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多·奥伦挑战了“美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某种方式依附于民主的自我形象”。正如本书结论所言,这部具有煸动性和启发性的书“将引发一场关于美国政治学之身份的长期争论”。
——诺姆·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
本书是新一代政治学史和社会学史研究的代有,它表明,批评性的反逻辑性是以客观学术为根基的。伊多·奥伦对自治学史进行的研究是任何认真关注这门学科发展的学者都不能忽视的。
——约翰·G·冈纳尔,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著名政治学教授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是对日益增多的研究美国政治学发展的文献及时而令人兴奋的补充。它应该成为所有社会科学家的必读物。它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期望的学术是否完全具有客观性,并且使我们认识到,在过去,时间和空间对我们学科假定的客观性强加了太多母庸置疑而又严重的限制。更令人不安的是,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此类限制因素对塑造我们今天的大部分研究已不再起作用。
——戴维·伊斯顿,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本书考察了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起源及其实践,其结论挑战了传统上政治科学所声称的客观性,而是认为“政治体系被附属于其祖国而非所宣称的民主”。
作者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奥伦系统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威廉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发生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 ”到冲突后的“民族主义”。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本书不仅是回顾史实,作者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以反体制立场著称的诺姆·乔姆斯基评价说:“伊多·奥伦挑战美国政治学自我标榜的‘脱离政治而纯粹建立在民主理念之上的科学形象’。”
本书将有助于我国政治学界批判揭示美国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本质,而不是盲目崇拜和不假思索地引进,从而反思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之路,进而也推进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全面反思,对中国社会科学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启示意义。
奥勒恩在书中挑战了传统上保持清高形象的的美国政治学,他的研究挖出来很多让学术界不舒服的“学术界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事实。 这包括于1913-1921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鲁.威尔逊倾慕普魯士王朝的高效率官僚;其二,《美国政治学评论》的书评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英文名:Mein Kampf)》颇为青睐;还有政治科学家在越战期间介入“和平村”,即1965-1973在越南发展的计划)和对越共囚犯的拷问审讯。奥勒恩在书中揭露出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
奥勒恩还暴露出政治学科领域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约翰.伯吉斯(英文名:John W. Burgess,)。伯吉斯严重亲德国,他还阐明其观点,认为日耳曼民族在政治上优越于其他的民族,在1890年发表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文《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中,伯吉斯说,对于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来说,无人权可言,世界上只有日尔曼民族,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才有永存的政治能力,他们应当组织起来教育世界上的落后民族。
奥勒恩系统化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皇家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accommodationism)”到冲突后的“民族主(nationalism)” 。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美国和美国敌人》不仅仅是回顾史实,奥勒恩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导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国政治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学
知识关联:建构主义、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的社会学
**章德意志帝国
约翰·伯吉斯的民族主义理论
伍德罗·威尔逊的中央集权理论
第二章纳粹德国
犹太种族的*恶劣代表
德国政府的诉求
对希特勒*开明的评论
与纳粹主义碰撞的影响
第三章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极权主义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治学
两次在战期间的妥协主义者形象
程序式民主的胜利
第四章冷战政治
公共行政与发展中国家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的双重生涯
白鲁恂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
艾弗隆·柯克帕特里克的政治学和美国政治学会越战的影响
结论走向沉思的政治学
译后记
犹太裔美国政治学家,现任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国际研究协会南部分会主席。1992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间曾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
《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约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对90年代以来的政治哲学名著进行了导读,以便于读者在阅读这些名著之前和之中,对《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有更准确的把握和...
穷酸超级大国 本书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所奠定的经济实力一举超过满目疮痍的欧洲,与前苏联分庭抗礼。但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正式进...
民主 本书特色 民主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向着民主和自由的方向迈进,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也引发了许多有关民主和自由...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 本书特色 该书回答了“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真问题?”“什么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2012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
明代学校域科举制度研究 节选 nbsp; 言 中国古代的学校制度源远流长,夏代即有学校之设。至明代,学校制度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从社学到府、州、...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海校学生口述历史2》讲述了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
经济思想管窥 本书特色 《经济思想管窥》是作者田学斌学习研究世界经济学的学术成果概述,范围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有各个学派代表的基本理论、概念观点、学术著作精华...
美國所擁有的海外基地居全球之冠,美國滿足了嗎?800個海外基地,是全球安全的保障亦或是障礙?作者要揭開美軍基地的神秘面紗,它
日本地震经验丛书2抗灾应急体制手册 内容简介 神户市防灾会议的《抗灾对应手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编制而成,并且每年不问断地进行着修改和补充。毋庸赘言,《手册》不仅...
军人忠诚精神论 本书特色 《军人忠诚精神论》有其特有创新之处:在伦理学领域首次提出“忠诚精神”这一命题,并对“忠诚精神”进行了诠释。书中还提出了“军人忠诚精神”...
中国网络社会治理-中国道路-社会建设卷 本书特色 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简介互联网发展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
民国川省县长的铨选与考绩 本书特色 1935年四川结束防区制以后,县级吏治成为国民政府中央和川省当局关注的重点,刘湘、王缵绪、蒋介石、张群、邓锡侯、王陵基迭长川...
习仲勋传-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习仲勋(1913年-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区革命根...
全球政治多棱镜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过去数十年来全球政治的发展及演变,内容涉及国家主权、民族与全球化、政治互动、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恐怖主义等。全书用简洁...
《东线战役全画传》,包括闪击苏维埃、血凝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决战库尔斯克四次著名战役。该书选用大量经过考证的资料,
诺曼底登陆 本书特色 1944年6月6日(d日),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大规模的空军和海军舰队协同进攻。斯大林曾给丘吉尔写信评价道:“这是...
学习.赢在细节-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 本书特色 《学习,赢在细节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结合当下党和人民...
《无意识的文明》内容简介:◆“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隋 唐 五代 本书特色 洞悉历史真相,感悟民族精神浪漫的诗人,浪漫的诗歌,万国的景仰,万世的朝拜,对于盛世而言,都仅仅是一个注脚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