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多·奥伦挑战了“美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某种方式依附于民主的自我形象”。正如本书结论所言,这部具有煸动性和启发性的书“将引发一场关于美国政治学之身份的长期争论”。
——诺姆·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
本书是新一代政治学史和社会学史研究的代有,它表明,批评性的反逻辑性是以客观学术为根基的。伊多·奥伦对自治学史进行的研究是任何认真关注这门学科发展的学者都不能忽视的。
——约翰·G·冈纳尔,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著名政治学教授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是对日益增多的研究美国政治学发展的文献及时而令人兴奋的补充。它应该成为所有社会科学家的必读物。它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期望的学术是否完全具有客观性,并且使我们认识到,在过去,时间和空间对我们学科假定的客观性强加了太多母庸置疑而又严重的限制。更令人不安的是,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此类限制因素对塑造我们今天的大部分研究已不再起作用。
——戴维·伊斯顿,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本书考察了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起源及其实践,其结论挑战了传统上政治科学所声称的客观性,而是认为“政治体系被附属于其祖国而非所宣称的民主”。
作者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奥伦系统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威廉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发生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 ”到冲突后的“民族主义”。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本书不仅是回顾史实,作者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以反体制立场著称的诺姆·乔姆斯基评价说:“伊多·奥伦挑战美国政治学自我标榜的‘脱离政治而纯粹建立在民主理念之上的科学形象’。”
本书将有助于我国政治学界批判揭示美国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本质,而不是盲目崇拜和不假思索地引进,从而反思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之路,进而也推进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全面反思,对中国社会科学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启示意义。
奥勒恩在书中挑战了传统上保持清高形象的的美国政治学,他的研究挖出来很多让学术界不舒服的“学术界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事实。 这包括于1913-1921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鲁.威尔逊倾慕普魯士王朝的高效率官僚;其二,《美国政治学评论》的书评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英文名:Mein Kampf)》颇为青睐;还有政治科学家在越战期间介入“和平村”,即1965-1973在越南发展的计划)和对越共囚犯的拷问审讯。奥勒恩在书中揭露出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
奥勒恩还暴露出政治学科领域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约翰.伯吉斯(英文名:John W. Burgess,)。伯吉斯严重亲德国,他还阐明其观点,认为日耳曼民族在政治上优越于其他的民族,在1890年发表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文《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中,伯吉斯说,对于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来说,无人权可言,世界上只有日尔曼民族,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才有永存的政治能力,他们应当组织起来教育世界上的落后民族。
奥勒恩系统化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皇家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accommodationism)”到冲突后的“民族主(nationalism)” 。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美国和美国敌人》不仅仅是回顾史实,奥勒恩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导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国政治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学
知识关联:建构主义、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的社会学
**章德意志帝国
约翰·伯吉斯的民族主义理论
伍德罗·威尔逊的中央集权理论
第二章纳粹德国
犹太种族的*恶劣代表
德国政府的诉求
对希特勒*开明的评论
与纳粹主义碰撞的影响
第三章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极权主义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治学
两次在战期间的妥协主义者形象
程序式民主的胜利
第四章冷战政治
公共行政与发展中国家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的双重生涯
白鲁恂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
艾弗隆·柯克帕特里克的政治学和美国政治学会越战的影响
结论走向沉思的政治学
译后记
犹太裔美国政治学家,现任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国际研究协会南部分会主席。1992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间曾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
聚焦中心任务 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专辑 本书特色 中央纪委办公厅编著的《聚焦中心任...
强国战略-从一五到十三五 本书特色 杨金卫主编的《强国战略(从一五到十三五)》以强国战略为主题,以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主线,重点剖析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
《PHP 从入门到项目实践(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基础知识→核心应用→核心技术→高级应用→项目实践”结构和“由浅入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诞生 本书特色 《读·党史》是我社自主策划的一套小丛书,主要通过摘录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章或图书,为不太了解党史又对党的历...
习近平-之江新语 本书特色 当前,按照中宣部、中组部的要求,全党正在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热潮。《之江新语》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必...
唯一的红军 本书特色 也许是我们这个地方过于人烟稀少了,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个红军。我们大家都认识他,闭着眼睛就能想起他的容貌来,以至于认为所有的红军都是这...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atrophy and adaption 本书特色 1.沈大伟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奥巴马的重要顾问,本书是其代表作品; 2.本...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研究法国大革命的著名历史学家孚雷尝言,大革命的历史学家都是有色彩的,他们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事先作出自己的判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俄罗斯不可说的秘密 本书特色 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到梅德志杰夫,他们或者强人换强弓,或者计掌天下权,或者刚柔并济,或者以守为攻,唱出一...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服务器构建快学通》内容简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服务器构建快学通》以RH...
黃兆強:祖籍廣東省番禺縣(今隸廣州市),1951年11月出生於香港。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及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優等(TRES HONO...
中共八大纪事-读.党史-第30辑 本书特色 在本辑小册子中,也试图为读者朋友解答一些谜团:自党的七大召开后,因何迟至11年后的1956年才召开八大;八大政治报告...
2015年6月12日-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陈云...
《一个人的西部》内容简介:《一个人的西部》是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家、西部文学代表作家雪漠关于西部故乡的自传体长篇散文,全书四十
《诺斯、政治与治疗:诺斯替主义的当代诠释》主要内容:“诺斯替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思想类型,其实践性的、拯救性的知识的观念,以及在准理性的思想...
《竞逐权力(1815-1914)》内容简介: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这是欧洲涌动
《聚焦:三维绩效视角下艺术院校的发展探索》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中国艺术院校的发展建设做简要概述,总结出其沿革特点与失衡现状
《谁偷走了美国梦》内容简介:本书是史密斯发表于2012年的非虚构著作。虽然作者著作颇丰,并且屡获大奖,但他个人却认为本书是他最
视觉二战影像志丛书1-第三帝国覆亡记 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 本书特色 整个二战时期的德国,完全可以用“世界上变革的*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
历届外交部长的命运 本书特色 外长们虽然只是执行总书记或总统的意志,但他们的个性对对外政策的形成也有着决定的影响。《历届外交部长的命运》是俄罗斯作者列昂尼德·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