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方向,勾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帮助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了《谈“一带一路”(普及本)》。《谈“一带一路”(普及本)》收入在二〇一三年九月至二〇一八年七月期间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文稿,共四十二篇。
《谈“一带一路”(普及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和一百一十九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明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
,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际人士看中国:我在中国的岁月 本书特色 “国际人士看中国”丛书收录了多个国家的著名国际人士的著作。这些作者分别在20世纪中前期亲历、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
鼓角争鸣-阅读中国军事史卷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史料的表述使读者对中国军事史有一个科学而又具体的了解。这个目的是否能够达到,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我们对篇...
公有法典 目录 前言**章 本书的计划第二章 根本法第三章 分配法和经济法第四章 共同用膳第五章 工业法和农业法第五章 (续)第六章 关于贸易第七章 分散制度和...
人文与社会译丛-抗争政治 本书特色 《抗争政治》:查尔斯·蒂利和西德尼·塔罗在《抗争政治》中讨论了抗争政治的各种形式,包括革命、社会运动、宗教和伦理冲突、民族主...
实录毛泽东3(1945-1956) 本书特色 ★信息量巨大。226万字,近两千页的篇幅,是*全面的毛泽东传记版本,详细记录了毛泽东一生的所有事件。★客观。与其他...
自由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自由的起源、发展、成长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伟大作用。作者以大量翔实而有说服力的历史事实,阐明自由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过程、自由在...
打破体制 目录 前言/1引子/5**部分 欲打破体制者须知第1章 为什么需要打破体制/3需要是发明之母/3第2章 理解体制/8不知所以然的知识是被误导的导弹/8...
政治中的人性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部政治心理学著作。作者利用在政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观察力,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民主问题。 全书探讨了理性主义、非理性的情感...
张宏杰讲明清反腐-中国历史的教训 本书特色腐败与反腐败是著名学者张宏杰历史写作的一个关注点。 本书聚焦明清,以清晰的逻辑和鲜活的细节完整讲述了朱元璋、乾隆、嘉庆...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 本书特色 1.扫描历史,捕捉欧洲知识分子的灵魂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知识分子和知识界的历史做全景式的扫描,并作出经...
《中世纪探骊》内容简介:本书以新中世纪学开篇,在后现代学术语境中,透过历时性话语解析的镜像,追踪欧洲中世纪历史相对冷僻的诸
1946-1950-重压双堆集-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内容简介 《重压双堆集》由晨光所著,本书讲述:1948年11月至12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中原...
中国海外移民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三篇,其中移殖篇从胚结、萌芽、长成和中衰四个时期来论...
《政治哲学》内容简介:人生而在群体之中,与众人之事休戚相关。善用理智来思考公共事务,是公民的责任。群体该如何组织,才能让其
墙上的集体记忆 本书特色 一条标语,一段历史。在故乡一处显眼地方的同一堵墙壁上,就曾被写了又刷、刷了又写,年复一年,不知曾被写了多少条标语,其中每条标语对应的是...
20世纪的中国(全1-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版2印★ 资料丰富,主要事件或事变尽可能地收入、不遗漏,具有相当高的参考...
乔姆斯基文集-霸权还是生存美国对全球统治的追求 本书特色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 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被公认为当代...
中国科举辞典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版1印★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
本书是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的《号角》系列读物第四册,内容以向中国收藏者传递国际军品收藏文化资讯,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制服徽章
百年中英关系 内容简介 英国资本对中国的控制到清王朝统治的*后十年,不但中国的工矿交通已经完全在列强的直接控制之下,而且中国的金融财政也被列强的银行所垄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