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收录了1996-2016年《妇女研究论丛》刊发的妇女/性别史优秀论文47篇,集中呈现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性别史在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内容覆盖古代、近现代及当代妇女/性别史,研究议题涉及社会转型时期性别观念的变迁、妇女运动中的阶级问题和话语建构、女性与媒体、女性与抗战、女性与医疗、女性赈灾、才女研究等研究热点,体现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以及对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实践的本土化探索,对妇女/性别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一 才女“越界”与明清江南社会的声望竞赛(一)才女“越界”与家庭社会地位提升当时的江南社会,对于女子的要求普遍是强调德行。择妇以德,是封建社会家庭秩序再生产的内在要求。对女子德行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社会的“父子”关系逻辑——长幼尊卑秩序再生产的需要,是家庭秩序稳定的需要。江南社会的家庭秩序生产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空间生产。这种张力体现在江南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其秩序运行是稳定的,其秩序要求是强调把人固定在土地和关系之中,处于低社会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人际关系重视先赋性关系。所谓先赋性关系,即血缘、姻缘、地缘等先在于个体的关系而非个体后天交往获得的关系。先赋性关系强调关系中的义务性和强制性而非选择性,强调关系的等级性而非平等性。这种对关系先赋性和稳定性的强调,就使得家庭秩序生产首先是一套对上下尊卑的义务性、等级性关系的生产。所谓“女德”本身就是对这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但是在江南社会内部,每一个具体家庭的秩序生产,同时又具有不确定性,对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并不能保障家庭社会地位的再生产一定能够成功,因为江南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存在。家庭在江南社会中所占据的社会位置从等级的角度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是一个既定的等级社会,这是社会秩序稳定性的一面,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其社会地位又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生变化的,这种可变性在明清就来自科举制这种社会流动机制。科举的录取率很低,使得即使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江南社会的精英——士绅群体的家庭,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通过科举考试。而只有子代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这个阶层中的一员,才能使自己的家庭在江南社会中长期处于较高的社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提升下一代通过科考的概率。这是江南社会内的家庭竞赛。这种由家庭社会地位再生产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竞争使得每个具体的家庭不仅要考虑家庭内社会秩序包括性别秩序的再生产,而且要考虑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再生产。然而清中叶以后,科举录取的比例逐年降低。在科举竞争激烈的江南社会中,随着科举通道的日益堵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男性士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因此,要想保障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再生产,男性之外的家庭成员——才女群体就为家庭的声望竞赛提供了新的资本:才女的才华转变成为家庭竞赛中新的文化资本,其与男性交往唱和所建构的人际网络也成为家庭声望竞赛中新的社会资本。才女与士人的“越界”交往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声望。这样的记载很多。“幼舆尝与渔洋诸公九日饮宋子昭小园,限蟹字韵,启姬代为诗,末云:‘予本淡荡人,读书不求解。《尔雅》读不熟,蟚蜞误为蟹。’一座大惊。”①才女的才气使得王士祯这样的诗坛领袖也为之叹服,自然增加了幼舆作为男性主人的声望。除了与男性士人诗文唱和以外,才女与男性士人“越界”交往的一个常见方式是通过拜师成为著名文人的女弟子。对于才女所属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其家庭通过才女进入一个新的人际与文化网络中,从而有可能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位置和声望,在江南社会的家庭竞赛中增加新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正是出于这个动机,很多士人家庭容忍甚至鼓励家中的才女加入女性和男性的才人网络中,例如随园女弟子群体。随园女弟子严蕊珠就凭借自身的才华而非传统的熟人介绍,让袁枚接纳了她。“吴江严蕊珠女子,年才十八,而聪明绝世,典环簪为束修,受业门下。余问:‘曾读仓山诗否?’曰:‘不读不来受业也。他人诗,或有句无篇,或有篇无句。惟先生能兼之。尤爱先生骈体文字。’因朗背《于忠肃庙碑》干余言。余问:‘此中典故颇多,汝能知所出处乎?’日:‘能知十之四五。’随即引据某书某史,历历如指掌。且日:‘人但知先生之四六用典,而不知先生之诗用典乎?先生之诗,专主性灵,故运化成语,驱使百家,人习而不察。譬如盐在水中,食者但知盐味,不见有盐也。然非读破万卷、且细心者,不能指其出处。’因又历指数联为证。余为骇然。”②……
谭琳,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大意失荆州-漫说中国历史-20-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印度佛教史》内容简介:“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 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 《印度佛教史》一书是卓越的日本佛教学
实用历史 北宋帝国危及生存 本书特色 “实用历史”的基本概念,就是想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或无数个)大个案来看待。 历史经验有什么用?可不可用? 在这里,我们把历...
三星堆之101个谜 本书特色 《三星堆之101个谜》: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三星堆之101个谜 内容简...
27坦克团“食尸鬼班”的斯文和他的战友们,突然接到一项残酷的任务——前往东区一线参与对苏作战。在这里,坦克群的发动机咆哮着
外来文化摄取史论 本书特色 在日本百年来的文化选择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启示,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加以研究和分析的。这部书翔实、丰富的资料,...
《大地上受苦的人》内容简介:反殖民斗士弗朗兹·法农病榻上的绝唱,后殖民论述经典著作,被萨义德等重要思想家和文化批评家引用,
名人春秋-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 本书特色 孙中山后人的传奇经历,陈独秀之女陈子美!李立三和他失落的女儿!赵丹*后的日子!储安平之死!黄永胜:走向歧途!蒋梦鳞晚...
话说中国 群英荟萃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
三藩史略(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清史、民族史专家滕绍箴先生以一人之力、积十年之功撰就,是有关三藩问题的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好书,是目前本领域*为系统...
★ 资深华尔街预言家彼得•D•希夫的最新作品★ 特别撰写中文出版序,内容更加精彩★ 著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专文倾情推荐作为准确预
《民族魂——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委约作品集》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入了现代作曲家,如何占豪、朱晓谷等人创作的12首原创古
秦汉简帛讹字研究 本书特色 秦汉简帛是战 国后期秦至东汉时期 的竹木简牍帛书,是秦汉时期的手写实 用文字资料。各地出土的秦汉简帛已经 整理出版的有二十多种,这些...
《古琴基础教程》内容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乐器之一。儒家的教学体系“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古琴
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修订版) 本书特色 《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修订版)》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国文说清 本书特色 这里的文字和故事 透过百千年历史的雾 和你酣畅说话 对酒当歌!大师李国文谈历史,长见闻宽视野。首次精装成套出版,配以精美藏书票,与众不同、...
徐冲《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主要讨论"(历史)知识的生成与表达"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旨在揭示这一历史时期各
上海乡绅侯峒曾家族 本书特色 以侯峒曾为代表的上海紫隄侯氏家族名垂史册。本书叙述的不仅是侯峒曾的英勇故事,更是紫隄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其家乡上海紫隄在明清时代的风...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内容简介:◎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
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 本书特色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产生了诸多“世界**”,塑造了现代文明的原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