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雨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首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致哀。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可是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一生和她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展开对社会的批判。《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冯秋子★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陈东捷★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宗仁发★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格致
《悲惨世界(名家名译)》:米里哀主教刚来迪涅的时候,就叫镇上的人体会到了他的善心。原来,一上任,米里哀主教就访问了主教公馆旁的一家贫民医院。这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医院,仅有五六个小病房,却收留了20多位病人,显得非常拥挤。米里哀主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看了看自己这座高大的主教公寓,就去对院长说:“这座医院实在太挤了,空气很不好,这一定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这样吧,你们都搬到我的公馆里住,那儿可容得下60多人。而我家才3个人,就让我们住医院吧!”于是,第二天那些可怜的病人就幸运地住进了主教公馆里。当然,主教现在住着的房子就是原来那座简陋的医院。但主教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因为他们一家时常打扫,小小的房子倒因此显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米里哀主教觉得:“这样的享受,可不是从穷人身上榨取的。”主教时常救济穷人,因此他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就只有放在他床头小壁橱里的6个银盘子和摆在睡房炉子上的大银烛台。主教乐于助人,对自己的生活漠然处之。但每当用他的银碟子吃饭时,他也由衷地觉得那是一种享受。至于银烛台,那是他大姑妈的遗物,平时是不用的,只有晚上有客人时,才会将它摆在桌上。这就是米里哀主教,他怀着主一样的慈悲心肠。米里哀先生的家庭生活,正如他的社会生活那样,是受同样的思想支配的。和所有老年人及大部分思想家一样,他睡得少,但他的短暂的睡眠却是安稳的。早晨,他静修一个小时,再念他的弥撒经,有时在天主堂里,有时在自己的经堂里。弥撒经念过以后,作为早餐,他吃一块黑麦面包,蘸着自家牛的乳汁。随后,他开始工作。主教总是相当忙的,他得每天接见主教区的秘书——通常是一个司祭神甫,并且几乎每天都得接见他的那些助理主教。他有许多会议要主持,整个宗教图书室要检查,还要诵弥撒经、教理问答、日课经等;还有许多训示要写,许多讲稿要批示,还要和解教士与地方官之间争执,还要办教务方面的信件、行政方面的信件,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宗教,总有做不完的事。那些无穷尽的事务和他的日课以及祈祷所余下的时间,他首先用在贫病和痛苦的人身上;在痛苦和贫病的人之后留下的时间,他用在劳动上。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只有一种叫法,他管这叫“种地”,他说:“精神是一种园地。”将近14时,如果天气好,他去乡间或城里散步,时常走进那些破烂的人家。人们看见他独自走着,低着眼睛,扶着一根长拐杖,穿着他那件相当温暖的紫棉袍,脚上穿着紫袜和粗笨的鞋子,头上戴着他的平顶帽,三束金流苏从帽顶的三只角里坠下来。……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我爱阅读丛书:61-70 91-100(共20册)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桥梁书按年龄分级阅读的故事书,根据各个年龄层次孩子阅读能力的不同,分为蓝、黄、...
二十个童话加一个 本书特色 一个看上去没有小鸟重的人,却“死沉死沉”的;一个腰有两个水桶粗,长得像巨人似的人,却“一点儿没分量”。这种奇妙的搭配,即使巫师也奈何...
白山熊 本书特色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是对中国原创动物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梳理与总结,包括动物小说、动物散文等动物文学的主要样式,全面收录中国动物文学的...
哈克坡森林 本书特色 《哈克坡地森林》有着欧洲童话特有的优雅和从容,人们都说哈克坡地是动物世界的联合国。那么人类世界里呢?那座插满各国国旗的联合国大厦是不是人类...
国际大奖小说:高飞 本书特色 为了逃避失去母亲的痛苦,罗伯和父亲来到异地他乡艰难谋生。面对着感情不轻易外露的父亲,罗伯也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忍受着同学的欺辱和嘲笑...
老母塔之夜 本书特色 “卡尔·麦丛书不仅提供了一流的阅读乐趣,同时饱含丰富的实际地理知识和比族风情知识。” ——奥地利教育部长“我在探险中重蹈卡尔·麦的足迹,发...
纳尼亚传奇-07:最后一战 本书特色 《纳尼亚传奇》是一部儿童奇幻文学作品,由英国作家C.S.刘易斯所著,自20世纪以来,被公认为优秀的青少年读物、欧美儿童文学...
唐玄宗李隆基-盛唐转衰的关键-经典少年游-人物传记-009 本书特色 “经典少年游”系列是海豚出版社历时两年多时间出重拳为广大小学生策划的一套儿童读物,该套图书...
小麋鹿学本领 内容简介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文学是人生*早接受的文学,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人终生难忘终...
麻雀兰迪-西顿动物小说全集-第一辑-1-彩绘版 本书特色 动物小说之父——西顿笔下的动物各具形态,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动物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西顿动物小说带我们走进一...
面条里的戒指 本书特色 王子爱上了金烛台里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夜夜相会。可是有一天,姑娘不告而别……她会去哪儿呢? 这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童话故事,本书插画运用...
再见了.拖拉-最励志校园小说-第二辑 本书特色 韩国童书排行榜冠军、国内畅销百万册、父母们争相推荐的实用成长小说《*励志校园小说》*新一辑再见了.拖拉-最励志校...
为什么我要有个弟弟-活宝兄弟日记-1-注音版 本书特色 《活宝兄弟日记①为什么我要有个弟弟》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宇新作,主角是烦人精弟弟米乐和捣蛋鬼哥哥米多,包...
骑士大冒险 本书特色 FAB利益销售(简要阐述):1.F(Feature属性):这套书所包含的实际情况,客观事实(1) 法国*大的童书出版公司——巴亚出版集团的...
幽默新游记-[第六辑] 本书特色 科学童话作品构思巧妙,故事生动,科学知识丰富,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小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
狗孩格拉 本书特色《狗孩格拉》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首部长篇少年小说。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少年格拉”,下部“随风飘散&r...
《河南协调发展:现实与未来》内容简介:近几年来,协调发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书正是因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河南为
《莎士比亚悲剧故事(英汉对照)》内容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其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是难以
亨利、杰西、维莉和班尼四兄妹失去了双亲,四个孩子相互扶持,在一个废弃的棚车中安家,开始了他们的冒险生涯。而很不可思议的是
一年级-耗子是条狗-米小圈上学记-书后附有北猫叔叔的日记魔法 本书特色 《米小圈上学记》丛书内容简介:米小圈长大了,要去上小学了,他不会永远待在幼儿园,虽然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