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雨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首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致哀。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可是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一生和她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展开对社会的批判。《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冯秋子★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陈东捷★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宗仁发★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格致
《悲惨世界(名家名译)》:米里哀主教刚来迪涅的时候,就叫镇上的人体会到了他的善心。原来,一上任,米里哀主教就访问了主教公馆旁的一家贫民医院。这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医院,仅有五六个小病房,却收留了20多位病人,显得非常拥挤。米里哀主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看了看自己这座高大的主教公寓,就去对院长说:“这座医院实在太挤了,空气很不好,这一定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这样吧,你们都搬到我的公馆里住,那儿可容得下60多人。而我家才3个人,就让我们住医院吧!”于是,第二天那些可怜的病人就幸运地住进了主教公馆里。当然,主教现在住着的房子就是原来那座简陋的医院。但主教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因为他们一家时常打扫,小小的房子倒因此显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米里哀主教觉得:“这样的享受,可不是从穷人身上榨取的。”主教时常救济穷人,因此他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就只有放在他床头小壁橱里的6个银盘子和摆在睡房炉子上的大银烛台。主教乐于助人,对自己的生活漠然处之。但每当用他的银碟子吃饭时,他也由衷地觉得那是一种享受。至于银烛台,那是他大姑妈的遗物,平时是不用的,只有晚上有客人时,才会将它摆在桌上。这就是米里哀主教,他怀着主一样的慈悲心肠。米里哀先生的家庭生活,正如他的社会生活那样,是受同样的思想支配的。和所有老年人及大部分思想家一样,他睡得少,但他的短暂的睡眠却是安稳的。早晨,他静修一个小时,再念他的弥撒经,有时在天主堂里,有时在自己的经堂里。弥撒经念过以后,作为早餐,他吃一块黑麦面包,蘸着自家牛的乳汁。随后,他开始工作。主教总是相当忙的,他得每天接见主教区的秘书——通常是一个司祭神甫,并且几乎每天都得接见他的那些助理主教。他有许多会议要主持,整个宗教图书室要检查,还要诵弥撒经、教理问答、日课经等;还有许多训示要写,许多讲稿要批示,还要和解教士与地方官之间争执,还要办教务方面的信件、行政方面的信件,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宗教,总有做不完的事。那些无穷尽的事务和他的日课以及祈祷所余下的时间,他首先用在贫病和痛苦的人身上;在痛苦和贫病的人之后留下的时间,他用在劳动上。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只有一种叫法,他管这叫“种地”,他说:“精神是一种园地。”将近14时,如果天气好,他去乡间或城里散步,时常走进那些破烂的人家。人们看见他独自走着,低着眼睛,扶着一根长拐杖,穿着他那件相当温暖的紫棉袍,脚上穿着紫袜和粗笨的鞋子,头上戴着他的平顶帽,三束金流苏从帽顶的三只角里坠下来。……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夜莺-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本书特色 1.独有“大绘本”设计:精心选择12开超大开本,借鉴电影宽银幕视觉效果,为小读者奉献完美的“大绘本”阅读体验。2.独有“百变”...
胆小鬼的故事-好玩的鬼故事-美绘珍藏版 本书特色 该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担任主编,精选并改编世界108篇流传自世界各国民间短篇童话故事。这些古老而充满幻想...
杜立德医生-好孩子.大字童话桂冠故事-适读年龄9-12岁 本书特色 9-12岁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已经接近成人,自主思考的能力正在增强阶段,但在思维和情感模式方面...
赛尔比说话了!-会说话的小狗赛尔比 本书特色 赛尔比有个秘密——它是澳大利亚唯一一只会说话的狗。而且据它所知,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只。嘿嘿,你也知道,一...
獴!獴!獴!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与信仰的故事。格布就像一只鹰,可寨子里的人却叫他獴,并且,因为他脸色发红,就叫他“红脸獴”。红脸...
花园里的小动物绘本系列:节日 本书特色《花园里的小动物》系列是一套由西班牙bromera出版社重磅打造的幼儿绘本故事,将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友情故事通过花园里...
纳尼亚传奇-0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本书特色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是一部儿童奇幻文学作...
《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在中国经济走出去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
给孩子的唯美唐诗(全3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青岛出版社出版★精心选诗台湾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张欣卉、白惟良从众多唐诗中甄选了110首适合孩子诵读的经典唐诗,...
《橄榄色童话》内容简介:《彩色童话·橄榄色童话:小玛雅历险记》收录了包括印度、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童话二十篇。在这些童话中,我
秘密花园-拼音美绘本 本书特色 《秘密花园(拼音美绘本)》:嗅着甜蜜的玫瑰花香气,听着知更鸟清脆的吟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大自然的魔法和人类的美好心灵吧!秘密花园...
儿童文学名家读本:太阳落在身边(适合二.三年级学生阅读) 本书特色 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孩子们来说,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感觉的形成和文化意识的培育方面,...
小兵张嘎 本书特色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
红色童年-怀旧童书馆-(全8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旧版“新儿童丛书”出版于1951年,由著名编辑家常君实和著名大众文艺家苗培...
动物世界沈石溪画本老鹿王哈克/沈石溪 本书特色 本书为“动物世界沈石溪画本”系列之一,包括三篇以*为主人公的短篇。《老鹿王哈克》讲述了老...
皮皮鲁是郑渊洁童话中最酷的男一号。《皮皮鲁总动员》是作者近千万字作品中皮皮鲁故事的首度汇集,同时以皮皮鲁形象为线索,串联
我是一个小海盗-马露露冒险童话 本书特色 ★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不输于《野兽国》作者莫里斯·桑达克和《晚安,月亮》作者马格丽特·怀兹·布朗、长期占据台湾婴幼读物畅...
亲爱的马头琴 本书特色 牧童苏和养了一匹白马,白马就像他的弟弟一样,可背信弃义的王爷,却要抢走它……这是来自蒙古的童话故事,本书插画是在素描的基础上着以水彩,虽...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作品选集.美绘版] 本书特色 门开了,一位奇特的小姑娘走了出来: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
与大师共进午餐 本书特色 新的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思路的嬗变,更为注重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提高儿童对文学的品味,培养学生理解母语文字的博大内蕴。而今,儿童阅读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