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收录了汪曾祺四十多篇散文精华,既有《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也有《名优逸事》《和尚》等罕见篇目,内容涵盖美食美味、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共分为四个专辑。汪曾祺的文字,饱含着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给人一种静穆的幸福感。读了该书,你会变得特别温柔,对生活有珍惜之心,对理想有守护之心,对世界有赤子之心。
《汪曾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收录了汪曾祺《自得其乐》《人间草木》《天山行色》《湘行二记》等多篇散文。这些散文有以“忆旧”为主题的,也有以“闲情野趣”为主题的,但每篇文章都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带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该书中的每篇散文皆为汪曾祺的散文精品,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同时,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汪曾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四方食事口味“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宴会上有烹大虾(得是极新鲜的),大都剩不下。但是也不尽然。羊肉是很好吃的。“羊大为美。”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大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国羊肉的吃法很多,不能列举。我以为*好吃的是手把羊肉。维吾尔、哈萨克都有手把羊肉,但似以内蒙为*好。内蒙很多盟旗都说他们那里的羊肉不膻,因为羊吃了草原上的野葱,生前已经自己把膻味解了。我以为不膻固好,膻亦无妨。我曾在达茂旗吃过“羊贝子”,即白煮全羊。整只羊放在锅里只煮四十五分钟(为了照顾远来的汉人客人,多煮了十五分钟,他们自己吃,只煮半小时),各人用刀割取自己中意的部位,蘸一点作料(原来只备一碗盐水,近年有了较多的作料)吃。羊肉带生,一刀切下去,会汪出一点血,但是鲜嫩无比。内蒙人说,羊肉越煮越老,半熟的,才易消化,也能多吃。我几次到内蒙,吃羊肉吃得非常过瘾。同行有一位女同志,不但不吃,连闻都不能闻。一走进食堂,闻到羊肉气味就想吐。她只好每顿用开水泡饭,吃咸菜,真是苦煞。全国不吃羊肉的人,不在少数。“鱼羊为鲜”,有一位老同志是获鹿县人,是回民,他倒是吃羊肉的,但是一生不解何所谓鲜。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动辄说:“这个菜很鲜。”他说:“什么叫‘鲜’?我只知道什么东西吃着‘香’。”要解释什么是“鲜”,是困难的。我的家乡以为*能代表鲜味的是虾子。虾子冬笋、虾子豆腐羹,都很鲜。虾子放得太多,就会“鲜得连眉毛都掉了”的。我有个小孙女,很爱吃我配料煮的龙须挂面。有一次我放了虾子,她尝了一口,说“有股什么味!”不吃。中国不少省份的人都爱吃辣椒。云、贵、川、黔、湘、赣。延边朝鲜族也极能吃辣。人说吃辣椒爱上火。井冈山人说:“辣子有补(没有营养),两头受苦。”我认识一个演员,他一天不吃辣椒,就会便秘!我认识一个干部,他每天在机关吃午饭,什么菜也不吃,只带了一小饭盒油炸辣椒来,吃辣椒下饭。顿顿如此。此人真是个吃辣椒专家,全国各地的辣椒,都设法弄了来吃。据他的品评,认为土家族的*好。有一次他带了一饭盒来,让我尝尝,真是又辣又香。然而有人是不吃辣的。我曾随剧团到重庆体验生活。四川无菜不辣,有人实在受不了。有一个演员带了几个年轻的女演员去吃汤圆,一个唱老旦的演员进门就嚷嚷:“不要辣椒!”卖汤圆的白了她一眼:“汤圆没有放辣椒的!”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人特爱吃葱,吃煎饼、锅盔,没有葱是不行的。有一个笑话:婆媳吵嘴,儿媳妇跳了井。儿子回来,婆婆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啦!”儿子说:“不咋!”拿了一根葱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山东大葱的确很好吃,葱白长至半尺,是甜的。江浙人不吃生葱蒜,做鱼肉时放葱,谓之“香葱”,实即北方的小葱,几根小葱,挽成一个疙瘩,叫作“葱结”。他们把大葱叫作“胡葱”,即做菜时也不大用。有一个著名女演员,不吃葱,她和大家一同去体验生活,菜都得给她单做。“文化大革命”斗她的时候,这成了一条罪状。北方人吃炸酱面,必须有几瓣蒜。在长影拍片时,有一天我起晚了,早饭已经开过,我到厨房里和几位炊事员一块吃。那天吃的是炸油饼,他们吃油饼就蒜。我说:“吃油饼哪有就蒜的!”一个河南籍的炊事员说:“嘿!你试试!”果然,“另一个味儿”。我前几年回家乡,接连吃了几天鸡鸭鱼虾,吃腻了,我跟家里人说:“给我下一碗阳春面,弄一碟葱,两头蒜来。”家里人看我生吃葱蒜,大为惊骇。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我曾经夸口,说我什么都吃,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我家所开的中药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后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苦瓜,我原来也是不吃的,——没有吃过。我们家乡有苦瓜,叫作癞葡萄,是放在瓷盘里看着玩,不吃的。一次在昆明,有一位诗人请我下小馆子,他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他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我就吃苦瓜了。北京人原来是不吃苦瓜的,近年也学会吃了。不过他们用凉水连“拔”三次,基本上不苦了,那还有什么意思!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不过有些东西,我也以为不吃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MySQL管理之道:性能调优、高可用与监控》内容简介:《mysql管理之道:性能调优、高可用与监控》由资深mysql专家撰写,以最新的m
瓦尔登湖-(全译本) 本书特色 亨利·戴维·梭罗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就像...
《中国好家风:温良恭谦让》内容简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学校;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
文字的温情-名家书信-聚经典.人文读本-7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一百七十九封书信,其作者都是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横跨古今中外,来自各个领域,有创造时势的英雄,有...
《数字化飞轮》内容简介:数字技术已向世界证明其巨大的颠覆性潜力,它是未来商业发展新的方向和动因,只有积极拥抱这一变化的企业
王家岭的诉说 第二国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家岭的诉说》和《第二国策》。 《王家岭的诉说》讲述的是2010年年初发生于山西王家岭煤矿的特大透水事故,事故造成...
草木春秋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后,父亲的作品引起“轰动”,是因为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等,开了当时文坛的风气之先。但是他的作品出集子,却以散文...
作品目录前言 顾学颉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关汉卿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白仁甫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梁山泊李逵
唐诗大辞典 内容简介 编写本辞典之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一部知识性、学术性兼顾之辞书。唐诗爱好者可从中学到各种基本知识,唐诗研究工作者亦能从中得到进一步探索之启示...
我们的青春 本书特色 《我们的青春》:深情笔墨,精彩文章,除了著述,还有课堂;除了教授,还有学生;除了学问,还有心情;除了大师之登高一呼,还有同事之配合默契;除...
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 内容简介 《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为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中宋诗部分。《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收录宋代代表性诗人诗作,依五古、七古...
渴念 本书特色 哈兰·科本,是克林顿*喜欢的畅销书作家、《达·芬奇密码》作者的丹·布朗的伯乐。是**位包揽国际*权威的埃德加·爱伦·坡奖、莎姆斯奖和安东尼奖的美...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本书特色 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代替的,尤其不能代替的是亲情。亲子教育的核心就是用不可替代的亲情去关心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秀潜能。当然,这个潜能...
《基于EEG的脑源定位与脑功能网络》内容简介:本书以河北工业大学徐桂芝教授带领的生物电磁团队近20多年在脑科学与脑认知方面的研究
嘉木撷珍 内容简介 《嘉木撷珍》作者对古树名木情有独钟,一生爱树、赏树、护树、植树,乐此不疲。并用流畅简浩、动情的文字为我们娓娓道来其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以及名人...
关汉卿是我国*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的就是《窦娥冤》,描写了一个普通妇女所遭受的:年轻的寡妇窦娥无辜地被官府判斩。王国维称《窦娥...
梅志文集-(全四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晓风为胡风与梅志之女,曾编集成10卷本《胡风全集》,出版了关于胡风的生平传记、有关胡风...
作品目录《哈姆莱特》 ———————————————— 1《李尔王》 ———————————————— 145《奥赛罗》 ———
乐府诗集-(全四册) 本书特色 《傅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繁体竖排版)(套装共4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乐府诗集-(全四册) 内容简介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
人间多少悲喜剧-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就像一个万花筒,照出民国时代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音容笑貌,好像他们都曾经活得那么真实,那么有血有肉。本书尤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