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代表作《潜能》中的“潜能卷”作为单行本再版,收录了作者的重要论文共8篇,集中论述阿甘本关于潜能、偶然性等重要哲学概念的若干观点。阿甘本的论文涉及哲学、语言学、古典学、文学、宗教、艺术史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虽各自独立,相互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显示出这位思想家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造诣以及清晰敏锐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极有分量的思想学术著作。“子午线译丛精选” 六种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米歇尔·福柯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套书从漓江社已出版的 “子午线译丛”中遴选出*具代表性、*受哲学爱好者们欢迎的大师作品,以精装小开本的形式重新编排,并巧妙融入手账的设计元素。读者在亲近大师思想的同时,也能在书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火花。
《巴特比或论偶然》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
众所周知,乔吉奥·阿甘本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学、语文学功底,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泥古不化,而是在庞大的文化传统与当代思考之间开辟了一条自如穿梭往来的蹊径。正如本雅明是卡夫卡的*好读者,阿甘本是亚里士多德、阿比·瓦堡、海德格尔、本雅明等人的*好读者,他的解读引人入胜,并构成色彩缤纷又曲径交叉的思想花园。
本书论及哲学家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关联,思想的潜能以及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抄写员巴特比》中的诸多思想,围绕这些重要而具有无限丰富性的主题进行了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阐发,读来引人深思。
阿甘本的直觉、记录和沉思的方式都令人为之着迷。
拜占庭晚期的辞书《苏达》 在《亚里士多德》 这个词条下包含这样一个定义: Aristotelēs tēs
physeōs grammateus ēn, ton kalamon apobrekhōn eis noun,“亚里士多德是自然的抄写员,他把他的笔浸在思想中”。在他翻译索福克勒斯的“笔记” 中,荷尔德林出于某个不明确的原因引用了这句话,并以一个微小的改动构成了对它的颠覆。他说,亚里士多德,是自然的抄写员,他用他善意( eis noun 变成了 eunoun)的笔蘸墨。
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的《词源》记录了同一个句子的不同版本,这个版本源出于卡西奥多拉斯:Aristoteles,quando perihermeneias scriptabat, calamum in mente tingebat,“在他写作《 解释篇》 的时候” ( 该篇是《工具论》 ( Organon)所包含的基本逻辑学著作之一) ,“亚里士多德把他的笔浸在思想中。” 在每一种情况下,决定性的,与其说是自然的抄写员的意象(在阿提库斯 那里也可以找到这个意象)不如说是这样一个事实,即nous(努斯) ,思想或心智,被比作一个墨水瓶,而这位哲学家把他的笔浸于其中。
墨,笔用来书写的黑暗的水滴,就是思想本身。这个通过一个抄写员的谦逊外表,把思想比作一个书写的行动,尽管是一种特别的书写行动,来呈现哲学传统的奠基者象的定义的起源为何? 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中,只有一个文本包含一个类似的意象,后者可能为卡西奥多拉斯或某位不知名的作者提供了他的隐喻的基础。 这个文本不属于逻辑学的《工具论》,而是属于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专论。
它就是第三卷的这段话,其中,亚里士多德把 nous,智识或潜能的思想,比作一块上面什么也没有写的写字板:“ nous 是一块写字板[ grammateion] ,”我们读到,“它上面实际什么也没有写” ( 《论灵魂》 ,430 a 1) 。在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墨和纸草还不是书写的工具。 更常见的——特别是私用时——是通过在覆有一层薄蜡的写字板上刻印来书写。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专论中触及这一要点的时候——他认为潜能的智识的本性及其向现实的过渡样式就在于此,他也提到了此类物件,而他当时很可能也是在那同一块写字板上记录他的思想的。 很久以后,在用笔墨写作成为主要的(书写)实践,而(援引) 亚里士多德的意象看起来有过时之风险的时候,有人就在后来《苏达》 记录的那个意义上,把它现代化了。
阿甘本的直觉、记录和沉思的方式都令人为之着迷。
——《政治学评论》(The Review of Politics)
阿甘本的哲学让我们注意到那些在原始文本中本未被关注到的绝妙概念。
——《本杰明•赫琴斯哲学评论》 (Benjamin Hutchens Philosophy in Review)
阿甘本的哲学仿佛丰富的对位法,在理论与历史之间游走,吸引着读者对当代的思想主题进行反思。
——约翰•汉密尔顿(John Hamilton)
阿甘本的读者总是对他的作品翘首以盼。
——瓦尔德•古德齐赫(Wlad Godzic,加州大学)
乔吉奥·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生于1942年,曾先后任教于意大利以及欧美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著述颇丰并且在欧美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除《潜能》外,另著有《诗节:西方文化中的词语与幽灵》《语言和死亡》《散文的理念》《开放:人与动物》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神圣的人”(homo sacer)为主题的系列著作体现了他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建树,其中包括《神圣的人》《例外状态》《至高贫穷》《神的作品》等等。阿甘本曾主持编辑本雅明著作的意大利文译本,并与帕索里尼、卡尔维诺、英格博格·巴赫曼、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以及20世纪法国诸多思想名家有过交往或合作。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本书特色 萨义德生前整理的*后一部著作为他唯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他在政治方面拥有巨大的勇气,他的雄心投入巴勒斯坦的自由事业并每每为之而碎...
在周、孔、思、孟、荀、董的精神线索之外,道与禅是中国精神史的一个重要侧翼。本书从远古巫教遗存—道家—道教到作为中国传统生
弟子.警语篇-佛教故事大全 本书特色 《佛教故事大全》,史上*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
布里奇曼文选 内容简介 布里奇曼首先是个物理学家,因而他的操作主义,是物理学视角内的操作主义。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是美国实用主义氛围内的操作主义,故而他的操作主义...
易学 经学 史学 内容简介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
可阅读、可查找、最易读的佛学入门工具书[推荐1]打破辞典编排陈规,按照内容重新分类本书打破大部分辞典按照笔画或者历史年代编
孔子与儒家哲学 本书特色 《儒家哲学》收录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关于儒学的深入浅出的讲演稿。他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儒家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他注重哲...
李泽厚-说儒学四期 本书特色 “李泽厚旧说四种”系列,系作者毕生学术思考之核心论点的结集,每册集中阐述李泽厚的一个成系统的重要的学术观点和发现,由李泽厚亲自对此...
宽容-图解·视觉经典 本书特色 1、名家大作:《宽容》是人类通俗历史作家房龙的得意之作,曾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全球发行,至今已畅销近百年。2、全书文字通俗文雅...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
老子学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老子学刊(第1辑)》要目:以真为道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老子祸福相依论以心释道——《蟾仙解老》道心论发微历代道书...
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这个学科,但是西方美学涉及到的问题,诸如美,美感,中国人也讨论过,也有许多重要的很有价值的思想,只是不一定用这样...
宗教的自然史 本书特色 《宗教的自然史》面世于近两百年前的1757年,但是尽管有这一可敬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却往往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可以说,休谟的两部相辅相成的...
丰坊与姚士粦 本书特色 《丰坊与姚士粦》是一部从探讨明代学者的个体活动入手研究明代学术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凡绪言及“丰坊及其著述”、“丰坊所作之伪书”、“姚士粦...
中国哲学史(四) 目录 第七篇封建社会常驻落时期(清代)的哲学思想(公元了1646年——公元1840年)**章清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斗争**节明末及清代的阶级斗争...
扭曲的十字架-伪满洲国基督教研究 本书特色 《“扭曲的”十字架——伪满洲国基督教研究》以东北沦陷时期的基督教为研究对象,对该时期东北基督教会的境遇、变迁、发展、...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茫然不知者矣。”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缺失,使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艰难掣时,囫囵
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在研究阿伦特时虽然重点是阐释阿伦特本人的观点,但作者没有回避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她既把阿伦特的观点与马克思...
翻阅《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中,
佛学概论-(第三版) 本书特色 弘学编著的《佛学概论(第3版)》讲解了佛、法、僧三宝和佛法与佛学的意义,使人对佛教的产生(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原始佛教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