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雨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首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致哀。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可是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一生和她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展开对社会的批判。《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冯秋子★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陈东捷★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宗仁发★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格致
《悲惨世界(名家名译)》:米里哀主教刚来迪涅的时候,就叫镇上的人体会到了他的善心。原来,一上任,米里哀主教就访问了主教公馆旁的一家贫民医院。这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医院,仅有五六个小病房,却收留了20多位病人,显得非常拥挤。米里哀主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看了看自己这座高大的主教公寓,就去对院长说:“这座医院实在太挤了,空气很不好,这一定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这样吧,你们都搬到我的公馆里住,那儿可容得下60多人。而我家才3个人,就让我们住医院吧!”于是,第二天那些可怜的病人就幸运地住进了主教公馆里。当然,主教现在住着的房子就是原来那座简陋的医院。但主教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因为他们一家时常打扫,小小的房子倒因此显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米里哀主教觉得:“这样的享受,可不是从穷人身上榨取的。”主教时常救济穷人,因此他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就只有放在他床头小壁橱里的6个银盘子和摆在睡房炉子上的大银烛台。主教乐于助人,对自己的生活漠然处之。但每当用他的银碟子吃饭时,他也由衷地觉得那是一种享受。至于银烛台,那是他大姑妈的遗物,平时是不用的,只有晚上有客人时,才会将它摆在桌上。这就是米里哀主教,他怀着主一样的慈悲心肠。米里哀先生的家庭生活,正如他的社会生活那样,是受同样的思想支配的。和所有老年人及大部分思想家一样,他睡得少,但他的短暂的睡眠却是安稳的。早晨,他静修一个小时,再念他的弥撒经,有时在天主堂里,有时在自己的经堂里。弥撒经念过以后,作为早餐,他吃一块黑麦面包,蘸着自家牛的乳汁。随后,他开始工作。主教总是相当忙的,他得每天接见主教区的秘书——通常是一个司祭神甫,并且几乎每天都得接见他的那些助理主教。他有许多会议要主持,整个宗教图书室要检查,还要诵弥撒经、教理问答、日课经等;还有许多训示要写,许多讲稿要批示,还要和解教士与地方官之间争执,还要办教务方面的信件、行政方面的信件,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宗教,总有做不完的事。那些无穷尽的事务和他的日课以及祈祷所余下的时间,他首先用在贫病和痛苦的人身上;在痛苦和贫病的人之后留下的时间,他用在劳动上。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只有一种叫法,他管这叫“种地”,他说:“精神是一种园地。”将近14时,如果天气好,他去乡间或城里散步,时常走进那些破烂的人家。人们看见他独自走着,低着眼睛,扶着一根长拐杖,穿着他那件相当温暖的紫棉袍,脚上穿着紫袜和粗笨的鞋子,头上戴着他的平顶帽,三束金流苏从帽顶的三只角里坠下来。……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公民读本世界编 内容简介 在世界共同体里,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尊严;没有一个人或社会实体存在于道德范围之外;人人具有理性和良知,...
一千零一篇黄金寓言(全3册) 本书特色 《一千零一篇黄金寓言》系列共三册。黄金寓言,寓言中的黄金 一千零一篇黄金寓言(全3册) 内容简介 《一千零一篇黄金寓言》...
暗夜之光:薄暮猎人[单色](全球畅销1.5亿册,与“哈利·波特”同获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 本书特色 “暗夜之光”系列是英国青年作家达朗·肖恩创作的一套带有奇幻色...
失去双亲的黛西领着三个弟妹,经过一个夏天的漂泊,终于来到唯一的亲人外婆住的地方。黛西看外婆为维持她们的生活而苦恼,为了减
靠前儿童文学奖城堡镇的蓝猫 本书特色 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一只蓝猫的使命是什么?勇敢、乐观地向人们传递美好的信念,一只在蓝色月光下出生的蓝猫,机缘巧合下听...
兽王.神鹰之城 本书特色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
《莎士比亚悲剧故事(英汉对照)》内容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其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是难以
青铜葵花 内容简介 《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
豌豆国王-阅读起步走-第一辑-彩色注音读物 本书特色 “阅读起步走.彩色注音读物”是为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孩子阅读能力而精心打造的系列注音读物。故事精彩、语言优美...
森林里的恐龙朋友-汤素兰动物历险童话 目录 **部**个朋友第二部找到工作第三部森林代理孵蛋中心第四部城里来的大蟒蛇第五部动物园历险森林里的恐龙朋友-汤素兰动物...
美丽宁静的木民谷,即将发生一场可怕的灾难:一颗不怀好意的彗星正朝这里飞来,它一天比一天变大,一天比一天接近地球,一天比一
国际大奖小说.-苹果树上的外婆 本书特色 《苹果树上的外婆》荣获1965年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是作者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介绍到国外*多的一部,已经有了...
一个雨天,驴小弟捡到一块可以实现他的愿望的魔石。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驴小弟被突然遇到的狮子吓着了,他下意识的想法却带来了意
枫树屋小武士-(全三册) 本书特色 温馨、励志的动物小说,折射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资深书评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刘颖倾力推荐,并...
石头剪刀布传奇 本书特色 阅读这个关于传奇游戏的史诗级故事,在孩子每天都在玩的游戏里,完成孩子的正向竞争观启蒙!每个孩子都玩过“石头、剪刀、布&rd...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丛书-茅盾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中国的儿童文学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展示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巨大成就...
玉米贼 本书特色 谁偷吃了玉米?懒惰的大儿子没抓到小偷,自大的二儿子也没抓到,善良的小儿子能抓到吗? 这是来自墨西哥的童话故事,本书的插画运用了铅笔线条画和透...
牧牛小马斯摩奇-意林动物小说馆 本书特色 斯摩奇出身荒原,是一匹烟灰色的野马。它生性聪颖,崇尚自由,渴望无拘无束地生活一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为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全译本)》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两个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镜中游》,以梦幻般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一个奇
雷锋的故事 内容简介 《小学生励志读物·注音插图本:雷锋的故事》内容简介: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贫穷家庭,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但他没有悲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