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典藏本)/亲近经典·语文必读丛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赴欧洲学习期间写给国内青年的书信。作者根据自身所处时代的特殊性,针对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以朋友的身份,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表露自己切身的感想,读来使人感服,使青年们在其真挚的话语中有所获益。时至今日,朱光潜先生的先进思想依旧对当下的青年有着积极的影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序(夏丐尊)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一 无言之美
附二 悼夏孟刚
附三 朱光潜给朱光潸——为《给青年的十三封信》
代跋 “再说一句话”
附录
再谈青年与恋爱结婚——答王毅君
谈理想的青年——回答一位青年朋友的询问
谈谦虚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致烦闷中的青年朋友
在混乱中创秩序
民族的生命力
游戏与娱乐
谈理想与事实
谈敬
谈交友
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
作文与运思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典藏本)/亲近经典·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二 谈动朋友: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一般人欢喜谈玄,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我也些微领过哲学家的教训: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白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谢谢罢,请留着这副“应该”的方剂,将来患烦恼的人还多呢!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这种事实在流行语中就可以见出,我们感觉快乐时说“舒畅”,不感觉快乐时说“抑郁”。这两个字样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用作形容词时,它们描写快或不快的状态;用作动词时,我们可以说它们说明快或不快的原因。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流行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吃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哥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澈,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慰。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印证: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欢喜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过,霎时间混浊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目骋怀,乃觉有不可言喻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欢喜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问有所谓烦恼么?你大约记得晋人陶士行的故事。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得事做,便去搬砖。晨间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人问其故,他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他又尝对人说:“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其实惜阴何必定要搬砖,不过他老先生还很茁壮,借这个玩艺儿多活动活动,免得抑郁无聊罢了。朋友,闲愁*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欢喜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就在此祝你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你的朋友,光潜。……
朱永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民阅读发起人。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现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全民阅读发起人。朱光潜(1897-1986)笔名盂实、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等,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美学》《新科学》等。
最新日语常用汉字中日对照 本书特色 姬成强、高明珠等编著的《*新日语常用汉字(中日对照)》是一本日语常用汉字手册,收有2010年11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改订常用汉...
日语超级新鲜词-字典里没有的单词-(含1张MP3) 本书特色 194个*新*in的日语口语词汇,194段生活化的精彩对话(汉日对照)。单词、对话、背景解析、口语...
教科研修炼: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之需 本书特色 “教科研修炼——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之需,是作者的主张与追求,也是当代教师专业成长、...
《我有一个梦想:如何看待中国梦》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外文局重点出版项目“人民中国”丛书首批推出的作品之一,书中的每一章从一
大学英语四级经典必备500句 本书特色 《大学英语四级经典必背500句》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综合类的辅导书,囊括了考试所有的题型,适用于备战四级新题型考试。本书共...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 圣地亚哥是一个贫困的老渔夫,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他仍然坚信自己可以像年轻时一样捕到大鱼。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他又划着自己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课程挂图大班.上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珍视...
《数学史概论(第6版)》介绍了:利用出第六版的机会,我对原书中许多章节作了补充和修改。这包括:拓宽历史背景,新增或扩展了某些
《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内容简介:本书采取“问题史”的叙述策略,对清末民初以来的清代思想观念与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叙
城南旧事-语文必读书目-青少年必读名著-020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描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朱自清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名著学语文)》选取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25篇,...
教育论语 本书特色 文学大家刘再复对教育的自然情怀刘再复与李泽厚关于教育的二次对话父女对话 对比中西方教育 对教育的本真思考与呼唤教育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刘再...
商务法语 内容简介 随着中法两国在文化和经济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加深,两国的友好关系日益密切,法语教学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使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在...
八年级(上)-飞向太空港-双色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美国的卫星要上天,既不选择本国的航天飞机,也不选择法国的“阿里亚娜”,却偏偏选择了中国的火箭;且发射地点竟在四...
小学卷-新语文家庭读本-最受班主任推崇的课外读物-03-最佳小学生课外读本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和精神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要想学...
精选汉英词典(新版) 内容简介 本词典目初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超过百万册,已成为许多海内外读者求解、作文、翻译的良师益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
会计英语:双语版:bilingual edition: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本书特色 《会计英语——财务会计》(双语版?第二版)自...
爱的教育(英文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以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被各国公认为*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全书采用日记体...
语文教育小论 本书特色 《语文教育小论》收录了作者谭旭东多年来从事儿童语文教育工作获得的感悟,以及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对我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实用性建议。作者...
从初中起就表现出优秀的数学能力,并立志当数学老师。如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四年后的1985年,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书。中国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