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一,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自“崇汉会”的图谋起义失败后,黄侃便将“平生兴国爱族之心,寄于学术文辞”,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与其师章太炎先生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本书之“生平篇”,从所能掌握的史料里,作者试图重新解释处在冲突与变化的时代下,传主的“坚守传统”与“参与革命”,“恪守故辙、尊师重道”与“极度狷狂,不以礼法自绳”看似矛盾的行为表现。本书之“学术篇”则从黄侃先生之小学、经学、子学、文学等维度出发,阐释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宗旨及影响。
“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也就是说,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
梁启超积极引进西学,然而对于国人鄙薄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却心怀忧虑。他说:“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家文化的真精神、主体性与特质,并加以锻造、锤炼,不能从盲目崇拜古人转向盲目崇拜洋人,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中国百事不如人。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终极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第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黄侃评传》:
黄侃在《听儿读英语》诗中说“记我十五时,一卷日可程。其书多汉前,师谓是典刑”,与杨伯峻所言“季刚师嘱他每天点读《汉书》-卷”吻合。
念华卅一日参加完北大考试,马上给姐姐报告考试经过:“北大复试已于今早完毕。昨日早考史地,我之卷子很完全。下物考博物,亦未大错。今早考物理四题,化学四题,每门对了三个。想不妨也。发榜大约在三号,结果如何,即当奉告也。师大在二十九号报的名,下午检查体格,往还之途极远,而一方面要预备北大功课,故这几日可谓忙极矣。师大考试在三号举行,如北大已取,则考不考亦不要紧,不取则尚有退步路也。”初十日又复姊书:“弟十三号接大人电报,当即电复,随后又有信去。而顷接吴老伯电话,谓大人于寒日又来电,谓丰月未接去信,此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岂三十号电报还未收到耶?如未收到,可往电报局问。北大已取,此间甚安。弟身体亦无恙。请转禀大人,勿以为念,至盼至盼。”9月16日又致念容书:“昨早接大人来谕(廿九)及姊书(初三)敬悉,此乃以京汉路十九号始通车,故同时到也。初五、初七二书想先后收到,则此间情形自明,可释念矣。京中甚安静,日来未闻炮声,南口已于十四号被奉军攻下矣。师大未考,前信已言之。弟近日未尝外出,在寓读书,到还清闲,惟思家情切耳。饮食寒暑,弟自知留心。寓中食米饭,亦如南中。接大人谕,知鄂中酷热,此间则尚好,雨亦不多也。知家中自大人以下皆安,两弟疮已就好,至慰。姊欲下乡一行,弟极赞成。倘弟不北来,则暑中亦当返乡也。”②
1927年8月15日,长子念华卒于肺病。
念华性行和厚,能读父书。黄侃后来在写给黄焯的信中说:“吾以萍浮乱世,百苦备尝,何意亹祸所钟,不于其躬,而于其子?自去年七月十八日加卯后,我便已自等人冥。念欲通书懿亲,想其哀苦,又奚能得。九月初挈眷出关,亦不知何由有此一行。”
黄侃曾于徐行可处见仁和劳氏手校《尔雅匡名》,方欲借校,而徐行可已属刘静晦移录,录毕即还之某氏。丙寅(1926)正月,黄侃取刘静晦移录之本来校,竭数月之力,始及《释水》而乱作,群书尽委弃武昌马家巷寓中,独抱《十三经》《说文》《尔雅义疏》校本以出危城。城围解,徐行可径从架上取回所借之书,刘静晦移录之本亦在其中。丁卯(1927)四月,黄侃写信求静晦本邮送北京,书到即续校。至七月初,仅至《释鸟》,而长子念华病卒。惨痛于心,废书数月。后虽翻群书,仍不忍翻阅《尔雅》。
黄侃为何如此伤心?在念华上京赶考之际,黄侃交给他一百块大洋,非常严厉地对念华说道:“小子,你给我听好了——考上大学,这就是你的学费;考不上大学,这就是你买棺材的钱!”念华受此刺激,发愤图强,一下子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念华死后,黄侃一想到这句话,就无法原谅自己,谁叫你夸下如此毒口?自己对儿子过于严厉,令他心如刀绞。念华天赋甚高,黄侃对他寄予莫大的期望,他无法接受念华的死,心理出现毛病,接近崩盘。正好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吴承仕等人闹翻,才做出了种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在吴家墙壁上写满鬼字,甚至莫名其妙地对吴承仕嚷道:“还我儿子来!”我们现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是不难理解这种状况的。肺结核在现在早已不是什么绝症,在20世纪前期确实为一大杀手。刘师培死于肺结核,王夫人死于肺结核,念华也死于肺结核。黄侃得过肺结核,黄焯也得过。但黄侃错误地认为念华死于手淫,也许念华在病痛折磨之际为了减轻痛苦有过手淫,但绝非因此毙命。黄侃早年在性生活方面非常放纵,从此在性生活方面更加放纵,甚至对念田以下的孩子也大大放松了管教,要求他不要压抑性欲。
……
司马朝军,又名马朝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祖籍湖北,生于湖南南县。198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90年6月获文学士学位。1998年9月5日重返珞珈山,攻读古典文献学,2001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7月开始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教,现在上海社科院工作。
二十世纪风云人物丛书·赫鲁晓夫(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一八九四年四月十七日生于俄国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卡村,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逝于苏联莫斯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千秋一叹-金圣叹传 本书特色 本书写法非传统传记写法,而是以师生相随座谈的“小说笔法”来“谈论金圣叹”,没有拘泥...
朱元璋传:明太祖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太祖的一生为主线。从他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明太祖一生的沉浮。朱元璋传:明太祖朱元璋传:明太祖前言 在...
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 本书特色 在这本对谈录中,苏童和王宏图就苏童的诸多作品,包括对苏童的创作心路与个人成长历程进行了完整的回顾与梳理,对他的创作本身...
《红顶商人/高阳作品胡雪岩系列》讲述战乱中两次机智的应变使胡雪岩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他便顺势依附于左宗棠的笔下。胡雪岩一面
蒋经国画传 本书特色 蒋氏家族*神秘的一个成员,一个家国的背叛者,一个自由时代的设计师本书全程揭秘:蒋经国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蒋经国为什么创造了蒋家党天下,又会...
巴金(在历史叙述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之一,为读者介绍了现当代名家巴金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巴金的梦想与现实之路、作品、情感生活、晚年生活...
曾国藩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曾国藩那些事儿》:梁启超称:“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1881.9-1936.10-鲁迅传 本书特色 《鲁迅传》收录《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鲁迅的同乡挚友许...
王世襄传 本书特色 《王世襄传》:“王世襄”三个字早已经是中国文化艺术精致学问的象征,他一生的文稿也早已经成了稀世的善本和清责的珍闻了,合该无憾!张建智先生早就...
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 本书特色 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怀疑上帝的叛逆。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不守妇道的出墙红杏。为尼采所深爱,受...
《金人》内容简介: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于187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匈牙利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冒险生活。约
我是谁-成龙自述 本书特色 成龙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龙的武打,已经由电影、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广为传播。关于成龙的家庭情况、出生经历、成长过程以及事业等,...
《熬:极地求生700天》内容简介:环境的极致,信念的极致,生命的极致,你能熬过去吗? 700天冰海历劫,20世纪最伟大的南极探险故事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平装版) 本书特色 1. 白宫的非洲裔**夫人亲笔自传。文采斐然,幽默大胆,超乎想象!2. 北美首发日狂销72万册;上市两周,销量飚至...
自画像与自白:莫扎特书信选 本书特色 《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辽宁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重点图书,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
《浙北名医毛先生:徐振华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客观、真实地介绍浙北地区名老中医徐振华先生生平的传记著作,内容均为传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下)》内容简介: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
中国古代奇人异士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的这本《中国古代奇人异士》是“时刻关注”系列图书之一,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奇人异士的主要事迹以及历史贡献。主要包括...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 内容简介 她出身清末爱新觉罗皇族,位尊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之后,又成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的[养父]她倔强的秉承生父遗命,为复辟大清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