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自春秋以降至晚清二十八位著名将领的传记。他们或于治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定国安邦;或处乱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名垂汗青。他们的光辉业绩,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主权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宝库,这是我们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这二十八篇传记均由相关人物研究领域的名家执笔,考辨翔实,详尽浅易,寓评于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著名史学家阎崇年、陈梧桐、白钢等评说中国古代名将。千年历史,名将涌现,他们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或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或创制兵法,谋略盖世。读名将之传记,学名将之谋略与智慧。
明朝开国名将徐达
徐达个人小档案
姓名:徐达名
字:天德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生卒年:1332—1385年
官职:右丞相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辅佐君王:明太祖
军事成就:灭汉平吴、统兵北伐、推翻元朝
封爵:魏国公
谥号:武宁
追赠:中山王
*得意:覆灭元朝
*失意:因轻敌冒进而败于杭爱岭北
明初洪武年间,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在南京的鸡鸣山下,建造了一座
庄严肃穆的功臣庙,供奉着几十位开国功臣的塑像。摆放在*显要位置的,是一
位身材魁梧、刚毅勇武的大将的塑像,他就是被朱元璋誉为“开国功臣**”的
徐达。
从贫苦农民到左相国
徐达,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卒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字天
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永年乡人,出生在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元顺
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农民领袖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农民起
义,组织红巾军,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第二年,郭子兴在濠州起义响应,元朝
政府慌忙派兵镇压。这些官军腐败透顶,他们不敢与红巾军对阵,整天四出烧杀
掳掠,捉拿无辜百姓,冒充红巾军俘虏,押到官府去报功领赏,搞得民无宁日,
怨声载道。徐达祖祖辈辈深受官府和地主压迫剥削之苦,心里早就愤恨不平,如
今又目睹官军的种种暴行,更激起满腔的怒火,他暗暗下定参加起义、推翻元朝
的决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参加了郭子兴队伍并已担任亲兵九夫长的
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徐达听到消息,立即“仗剑往从”,前去投奔。他同朱
元璋的出身、境遇和志向大体相同,两人一见面就谈得十分投契,朱元璋决定把
他留在身边,做自己的助手。从此,他便成为一名红巾军的战士。
不久,朱元璋带领二十四名贴心的将士南略定远,徐达随同前往。他们在
定远收编几支地主武装,依靠这些力量,迅速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州)、和州
(今安徽和县)等地。徐达在这些战役中,不仅作战勇敢,而且“时时以王霸之
略进”,对朱元璋提供了不少很好的计策,开始崭露出他出色的军事才能。朱元
璋为他向郭子兴请功,说他的智虑和材略皆在众人之上,建议把他提拔做军官,
郭子兴便任命他为镇抚。当时朱元璋不过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名小头领,“诸将多
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与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帮助他逐步树立威
信,确立领导地位。后来,郭子兴同另一起义首领孙德崖在和州发生冲突,郭子
兴在城里拘捕孙德崖,孙德崖的部众也在城外捉住朱元璋。郭子兴提出以孙德崖
交换朱元璋,但双方谁也不肯先放,怕对方不守信用。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徐达
挺身而出,冒着被杀的危险,到孙德崖的军中去做人质,换回朱元璋。待朱元璋
回到城里,郭子兴再放回孙德崖,孙德崖回到营地,才把徐达释放回城。朱元璋
感激不尽,对徐达也就更加信任和器重了。
徐达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朱元璋接替病
逝的郭子兴执掌起义军的领导权,决定渡江夺取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与常
遇春率领前锋部队,乘风举帆,冒着敌人雨点般的利箭,强登牛渚矶,使后续部
队得以顺利渡过长江,攻占采石和太平(今安徽当涂)。元朝军队不甘心太平之
失,妄图重新夺回太平。元将蛮子海牙和阿鲁灰等用巨舟横截采石江面,封锁姑
孰口,地主武装头目陈埜先及其部将康茂才又从水陆两路,分兵进逼太平城下。
朱元璋在城中督兵防守,徐达则与邓愈以奇兵绕到敌后,在襄阳桥埋伏起来。陈
埜先率众来攻,中伏被擒。蛮子海牙见陈埜先被俘,不敢恋战,忙从采石撤兵,
退守裕溪口,太平终于转危为安。接着,徐达独自率领数千精锐,往东攻占溧
水、溧阳,从南面包抄集庆,切断集庆守敌与南面敌军的联系。然后会同诸路
水陆大军,在第二年的三月攻占了集庆。
陈梧桐
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原系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顾问、朱元璋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朱元璋研究》、《洪武皇帝大传》(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其增订本《洪武大帝朱元璋传》、《自从出了朱皇帝》、《黄河传》(第一作者,获第十三届国家图书奖)、《崇祯往事》、《明史十讲》(第一作者)、《中国军事通史•西汉军事史》(第一作者)、《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主编)等。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苏双碧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求是》杂志副总编辑、编审。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著作32种,主要有《吴晗传》(合著,获“东方杯”纪实文学奖,增订本获华东地区图书一等奖)、《洪秀全传》、《洪秀全》(获国家图书奖)、《太平天国史综论》(获国家图书奖)等。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史学家评传》、《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等。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奥本海默传》内容简介:☆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伦敦杜夫·库珀历史奖获奖传记,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
作者米哈伊尔·波波夫,1957年2月25日生于哈尔科夫,俄罗斯散文家、诗人、政论家和评论家。先后就职于《苏联文学》杂志社、《莫斯
三松堂自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
书绝非迟暮的自辩,亦不作自首陈词。我并不打算以此为一生忏悔。确切地说,它是一番和解的尝试,并非与我身外的世界,而是与我自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简介:《人类群星闪耀时》又译《人类星光灿烂时》,是历史上杰出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截取
马克思的自白 内容简介 他的一生都在写着他的自白。无论是写充满青春朝气的短诗,还是写抨击的文章——那冲杀字句排成的战斗纵队;无论是剖析整个世界,还是写给燕...
大公报人张高峰-高峰自述:抗战生涯-(全二册) 本书特色 *部高峰自述:抗战生涯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
生命的风景 目录 目 录 自 序 故乡篇 我的母校 水乡青草育童年 婚礼和父亲 春秋篇 出了象牙之塔 ——关于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回忆和掌故 望尽天涯路 ——记...
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
《雅思周计划——听力(第四版)》内容简介:第一部分,基础段。本部分结合Cambridge IELTS 7至Cambridge IELTS 14中的题目精确剖析
女殇:历代诗情才女的悲剧命运 本书特色 《女殇》讲述中国古代130余位诗情才女的命运,并收录她们360余首诗歌,既是中国古代才女的人物传记,也是古代女性诗歌的赏...
《马云传:永不放弃》以传记的方式,从马云出世写起,全面解析马云的成功历程,力图向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的、立体的、鲜活的马云形象
作者没有一般的堆砌材料、罗列事件,而是把普京作为一个活的形象展现于读者面前。语言、情感平民化、还有相当的幽默与讽刺成分凝
人间鲁迅 本书特色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
袁氏当国史 本书特色 李俊领以“代表性著作”评本书:“袁氏一失足而自遗千古恨,后人于有意无意间因其一失足而灭其千古功。民国时期写袁的代表性著作,如谷钟秀著《中华...
雷锋-永远的榜样图集 本书特色 1965年5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此,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50...
蒋介石的废都岁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告别南京这座城市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在统治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二十多年后永远离开了这个让他恋恋不舍的中国*高权力机关,心情是极其沉重...
《启功传》内容简介:皇族后裔,学为人师,谦逊豁达,集诗、书、画,鉴于一身,被称为“国宝”的老顽童——他,就是“坚净翁”启功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内容简介:《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论证有助于理解费孝通的社会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会精英群体,进一步
陈独秀传论 内容简介 陈独秀的一生,据他自己划分的段落:康党一乱党共产党。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轨迹。甲午战争的惨败,促陈独秀关心国事;在乡试的考棚里,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