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一,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自“崇汉会”的图谋起义失败后,黄侃便将“平生兴国爱族之心,寄于学术文辞”,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与其师章太炎先生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本书之“生平篇”,从所能掌握的史料里,作者试图重新解释处在冲突与变化的时代下,传主的“坚守传统”与“参与革命”,“恪守故辙、尊师重道”与“极度狷狂,不以礼法自绳”看似矛盾的行为表现。本书之“学术篇”则从黄侃先生之小学、经学、子学、文学等维度出发,阐释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宗旨及影响。
“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也就是说,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
梁启超积极引进西学,然而对于国人鄙薄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却心怀忧虑。他说:“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家文化的真精神、主体性与特质,并加以锻造、锤炼,不能从盲目崇拜古人转向盲目崇拜洋人,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中国百事不如人。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终极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第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黄侃评传》:
黄侃在《听儿读英语》诗中说“记我十五时,一卷日可程。其书多汉前,师谓是典刑”,与杨伯峻所言“季刚师嘱他每天点读《汉书》-卷”吻合。
念华卅一日参加完北大考试,马上给姐姐报告考试经过:“北大复试已于今早完毕。昨日早考史地,我之卷子很完全。下物考博物,亦未大错。今早考物理四题,化学四题,每门对了三个。想不妨也。发榜大约在三号,结果如何,即当奉告也。师大在二十九号报的名,下午检查体格,往还之途极远,而一方面要预备北大功课,故这几日可谓忙极矣。师大考试在三号举行,如北大已取,则考不考亦不要紧,不取则尚有退步路也。”初十日又复姊书:“弟十三号接大人电报,当即电复,随后又有信去。而顷接吴老伯电话,谓大人于寒日又来电,谓丰月未接去信,此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岂三十号电报还未收到耶?如未收到,可往电报局问。北大已取,此间甚安。弟身体亦无恙。请转禀大人,勿以为念,至盼至盼。”9月16日又致念容书:“昨早接大人来谕(廿九)及姊书(初三)敬悉,此乃以京汉路十九号始通车,故同时到也。初五、初七二书想先后收到,则此间情形自明,可释念矣。京中甚安静,日来未闻炮声,南口已于十四号被奉军攻下矣。师大未考,前信已言之。弟近日未尝外出,在寓读书,到还清闲,惟思家情切耳。饮食寒暑,弟自知留心。寓中食米饭,亦如南中。接大人谕,知鄂中酷热,此间则尚好,雨亦不多也。知家中自大人以下皆安,两弟疮已就好,至慰。姊欲下乡一行,弟极赞成。倘弟不北来,则暑中亦当返乡也。”②
1927年8月15日,长子念华卒于肺病。
念华性行和厚,能读父书。黄侃后来在写给黄焯的信中说:“吾以萍浮乱世,百苦备尝,何意亹祸所钟,不于其躬,而于其子?自去年七月十八日加卯后,我便已自等人冥。念欲通书懿亲,想其哀苦,又奚能得。九月初挈眷出关,亦不知何由有此一行。”
黄侃曾于徐行可处见仁和劳氏手校《尔雅匡名》,方欲借校,而徐行可已属刘静晦移录,录毕即还之某氏。丙寅(1926)正月,黄侃取刘静晦移录之本来校,竭数月之力,始及《释水》而乱作,群书尽委弃武昌马家巷寓中,独抱《十三经》《说文》《尔雅义疏》校本以出危城。城围解,徐行可径从架上取回所借之书,刘静晦移录之本亦在其中。丁卯(1927)四月,黄侃写信求静晦本邮送北京,书到即续校。至七月初,仅至《释鸟》,而长子念华病卒。惨痛于心,废书数月。后虽翻群书,仍不忍翻阅《尔雅》。
黄侃为何如此伤心?在念华上京赶考之际,黄侃交给他一百块大洋,非常严厉地对念华说道:“小子,你给我听好了——考上大学,这就是你的学费;考不上大学,这就是你买棺材的钱!”念华受此刺激,发愤图强,一下子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念华死后,黄侃一想到这句话,就无法原谅自己,谁叫你夸下如此毒口?自己对儿子过于严厉,令他心如刀绞。念华天赋甚高,黄侃对他寄予莫大的期望,他无法接受念华的死,心理出现毛病,接近崩盘。正好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吴承仕等人闹翻,才做出了种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在吴家墙壁上写满鬼字,甚至莫名其妙地对吴承仕嚷道:“还我儿子来!”我们现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是不难理解这种状况的。肺结核在现在早已不是什么绝症,在20世纪前期确实为一大杀手。刘师培死于肺结核,王夫人死于肺结核,念华也死于肺结核。黄侃得过肺结核,黄焯也得过。但黄侃错误地认为念华死于手淫,也许念华在病痛折磨之际为了减轻痛苦有过手淫,但绝非因此毙命。黄侃早年在性生活方面非常放纵,从此在性生活方面更加放纵,甚至对念田以下的孩子也大大放松了管教,要求他不要压抑性欲。
……
司马朝军,又名马朝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祖籍湖北,生于湖南南县。198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90年6月获文学士学位。1998年9月5日重返珞珈山,攻读古典文献学,2001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7月开始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教,现在上海社科院工作。
所忆张申府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的代表魏金斯基来华,考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实际状况,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他来到北京后...
三国大赢家-最牛的打工仔司马懿-1 本书特色 什么刘备曹操孙权,什么三国鼎立,都是浮云!看昔日“小马仔”*终手握天下在英雄辈出的年代笑到*后,笑得*好!手术刀式...
Inthislong-awaitedfirstvolumeofaplannedtrilogy,themostacclaimedandreveredlivingN...
民国爱情传奇:金玉良缘--林徽因与梁思成 本书特色 一段不被时间改变、不因际遇转移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这在爱情被物质化、功利化的当今时代、当今世界尤其显得珍贵与震...
曾国藩大传-(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才是真正的曾国藩,豆瓣评分9+的曾国藩传记,致每一个不甘平凡的逆风飞扬者。清史专家 林乾、迟云飞联袂巨献。好评如潮豆瓣评分9...
投日巨奸大结局 内容简介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了民族尊严。可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卖国求荣,认贼作父,当了...
《超级话题》内容简介:在当今信息碎片化甚至粉末化的时代,十个营销人,九个说营销越来越难做了。产品的同质化、营销要求的个性化
《犹太哲学史:修订版(上、下卷)》内容简介:3000年前,地中海沿岸的迦南地诞生了希伯来文明。曾几何时,巴比伦铁骑攻克了犹大王
玛丽莲.梦露-我的故事 本书特色 男人愿意花大钱买我一个吻,却没人愿意花五十美分了解我的灵魂。——玛丽莲·梦露金发、碧眼、红唇、美人痣,以及被风吹起的白色裙子,...
民主党派的开创者-邓演达 内容简介 邓演达,广东惠阳人。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本书以丰富的材料,全面地反映了邓演达在辛亥革命、国...
耶鲁中国人:容闳自传: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容闳英文自传《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的白话译本,译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处于中共早期领导核心的、在党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共高层领导10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
《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内容简介: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
《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内容简介:农村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意义。边疆民族地
王羲之传 目录 独树一帜的历史人物传记——序刘长春著《王羲之传》与“书圣”相见于悲欣交集处——读刘长春先生《王羲之传》家世与出身童年、少年的苦学从秘书郎起家会稽...
悲欣交集-史国良自述 本书特色 用“悲欣交集”来形容画家史国良的艺术与人生似乎是再合适不过了。由一个北京普通工人家庭的爱画画的孩子,成长为一名画家,一度遁入佛门...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从居里实验室走来:杨承宗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从居里实验室走来--杨承宗口述自传(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由杨承宗所著,自文艺复兴以来...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关键资源调度优化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关键资源调度优化理论与方法》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关键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关键资源的调度优化为...
许世友外传 内容简介 卷首语**章 血色童年第二章 侠骨少年第三章 少林之路第四章 深山遇匪第五章 八年少林第六章 校场比武第七章 打出少林第八章 月儿难圆第九...
慈禧统治下的大清帝国 本书特色 尊贵的鲜的宫廷生活之下,暗流汹涌的政治斗争、虎视眈眈的列强环伺,一个拥有*高权力的女人,有着怎样的不为世人所知的〔另类面孔〕?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