊天就好了”。
随着藏品的增多,崔永元觉得,仅仅一间办公室,已经放不下这上千件藏品,他开始有了建造私人博物馆的想法。可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触发了很多人的神经。“建造私人博物馆很困难,场地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坎儿,这里要感谢我的朋友:万通的老总冯仑,他知道我的想法后非常感动,尤其是看了我的这些藏品之后,特别支持我,无偿给我场地并捐赠了馆内所有的装修。”同时,还吸引来很多人向他捐赠有关老电影的藏品。
对崔永元来说,馆中收藏的这些“宝贝”汇聚了自己40多年来的心血,也凝结着他从小的梦想。“我喜欢看电影,小时候想,什么时候能把这么多电影都搜集到一块儿,想看哪部拿出来一放,多牛啊!”
如今他已经为自己定下了更远大的目标,“我希望做到有麦当劳的地方,就应该有电影传奇馆,参观者喝茶聊天之余能够从这里学到点儿东西”。
……
解宏乾,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一直在媒体工作,主要负责影视、文学、戏剧等领域的报道采访。曾在《北京青年周刊》及《国家人文历史》撰写收藏栏目。
中国股神沉思录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8讲,主要内容包括:股坛常青树:杨百万;*大的神话:林园;*牛基金经理:王亚伟;私募英雄:李驰;中国版巴菲特:但斌等。中国股...
《买股票,找这样的公司就对了》讲述了股票让许多人一夜致富,也让许多人倾家荡产,究竟买什么股票才能稳赚不赔?看大盘、看报纸、
威廉D.江恩作为华尔街及至世界金融领域极少数佼佼者之一,他的人品、才情、创造、成就和影响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一直
《观盘看市》实为解读投资交易中盘面变化和量价关系的经典之作,畅销不衰。《观盘看市》通过量价关系把握市场行情,洞察人性机微
股票技术分析大全 本书特色 本书*大的特色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真正兼顾了学习、运用的双重用途,使读者能精通技术分析,读懂市场语言,...
暴涨之星-股是股非之三 本书特色 用赢利证明的经典投资专著★《股是股非(之三):暴涨之星》旨在从细小形态着手,对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向进行考究;列举实盘案例,将星形...
《财富是一种心态》内容简介:这本书汇集了从古至今积累金钱、创造财富的思考、实践和经验,通过浅显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古老的箴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2卷)》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继《短线点金》、《黄金游戏》,以及《金融交易学——一个
中国财富管理宝典 本书特色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以及金融创新,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在迅速成长。这是一个高达百万亿级的巨大市场,一般个人、专业投资者和家族企业都...
股票作手回忆录 本书特色 以华尔街投资怪杰杰西?利弗莫尔为原形的经典传记,阿兰?格林斯潘赞誉此书为“投资智慧之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内容简介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佛像的鉴藏与辨伪 本书特色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故中国古人也将佛教称为像教,可见佛像在佛教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了。随手翻翻佛教史籍,历代高僧之类的...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 本书特色 今天,当面对古人如此丰厚遗存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和无限的敬意。既有惭愧之处,同时也有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尊敬。中国传统...
5小时学会投资法则-大王法则:投资就是一种赌博 内容简介 大王认为:“赌博是一种投资,而投资也是一种赌博。”无论是投资还是赌博,首先都需要有一个资金库。这个资金...
水晶-天穹的繁星 内容简介 《大雅鉴藏系列》详实、精确地展现了现代艺术品收藏的迷人世界。每册均以多幅清晰的彩色图片和专业、简洁、内容丰富的文字为普通读者打开了一...
庄家那些事 本书特色 长线,短线,并无好坏,线线都能赚到钱;内幕,陷阱,错综复杂,识破庄家就能把握玄机。其实股市里大多数股票都能赚钱,只有你不赚钱的错误操盘。把...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 本书特色 精明投资有赖基础分析。不论是机构性还是个人投资,参考、学习前人经验累积起来的知识,是欲做资金主人者增加胜算的不可或缺的门径。股...
溢彩流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漆器是一部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假如你不太熟悉那些史实,不妨走埋头这条溢彩流光的长廊。在这里,你会巡览到它们美丽的容颜,了解到它们博大精...
Amazon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TOP1《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用對方法你連睡覺時都可以賺錢!一上市即衝上《紐約時報》排行榜、Amazon
散户快跑:庄家出货模式全解析 本书特色 散户快跑:庄家出货模式全解析 内容简介 股谚云: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散户快跑:庄家出货模式全解析》介绍的就是...
《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抗通胀》主要内容:N年前,我们踌躇满志地走出大学校门,欢喜雀跃地拿到OFFER,无上光荣地跻身为一名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