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雨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首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致哀。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可是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一生和她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展开对社会的批判。《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冯秋子★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陈东捷★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宗仁发★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格致
《悲惨世界(名家名译)》:米里哀主教刚来迪涅的时候,就叫镇上的人体会到了他的善心。原来,一上任,米里哀主教就访问了主教公馆旁的一家贫民医院。这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医院,仅有五六个小病房,却收留了20多位病人,显得非常拥挤。米里哀主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看了看自己这座高大的主教公寓,就去对院长说:“这座医院实在太挤了,空气很不好,这一定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这样吧,你们都搬到我的公馆里住,那儿可容得下60多人。而我家才3个人,就让我们住医院吧!”于是,第二天那些可怜的病人就幸运地住进了主教公馆里。当然,主教现在住着的房子就是原来那座简陋的医院。但主教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因为他们一家时常打扫,小小的房子倒因此显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米里哀主教觉得:“这样的享受,可不是从穷人身上榨取的。”主教时常救济穷人,因此他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就只有放在他床头小壁橱里的6个银盘子和摆在睡房炉子上的大银烛台。主教乐于助人,对自己的生活漠然处之。但每当用他的银碟子吃饭时,他也由衷地觉得那是一种享受。至于银烛台,那是他大姑妈的遗物,平时是不用的,只有晚上有客人时,才会将它摆在桌上。这就是米里哀主教,他怀着主一样的慈悲心肠。米里哀先生的家庭生活,正如他的社会生活那样,是受同样的思想支配的。和所有老年人及大部分思想家一样,他睡得少,但他的短暂的睡眠却是安稳的。早晨,他静修一个小时,再念他的弥撒经,有时在天主堂里,有时在自己的经堂里。弥撒经念过以后,作为早餐,他吃一块黑麦面包,蘸着自家牛的乳汁。随后,他开始工作。主教总是相当忙的,他得每天接见主教区的秘书——通常是一个司祭神甫,并且几乎每天都得接见他的那些助理主教。他有许多会议要主持,整个宗教图书室要检查,还要诵弥撒经、教理问答、日课经等;还有许多训示要写,许多讲稿要批示,还要和解教士与地方官之间争执,还要办教务方面的信件、行政方面的信件,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宗教,总有做不完的事。那些无穷尽的事务和他的日课以及祈祷所余下的时间,他首先用在贫病和痛苦的人身上;在痛苦和贫病的人之后留下的时间,他用在劳动上。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只有一种叫法,他管这叫“种地”,他说:“精神是一种园地。”将近14时,如果天气好,他去乡间或城里散步,时常走进那些破烂的人家。人们看见他独自走着,低着眼睛,扶着一根长拐杖,穿着他那件相当温暖的紫棉袍,脚上穿着紫袜和粗笨的鞋子,头上戴着他的平顶帽,三束金流苏从帽顶的三只角里坠下来。……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丛林之书》内容简介:《丛林之书》是著名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代表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在印度的丛林里,一个人类婴儿在老虎谢尔可汗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本书特色 顾抒、常新港、黄春华、黑鹤、高洪波、嵇绍波、毛芦芦、桂文亚……41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新作佳作,有离奇的想象、绝妙的构思、稚趣...
大头沼泽的大鲶鱼 本书特色 富安阳子编著的《大头沼泽的大鲶鱼》是小金玫瑰国际大奖童书精粹之一,《大头沼泽的大鲶鱼》讲述了:大头菜公主当上了大头山的山神,...
靠前儿童文学奖城堡镇的蓝猫 本书特色 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一只蓝猫的使命是什么?勇敢、乐观地向人们传递美好的信念,一只在蓝色月光下出生的蓝猫,机缘巧合下听...
格列佛游记-拼音美绘本 本书特色 由斯威夫特编著、黄岚改写的《格列佛游记(拼音美绘本)》讲述的是一个离奇、荒诞而又滑稽的故事。医生格列佛在一次航海时遇险,沦为小...
屠格涅夫散文诗集-全译本 本书特色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本书包括屠格涅夫散文作品71篇,按散文诗、札记、回忆录...
城南旧事-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01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
疯狂绿刺猬-彭懿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本书特色 本丛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彭懿的获奖作品集。作者是国内研究幻想文学的杰出代表,本次收录的都是他创作的...
当我长大时(全二册) 本书特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孩子都梦想过长大的时候……男孩说:长大后……上学的时候,我决不会穿上幼稚的儿童罩衣,我要像哥哥那样,穿...
小果果文学宝贝计划:绿卷 本书特色 本套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傻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D751002),这是国内经由权威认证的“儿童文学阅读计划...
燕木宠兽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魔幻作家雨魔的又一力作,是一部全新的宠兽类儿童版小说。全书除延续了先前作品的趣味性外,还大大增加了读本的知识性,更具可读性。本书共四...
《作家榜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简介:淘气包汤姆·索亚,贪玩、叛逆,不爱上学,喜欢冒险,经常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让大人
世界少年经典文学丛书-地心游记 内容简介 一本风靡全球的不朽经典,一本影响了无数人的旷世巨著!《世界少年经典文学丛书:地心游记》精心遴选世界文学史上具影响力、具...
古墓大冒险 本书特色 惊险、刺激,踏上冒险之旅;科学、趣味,读懂世界知识。《科学大探险》系列丛书将通过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
去印度的多多 内容简介 多多,韩国版的“蜡笔小新”,带着一口变了调的大人腔,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他喜欢机器人,喜欢管妈妈叫大嫂,喜欢与壁虎对话,喜欢一个有鲨鱼的...
寓言300则-(赠动画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我们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寓言,所以特为你们编写了这本《寓言300则》。寓言就是用短小通俗的故事,来讲解比较深刻的道理,它...
《姜夔词》内容简介:《唐宋名家诗词:姜夔词》特选姜夔的作品,由当代著名学者加以注释和点评,以期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亘古不朽的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本书特色 本书的话题是死亡,这个主题虽沉重却不可怕,虽不愿面对却也无法逃避。翻开书页,在棕调的书页间,我们将跟随小男孩布鲁诺一起经历爷爷的离...
国际大奖小说-洋葱头历险记 目录 **章老洋葱万万没想到把柠檬王踩了一脚 第二章南瓜老大爷千辛万苦才造起了一座小屋 第三章蜈蚣心想,他的宝宝带给鞋匠多少烦恼 第...
海蒂的天空-国际大奖小说升级版 本书特色 “国际大奖小说”是新蕾出版社历经8年、倾力打造的经典儿童文学书系,至今已有64部作品,销售数百万册,码洋破亿元,成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