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天/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讲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程志前与求官者李士廉、张介夫等人,搭乘德国人的汽车前往西安,落脚在了城内高级的旅馆“小西天”之中。在小西天之中,李士廉、张介夫了解到程志前与多名陕西高官有关系,于是对志前进行巴结,为志前所厌弃。住在“小西天”的银行家贾多才,看上了由甘肃逃难来的女子胡月英,意欲买下,而程志前的学生王北海亦与胡月英两情相悦,于是产生种种事端。李士廉、张介夫及落魄女杨浣花皆有求于贾多才,于是合力替贾多才办成此事。然而贾多才买下胡月英以后并不平静,并因此惹上了特派员的太太。
张恨水著的《小西天》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现代性”强,能够与时俱进。本书以30年代西安大旅社“小西天”为背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士,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北风情图。西安城内*高级的旅馆“小西天”,仍然在接待着各色各样的人,发生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小西天/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潼西公路,由潼关县的西关外开始向西发展。在平原上,远远看到一丛黄雾,卷起两三丈高,滚滚向西而去,这便是在路上飞跑的汽车卷起来的路面浮土。路上的尘土,终日地卷着黄雾飞腾起来,那便是暗暗地告诉我们,由东方来的汽车,一天比一天加多。这些车子,有美国来的,有德国来的,也有法国或其他国中来的。车子上所载的人,虽然百分之九十九是同胞,但都是载进口的货。国货差不多和人成了反比例,是百分之一二。那些货大概是日本来的,英国来的,或者美国、俄国来的。总而言之,十分之八九是外国来的。这种趋势,和潼西公路展长了那段西兰公路,将来还要展长一段兰迪公路一样,是有加无已的。这公路上,有辆德国车子,开着每小时三十个迈尔的速度,卷起黄土,向前飞奔。这车子和公路上其他车子一样,是人货两用的。司机座位上,坐了一个司机和两个德国人,那是特等包厢。后身是载货车身,车上堆了几十箱汽油,汽油箱上堆了箱子、网篮、行军床,甚至乎装上几百瓶啤酒的大木板箱子,层层叠起,堆成了个小山。这货物堆上坐着四个人都是同胞,两个是天津人,是和前面那两个德国人当伙计的。他们很热心他们的职务,帮着德国人发展商业,一个叫赵国富,一个叫王老五。还有两个人,一位是浙江人,到陕西来找工作的,却没有指定要干何事,他叫张介夫。一个是江苏人,说一口上海话,是来想办税务捐局一类差事的,他叫李士廉。这是德国商人自用的车子,本来是不搭客的。那汽车夫在潼关对德国人说:“这两个人是公路上的。你既然是到西北来做汽车生意,怎好不联络他们?”德国人一想,带两个人到西安去,车子也不会多消耗一斤油,有的是地位,就答应了做个顺水人情。汽车夫又对张、李二人说:“你们若是打票搭客车去的话,每人要六块钱,搭这车子去,每人三块钱得了。公路上有人查问,我们这里有外国人,我说一声一家公司的就过去了。”这二位为了可省半价,也就跟了这货车,坐着这*高级的座位前去。这位李士廉先生,虽然在江苏内地包办过印花税,当过警佐,但是在上海的日子为多,生平哪里吃过这样的苦?人坐在木箱子缝里一卷铺盖上,车子飞跑,人是前后左右乱晃,这若摔下车子去的话,不死也要去三分之二的命。自己不敢伸直腰,两手抓住前面一只网篮,死也不放。上面一点儿遮盖没有,那三月里太阳,已相当地猛烈,头上虽戴了毡帽,只遮得住半边脸。这还罢了,只要车子偶然停一停,或者由快略微变慢些,那四个车轮子卷起来的黄土,随着风势,不分耳目鼻口、袖口领圈,如撒网倒水一般,向人身上扑来。他也知道西北是重朴实的,在绸夹袍子外,罩了一件蓝布大褂。可是在撒过黄土之后,蓝布大褂立刻就变成灰布大褂了。他正惹了一身灰,在衣袋里抽出一条白手绢,满身掸灰。那个天津人王老五看到,就向他道:“你何必掸灰?汽车不到站,这土总是要刮的。”李士廉道:“这样的公路真是好笑,比我们江苏的土路都不如。”王老五道:“这就很好了。以前公路没有修好,火车又只通到观音堂,你假如要到西安去,在观音堂就要改坐骡车。天晴呢,也得走七八上十天。若是不巧碰到了雨,那可了不得,你就走一个月,也许还不能够走到。你看,那大车是怎样走法?”他们在这里说着话的时候,那公路外面的大车路上,正有两辆大车走着。每辆车是两头骡子同拉,在那车辙排列着几十条的路面上,歪歪倒倒,牲口耸了耳朵钻着头拉了走,赶车子的人拿了一根四五尺长的鞭子,在车边慢慢地跟着,口里嘟哇嘟哇不住乱叫。张介夫道:“若是坐这种车子走长路,急也会把人急煞。我一到潼关,看到电灯也没有,我就大为扫兴。我到西安去看看,若是住不惯,我就不要找差事了,回家吃老米饭去。”赵国富在旁边插言道:“巧啦!西安城里就没有电灯。要想图舒服,到西边来,那是不行的。你看人家外国人,真肯干,叫咱们不能不佩服。汽车路还没有通,人家先就来了。”李士廉道:“外国人到了西安,住在哪里?城里也有洋式的旅馆吗?”王老五笑道:“西安城里,哪儿找洋式旅馆去?”张介夫道:“听说有家小西天,是*好的旅馆,那里究竟怎么样?”王老五操着天津话道:“好嘛!要吃吗都有。”李士廉道:“西天是极乐世界,叫仔小西天,总也应该呒啥。”他听说有好旅馆可住,心里比较踏实一点儿,把他的蓝青官话忽然忘却,高兴之下,将上海话也说出来了。只有张介夫懂了,他答道:“随便怎样好,没有电灯,总是一个缺点。”王老五道:“下半年火车也就通了。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有电灯。”李士廉听了这话,忽然兴奋起来,也忘了他身上有土了,便向张介夫道:“我在潼关就想到了一件买卖可做。若是如今就动手,一定可以发财。”张介夫听到说有发财买卖,也就随着注意起来,问道:“你说是什么生意呢?”李士廉道:“我在潼关的时候,听到那里人说,火车站旁边原来是一片空地,自从火车到了,那里立刻变成了一条街了。这不用说,现在地皮的价钱要比以前贵上好几倍。现在趁着火车没有通,我们赶快在西安火车站附近买上几块地皮搁下个周年半载,火车到了,那就可以对本对利,我想这个生意*靠得住了。”张介夫道:“这件事哪个想不到?我有一个朋友,在去年他就买下了好几千块钱地皮。”李士廉道:“在去年就买了,你这朋友眼光真远。”张介夫还不曾答话呢,那王老五突然插嘴喊着道:“低头低头,快些低头!”张、李虽然已经听到他在喊,依然还有些莫名其妙。也不容他们再向什么地方观察,这车子早已钻到一丛柳树下面。张介夫坐得矮一点儿,不过是柳树叶子拂着脸。李士廉大半截身子都在柳树枝里面,所幸他是倒坐着的,将脸躲开了树枝,除掉背上让树枝重重地刮了一下而外,便是那顶由上海戴着不远千里而来的毡帽,却让树枝挑出去好几十丈远。李士廉顷刻之间几下受伤,倒有些张皇失措,头上的帽子虽是挑到很远去了,自己并不知道。……
张恨水(1895-1967),现代著名报人及作家。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写作,成就卓著,创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纸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一百多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不仅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多产作家,而且是畅销书作家,有“章回小说大师”“中国大仲马”等美誉。
作品目录日记廿一[一九三二年]附书帐日记廿二〔一九三三年〕附书帐日记二十三〔一九三四年〕附书帐日记二十四〔一九三五年〕附
十月典藏品·紫卷:散文 内容简介 《十月》走在当年思想解放潮流的前面,也走在艺术解放潮流的前面。要是《十月》只有领先于时代的思想领悟,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丰富而新...
请坐海峡号云宝岛台湾-一个普通游客乘坐海峡号的真实体验 本书特色 一边旅行一边感悟人生,一边旅行一边思考人生,一边旅行一边积累人生智慧。“海峡号”是目前世界上*...
《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内容简介:裴子墨和丁辰是一对夫妻,妻子丁辰深爱裴子墨,但裴子墨难以忘怀初恋总是对她若即若离。婚后两年,
佛罗伦萨在哪里 内容简介 《佛罗伦萨在哪里》题意深沉,作者置身于佛罗伦萨却反复叩问“它在哪里?”这绝不是在刻意玩弄“佯谬”的机巧。在此文中,作者先以深厚的学识述...
诗经-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1 本书特色 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唯一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中国...
施蛰存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施蛰存】(1905~) 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施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原籍浙江杭州。8岁时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中...
名家名译--茵梦湖(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菌梦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施托姆*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德语语言魁力的典范之作,是世界...
鲁迅谈中国世故 内容简介 中国号称五千年古国,历史悠久,“世故”也格外多。“世故”中有太多历史的蕴蓄、沉积,厚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鲁迅在世时,曾有人称之为 “世...
童年印记 本书特色 人皆有童年,只是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童年童趣,各不相同。这三十年来,通过城市这个大熔炉,南人北人,混为一途。二三十年前的儿童,所狎玩的童...
哲学家与狼 本书特色 1.人与动物的温情纪实,哲学家与狼的智慧碰撞;2.一本有温度的哲学小书,重塑我们对动物与自身的认识;3.一堂关于存在与意义、幸福与死亡的人...
本书的形成,是以原文1986年版《莱蒙托夫四卷集》中的抒情诗为基础,再从原文1989年版《莱蒙托夫诗全集》等作品集中的抒情诗中得到
《小学生沟通力漫画(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从小说话有逻辑,长大绝对不得了!小学生沟通力技巧大全,让孩子敢于表达,善于沟通!
黄秋耘集 内容简介 黄秋耘1918年生于香港,是我国当代有名作家、评论家,历任新华通讯社福建分社代社长、《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国...
书·生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了作者90多篇读书笔记,共分5个栏目:“万物静观皆自得”、“落花轻拍肩”、“伊甸园是无法到达的”、“河的第三条岸”、“烟波干净”、作者独...
一读三叹:朽木杂文随笔选 本书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这种生物,生来就是“读者”读人,读事,读物,读历史,读社会,读人生,无一天不在“读”着。正缘如此,我们把人...
2016中国杂文年选 本书特色 2016中国杂文年选,精选了2016年度国内公开发表的杂文作品,较为全貌地呈现了此年度杂文创作的广度、深度与高度。2016中国杂...
《铁如意馆碎录 铁如意馆读书札记(外四种)》内容简介:此册收录《铁如意馆碎录》《铁如意馆札记》《骑狗录》《巴山夜雨录》《芥子
《作家笔记》内容简介: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
故乡有灵 本书特色 不管走多远,我们的灵性都通达着故乡 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静听岁月的拔节与忧伤《故乡有灵》是一本怀旧的散文集,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意味深长,感情...