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国际记者 十年后重返中东
以世界的眼睛回望故园
【编辑推荐】
本书2016年在台湾上市,荣获《亚洲周刊》2016年度好书。梁文道、刘瑜、《东方历史评论》等合力推荐。内地版本增加50幅图片,全彩印刷,真实还原这个时代所经历的逆转、混乱与动荡。
周轶君为国内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伊斯兰世界的窗户,她作为华人新闻界中第一线国际经验最丰富的记者,带来最真实的中东与世界。作者既有专业的记者视角,也有细腻的女性视角,细读中东的过去与现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满变革的地区,
作者遍访16个国家,与135位人物交谈,写出一百多篇采访,讲述的并非变革原理,而是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独裁者与小市民、军人与信徒、男人与女人述说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变革之中个人的喜怒哀乐。
虽写的是中东与西欧国家,但对于作者而言,也在寻找自身问题的解答。体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为了重新认识自己心系的那片故园。后记中提到“我总是在别人的街头,联想自己的庙堂。千万里找寻大千世界的,心里其实都装着一个故园。”
【内容简介】
与中东的情缘召唤周轶君回到出发的原点: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亚、伊朗、尼泊尔……一站接一站,地覆天翻。尼泊尔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乌克兰战争、委内瑞拉的阴影、列支敦士登公投、英国女王存废等全球重大变革事件在书中一一展现。身历16个国家,访问135位人物后,周轶君由中东落笔,荡至全球各大新闻热点地区,她冒着性骚扰、歧视、甚至汽车炸弹的危险,为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的逆转、混乱与动荡,做了普遍描绘。她以客观、真实、思辨的笔触,记录下每个人在历史转折中的处境、变迁中的笑声与泪影。拉开时间的距离,每一瓢变革的滋味,冷暖自知。
【名人推荐】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认识的跑国际线的记者朋友之中,周轶君最能掌握冷静与同情之间的巧妙平衡。于是她这部《走出中东》,扰乱了吾人僵固的视界,反而却因此构成了我们前路的警示。简单的讲,在观看世界的时候先把过于庞大的自我放在一边,并不是为了如其所是的‘客观’,而是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联想。那些联想,对自己说不定才因此变得有教益。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周轶君去过很多我们没去过的地方,见过很多我们没见过的人,听到过很多我们没听到的声音。从利比亚到埃及,从英国到尼泊尔,她以生动细腻的笔调将我们带入很多重大国际事件的现场,并以其冷静深入的分析引领我们思考世界前进的方向。
《东方历史评论》:
周轶君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我们时代最优秀的国际观察者,因为她超越部落狭隘思维的全球眼光,对理念和事实、历史和当下的无限好奇,也有不为炮弹所扰的冷静理性,和与之共存的人道悲悯。如果没有一批周轶君这样,具有真正的全球眼光和理解他族之能力的作者,中国就谈不上是一个现代大国。她清晰地讲述了中国与看似遥远的中东之间紧密而隐秘的关系,丰富密集的观察、阅读和极简的写作使她的书坚实而迷人。”
周轶君
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文学学士。CCTV“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曾任新华社常驻中东记者,凤凰卫视资深国际记者、时事观察员。
2002年至2004年,她由新华社派驻巴以地区,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关于巴以冲突的文字、摄影作品获多个国际国内奖项。2006年至2014年任职香港凤凰卫视,继续奔波在国际热点地区,经历尼泊尔改制,朝韩危机,战后阿富汗、伊拉克重建,乌克兰战争,南美民粹崛起,埃及、利比亚及巴林等一系列变革,也曾实地观察美国与欧洲政治。
她的国际新闻分析、随笔常见于FT中文网、腾讯大家、《周末画报》等。
随笔《在埃及数骆驼》被收入上海市中学语文课本。
2005年出版《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
宣传单上印着几幅照片:防毒面具、断裂的身体、沼泽中的手臂,通人的隔离与困惑。我问这些照片的含义,他反问:“有没有注意到街上女孩子戴头巾的方式?”伊朗官方发布的标准方式是盖住头发、脖子和胸部,但姑娘们的日常抗争,就在两三厘米的头发上。警察不管,就往后退,管了就往前拉。“还有,她们会把上衣弄得特别紧。”这下我想起来,曾经在城北商店试一件当地女式衬衣,深蓝色,长袖、及膝,样子很保守,穿上身照镜子却差点笑出声:细细的腰带高高系在胸下。InIran,wedon'tsayIt,butshowit。”"(“在伊朗,我们不说,只秀出来。”)萨满得意地笑了。政治抗争平息,他们只为生活中的一点点自由辩护。
——引自章节:02伊朗:不只是伊斯兰
最近一次瑞土公投,是关于要不要更多的带薪休假。结果多数人认为,假期太多会妨碍经济运行,到头来对个人也没什么好处,于是投下了否决票。“我们习惯了对国家政策做出选择、做出决定,所以对权力也有责任感。给钱放假都不要,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瑞士民意。”
——引自章节:14瑞士:直接民主的示范
材料传热学 本书特色 张胤、金永丽编著的《材料传热学》的主要特点是将传热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处理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地领会如何在工程实...
生活中,我们收到的反馈无所不在,它们来自朋友、家人、同事、客户、老板、医生甚至陌生人。我们的表现、性格、外形,无一不受到他人的评估、指导乃至批评。反馈对职业发展...
《时间的乡愁》是当代文学大家余光中遗作。书中初次结集出版余光中生前未及出版的散文、诗歌、评论,并由余光中之女余幼珊深情代序,追忆一代大师ZUI后生命中的智慧时刻...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
Michaelthoughthisdaysasaplayboywereover,butthatwasbeforehehadthreewomenknockinga...
说起富达基金,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超级明星彼得·林奇,在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中,林奇将旗下资产规模从1800万美元奇迹般地发展为140亿美元。不过现在,投资专...
作者:(美国)金柏莉•史诺 译者:吕文静金柏莉•史诺(Kimberley Snow),曾主持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女性研究计划。著有《我手写我心》(Writin...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
《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介绍灵魂信仰是人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一种错误认识和幼稚经验的产物。灵魂信仰的许多古老的因子至
年轻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一部写尽年轻人的迷茫和坠落的小说让百万年轻人惊呼:“这本书简直在窥视我的生活!”年轻时有着最多的梦想,口袋里的钱却少得可怜。这个故事会...
骨伤特效疗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和探讨骨伤治疗方法,在长时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骨伤疗法,从中科学地筛选并提炼出具有治疗效果好...
解读宗教建筑-英文版 本书特色 周晶、李天编著的《解读宗教建筑》内容涉及犹太教、原始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日本的神道教以及中国本土...
赖瑞和,广东梅县人,1953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81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攻读博士。1986年完成唐史博士论文后,曾在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
金属切削液配方与制备-(二) 本书特色 本书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0 余种切削液配方,包括合成型切削液、环保切削液、降温切削液、抗腐蚀切削液等,并详细介绍了相关产...
比较票据法案例选评 本书特色 由于传统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遵行的是大陆法系的教育方法,教学中更强调的是老师传授与学生记忆,在推理方式上更重视演绎,系统性很强,但...
「未读·探索家」——带你探索搞怪版的动物世界★红遍全球的呆萌小动物,152条鲜为人知的动物冷知识,又好笑又有料!美国网络红人布鲁克·巴克关于动物的奇思妙想,In...
吉春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新课标语文教材编写成员。25年从事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现担任北京小学语文教学负责人。撰写出版了教学专著、诗歌散文等书籍18...
三国乱世,战火纷飞,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征伐不断。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霸京,吕布与丁原反目。接着,关东联军反董卓,曹操起兵己吾,董卓与吕布成仇,李傕、郭汜、樊...
★内容简介在这部浓缩凝练而又卓有远见的书中,T.J.克拉克提供了一个考察过去两百年艺术的全新视角,不同于常规艺术史关注技巧、色彩、构图等要素,本书特别关注的是艺...
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美国财政部部长,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46年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美国布朗大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