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利玛窦中国札记(套装上下册)》对于研究明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耶稣会人华传教史,乃至明史,均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它记述的真实性在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而且熟悉中国生活的同时代的欧洲人,他以灵敏的感受和一个外国人局外旁观的态度,细致描写了有关中国的名称、土地物产、政治制度、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并将其在传教过程中的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
《利玛窦中国札记(上下)/世界著名游记丛书》作者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为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2来华。此后二十八年一直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晚年曾将其在中国的传教经历撰写下来,这便是著名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札记》对于研究明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耶稣会入华传教史,乃至明史,均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它记述的真实性在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而且熟悉中国生活的同时代的欧洲人,他以灵敏的感受和一个外国人局外旁观的态度,细致描写了有关中国的名称、土地物产、政治制度、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等,并将其在传教过程中的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利玛窦中国札记(套装上下册)》:因此,我希望由于保留这样的记录而使我们耶稣会进人中国这个闭关多少世代的辽阔领土以及从这个高尚民族所采摘的**批基督教果实的故事不致湮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鞭策着我进行这项工作,那就是,如果或迟或早上帝降恩从这*初播下的福音种子获得丰收,使天主教会的仓廪充实,那么后日的信徒便可以知道,过去为了使这些可敬的人民皈依上帝所做的值得赞美的工作应该归功于谁的媒介。另一方面,如果情形是,由于上帝的隐蔽的判断,预期的丰收并未得到实现,那么至少后代可以知道我们这个小小的耶稣会曾经付出多少劳动和经历多少艰辛去驱散不信教的深厚的阴影,以及他们怎样抱着耕耘这片新土地的崇高希望而在热情和勤奋地工作。此外,有谁能怀疑我们现在所写到的整个这次远征不是在神意的指引之下进行的呢?因为它完全献身于把福音之光带给人们的灵魂。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所以我们力图以如实叙述的坦率性而不愿以溢美之词把它呈献给读者。在《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利玛窦中国札记(套装上下册)》中,我丝毫无意贬低我们的年鉴或我们同伴们的私人信件,只要它们确实可信并以权威为依据,而且当然它们应该是这样的,除非是它们之间偶尔有矛盾的地方。再者,我也无意在这样一本史书中叙述每一个细节或详论其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因为确实有许多别的事情是十分值得加以记录的。中国和欧洲在风俗习惯上差别之大如在地理位置上一样;因为《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利玛窦中国札记(套装上下册)》全部叙述是为欧洲人撰写的,我认为有必要在开始记录我们在华经历这项主要任务之前,简略地述说一下这个国家的位置、它的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读者不致因经常碰到那些否则就不得不插入的解释性的段落而多次中断日记中的故事线索,感到厌烦。然而,有关要处理的题材,我将坚持只涉及那些与我们自己的习俗不同的东西,从而这将给读者提示一些历史上的新东西。虽然在欧洲流传着很多有关这类问题的书籍,但我认为任何人都不会讨厌从我们同伴那里听到同样的东西。我们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并曾游历过它*重要的一些省份。而且我们和这个国家的贵族、高官以及*杰出的学者们友好交往。我们会说这个国家本土的语言,亲身从事研究过他们的习俗和法律,并且*后而又*为重要的是,我们还专心致意日以继夜地攻读过他们的文献。这些优点当然是那些从未进入这个陌生世界的人们所缺乏的。因而这些人写中国,并不是作为目击者,而是只凭道听途说并有赖于别人的可信性。事实上,我们已把关于上述问题的讨论限制在一《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利玛窦中国札记(套装上下册)》有限的几章篇幅之内,而如果考虑到其相对重要性,则每个题目都值得扩大为一本独立的书。第二章关于中华帝国的名称、位置和版图这个远东*遥远的帝国曾以各种名称为欧洲人所知悉。*古老的名称是Sina,那在托勒密(Ptolemy)的时代即已为人所知。后来,马可波罗这位*初使欧洲人颇为熟悉这个帝国的威尼斯旅行家,则称它为Cathay。然而,*为人所知的名称China则是葡萄牙人起的,葡萄牙人在大规模海上探险之后到达这个王国,并且直到今天仍在东南部的广东省进行贸易。China这个名称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稍加改变,因为他们不熟悉和拉丁语略有不同的西班牙语的发音。所有西班牙人读China的发音都和意大利人发Cina这个音相同。根据我的判断,毫无疑问这就是被称为Hippophagi,即食马者的那个国度,因为即使到今天,这个幅员广阔的帝国还吃马肉,大致很像我们吃牛肉那样。我也毫不怀疑,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Serica fegio)的国度,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产丝绸,以致不仅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丝着绸,而且还大量地出口到世界*遥远的地方。葡萄牙人*乐于装船的大宗商品莫过于中国丝绸了;他们把丝绸运到日本和印度,发现那里是现成的市场。住在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人也把中国丝绸装上他们的商船,出口到新西班牙”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在中华帝国的编年史上,我发现早在基督诞生前2636年就提到织绸工艺,看来这种工艺知识从中华帝国传到亚洲其他各地、传到欧洲,甚至传到非洲。毫不足奇的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外国人给他们的国度起过各样的名称,而且他们也完全没有察觉这些国家的存在。在他们当中没有发现这些名称的任何迹象,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这么繁多的名称。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这个国度从远古时代就有一个习惯,常常是统治权从一个家族转移到另一个家族,于是开基的君主就必须为自己的国家起一个新国号。……
绿皮火车-精装增补图文版-升级纪念版 本书特色 《绿皮火车》是民谣诗人周云蓬的**本随笔集,写他天南海北的游唱、到过的城市和遇到的人。新版精选周云蓬的*新文章和...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张颐武教授、余中先教授、冯唐诚挚推荐译本。 ★选开明书店“民国”遗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 ★流传世间百余年...
好吃 内容简介 有“哲学家”把人分为两类。其一是吃东西是为了不致饿死(所谓“为存活而吃”,法国人讥讽英人之不擅烹调);其二是生存的目的在吃东西(所谓为吃而活,法...
《偶像的黄昏》内容简介: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作为一
★ “命运这玩意,实在令人思之不寒而栗,以你现在这个年龄是无法理解的。正是命运使人或贤或愚。”★ 1977年太宰治奖、1978年芥川龙之介奖获奖代表作,分别入选...
世间最美的情郎2: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仓央嘉措 本书特色 ★还记得《步步惊心》里那一句“***好不相见”吗?继《世间*美的情郎》热销15万册之后,再度谱写堪比...
风雨并肩处-岁岁看花人 本书特色 张晓风散文精选集,分为“只因为年轻啊”“ 尘缘”“ 种种有情”“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我喜欢”“ 不知有花”等六辑,收录张...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
千年药香:中国药都樟树纪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充满文化气息的散文集。本书用散文的形式讲述了中医药文化在一座名叫樟树的小城从古到今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托,对照...
人间生趣 本书特色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经典小品文集,20周年精装珍藏纪念版。收录汪曾祺经久流传的多篇名篇。采用典雅裸脊装帧,书中不仅选入汪曾祺先生自己的画,同...
人迹和自然-赵丽宏文学作品卷7-散文卷.屐痕之美篇 本书特色 《人迹和自然》主要收录了赵丽宏游历祖国山川时的感悟文字。作家饶有兴致地将自然之美和心灵感悟融为一炉...
《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外人才队伍建设:以上海为例》内容简介:本书调动各区、街道、镇等各级政府部门的力量,通过摸排调查、问卷填写
季羡林精选文集6-燕园偶寄 本书特色 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地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常...
古镇随想 本书特色《古镇随想》作者总想用各种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展现对时代诸多问题的思考。对于文字的依赖和重视,让作者和读者在书中相逢。在这个声象网络时代,文字...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内容简介:本书由以国家级名老中医、江南程氏第四代传人——程子俊为代表的江南程氏针灸的学术思想、论文著
有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文中涉及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电影人,比如太宰治、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王尔德以及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
知堂序跋 内容简介 周作人(1885-1967),自号知堂,浙江绍兴人,现代重要散文作家和文化学者。《知堂书话》将周氏三十多部文集和集外文、示刊入中谈书的全部采...
列那尔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列那尔散文选》简介:儒勒列那尔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凝炼,犀利,冷隽之中含着热情,质朴而富于幽...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戏剧选(全译本)(精装)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选(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大部分都...
安静 本书特色 ★ 32开,作家出版社出版★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汇集周国平三十年来写下的感触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