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角教授将《桐城派十二讲》书稿送给我看,托我写篇序。我遵嘱拜读《桐城派十二讲》稿之后,深感它仿佛在我面前展现出一幅桐城派研究蓬蓬勃勃、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景象,犹如春风扑面、百花竞放,使我满目生辉;桐城派研究后继有人、人才济济,如同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势不可挡。这令我备受鼓舞,不禁为之拍手点赞。令我感受深、感到值得点赞的是,《桐城派十二讲》具有“四性”的特色:资料的丰富性。《桐城派十二讲》作者不仅把视野扩展到过去很少涉及的桐城派作家,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历史资料,而且对*近十几年来桐城派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累累成果,皆作了翔实的搜集和列举。这为我们今后把桐城派研究引向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许多便利。视野的广阔性。《桐城派十二讲》不仅以主要篇幅把桐城派作为文派来阐述,而且把视野扩展到了桐城诗派和桐城学派。在研究对象上,也不再局限于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及姚门四杰、曾国藩及曾门四大弟子,而是扩展到戴、方之前的方以智、钱澄之,与曾国藩同时期或稍后的邵懿辰、孙衣言、刘蓉、孙鼎臣、李元度、俞樾、郭嵩焘、马其昶、高步瀛、李景濂、严修、谷钟秀、籍忠寅、王振尧、邓毓怡、常堉璋、梁建章等过去很少引人注目的桐城派作家。其视野之广,所涉及作家之多,研究领域之深,皆实属罕见,足以制胜。阐述的概括性。《桐城派十二讲》虽然只有十二讲,篇幅不长,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桐城派研究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作家的生平、思想、成就和特色,还是流派的创始、形成、发展和衰落,无不作了概括的阐述和介绍,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正确评价桐城派,提供了一幅颇为简明扼要、一览尽知的蓝图,堪称要言不烦,弥足珍贵。
“桐城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厚重安徽地域文明的一个突出亮点,《桐城派十二讲》从不同角度对桐城派的历史和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了解桐城派的发生、发展路径及桐城派作家的学术思想及成就,也使“桐城派文化”得到很好地推介和弘扬。
《桐城派十二讲》:于经学之外,桐城派史学研究成果亦十分丰硕。清代是古代《史记》研究的高峰期,无论是在考证方面还是文学品评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桐城派一直持有研习《史记》并以太史公笔法为宗的传统,自归有光、方苞至吴汝纶、林纾,都为《史记》研究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如方苞《〈史记)注补正》、吴敏树《(史记〉别钞》、郭嵩焘《〈史记)札记》、吴汝纶《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等。同时,桐城派作为清代*大的古文流派,亦贯以韩愈、欧阳修、归有光等人崇尚《史记》的传统,于清代考证《史记》盛风外,开《史记》文学性研究之生面,对其文章的审美价值、行文之法及艺术风格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此作为其派文论的重要来源,进一步发掘了《史记》的文学内涵。同时,于学术其他门类上,桐城诸子亦有涉及。如清末著名学者、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以宗经为本,撰《三经谊诂》,自谓为文而不求之经是无本之学。同时,其亦兼及子史,旁及佛典。其在道家经典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老子故》《庄子故》,以严谨翔实的考据及简练深远的义理阐发赢得当时学者的认同,严复《侯官严氏庄子评点》、钱穆《庄子纂笺》都多有参考《庄子故》之处,刘文典、闻一多等学者的注解亦常征引马其昶的观点。可见其影响深远。其研究先秦典籍的代表著作《屈赋微》,大量搜集桐城派前人对屈赋的评价,形成桐城派屈赋学的总结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甲午战争后,变法维新思想高涨,西方文化大规模传人,坚守理学阵营的桐城派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历史毕竟前进到非从根本上打破理学传统不可了”①,以理学经世为理论基础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西学之争成为主要矛盾。在过往的评价体系中,晚清时期的桐城派经常被视为排斥新学的顽固派而受到猛烈抨击。事实上,吴汝纶、姚永概等人都是当时新式教育的引领者,他们主动接触西学以求救亡图存之法,绝不应以“守旧”“顽固”等欲加之罪一言蔽之。吴汝纶为同治四年(1865)进士,授内阁中书,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人曾国藩幕府时曾协理“洋务”,后入李鸿章幕府接触了更多的西方书籍,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他的思想比较开通,主张研习西学,“观今日时势,必以西学为刻不可缓之事”①。其主讲莲池书院时,曾特聘英文、日文教师,又为严复译《天演论》《原富》和美日学者多种著作写序,倡导启蒙,“窃谓今后世界与前古绝不相同,吾国旧学实不敷用……非有实在本领,不足与外国人才相抵”②。除此之外,吴汝纶还倡导以废除科举为首要的教育改革,他认为只有教育上破旧立新,方能转变社会风气和士人思想,培养“经世致用”的合格人才。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发轫于隋唐,中经宋、元、明等朝,到了清代已经承袭一千多年。这种考试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命题来源,以“八股文”为主要的选才方式,制度僵化后所选拔出的人才已难堪抵御西方列强炮火的大任。他认为,应该向日本那样深入地学习西方知识才是为谋富强之正道。严复赞:“吾国人中旧学淹贯而不鄙夷新知者,湘阴郭侍郎后,吴京卿一人而已。”③姚永概也接受了新学创办的使命,并亲自前往日本学习,可见其并非完全固守从前的旧思想体系。如果桐城派是一个彻底的顽固守旧派,又如何不辞辛苦远涉重洋去考察?……
江小角,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桐城派、近代思想文化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在《文物》《文学遗产》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张英全书》《张廷玉全集》等专著数部。 方盛良,文学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桐城派、清代经学与文学、清代地域文化。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献》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盛险峰,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桐城派、中国古代史。在《史学集刊》《安徽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赵孟頫妙严寺记》临摹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门研究书法临摹的著作,面向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以新,实见长,重点在字的结构而非笔法,重"形"的分析而不大偏重于...
热奈特论文选 批评译文选 本书特色 跨文本性的各种形式既是文本性的种种面貌,又强烈地 反映为程度不同的文本类型:任何文本都可能被引用而 成为引语,但是引语是...
时尚英语趣文--美丽加工业:健康人生 内容简介 互联网的出现尽管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其普及和发展的速度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
北京,在這個中國古老的都城,充滿濃厚政治與保守氛圍之中,隱隱流動著人們內心深處的愛慾情懷。一個活躍於政界的高幹子弟,夜晚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内容简介:一个青年人一脚踏入出版,这是一份怎样的事业,取决自他怀有怎样的信念。陈昕经历了出版最好
砭经与砭术 本书特色 《砭经与砭术》:《砭经》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砭经》将已失传近两千年,属中国古代医学**人发明的砭石疗法的砭术其治疗作用理论和临床实...
現代水滸傳--《旋風》,以中國大陸民國初年人心思變為故事背景。主角方祥千欲在方鎮建立共黨勢力,而與軍閥、劣紳、地痞、土娼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 本书特色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丛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
王逸《楚辞章句》考论 内容简介 东汉学者王逸《楚辞章句》一书,注释内容众多,牵涉的学科范围较广。邓声国所著的《王逸楚辞章句考论》主要从传统文献学和小学、...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论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100年的中国文学舞台上时隐时现,有着它自己运行鲜明轨迹。现代主义从西方引进中国之后,在长时间内产生...
《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管理》内容简介:近年来,电子竞技成为职业院校的关注热点。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行进至1910年代末,发生了空前的变革,诞生了与以往任何历史时代不同的崭新文学形态。作为区域性的东北现代文学为中国现代文...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 本书特色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中和治疗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全书约22万字,分十三章详细阐述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新诊断技术 ...
《信任论》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 内容简介 帕慕克先生在东西,古今之双重十字路口游走,却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尽管他几乎一开始就已明白,他不可能赢,因为他是在进行一...
你在读这本书。这是一部小说,长篇。它看起来很古老,但几乎找不到被翻动过的痕迹。它的页码居然从513开始,似乎这书的第1页其实
出会った瞬間、壱河光夫は市川光央の“目”に殺された。同じ名前を持つ、二人の男たちの愛憎の向かう先は――?『ダブルミンツ』の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三部文学讲稿,三门精彩绝伦的文学课,包括《文学讲稿》《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