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既有对新史料之发掘与利用,又有文入妙来的表述技巧,读来 可谓文实兼备、雅俗共赏。《灯火阑珊处》一书中,有不少篇什 令人耳目一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 我读慧瑛的书,不像正襟危坐,伏案读书,倒像是坐在窗 前,窗外潇潇暮雨,她用吴侬软语向我讲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 引起共鸣的时候我不觉要插两句,或补充她的意思,或提出不 同的看法,相互交流。 ————蓝英年
透过翻检沉睡的档案资料,沈慧瑛女士挖掘出一批民国文化名人的心灵隐秘与趣闻逸事。随着一件档案、一则日记、一通家书的重见天日,那个时代的轮廓更加清晰,那些名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国学大师章太炎、历史学家顾颉刚、一代词人沈祖棻…前尘往事,尽在灯火阑珊处,娓娓道来。
沈慧瑛,江苏常熟人,198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供职于苏州市档案馆,研究官员,长期致力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方文史研究。著有散文集《君自故乡来》《远行》,编辑出版《百年商会》《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馆藏苏州名人相册》《苏州院士》《一个远征军的从军日记》《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档案中的老苏州》《让时光停留片刻》《苏州市档案馆指南》《陶冷月民国姑苏写真》等书籍。
宽松的纽带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随笔集,是《康复的家庭》的姊妹篇。作者一改晦涩难懂的风格,以温暖的笔触,叙述了一家人与残疾孩子...
吴玉如诗文辑存 目录 一、诗钞五古寄元白代简 赠李声叔 赠郑 赠何大静若虱身诗文茅屋正荣兄与汉槎妹倩交莫逆,汉槎南行久未归,室家承拂备至,今年三十初度,汉槎索小...
扛梯子的人: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作品选粹 内容简介 活动组委会认为,因获奖作品名额有限,难免有遗珠之路,但整个活动过程秉承了公正、公平、透明的评选原则,特...
商市街 本书特色呼兰河畔萧红纪念馆精心选编 全面呈现文学洛神的毕生作品 镌刻北中国原汁原味的萧红印象 以本真文字将她的黄金时代永存 商市街 内容简介 《商市街》...
《四季便当》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作者朴素温馨的关于美食的记忆、家常而可口的便当菜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关于制作便当的一些实
古典小说漫稿 本书特色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的一部小书,对诸如三国、水浒、红楼、儒林外史等小说的一些评论。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等6篇分别收入了《中国...
守望的距离 本书特色 《守望的距离》是作家周国平的**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1983 年至 1995 年 4 月的散文作品。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
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 本书特色 唐宋转型是日本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等人所倡导的有关中国史分期的史学观点,是对古代读者如何阅读以往的文学作品所进行的考察。...
《吸猫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家人养的一群猫的故事,暖心、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西竹枝词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古代江西竹枝词和现代江西竹枝词二部分,收录了省会地区、赣北地区、赣东北地区、赣西北地区、赣中地区、赣南地区、南昌市、景德镇市等地的...
向后转向前走 本书特色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记忆中就无法抹去熔炉锻铸的印记,骨骼里也就有了如钢似铁的钙质。无论人在军旅还是步入社会,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角色...
沈从文散文精编 本书特色 沈从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本书收入沈从文代表性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湘行书简》、《从文自传》。其中《湘行散记》记叙作者...
二百年来,《闽都别记》以文字形式流传至今,始终盛行不衰。全书凡四日零一回,章回体,一百五十余万言,为福建历史上民间传奇小
《玉色》内容简介:小说以生长在岫岩的玉雕大师、玉石大鳄佟一琮的成长奋斗和爱恨情仇为主线,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玉石世界。在主
《书情书》内容简介:☆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
海子诗选(青春版) 本书特色 《海子诗选:青春版》精选海子从1984到1989年间流传*广、*影响的百余首短诗,既有《亚洲铜》《祖国(或以梦为马)等熟悉的经典,...
越读.2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由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和书评人合著的关于阅读的书,作者包括毕淑敏、刘心武、洪晃、唐山、朴素、潘小娴、王大庆、黄涌等。在本书中,他们分享...
世界文化名人散文精品-叙事与抒情(上下) 本书特色 《叙事与抒情(上下册)》是世界文化名人散文精品系列之一,由《叙事与抒情》编委会所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驰想日 本书特色 《驰想日——地理阅读》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作品,为同时出版的《捕梦之乡—地理阅读》姊妹篇。作家陈丹燕带着20...
告诉我书的消息 本书特色 张炜编著的《告诉我书的消息》分三辑,**辑为他近年来在国内各大学的演讲收录。“留心作家的行迹”、“求学今昔谈”、“大物与大言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